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地方戏融入音乐教学的实践与途径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11-21
  • 阅读量20次
  • 评分0

摘    要:地方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凝聚了各地区不同的大众文艺、民风习俗,是地域性特色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本文从地方戏的文化寻根、实践要义、途径探析三个层面进行新文科视域下的分析,挖掘地方戏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采用多元、立体、交叉的理念制定教学模式,注重义务教育阶段中戏曲素养的养成,旨在以地方戏涵养当下精神文明匮乏的社会。通过新技术发展丰富地方戏曲课堂,结合教育诉求的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提出契合新文科视域下地方戏融入音乐教学的改革路径,这是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身禀赋,也是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指向,同时有助于当下新文科理念在文化层面倡议的“中国乐派”的建立。


关键词:新文科;地方戏;音乐教学;途径;


一、文化寻根

(一)文化理解需要地方戏的综合渗透

清末民初,随着城镇、都市的出现,市民阶层社会地位崛起,为了满足市民文化的需求,各地的草戏台相继进入城市,出现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戏,有别于京剧、昆曲这样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主要用以指代产生并流传于特定方言区、具有鲜明地域、唱腔特征和艺术表现力的剧种。另外,同一地方戏会因流传地的不同而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音乐上产生变化,比如壮剧就有北路壮剧、南路壮剧等。


在面对世界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时,一直强调要关注文化理解,但中国由于受到传入的舶来文化影响,我们对自己本民族的非遗文化并不十分了解,更何谈理解?中国人对自身的文化理解问题与新文科倡导的解决文科建设的断裂困境关系密切。目前地方戏并不受到青年一代人的追捧,尽管地方戏在全国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已初见成效,但是地方戏的普及教育仍非常有限。在实际的调查中,地方戏的受众群体以老年人居多,常在城市广场、剧院中演出,且表演者基本为业余爱好者,地方戏职业演员占比较少,使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处境十分艰难。全国地方戏剧种甚众,多数人对于地方戏的了解仅限于全国影响力较大的黄梅戏、越剧等。据建国后至80年代的全国戏曲普査,共有360多个剧种,分属于不同的省市地区。各民族音乐间的差异,实质上是各自文化选择倾向不同的产物,所以,要充分挖掘整理地方戏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让年轻一代走近非遗、了解地方戏。更因为地方戏有文化、身份认同的功能,通过学习、表演强化了地方戏作为身份认同手段的功能,探寻属于自己的文化烙印,进而在更深的程度上影响着文化持有者对其文化身份的自觉。


地方戏根植于各种已基本定型的古老声腔,采用本地民歌、歌舞结合戏剧、曲艺形式,发展出的更高形式的艺术创造,对于某一地区特有的各种音乐体裁、风格的理解,均有助于走近地方戏。以传统的东北民间艺术为例,各种艺术形式:二人转、东北大鼓、秧歌调等,都可作为丰富地方戏艺术生命的素材。笔者的家乡为黑龙江省绥化市,正是处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东北人常用戏谑的方式诠释作品,其中在地方戏二人转的演唱中,很多方言唱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将豪爽、粗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其土生土长的环境中,常用一些口语上的习惯用语。对于东北人来说,像衬词、衬句,如“哎呦”“依得儿呀得儿呦呦呦呦”等可谓耳熟能详。作品中保留了方言特色和地域性审美观念,还有很多民间艺术宝藏有待发掘,如花棍秧歌、萨满神调等,丰富了戏曲音乐的内容,这些源于民众生活的音乐,都是民间传承中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以曲载情”展现地域性的民俗风情

