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 投稿玛丽
  • 更新时间2016-03-28
  • 阅读量277次
  • 评分4
  • 41
  • 0
历史阅读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不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课堂教学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对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容量之大,阅读量之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教学内容越来越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的资料、图片、故事等,进一步提高了历史教学阅读量。本文围绕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从培养的阶段、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阶段 
  1.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掌握历史现象,从教材内容中提取年代、人物、事件等信息,这是较为初级的阅读能力培养。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人物、过程等要素是记忆历史事件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利用这些要素,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 
  2.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 
  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影响,并探寻历史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掌握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整体的、动态的认识。 
  二、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呢?通过探索与总结,我认为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 
  1.利用素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教师要利用历史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习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感知历史,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变“历史阅读”为“历史悦读”。 
  2.以问题为引导,培养学生历史阅读思维。 
  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着眼于教学目标与历史阅读的交汇点,用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思维。 
  教师要建立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解决问题时所用的知识一部分是已有的经验性知识,另一部分是在阅读史料时掌握的新知识。因此,教师要适当点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加强历史阅读方法指导。 
  在记忆历史事件与认识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复杂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本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坚持激励性评价原则。 
  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例如,在教学“隋炀帝”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对隋炀帝持否定态度,但有一位学生认为:隋炀帝也有功绩,他修大运河客观上造福千古,他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特别是他对台湾非常关注。我及时肯定了他的创新性观点,并借此将辩证思维、唯物史观教给了学生。此后,“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思维方式被学生迁移、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喜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通过激励性评价将学生的思维亮点转变为思维能力。 
  总之,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