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抗战歌曲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

  • 投稿小白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55次
  • 评分4
  • 16
  • 0

刘璐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摘要】抗战歌曲的起源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对战争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代表着一部分的抗战文化,见证了抗日战争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在残酷的战争下,为了唤醒更多的群众投入到救国运动中,爱国音乐家们积极创作出热烈的抗日歌曲,并投身于抗日救亡热潮中,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振奋人心的歌曲。文章介绍了抗战歌曲的类型、艺术特色,研究了其具有的价值,为以后的更多歌曲创作给予启示。

【关键词】抗战歌曲;艺术特色;价值

一、引言

抗战歌曲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人们面临国破家亡时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和战斗的号角,具有独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历史状态,大批土地被列强占有,赔款割地更是倾尽国力,鸦片的大批量入侵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精神面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震惊中华,日本侵略者开始不断地烧杀抢劫,中国土地四处弥漫着硝烟,人们流离失所,经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伤害,同时,也激起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并投入抗战事业。越来越多的音乐家也在满腔爱国热血下,投入抗战,创作了很多抗日救亡歌曲,反映群众心声,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二、抗战歌曲的类型

抗战时期,在爱国音乐家笔下诞生了无数充满血泪、鼓舞士气的战斗歌曲,激励全民族进行抗战,成为了人民的强大有力抗敌武器,体现了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抗战歌曲也是群众歌曲,在抗战时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近现代中国音乐,展示了群众歌曲的魅力及其独特的艺术风采。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抗战进行曲

抗战歌曲中抗战进行曲占有的比重最大,是抗战歌曲的一种重要类型,在群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抗战进行曲,大都在部队行进时进行演唱,使得部队前进时统一步调,鼓舞战士,让其具备斗争意识并激发战斗热情,造就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对胜利充满信心和希望。如《大刀进行曲》歌词中的最后一字“杀”,最能表达中国民众对日本鬼子的仇恨,鼓舞士气。

(二)叙事型的抗战歌曲

作为抗战歌曲的一种重要体裁,通过对抗战内容相关信息的叙述或设置一定的情节,让抗战事迹更加深入人心、便于记忆和传唱,也更能感染群众,鼓励全民战斗。

(三)抒情型的抗战歌曲

涉及范围广,演唱形式多样,大都还是以独唱形式进行的。其特色是音乐家对抗战的情感表达,有对英雄的歌颂,有对人民现状的同情,有对战争的厌恶,有对生活的自我体会等。

三、抗战歌曲的艺术特色

(一)歌词简单易懂,曲调形象生动

抗战歌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人民抗日救国,让人们懂得全民参与的重要性,不断让抗日救国思想深入人心。因此,抗战歌曲必须贴近群众的思想情感,运用大众的表现方式,采用大众能普遍接受的音乐语言,结合民间各色音乐元素,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适合群众的,简单易懂能被群众接受并传唱的歌曲。歌词最好能够直抒胸臆、通俗易懂,最好是口语化、生活化,充分表达出群众的嬉笑怒骂、爱恨情仇。有的抗战歌曲的歌词是方言形式,更能让群众倍感亲切,表达自己对侵略者的仇恨。如东北民歌中的“东洋鬼子”、“用枪崩,埋他个倒栽葱……”如叙事形式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尝尽东北血泪史,有着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通过叙述事情原委,歌词易懂,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二)抗战歌曲的时代性

歌曲创作是人们在那个阶段影响下对社会生活的感触,并通过歌曲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情感,是社会生活的折射。因此,无论哪个时代的歌曲,都会有其特有的时代烙印,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抗战歌曲更是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抗战歌曲是在抗日时期产生的,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是那个时代的风貌写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产物。

1.歌词的时代性

抗战歌曲的歌词大都是由这段时期的专有词汇构成,如“八路军、自卫团、抓劳工”等,都是非常鲜明的时代词汇,表现的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事实,是抗日战争的明证,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内涵。

2.节奏、旋律的时代性

时代不同造就的歌曲也有不同的特色,抗战时期的抗战歌曲具有的节奏和旋律最重要的时代特色就是激愤昂扬。如《义勇军进行曲》,有着奋进的词文和优美的曲调,歌声响彻中国,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

(三)抗战歌曲的民族性

以民族为基础,关系着民族存亡。创作抗战歌曲时,以民族为基础,根植于民族音乐且不断深入和借鉴,从而让抗战歌曲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保持抗战歌曲的旺盛生命力,不断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传承。《松花江上》应用了东北民歌特有的音调,歌声如泣如诉。以民族存亡为主题,深切地表达了群众的内心思想,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是抗日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抗战歌曲具有的价值

(一)抗战歌曲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体现了民族精神

抗战歌曲创作之初就是唤醒民众团结一致,鼓舞士气积极对抗外敌入侵,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使用和责任,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对抗战歌曲的评价为: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周恩来总理对抗战歌曲的评价中提到:救亡歌咏便是最明显的,代表了大家发出了反抗的怒吼,代表了大众发出了团结的呼声。在歌曲的鼓舞下,战士克服了饥寒困苦,不惧死亡,不怕敌人迫害,互相激励,为新中国成立而战。抗战歌曲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炮火和鲜血的洗礼中不断升华。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饱受战争的摧残,中华儿女在流血、死亡中表达了其民族精神,也正是民族精神促进中华儿女持续抗战,是人们的精神动力源泉,促进了抗战歌曲的发展。

(二)抗战歌曲记录了民族解放战争历史

最早开始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两个月,由黄自创作的《抗敌歌》,通过两个乐段的演唱,从一问一答,到人民群众敌忾同仇、誓死报国的坚定意志的体现,有着强烈的民族义愤。在1934年的《毕业歌》中体现在国土不断被侵占下,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让更多的爱国青年为保家卫国而奔赴战场。在1938年的《论新阶段》讲话后,出现了《新阶段歌》《反扫荡歌》等,记录了该阶段的历史。在1940年后,抗日战争的全民性不断深入,步人了抗战胜利阶段,促使抗战歌曲的新发展。解放区的抗战歌曲以抗战事迹、土地改革等为反映对象,采取了更加丰富的形式、体裁去歌颂党、领袖、人民抗战等,反映了这个阶段人民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和方式。

五、结语

抗战歌曲依托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下,采取朴实无华的语言,富有节奏和特殊旋律,不断鼓舞人心,引导民众团结一致、奋发抗敌,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战,是民族解放战争历史的记录者,是人民前进的指路灯,也是战斗的最尖锐武器,不断被人民传唱,时刻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刘璐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2级音乐学硕士(北京)。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