音乐地理学提出音乐与地理的表层关系为地理环境对剧种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梆子腔与黄河中下游自然风貌的关系。作为北方的唱腔,延续其一贯风格,黄土高原山高川阔、天地苍茫,登高山而望平川,心中难免会积蓄慷慨的力量,使得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还有高腔、弋阳腔、滩簧腔均属于地域性唱腔,与长江流域自然风貌有紧密的关系。地域性差异成全了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的艺术面貌,而地方戏作为地域性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其源流性质的解释发现,地方戏的真谛在于“地方”,是地域音乐文化在保持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体系,根据人民生活的现实境况而时刻调整的艺术文化形式。地方戏承载着地方文化,所以同一题材的剧目,在不同的戏曲剧种中,呈现的风格状态大不相同。如黑龙江的龙江剧《荒唐宝玉》取材于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将浓郁的黑土情韵灌注于戏曲当中,刻画了一位真实、亲切、立体的“关东宝玉”形象,唱腔风格粗犷、豪放,而在黄梅戏、越剧中贾宝玉的形象更贴近《红楼梦》原著,融合南北的音乐风格,初具板腔体的特征。音乐与地理的深层关系是地理因素所造成的特有声音景观,形成了具有“类似音乐特质”的区域,有人称为“音乐方言区”。当代语言学家提出的七大方言区:北方话区、吴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客家话区、湘语区、赣语区。这七大语言区与戏曲剧种在唱词语言的运用上关系密切,而且七大方言区的剧种风格也明显不同,相同方言区内的剧种风格也有所差别。


随着现代社会流通性的加剧,离开故土远走他乡已成为年轻人的常态,对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疏离感时有产生,人们既不了解出生地的文化艺术,更对第二故乡的地方文化存在陌生感。可以通过对地方戏历史剧、新排剧目的鉴赏,加强戏曲的情感教育,激发人们对身份的认同,有助于从地方戏中感受生活气息、获得相应的人生经验并丰富情感体验。可以尝试一人既演唱方言版戏曲,也可以演唱普通话版戏曲,或汲取故乡的地方戏之长,融入所到之处的地方剧种中。


(三)“身临其境”体验地方戏的艺术魅力

地方戏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艺术魅力在于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绝活、方言、化妆、服饰等于一身。很多剧目剧情精彩、贴近生活,比起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多了戏剧张力和生活气息,如果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穿上戏服、登上舞台,更容易进入戏曲演唱的状态,真实地感受地方戏的风采,参与者一定可以爱上地方戏。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地方戏的教学仅停留在音乐欣赏层面,学生实际很难掌握地方戏的传统剧目。


据越剧大师徐玉兰回忆自己的从艺经历,她为了更好地诠释人物形象,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来向其他戏曲剧种学习,如亲自观摩京剧、昆剧、话剧和电影,收听评弹广播。因此,在身段方面学习了昆剧艺术,在发声方法和节奏感上她参考了京剧麒派戏,并将话剧、电影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从评弹演唱的咬字上调整自己的发音,逐渐形成了徐氏独特的演唱风格。对比当下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只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生硬的放映几段地方戏片段,反而会产生厌烦心理,并没有体会到真正的戏曲魅力,可以通过现场观摩、实际演唱的方式,叩响地方戏曲文化的大门。


二、实践要义

(一)聚焦地方戏活态传承与新文科建设的契合度

新文科理念在文化层面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学派”,该学派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音乐创演和音乐研究的总体风貌,而地方戏是最能体现本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地方戏曲的传承,有助于把控中国音乐创演和研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因此,要以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戏活态传承的意识为导向,在青年人中扩大地方戏的影响力,为当代民族文化的建设奠基。把非遗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此建立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使这种价值观深深扎根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目当中,从而找回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很多地方戏剧团经营惨淡,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后继无人,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的改革过程中,既要保留地方戏曲的艺术特色,也要有创新性转型,才能保证地方戏曲音乐所具有的身份文化认同和此种文化持有者的观众共有的生存空间,各种戏曲剧种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蓬勃发展。


