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道合一教书育人——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涵义

  • 投稿冷凝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50次
  • 评分4
  • 46
  • 0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姬晓灿

【摘 要】历史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它不但能拓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当前历史教育应当体现的时代特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历史教学;德育;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124-01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优势,而如果能够及时、积极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效果,更能够全面推动学生的成长、发展。正是因为这样,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正面分析情感教育,进而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将其有机融入情感教育,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和探索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运用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是教师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情感教育的融入也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着重考虑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以有效、科学地进行教学,从而推动情感教育的顺利开展。比如,在讲到港、澳成功回归的时候,学生们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港、澳为什么能成功收回?台湾为什么至今还未统一?等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两段话来作答。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谈成呢……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撒切尔夫人回忆录片段中提到:“……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从材料中有所感悟,而这样一堂课就涉及到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工具应用以及情感调动,等等,不仅顺利地为学生进行了全面展示,诠释了教学内容,还保证了学生精神、思维的高度集中,不仅如此,直观、切实的感受更使得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从而实现了预期教育的目的。

二、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氛围来实施情感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氛围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情感教育是感性的,而感性因素必然会建立在感性条件之上,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推动自身的情感教育发展,就必须着力于对客观环境的建设。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即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从上第一节历史课开始,就要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自己的历史”,体会“什么是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如何学好历史”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别出心裁的第一节历史课,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传统历史的看法:原来学习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历史老师也不都是“老古董”,历史课也并不枯燥无味,而是有趣的、有生机的、散发了无限的活力的。于是,学生们便开始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了兴趣;第二,多与学生开展交流、沟通。良好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够将师生关系和谐化,更能够帮助高中历史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而充分地了解则是保证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实际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而没有兴趣的教学无疑是枯燥、乏味、毫无意义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情感教育,必然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第四,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让历史课堂的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因为照本宣科不仅会使教师觉得没有意思,学生也更是如此。正是因为这样,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教材内容作出必要、适当地延伸以及拓宽,以确保学生能够对所讲内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充分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氛围。

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德育的主体是广大学生,以单纯的道德理论来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给学生们以一定的教育。育人德为先,历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德育作为出发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靖,陈明华.中学历史学科文本德育资源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8).

[2]陆卫康,卢平.德育为首,能力为重——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新型育人模式的构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 .

[3]张万民.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与德育实效性的反思[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王治国.浅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章年海.论中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J].历史教学,2002,(5).

[6]周燕学.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问题[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

[7]聂幼犁,查正和.从美、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看中国历史教学新大纲[J].历史教学,2001,(3).

[8]赵军.历史教学中德育素材选择与正确施教[J].教书育人,2001,(1).

[9]李虹.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10]肖雪彗.如何选择教育的价值[J].教师之友,2000,(8).

[11]王维荣.再现历史:六项有力的建构主义措施——美国历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J].学科教育,2000,(2).

[12]蔡宪.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技术的首要任务[J].电化教育研究,1999,(5).

[13]施铁如.面向新世纪的品格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14]马忠.世界各国重视德育的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许昌师专学报,1998,(4).

[15]汤萌.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6).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