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学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情感的表达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05次
  • 评分4
  • 30
  • 0

刘佳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注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应偏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音乐通过声音以及动作的有效结合来表现人的内心感情,它是以人的情感为出发点、为过程、为目标的,所以说,情感必须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始终。文章从分析山西省多所大学的音乐教育现状入手,分析如何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做好情感的培养和表达。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情感培养;表达;运用途径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起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由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早期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受政策的影响才蓬勃发展起来。高校实施音乐教育的目标是普及音乐教育,是为了提高全体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质,整体来说,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仍然比较乐观。但是,因为各地条件的不相一致,加上领导、教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认识程度的差异性,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够明确,教材千篇一律,导致部分普通高校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教学管理方面、教学理念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客观上影响了大学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山西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是从山西省的教育整体发展来看,因为山西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滞后,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发展制约因素。本人对山西省多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制约着高校音乐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于领导、教师和学生,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和教师不重视

首先,高校领导对大学音乐教育认识是高校实施开展音乐教育的必要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5%左有的学生反映,学校领导对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不重视,从来不听课,与之相对应的是仅仅有2%的学生反映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经常听课,这从另外的角度反映出,高校领导对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仍然有所缺乏。在大部分领导的认识中学校开设音乐课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缓解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的紧张情绪,通过音乐来调节心情。因此,就出现了以下情况:在音乐课程的安排上比较随意,没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仅仅是依靠老师个人意愿来安排课程;在知识的建构方面,学校未能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呈现出块状结构, “知识断层”比较严重,根本不能对知识进行从前到后的融会贯通,自然而然地也就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其次从高校举办的艺术实践活动来看,涉及学生音乐素质的内容较少,学生的音乐活动演出的参与度不高,音乐活动的受众面较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未能及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随着普通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多所大学的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的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在年龄构成上,音乐教师普遍年轻,大部分在30~45岁之间,其次,低学历,低职称从事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现象较普遍。绝大部分教师为助教,其次为讲师,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占非常小一部分。

总体来说,山西省所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造成了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缺乏经验,同时就目前青年教师的来源来看,因为受到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术环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山西省对外地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多为内部的“白产白销”。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生源的逐年扩大.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在相应的增大,在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重过程,轻目标,机械化教学问题严重,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思维不能充分发挥,严重影响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需求有所缺乏

首先,喜欢音乐的大学生可以占到调查学生总人数的94%左右,但是喜欢上音乐课的仅仅只有45%,这就说明,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在高校当中普遍存在。而且学校管理层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有所不足,造成了音乐教育的“硬件和软件”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很难对音乐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其次,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还很低,仅仅停留在“听”的基础上,对音乐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充分。最后,对于上音乐自修课,仅仅只有38%的学生认为学习选修课的目的是塑造人格,培养情操,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拿学分。

因此,通过这些学生反映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对老师不仅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更在教学内容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山西省的大学音乐教育应该以学生需求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中的创造性,以此来更好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大学音乐教育培养情感表达的意义

(一)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理智与情感的共同发展,尤其是个体的发展方向是多向的。判断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的标志就是理智的成熟度和情感发展程度。缺少情感的发展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就不可能形成。我国教育专家杨叔子曾近说过: “思想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文化素质主要是指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关键是人的情感。”所以,如果想快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就要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

(二)情感的表达是音乐教育的特殊使命

首先是音乐教学目标的情感性。早在古代我国教育就已经开始提倡以“知、情、意、行”的协调为教育目标。而且在最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有规定:将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音乐感受与审美能力、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高尚道德的树立,在这其中将对学生的“情”放在了首要位置。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能最好地表达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情感,能紧紧抓住人内心的情感律动。它通过声音和表演的双重视听刺激来向听众准确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而且音乐内容就是情感内容。人类的各种感情,或幽邃细致,或阴郁凄切,无一不惟妙惟肖地渗透在音乐中,在表情的丰富、生动、神妙上,在感人的效力上。

(三)情感的表达是音乐教育的紧迫任务

首先,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大学阶段,是青少年性格塑造和人格构建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接触社会前的中转站。在这一阶段,随着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的成人意识也在随之增强,了解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自我完善和激励,也开始学会从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两方面来评价自己。但是,由于缺乏成年人的那种对社会和情感的深刻体验,往往在意志力上表现不够坚韧,从而导致其情感的两极性非常。

