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面对智能手机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 投稿皮皮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27次
  • 评分4
  • 89
  • 0

苏衍辉(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俎成立,再次将社会的目光聚焦到网络信息安全领域。这一事件的宏大背景是智能手机将传统的PC网络扩展为移动网络,急速扩张了网络安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2013年10月,重夫某中学家长愿意自掏40万为全校学生换非智能手机的新闻轰动一时。当很多教师停留在诺基亚等功能机时代时,自己的学生却已悄悄地步入了智能手机时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大面积使用智能手机,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智能手机的冲击

随着中国通信运营商通信能力的升级、智能手机硬软件的理念突破变革,以及智能手机竞争降价,智能手机逐步在中学校园中普及开来。依附于智能手机的微信、微博等沟通交流平台,给学生之间的交流带来方便,也有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进行了良好的互动的范例。为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带来了便利,学生也可以更加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困惑。微博微信等平台让学生们拥有一个与自己性格爱好相投的朋友圈,替代了以前的“笔友”书信方式。智能手机本身强大的摄像照相功能,更便于学生们记录自己的成长,让以后的回忆更加有声有色。甚至智能手机拥有以游戏方式展开的英语学习,为学生们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带来了便利。

将时间轴稍微拉长之后,就会发现,智能手机所有的优势与先进之处,都会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带来很大的伤害。

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对中学生身体发育带来严重危害。长时间低头看智能手机屏幕,严重影响学生的颈椎、腕骨等骨骼发育;智能手机整体比传统信息传输媒介体积小,人们会不自觉地将其靠近眼睛,文字图片与背景色彩的亮度反差等,都极大地增加眼睛负担,损害学生的视力;智能手机随身携带的便处,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们佩戴耳机听游戏背景音乐、视频音频的时间,造成学生耳蜗受损,听力下降;电子产品本身的辐射危害,虽然暂无直接证明其产生的危害,但是长时间使用造成学生反应迟钝、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中学生处于心理成熟的黄金时期,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对中学生心理发育带来严重危害。智能手机方便的微信、QQ、微博等即时通信功能,占用了学生们课堂外的交流时间,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障碍,喜爱虚拟交流排斥面对面交流。很多学生因为贪玩智能手机,而造成上课不听讲,脾气也变得敏感古怪,更加不愿意与师长交谈,加剧青春期敏感内心的孤独感。同时也增大了中学生“早恋”的机会,偶尔传一下的纸条变成了无时无刻的微信视频,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智能手机迅速方便网络的功能,甚至可以将其看做一台随身携带的“小电脑”,家长老师可以较为直观地控制学生去网吧和玩家里电脑时间,但是很难控制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学生甚至可以通宵在卧室宿舍被窝里玩游戏。

中学生处于花季雨季的年华,智能手机增大了社会上违法犯罪分子危害中学生的机会,一再发生的悲剧让人痛心。微信微博等社会交友功能,更加便捷接触社会陌生人,学生们出于好奇新鲜等想法,与网络好友见面,进而造成被偷被盗甚至被绑架强奸敲诈的案件。智能手机网络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想侵蚀着中学生的思想。对高端智能手机追求的虚荣心,造成学生的攀比心理。在部分省份,学生“援交”竟然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1.疏导引导为主。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的认识极其不成熟,也处于青春期叛逆的特殊成长阶段,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因此,平等耐心的疏导劝说,为解决智能手机所带来新冲击的主要方法。教师也应该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了解学生们使用的拓展功能,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们的困惑。当发觉学生的情绪异样时,及时与家长联系,主动干预学生心理。

中学生的生活是美好的,也是紧张的。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展更加丰富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参与,调节学习氛围,减弱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认识。学校的教师也要起到榜样的力量,除了上课期间严禁使用智能手机外,在学校的其他时间,也要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使用。

也有很多人以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P.Tichenor)、多诺霍(G. Donohue)和奥里恩(C.Olien)提出的知识沟假设(knowledge-gap hypoth-esis)为依据,认为智能手机是获取信息的好途径,从而获得优势。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教育目前最大的实际就是高考。以考试形式选拔学生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优劣,不能混交。对于很多家境不富裕的学生来说,刻苦学习参加高考依旧是最好的出路。

2.强制管理为辅。当智能手机已经造成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等问题时,与家长协商后,配合家长采取强制手段控制手机使用。家长也应该了解学生购买售价卡情况,话费网费记录,以及零花钱使用情况。虽然学生当时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但依旧需要耐心劝导,不能放弃教育。家长要与教师一起努力,为了学生成长而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