然而国内对于地方戏成体系的研究十分匮乏,涉及地方戏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层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没有教育理念的更新,何谈地方戏的活态传承。通过搜索CNKI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学者对于地方戏曲教育的关注度。数据来源通过检索条件“地方戏曲名称+教育”,获得文献篇数和相对占比情况(见图1)从研究的比例分布来看,位列前三的为川剧教育、粤剧教育、豫剧教育。


另外,我国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地方戏有很多,北方如北京的曲剧、黑龙江的龙江戏、吉林的吉剧、新城戏、黄龙戏等,南方如浙江的杭剧和甬剧等,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占比过少,故图表中没有登记,仍需后续研究者不断进取。


(二)以多元、立体、交叉的新文科理念制定教学模式

在新文科背景中艺术院校要承担“优化艺术师范教育”和“强化普及艺术教育”的任务和使命,需要共同开拓出一条多学科交叉、文理兼容的系统化艺术教育体系。我国缺少专门教授地方戏的高等院校,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中国戏曲学院,自建校以来,在地方戏人才培养方面颇具成就,该校可谓中国戏曲教学的典范。在新文科背景下,除高等戏曲院校外,各地方院校间也要积极加强交流互通、打破院校壁垒,促进地方戏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各院校可以通过相互走访、观摩、交换学生的方式,学习了解各院校的地方戏曲教学、专业课程的设计、开课形式、教授方式、学科建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之间的差异。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借鉴“翻转课堂”的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舞台实践,尽量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教学原则上,注意课堂教学与创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遵循“用有限的课时,教有限的规律,解决学习无限作品时的问题”,请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戏着手,寻求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教学方法上,除了口传心授,更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体悟地方戏曲的精要之处。不只教授传统经典剧目,同时与学生一同创作新戏、尝试塑造新的人物角色。新文科理念还提到淡化学科边界,地方戏曲的教学也需要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介入,以“破局思维”实现地方戏曲教学的创新性探索,突破学科局限,以科学地手段辅助戏曲的现代化教学。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戏曲嗓音发声类型声学分析及建模研究”,运用物理声学手段探究戏曲演唱的工作原理,从理性角度来认识音乐。


(三)新文科视域下艺术教育中的戏曲素养养成

具备戏曲素养的专业人才标准为:道德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艺术创造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戏曲表演艺术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戏曲表演技巧创造人物形象。而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对于戏曲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参考《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是对学生旋律感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和审美品味,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音乐素养的教育目标。对戏曲音乐的教学,可以有效地训练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但从现有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内容上看,有关地方戏的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内容缺少选择性,课堂仅以欣赏为主。在最新的“2022年新课标”明确标注了艺术课程时长占比达到总时长的9%-11%,八、九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戏曲音乐,不仅对专业戏曲素养的养成提供基础,从长远看学生可以以此实现自我完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三、途径探析

(一)改革地方戏教学路径及支撑配套措施

1. 义务教育阶段聘请专业戏曲人才授课

在师资团队与教学体系方面,可将高校培养的剧种人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方戏曲音乐特聘教师,由此提高教学队伍的专业水准。为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其余教师要有戏曲学习的经历,先从地方戏的经典唱段开始,再从取材、唱腔曲调、唱词、曲牌、配器、节奏、音程、风格等方面学习戏曲理论知识。同时完善教师课程评价机制,让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地区竞演,甚至让中国的地方戏走出国门。给音乐教师、学生提供剧种名家马金凤、红线女等授课影像学习资料、剧种剧目立体影像教材,让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地方戏,学生一人可以学习多种地方戏并进行艺术实践。正在试行的“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举措,应该被看成戏曲素质教育的初级实验,未来地方戏将进驻各地区的中小学课堂。


2. 重新设计地方戏课程体系

在关于地方戏的教学大纲和艺术培养方案中,可设立单独的教研课题研究专家组参与工作,通过不断在教育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调整文化教育理念、完善艺术类课程,借鉴中国戏曲学院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从地方戏传统教学曲目、校本课程体系、表演实践体系中选择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地方戏相关音乐教材的普及方面,学生可以从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碧玉簪》等为代表的地方戏曲经典剧目中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这些经典剧目的教学录像以及剧本曲谱,均免费提供给学生学习参考。随着近些年兴起并得到各国大力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教师可与学生将戏曲文化艺术与文创产业结合,在艺术创意相关课程上,创造出有趣生动的戏曲周边设计,这样既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又学习了戏曲知识。