同时,因为人际交往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大学生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评价还不够准确,所以,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来说,其积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总而言之,如何帮助大学生消除不良情绪,健康稳定地渡过人生中最关键的情感、人格塑成期,使他们更加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音乐教育面对学生情感领域问题的紧迫任务。

其次,情感的表达是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音乐教育是实现美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但是因为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对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影响到他们对音乐教育的价值的全面理解和科学评价,一般情况,都是仅仅强调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比如辅德价值等,对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也就是审美价值有所忽视。这种对音乐教育的错误认识必然会导致音乐教育走向错误的道路。针对目前音乐教育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的不良倾向,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在将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同情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发展。

三,音乐教育中情感表达的方法

时代在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了改变,再加上高校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一些存在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将教学的情感因素和培养过程提升到新的高度,针对高校音乐教学我们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m发,加大学生丰富的情感的培养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创设情境产生感情

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情绪的产生从根本上来看是通过“以境生情”来实现的,情感与情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客观事物对情绪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情绪波动较明显的大学生来说,一定要把握好情景同情感之间的双重作用。

首先,可以借助媒介,创设情境,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大力普及,部分有条件的大学可以使用多媒体,充分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和一些教学辅助软件,也可以将教学内容编制成视频,通过这些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情境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看,从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比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同名戏曲片段和舞蹈片段,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梁祝》的凄美爱情故事中,从而让他们真实地感受蕴含在其中繁花似锦的景色,质朴纯真爱情以及生离死别的苦痛。然后再欣赏不同名家的演奏片段,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和凄美的故事中,认识到音乐赋予的独特魅力,认识到梁祝追逐自由爱情的坚韧毅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西方音乐表现手法的认识。

其次通过表演加深认识。为了让学生可以真实地了解到作品所渗透的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的所学知识和情感有效地融合,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达情感,在“成功”的体验中实现自我价值。其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种:一是歌唱。教师要引导学生情感的积蓄,然后在情境的感染中通过歌唱将情感表达出来。二是演奏。演奏受外部教学条件影响较大,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有限的条件,比如部分音乐器材不够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供器材,也可以寻找音色较接近的器材进行代替。三是律动。在音乐表演中需要将演唱、动作、舞蹈语言完美结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学生音乐表演的刺激后,内心都会充满情感并迫切地想表达,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好动这一性格特点,合理引导学生结合律动激发情感。

(二)增加情趣激发感情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同样如此,因此,教师要创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教学氛同。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音乐课兴趣缺缺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权威性的影响,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表情严肃、呆板,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情绪去投入到学习中去。针对于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方法,替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用欣赏的语气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大胆的体验和自主学习,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发挥,从而高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最终在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中让大学生思想和情感火花迸发。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活,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巩固和提升,从而可以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从大学音乐课的基本特点出发,巧妙结合竞赛、表演、多媒体展示等教学辅助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制造悬念,或者讲故事、笑话,在教学过程可以辅之以游戏律动,教学结束时要画龙点睛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合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新鲜的、美的刺激,从而保证在课堂中始终保持良好学习的状态。

(三)提升审美培养感情

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然后在大学生的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美育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其次深入挖掘教材。音乐表现出的美主要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在教学内容中大多数音乐作品,尤其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通常都是以抒情见长,这就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所以,对音乐教师来说,不仅自身要深刻理解音乐所蕴含的美,还要在备课时去感受和提炼教材中的音乐美,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领会乐曲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所投入的情绪,深刻把握音乐材料中的情感含义。最后是充分创造教学内容美。主要包括语言美、过程美、内容美等几个方面。这些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彼此渗透,共同构成音乐教学的完整过程。内容美的创造方法是教师在自身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充满激情和生动的教学语言,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演唱表演和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来创造性地传达音乐文化,让这些美同自己教学形象美完美地融合起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带来教育上的积极效果,可以发现人的情感以及直觉等非理性意识,可以激活传统的教育中学生闲置而未充分调用的非理性因素。同时,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揭示,也为音乐教育寻找一条建立非智力因素基础上教育通道。所以,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情感的培养和表达要从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情感。

参考文献

[1]叶小玲.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1,(5)

[2]张昕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管窥[D].武汉音乐学院,2013

[3]黄长安,大学生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融合途径[J].科教创新导刊,2010,( 10)

[4]张波试论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

[5]徐敦广 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刘佳(1987-),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