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索

  • 投稿南瓜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85次
  • 评分4
  • 23
  • 0

陶新宏

摘要:志愿服务是当前我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之间具有相融相通性。通过中学生志愿意识培育、服务培训、服务活动以及服务总结等诸多环节,使志愿服务成为广大中学生认同、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实践载体,形成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双向互动的良性教育模式,增进广大中学生对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认同感与践行力。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志愿服务 奉献社会 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陶新宏,男,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非常重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强调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得到了蓬勃发展,社会影响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一系列相关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①事实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倡导社会新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基于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之间的相融相通性,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会有助于形成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双向互动的良性教育模式,增进志愿者对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认同感与践行力。

一、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 Volunteer service)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志愿服务由最初的战争救护、战后安置等人道主义活动,发展到当今的扶危济困、抢险救灾、环境保护、大型赛事以及社区服务等众多领域。由于历史、宗教以及地域等不同,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还存在稍许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其本质和基本特征的一致。《联合国志愿者年宣言》强调:“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增进邻人、社区、社会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行为,基本特征有:第一,自愿性,志愿服务是个人或组织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行为,目的是利用个人时间、精力或资源,以自己的爱心、知识与技能尽力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第二,无偿性,志愿者所从事的服务活动都是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尽管在具体的服务活动中会有极少数必要的交通或餐饮方面的补贴;第三,公益性,志愿者的服务目的是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等资源为他人或社会谋求福祉,具有利他的动机,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在客观上,志愿者的服务既是助人,也是自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实际上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更多的是精神层面。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内核,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精神动力,是志愿者追寻生命和社会价值的内生力量。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儒、佛、道、墨等诸家的相关思想,诸如,仁爱、慈悲、行善积德、兼爱等思想观念,都是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团结互助以及乐善好施等民族性格的传统文化基因。这些优秀的民族特性与现代社会的实践相结合,凝炼出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代表的志愿精神内核,得到我国社会广泛认同和倡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作为当前社会公益共识已经逐渐融入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事实上,在广大中学生中倡扬志愿精神有助于重塑社会道德,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具有相融相通性。要想让志愿服务充满生命力并持续下去,就应该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志愿服务的每个环节,激发志愿者的内在动力,投入到持续性的服务中来。

二、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的融通性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精神的合目的性。“立德树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志愿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不仅是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更反映了人类本具的道德良知。通过志愿活动加深对志愿精神的体悟,能够唤醒人们内心存有的崇德向善的能量,使人们逐步摆脱物欲的枷锁、回归社会道德成为可能。事实上,志愿精神不仅承续了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和行善积德、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而且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相呼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在志愿服务中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对社会思想道德内涵认知、认同与践行的过程。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倡扬志愿精神是相融相通的。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教师应逐步引导中学生在体验“我奉献、我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内心的道德力量;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中,逐渐体会到志愿服务实践的快乐。通过这种合目的性的理论指引和实践体验的碰撞,学生必然会激起强大而持续的内在动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的相互促进性。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能促进、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规范的总和,其标准是善与恶,其维持手段则依赖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性行为,属于思想道德调节的范围。实际上,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水平与质量等情况,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与精神境界相关联。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既能提高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甚至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能检验、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靠教育,更要注重践行落实。志愿服务正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的实践载体。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考察个人和群体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广为赞誉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如“郭明义爱心团队”和“本禹志愿服务队”等,业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事实上,志愿服务能够唤起人类心灵深处最纯净的道德良知,这种良知与情怀是支撑志愿服务事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既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也践行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体味道德与精神的力量,不断感受成长的乐趣,提升思想道德的境界。深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赖于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载体逐步落实与显现。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检验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此外,通过志愿服务可以提升志愿者的自信心与满足感,能够使其真正体会思想道德的价值魅力所在,既可以纠正错误的观念,又能树立并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志愿服务融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

