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扬书之帆润子心田——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 投稿杜行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03次
  • 评分4
  • 94
  • 0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张海玲

【摘 要】文章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依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的校本研究》课题,分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从兴趣为帆,让书香浸入心田;方法为桨,让书香滋润心田;好书导航,让书香萦绕心田;习惯护航,让书香历久弥香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28-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可见,小学语文课程同样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三维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基本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课外重要实践活动。为此,新课标规定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笔者依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的校本研究》课题,进行了持续地探索与实践。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很多学校开设了“自由阅读”课,但调查发现,因一些教师、家长的急功近利,导致功利性课外阅读,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1.阅读兴趣不浓。由于大多数学生受家庭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读书氛围,看书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教师一再强调要多看课外书,但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阅读时间偏少。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声像资料走进千家万户。如果让学生在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与课外书籍之间选择,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前者。学生过分地依赖电脑等声像学习资源,他们感受语言文学的时空就会减少,阅读能力也会削弱。

3.阅读环境较差。很多家长仍意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买书少。由于条件所限,学校图书资源又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

4.阅读指导不够。在读物的选择上,学生们很少问津文学名著,导致经典人文熏陶的缺失。在阅读的方法上,大多学生不得法,很多家长和学生都错误地认为提高语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辅导书。有时教师也能指导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摘录好词、好句,坚持写阅读日记等,但系统地指导阅读技巧不够。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1.兴趣为帆,让书香浸入心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行动。

(1)榜样示范,引领兴趣。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教师可有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2)片段赏析,激发兴趣。教师可撷取阅读材料中的精彩片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引导学生体验阅读过程。或推荐一些新课标列出的好书,让学生主动去寻书而读,在品尝到读书的乐趣后,就会爱上读书、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3)开展活动,调动兴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故事大王赛、诗王选拔竞赛、成语接龙赛等,听说读写做融为一体,如做摘抄卡、剪贴、书签,画一画书中的人物、场景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4)合作读书,分享情趣。提倡多元共读,如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不但分享了阅读情趣,还培养了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体验读书所带来的温馨快乐。

(5)成果展示,保持兴趣。定期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满足感,激励学生保持鲜活的阅读兴趣,从而让书香浸入学生心田。

2.方法为桨,让书香滋润心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理念之一。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只有教会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才能有效阅读、高效阅读,才能让书香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终生受益。

(1)略读法。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该方法一般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文章以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可有目的地阅读或上网查阅《人与自然》一书。以从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能力。

(2)精读法。根据需要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地精思熟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积极体验的好习惯。

(3)速读法。就是对所读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地快速浏览其概貌。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快速进行信息处理和消化。教师可通过计时阅读法和固定程序阅读法来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后者可训练学生阅读的思维程序,如每读一篇文章时,要求学生依次思考:题目、文本大意、最感动之处、总体感受到什么等问题。

(4)摘录批注法。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5)读思结合法。课外阅读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的境界。

3.好书导航,让书香萦绕心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选择读物应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地寻找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课外读物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可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

(2)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需求。信息时代下,读物越来越多,他们的见识也越来越广。适当地阅读一些学生们喜爱的时尚文学作品,可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氛围中缓解一下心情,如童话、卡通、动漫、寓言等,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资源。

(3)课外读物要能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朗,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经典名著能教会学生学会语文,更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温柔的一面。

4.习惯护航,让书香历久弥香。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那么,什么是阅读习惯呢?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当“阅读成自然”时,就有了好习惯的护航,书香在学生们的一生中定会历久弥香。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我们要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给学生们合理地指导,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快乐阅读,亲近母语,陶冶情操,为学生的终生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激发学生扬起阅读兴趣之帆,让思考的大船鼓帆前进,让书香滋润他们的心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三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编辑:杨迪)

教育部将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

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将从2014年底至2017年12月,每年在全国组织开展一届“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

据介绍,“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类别。“小小百家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墨香书法展示”旨在促进中小学书法教育扎实开展,激发和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寻访红色足迹”旨在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教育部表示,在各地充分开展展示活动的基础上,教育部将按优中选优原则,根据3类活动具体安排,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评委会专家投票等方式,从各地活动中精选部分优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将活动纳入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之中。

摘自:湖南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