3. 与文史学科结合,学习地方方言

地方戏大量剧目取材于生活素材、民间故事、文学名著等。在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意地关注特定的民间故事与民俗文化,因为很多地方剧种都是以地方的生活为素材,大到革命大义,小到生活琐事。这样的学习,既可以了解地域文化中浓缩的人文情怀和环境特点、生活习俗,同时通过地方戏的学习关注了地区独特的美学思想。另外,方言是划分地方戏曲剧种的主要文化因素。戏曲唱腔旋律音高的起伏、调式调性的运用、器乐伴奏的选择均与其紧密相关,进一步说,方言的语音语调成为大部分地方戏曲创作的核心要素。教师可以搜集各地方剧种的音乐语汇为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地方戏曲活态传承的方面来看,当前地方戏曲的教学必须认识到方言对于戏曲的重要性,只有深入到语言层面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保证地方戏曲的特性及未来的发展。


(二)利用新技术发展丰富地方戏曲课堂

新文科理念的提出基于当代新技术革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5G时代”方向的大发展,最新的技术已经渗透到各学科领域,同样在音乐教育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变革。中国的地方戏教育该如何应对新时代的伟大科技变革?随着高科技音乐产品进入高校、中小学课堂,可以组织戏曲专业学生利用自媒体制作小短片科普戏曲知识,利用虚拟歌手演唱地方戏曲音乐,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在音乐欣赏方面,可利用微信小程序或客户端实现线上的戏曲欣赏,或利用社交软件组织学生去现场欣赏戏曲。通过人工智能开展地方戏网课教学的新形态改革,采用特殊算法的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帮助人们完成对地方戏曲的检索和曲种风格的归类与排序,增加戏曲音乐的推送,让音乐欣赏更为便捷。通过高科技手段,尝试把“人工智能”与“5G技术”绑定开发,推进戏曲音乐教育转型升级的门槛降低,让戏曲音乐发展领域更加开放,服务更加智能。逐渐形成以网络资源平台为基础,搭建戏曲教学的全区域覆盖系统。


(三)契合教育诉求的地方戏曲人才培养

中国新文科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精神实质是适应新时代对文科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长期存在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专业性与职业性培养的统合协调方面显现出不足。戏曲院校的学生受到“学科本位”的影响,对戏曲表演技术方面尤为重视,而容易忽视文化学习、其它艺术领域、教育教学知识的吸收,致使日后艺术生涯的发展缺乏后劲,在成为戏曲教师后更无法将所学本领很好地传承他人。需要以深入的地方剧种研究反哺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倡导戏曲音乐教师积极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中国剧种研究论坛”等大型戏曲学术活动。没有戏曲学习经历的老师,需要参加系统的戏曲进修培训,重视学习剧种的表演技巧、历史沿革、行当流派、地域文化,探索剧种的发展规律。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大众对于西方音乐、流行乐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地方剧种,很多地方戏不是在前进,而是在徘徊,甚至在倒退。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教育界的一次大变革,也是地方戏曲音乐发展的良好契机,本研究仍需持续被关注。聚焦地方戏活态传承与新文科建设的契合度,发挥艺术学科的优势,通过地方戏曲文化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将戏曲精神传递给青年一代,用地方戏曲文化的建设,共筑中国艺术文化之桥。


参考文献

[1] 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70.

[2] 张建华.“新文科”背景下音乐学科的定位[J].人民音乐,2021(08).

[3] 巴图.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经验[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9(02).

[4] 赵洪斌.新时代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22(01).

[5] 杨瑞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