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我国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开设的现状与思考

  • 投稿刺猬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85次
  • 评分4
  • 67
  • 0

文/金刚

【摘要】目前我国各地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情况良莠不齐,层次不一,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总体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⑴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⑵课时量普遍不足,考核标准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⑶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⑷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此,要想提高艺术中职校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各校应尽力做到:⑴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⑵进一步改进历史教科书,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⑶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中职历史课教学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教育;历史教学;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界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讨论也逐渐热烈起来。作为一名艺术中专校的历史教师,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感到有必要对我国现有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情况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促进我国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学生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普通高中参加高考,这就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日益拉大。艺术中专校也不例外,近年来生源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艺术中专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满足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艺术工作者。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善待生命、热爱生活、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命运的主人翁意识和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进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个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形成开阔包容、兼容并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但是,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开设历史课的情况却良莠不齐,层次不一。有的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有的将其全部纳入思想政治课。甚至有的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已流于形式,完全脱离了历史课程应发挥的功效与作用。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

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大都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历史等课程,除历史课程外,其余学科基本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唯独历史课程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与中等职业教育相配套的教学标准,加之教育部门目前并未对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的设置提出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各校历史课开设的节数各不相同,教材版本各不相同,教学进度和难度深浅不一。由于缺少统一标准,造成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随意性较大。在考核时,由于各校之间缺少教研信息的沟通,往往是临近考试由教师圈定一下复习范围,再由教师自己命题,自己批改试卷,评价方式较为机械,这就使得学生把历史课看成是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的可有可无的课程。有的学生因为觉得历史课与自己专业和就业联系不大甚至交白卷,导致教师毫无成就感可言。加之每校的历史教师人数教少,教研活动普遍开展不起来,教学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此外,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每年一次的公共基础课“两课”评比、各市的优质课评比,以及师资培训等教研活动,往往将历史课程搁置一边,导致教师每天只能闭门造车,久而久之,成了井底之蛙。

二、课时量普遍不足,教学进度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的周课时基本维持在一至二节,开设学期大多为第一学年。此外,随着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和升学压力的日益严峻和增大,许多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便不断扩大专业实践课的教学时间,盲目压缩文化基础课的开课比例。加之目前各地的对口单招升学考试,文化理论课只考语、数、英三门,所以,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把原本就很少的历史课教学时间再进行压缩和替换。诚然,专业学校强调和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情感的培养。每所学校都特别关注学生的德育工作,但又往往把德育工作当成简单的说教,忽略了历史教育的独特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既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提高艺术中专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我国著名史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教授曾说:“我想历史其实就是好的知识。历史知识是没有用,它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但却是好的知识。一个人不但要学有用的知识,更要学好的知识。有用的知识可以培养工匠,只有好的知识才能培养出好的人。”艺术职业教育中众多的实践、实训环节与学生突出的社会性特点等,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具现实和功利性的特点。从个性方面来看,艺术中专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文化课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国格感缺失等问题,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培养出一名合格的艺术工作者所必需的。

三、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

目前,我国唯一一套中等职业教育专用的历史教材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2001年组织全国中等职业教科书编写组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04年进行过一次修订。全套教科书分《中国历史》一册,《世界历史》一册,以时间为序按照通史体例分别介绍了中外历史概况。此套教科书,类似于六七年前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从当今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明显是落后了。目前普高历史教材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等多套版本,按模块编排,有必修和选修内容。与其相比,中职历史教科书仅此一种,选择余地小,既不适合各地各校各专业的教学实际,也不利于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就内容来看,这套中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过于陈旧,书中插图较少,文字性叙述过多,除了史实的罗列就是历史结论的表述,过于学科化、专业化,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史论结合”方面尚未及时吸收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较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无法分层次使用,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有人说,在中专校专业课是主课,文化课是副课,而历史课则是副课中的副课。由于受到教学地位和课时量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赶进度而对教材内容不加处理,照本宣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的教师感到历史课不被重视,导致多年来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由于艺术中专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对于许多史料连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去理解了,所以教师如果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予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低,对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渐渐失了兴趣,历史课在他们眼中就沦为“休闲课”了。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各地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

一、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

目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是:中职历史教学应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特点,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根据我国目前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历史课的开设方式应更为灵活和实用,既可作为必修课中的文化基础课来开设,也可作为选修课或与地理、思想道德合为“文科综合课”来开设,但应保证每周不低于2课时的教学时间。

二、进一步改进历史教科书,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与中职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相配套,中职历史教科书也要适时进行修订和扩充,使它更符合历史课改的精神,更能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中专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都是属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只不过他们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但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是同样适用于他们的。所以编写职业学校的历史教材,应更侧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性格特点,在呈现方式上,去除学术化的倾向;在内容选择上,贯彻“精而重质”的精神;在检查方式上,增加活动课、探究课的内容。既然可以不按照高考的“指挥棒”去走,那就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博物馆、艺术馆中零距离接触历史、感受生活。此外,教育部门和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色,自主开发历史校本教材,并探索评价方式多样化、科学化。

三、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中职历史教学策略

中职历史教学的总目标应该是:通过生动的历史史实,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深刻体会近现代中国遭受的屈辱以及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激发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现在普高历史必修三为思想文化史,这对于艺术中专校的学生学好专业课有着较为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借鉴必修三的体例,适当补充一些音乐史、美术史和舞蹈史的内容,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住所学专业的历史脉络。当然,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和侧重,关键是要把握住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及公民素质培养这条主线,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已迈入21世纪,新的世纪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需要新的意识,新的意识包含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等。历史学科在培养一个时代的人才所需要的各种品质和人格中,有着无穷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同时新的时代赋予了历史教学新的内涵,课程改革给予了历史教学新的方向,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职业教育中历史教学的长远任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为他们提供发现、猜想、质疑、创造等多种机会,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聂幼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施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历史教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4月

[3]许玫梅.《试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育》[J].《科教文汇》.2007年第32期

[4]袁继贤,王华.《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期

[5]王秀贵.《浅谈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教育创新》.2007年第7期

[6]邵华.《中职学校基础课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3期

[7]陈小峰.《历史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5月

【作者简介】

金刚(1980-),男,江苏徐州,历史学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注:本文荣获2013年第四届江苏省艺术职业教育教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徐州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