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标准的人学视野

  • 投稿Cycl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11次
  • 评分4
  • 62
  • 0

徐海锋(浙江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培养人的学科,是一门关乎人的成长的课程,由此我们不能回避衡量人的成长标准的问题。但关于人的成长标准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维度?笔者认为,分数是知识掌握情况的外显,考查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虽然离不开分数,但分数并非终极标准;既然是思想政治课,还应该考查学生的行道、践道。从人的教育这一哲学视野看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认同国家意志,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吉登斯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民族国家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之中,由此决定了其公民必须具有超越理性的政治信仰。这种政治信仰包括执政党的政治主导力、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感等。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我们必须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亲历亲为,传递正能量。因为从课程性质上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课程的基本属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正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课程功能。由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教材基本知识、民间伦理规范之间的现实通路。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要求我们思政课堂应该与上述主流媒体唱“同一首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享那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故事与事迹,向学生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坚决摒弃那些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庸俗消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高中政治课是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思想政治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不是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替代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内容,而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要求。社会思潮是在社会变革时代由一定思想理论引领的,反映社会历史道路走向诉求的,影响面很广的思想观念或倾向。如果我们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个人主义思潮等内容就会占领学生的头脑,此时学生过多考虑的可能就是个人的名利得失.中国梦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可能就会难以深入人心。因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必备内容。而衡量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鲜明的国家意识,是否能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其次,赋予理想,是非分明,敢于担当。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年轻赋予中学生以朝气,时代赋予中学生以使命。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如今的中学生应该是不甘平庸的“新生代”。回顾历史,“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故事”的诞生,都离不开万千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蓬勃朝气的青年人。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课就应该培养赋予理想、是非分明、敢于担当的现代人。这样的价值取向,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带入更高境界。这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说:“生活的全部高尚寓于对责任的高度重视,生活的耻辱在于对责任的疏忽。”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观念扭曲、不思进取,很难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很难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很难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很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认识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唯分数论”、“围绕考试指挥棒转”的做法对学生今后成长会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只会考试的学生,当分数的光环散尽后,难免会迷失人生的意义,造成心灵的贫乏、灵魂的饥渴。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关注学生分数的同时,应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不能“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要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在分析现实的同时把握自我,将学生培养成有深度、有气魄、有胆识、有心胸、敢于担当的人。

再次,热爱生活,分享智慧,享受挑战。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极端案例一再警示人们,高智商的学生并不必然具有生命意识,并不必然热爱生活、敬重生命。人生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有时是美好的,有时又是有波折的甚至是残酷的;这就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学会坚守,学会等待,学会展示,学会分享。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重要经历,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思想政治课是以思想来涵养人的课程,是一门立德树人的课程,这决定其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态度、生活目的、生活意义以及生存质量和生命形态,让“让未成年人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刘奇葆)。当然,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生活观的过程应该是“轻叩生活之门,轻启教材之哲理”的过程,应该是“抛砖引‘育’,授之以‘喻’”的过程;应该是通过“大气、文气、灵气的案例沉进去,让人的精神浮上来”的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树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情怀的过程。虽然我们无法仅凭一己一课之力让学生拥有“名士风度、哲人风采”,但至少应让学生在这个多元而喧嚣的时代里,在面临选择与诱惑时,不会处于迷茫之中,懂得爱拼才会赢的道理;让学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具有人生“再苦再难,也要带着希望出发”的人生自信;让学生离开校园时,能够带着梦想踏上征程。达成上述要求,我们必须将课程的三维目标“接地气”,如当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消费观时,应该让其懂得“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道理;当学生主张“我的地盘我做主”、“该唱就唱,该出手就出手”时,我们应该引导其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当我们引导学生品味生活智慧时,应该让学生懂得在竞争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挫折中体会经验,在细节中感知方向,在进步中品位幸福;当我们试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时,应让其懂得“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这种内心丰盈、精神自由所激发的人生乐趣,是任何考试的价值所无法替代的。

毫无疑问,考试能力不等于生存能力,不等于生活能力,更不是实践智慧,它无法引导学生在现实中把握自我,将人生路走得稳实。当然,任何衡量标准都应具有可操作性。或许有人会认为,上述三个标准太笼统,实践中无法实施,其实不然。具体的标准固然有具体的评价衡量方式,但一般的标准也有其衡量途径,正所谓小行为,大道理。因此,笔者认为,通过非考试的方式同样可以看出一个人基本素质。只要我们直面问题,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就一定能找到符合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与标准要求的科学的具体评价方式。人的教育,要求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标准必须具备人学视野。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