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师生冲突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中的表现与化解方法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2
  • 阅读量10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师生冲突是教学场域中最主要的教学冲突类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教学当中,师生冲突主要表现为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新媒体下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方式不兼容;教师传播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不一致;教师简单的课堂问答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存在差距;教学的整体性要求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统一。为了化解师生冲突,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从学生兴趣点出发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和自学来打破自身知识结构单一化和专业化的瓶颈;实现师生间的真正互动,把教师设计问题与学生讨论结合起来。


  关键词:师生冲突;《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表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15-02


  我们将教学活动中由于在教学方面持有不同见解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称作教学冲突。面对具有一定认知图式和价值取向的当代大学生,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师生冲突相对于生生冲突和师师冲突两种教学冲突类型,是教学场域中必然出现的最主要冲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政课改革方案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课程。教育部希望将其打造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最具吸引力和最喜爱的一门课程。然而这一美好愿望并未真正实现,《原理》课如其他思政课程一样面临困难的境地。毋庸讳言,思政课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任课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讨《原理》课的教学问题。有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角度思考和探讨的;有一线教师从课堂教学出发的教学经验分享与总结。这些探索和经验既有高屋建瓴的总体规划,也有课堂教学的经验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是,大家往往忽略甚至忽视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对多数大学生对《原理》课并不感兴趣的事实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那么师生冲突在《原理》课教学中有哪些表现呢?如何去化解和利用呢?笔者从教学出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冲突在《原理》课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师生冲突在《原理》课教学当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教师课堂所传播的知识与大学生的兴趣不一致,教师认真负责的授课与学生难以形成有效共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新媒体下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方式不兼容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他们想要的知识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往往不能在校园内和教师那里获得。由于兴趣、年龄、时间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的不同,教师在许多新知识的获取方面非但没有先于学生,有时还落后于学生。所以,教师传播给学生的信息量在学生接受的信息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减少。面对此种情景,如果教师仍然是我行我素,固守自己的师者身份,按部就班地遵循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来讲授课程,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这也是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是近年来师生冲突逐渐频繁和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传播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不一致


  《原理》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之一,由多位专家共同编写并在全国高校通用。教材本身既体现了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考虑到教学使用的实际需要,但课程性质的相对抽象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难点。课程内容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那么与中学政治课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使大学生觉得《原理》课显得重复和多余,上课缺乏积极性。如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与课程内容又不一致,如何把二者协调一致起来成为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教师简单的课堂问答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存在差距


  《原理》课教材在编排设计上有意安排与大学生可以互动的项目,比如章节结尾既有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思考题,又有业余时间供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献书目,还可登录教材在互联网上开设的相关增值服务等。但是,这些项目都是单向性的,也就是说是教材编写组和教师所期望达到的一个目标。事实上,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性的、在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与碰撞。教师如果不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他们绝对不会主动与教材上所罗列的项目进行互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也绝非简单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问答。特别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学生只需照本宣科就可以应付,绝对算不上师生互动。所以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为问而问,问而无思的问题,教师应该反思。


  (四)教学的整体性要求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统一


  《原理》课教学特别注重理论的整体性,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主线和“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归来统领整体教学[1]。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符合《原理》课教学目标。所以,《原理》课基本沿袭前苏联教科书中列宁的分类进行编排,即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来划分。原来的教学体系中,这三部分都有很多相关的独立教材。高校思政课改革新方案推出后,以上三大组成部分被整合到《原理》课教材中。这就存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原来教师的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都是按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大致是与此相对应的,但是整合后的教材涉及全部三部分并且要求教师从整体上驾驭课程内容,所以教师的完全胜任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教师化解和利用师生冲突,实现教学相长


  个体主体性的发挥和张扬必然会产生与他人之间的冲突。所以对待师生冲突这种在教学场域中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应该了解和接纳,把师生冲突看成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冲突变成教学相长的契机。


  (一)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从学生兴趣点出发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


  教师要想顺利化解师生冲突,就应该首先从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出发,学习新知识和接触新事物。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中,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信息社会与学生共生互学、共同成长,教学相长才能实现。教师对于那些上课积极性高的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和鼓励来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可以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表面上有点刻意迎合学生兴趣而不以教师引导为主之嫌,但可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平等的气氛下进行交流。为此,教师需要丰富和优化讲课素材,把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因为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相对有限,主要是两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二是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描述材料和统计数据。上述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短距离满足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愿去参考和学习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结合社会热点,丰富教学素材就必须依靠教师个人努力和教学单位的集体智慧。除了用于导入课程内容的相关素材以外,教师收集素材还要特别注意那些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部分,以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与大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和最新的形势与政策等问题为主。这样,师生冲突的强度就会降低,可以为教学相长创造条件。


  (二)实现师生间的真正互动,把教师设计问题与学生讨论结合起来


  教学活动上,单向性活动算不上互动,因为那是一方的参与同另一方的被动应付。双方相互作用是互动的应有之义。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一定是双向的,既有教师的问题设计,又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和讨论。所以,《原理》课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结合课本的理论内容,把提问的切入点引向最新的社会热点和大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上。当然,巧妙设计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讨论交流的热情,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原理》课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依托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点来形成特定的氛围,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总结和思想引导统一起来。另外,课堂教学互动还应该延伸和扩展到课堂之外,比如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微博互动、MSN或QQ等即时聊天、电子邮件来往等方式,使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并准确把握他们对《原理》课教学的信息反馈。


  (三)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来打破自身知识结构单一化和专业化的瓶颈


  当前,作为《原理》课教师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问题,即如何让自己能够胜任课程。教师参加培训是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一些高校所拥有的博士、硕士授权点,尽可能多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又要以这些学位点为平台或基地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他们的综合学科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2]但是,参加培训的次数毕竟有限,《原理》课教师要想真正打破自己在知识结构上的局限性,就要在自我提高上花大力气。因为《原理》课的课时相对较少,不少高校都把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结束,所以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弥补不足。这是教师打破知识结构单一化和专业化瓶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德芳,张云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新探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杨瑞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关系的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74.

    作者:梁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