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音乐在德育中的实践价值

  • 投稿猎头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253次
  • 评分4
  • 87
  • 0

【摘 要】德育是学生培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音乐作为一门生活的艺术在德育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对于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审美能力等具有巨大的实践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音乐教育;德育;实践价值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丰富了儿童的文化活动,更丰富了儿童的内心世界。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认知水平,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有利于打牢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基础,让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同步提高。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潜在功能,更好地运用音乐艺术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国家,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是对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民族歌曲、传统民族器乐曲和交响作品,不仅可以传授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优秀的少儿爱国音乐作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对现实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如《放牦牛的小卓玛》、《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我们祖家是歌乡》、《国旗国旗真美丽》等爱国歌曲,让学生通过详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作家的生平,并感受激情的旋律、生动的歌词等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和震撼,感受祖国的厚重。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这种底蕴丰厚的艺术形式,把理想信念教育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触动心灵深处积淀的民族情感,民族责任感则油然而生。

二、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集体,树立集体主义意识

集体主义是要求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体现在校园中则要求学生具有全局观念、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从音乐形式来看它具有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天然优势。如当前广泛应用于校园中的音乐活动——歌咏比赛、合唱等,就具有培养集体主义意识的特别优势。因为合唱中每个参加音乐活动的成员都要做到:训练节奏的统一、声音的和谐、音高的准确、声部的均衡、情绪速度的一致,自觉地维护合唱、合奏中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这样的音乐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在音乐内涵中感受美德,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社会公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也是评价社会成员文明行为的基本尺度。小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但其社会公德的培育,对美德的崇尚却应该在启蒙阶段就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方式丰富多样,音乐教育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近代学者梁启超说过:“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音乐艺术用音响的魔力,协同作品本身包涵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同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激动、共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过:“节奏和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心灵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会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作用力,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逐渐增强对道德感的认同和趋向,对道德的“接受”由“需求”变成自觉接受的主观行为,这样就避免了思想教育说教的强迫性和灌输性。

四、在音乐主题中感受生活,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中,人们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其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好好生活,积极实现自身价值。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和健康的个性。如今很多学生在父母万般呵护下成长,缺少的就是在挫折中生存,在逆境中抗争的能力。长大后不敢独立生活,不能承受生活的压力,甚至年轻时就早早走向生命的终结。因此心理素质也要重视从小培养。音乐作为一门情感的艺术,具有培养人的情感体验、调节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的作用。少儿的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励志主题鲜明的作品来激发学生意志品质,《卖报歌》、《劳动最光荣》等音乐作品,就是一个个生活故事的写照,充满了坚强的生活态度和不屈的奋斗意志,沈心工在《学校唱歌集》中说道:“乐歌的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故念东西各国均以为注重之科目,专以陶融学员之性情为宗旨。”可见音乐艺术的“以美诱人,以情化人”功能,会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对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五、在音乐欣赏中感受艺术,培育审美情趣

人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世界应该充满美好。学校要让学生多感受生活美的方面,学会欣赏美的艺术,追求高级趣味,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音乐有其独特的构成,它是用一种特有的声波振动的规律性的乐音连续运动,构成乐思、乐汇、乐句、乐段,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它通过人的听觉系统,用跌宕起伏的音响变化作用于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情感,使人在感受音乐美的愉悦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形成高雅的审美标准。音乐教育者应重视音乐欣赏课,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艺术的感受,由此及彼,从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而提高对其他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