基于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之间互动促进的正向关系,可以在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持续性地融人思想道德教育,并用志愿服务活动检验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形成寓道德教育于实践的活动模式,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在志愿服务意识培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对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的认知与认同是践行志愿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在进行志愿服务意识宣传与培育中有意识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以及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志愿服务的理念与精神。不仅如此,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因为志愿服务的精神中包含了人类的道德良知、信仰和使命,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追求,是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担当与奉献。在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志愿文化的建立和志愿精神的弘扬过程中,有助于扩大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与影响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对志愿活动的信心与归属感,在奉献社会中获得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2.在志愿服务培训中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志愿服务培训是志愿者参与服务之前的关锭环节,也是志愿组织有效运作的必要步骤。志愿服务在项目建设或者团队建设中,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尤为重要。要想使项目顺利进行,志愿者之间的交流思想、生活和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及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往往能疏导学生志愿者彼此间的隔阂,使团队内部更加团结并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对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时,应该告知他们尽量要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与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在现实的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志愿者之间或与组织负责人之间出现某些误会或矛盾,涉及的志愿者往往会采取退出志愿服务活动,甚至脱离志愿服务组织。因此,教育学生志愿者端正志愿服务理念、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不可缺失。被培训人员应该知道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并不是为志愿者或者组织负责人服务的。此外,在志愿者服务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不被尊重、冷落甚至嘲笑等现象,因而在培训中也应该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志愿者受挫的心理准备,端正奉献心态,确立正确服务行为,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和质量,养成奉献爱心的自觉与习惯。事实上,志愿者用爱心、热心、耐心传递爱心,在给服务对象解除困境,带去快乐的同时,同样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在宣传、培训和交流中,只有让学生对志愿精神在思想上认同,达到心灵上契合和感情上交融,才能真正激发志愿者持久的热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通过体验和实践,做一个崇德向善的人。

3.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鼓励志愿者积极思考,诸如,“参与志愿服务想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从事此项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参与志愿服务的目标,而且能够激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心无挂碍地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活动中。事实上,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或许不算难,但是若能一直坚持愿意做志愿者是不容易的,这需要勇气、毅力和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于学生在具体的志愿服务中遇到诸多的挫折和困难,教师若能及时给予相关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指导,就不会使学生志愿者出现消极情绪。这些思想道德工作的投入往往会及时有效化解不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负面影响。

4.在志愿服务总结中彰显思想道德价值。志愿服务是一种“传递崇高精神追求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向善之举”。在丰富多样的服务实践活动中,学生志愿者通过具体的帮扶和付出,并与社会群众面对面接触和交流,能够传递正能量,增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和提升道德品质。因此,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互助进步的平台功能,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文明风尚。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志愿服务总结活动(年度或阶段性总结、庆祝仪式或联谊活动等),表彰和检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成功案例与不足之处,并借助于新媒体对先进学生及其事迹的大力宣传,既能够使先进者充满成就感、满足感,激励其更上一层楼,也能促使落后者明确服务目标、增强自信心。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积极地正面宣传和引导,能使广大学生受到精神感染、自觉学习和践行楷模精神,从而取得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也有助于彰显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及时对志愿服务进行总结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关涉到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全面分析和指导志愿服务,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大好机会。对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改正,并促使志愿者不断思考和查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对于取得的成就也应该及时总结与分享,进一步激发他们认识社会、奉献社会的激情与兴趣,以及在获取成功时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虽然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会体验到艰辛,但同样也会收获自己的成长和幸福,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从而使得广大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认识国情,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逐步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培养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四、结论

志愿服务的规模和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准。倡导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是有效治理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最现实选项。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逐步引导中学生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中获得快乐、感悟人生的真谛,用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志愿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养成。学生在践行志愿服务时,能够真正把志愿服务的快乐之感深深地灌注于自身,通过志愿服务逐步承担社会责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服务于更大的社会价值。

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各地各部门重视并加强了志愿服务建设,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近来总书记对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和“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回信及其鼓励,在全国掀起了一系列的公益热潮。自1993年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已在全国各省区市、主要行业系统以及大多数市、县和高校建立了分会,建成13万个志愿服务站。”它们成功服务过诸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亚奥会等大型赛会活动。学生志愿服务使参与者在实践中感知国情、感受社情民意,不仅增加了自己的见识和才干,也引领了社会风气,传递了正能量,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正如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保持志愿服务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在有效引导学生了解志愿服务、践行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与此同时,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将变得更加有效。让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志愿服务的全过程,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最终使二者互为助力,持续发展。

(本文为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NYS213012);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上半年教学改革项目(JG01813JX4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