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加坡中小学美术课程纲要介绍

  • 投稿共青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20次
  • 评分4
  • 36
  • 0

胡知凡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997年6月2日,新加坡时任总理吴作栋在第七届国际思维研讨会上,提出创建“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Tlinking Schools,Leaming Nation)的理念,后成为新加坡21世纪的教育愿景。这—理念包含三层涵义: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国家、勇于迎接未来挑战的国民、满足21世纪需要的教育体系等。为此,新加坡教育部要求学校能够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每一个学生健康的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足够基本技能,以适应世界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了赋予学生适应21世纪竞争的多种能力,二十一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局就开始对中小学各科的课程纲要进行修订。2008年新加坡新修订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正式颁布,并于2009年开始实行。现将其翻译、介绍如下。

一、概述

(一)简介

美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美化生活,引起回忆,交流思想,传递各种价值和唤起情感等。在我们的周围,各种形态都与美术有关,如自然界中的色彩和图形,每天在杂志、产品和媒体上所见到的各种图像和图案等。

美术在历史上和每个国家中.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信仰。通过美术学习,提供了一条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和其他的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途径。通过美术创作,学生在利用各种图像和物体中,学会交流、反映和表达他们独特的思想与情感。

美术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能被低估。通过积极的美术学习经历,能够增进学生观察和领悟世界的意识与审美感,发展他们的视觉素养。在美术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同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为将来能更好地了解和融人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美术教育的目的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视觉素养和学会欣赏美术。视觉素养包括:通过观看,形成观察、理解和产生意图的能力;运用和创作视觉艺术品来交流他们各种想法的能力。而欣赏美术是指:能够发现美术的价值,并认识到美术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

(三)美术课程的目标

新加坡中小学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经历,使学生能够:

·发展感知意识和想象力。

·在发现和探索周边的各种事物中,发展视觉探究的技巧。

使学生能够:

·在描述和诠释艺术品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技巧。 ·在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分享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

·培育创新和探索的精神。

使学生能够:

·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睛境的美术。

·发展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课程纲要》的框架结构

《课程纲要》是通过观看、表达和鉴赏三个学习领域来完成目标的。

观看、表达和鉴赏三个学习领域,是依据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所牵涉到的认知、情感和精神方面的维度而设定的。《课程纲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学会去观察周边环境,产生各种想法,创作艺术品,讨论美术以及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1.观看

在观看学习领域中,学生通过提问以及创作艺术品,学会观察他们周围的事物,并对所观看的事物作出反应。在提高学生的感知意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鼓励想象和各种想法的产生。

2.表达

在表达学习领域中,学生通过观看和探究各种方法,与他人交流想法,表达情感与体验,形成各种观念。学生可通过口述或文本的形式来交流各种想法,培养创新和探究的精神。

3.鉴赏

在鉴赏学习领域中,学生获得各种技能,并学会使用恰当的美术词语讨论和诠释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品是怎样和如何创作出来的,并尊重生活和社会中的美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意识,以及学会尊重他人的美术作品和同学之间的各种想法。

(五)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是根据《课程纲要》的目标和框架而来的。学习成果每两年为一个模块水平组成,是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美术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表1)

(六)美术课程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课程纲要》将学生应获得和达到的知识、技能和价值方面的内容作了概述。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自定教学内容。

1.技能

美术技能,包括运用素描、色彩画、塑造、数字媒介等创作的技能。

视觉探索,包括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技能。

研究与处理,包括观察、记录、比较、组织、辨别等技能。

交流,包括利用视觉和口头表达各种想法的技能。

2.价值

美术学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发想象能力;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交流想法;具有其独特的目的和功能;在社会和文化中起作用等。

3.美术的形式

美术方面的形式有二维的,如素描、色彩画、拼贴画、版画等;有三维的,如雕塑、装置艺术等。

设计方面的形式有,如图形设计、产品设计等。

数字媒介方面的形式有,如视频、动漫、摄影等。

4.美术元素

视觉元素,如点、线、形状、形体、色彩、肌理、空间、色调等。

设计原理,即组合视觉元素的方式,如比例、变化、对称、对比、节奏、和谐、强调、均衡、图形、重复等。

(七)教学计划的制订

《课程纲要》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考虑学习成果、学习内容、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小学到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活动,应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增加难度。以下是制订教学计划时的指导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应采用基于学生兴趣、能力以及如何学习的方法。

2.注重学习过程的原则

鼓励学生去探索、实验和自我评价,并作为美术创作过程中的—部分。

3.情境创设的原则

创设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相联系。

4.互动性的原则

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5全人教育的原则

按照新加坡教育部计划,培养学生具有思考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全人教育原则。

6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

在美术学习中,应利用各种有趣的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小学美术课程纲要

(一)小学1-6年级的教学手段

《课程纲要》指出,可以通过以下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会观看、表达和鉴赏美术。

1.主题式的学习

美术观念和技能的学习,可以围绕着统一的主题来进行。主题式的学习为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各种美术观念与技能中提供了情境。通过主题式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经历有了更广泛的联系。

建议性的主题,如有关家庭、学校或表达情绪、情感等。

2美术形式与媒介的研究

美术形式与媒介的研究,主要针对各种材料、技术、工具和艺术品中不同风格的研究。学习探索和实验各种媒介;学习运用媒介去创作艺术品,并用来交流想法;熟悉不同美术形式与媒介的制作或产生过程及其特征。

3艺术品与艺术家的研究

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研究,可用来帮助启发学生产生各种艺术观念,了解不同媒介的运用方法,也可以用来激励学生的创作愿望。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了解有关艺术家是如何构思和创作艺术品的,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创作艺术品的故事。由于不同艺术品是在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目的而创作的,因此,教师还可以利用艺术品,来说明美术在社会中的不同价值和目的。

4.学习环境的营造

学习环境也应该在美术教学中考虑到的。因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

(1)学生艺术品的展示

在教室、学校或公共空间展示学生艺术品,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展示对于学生讨论和创作芝术品都是一种绝好的办法。通过展示,学生能互相学习,了解和评价同伴所创作的艺术品。所展示的艺术品,可有不同的成就水平,也可集中于艺术创作的过程。展示的艺术品可以用来讨论,并可为进一步的学习和修改完善提供反馈。

(2)课堂外的学习经历

不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感官体验。带领学生去艺术品生产或展示的场所,有助于他们建立起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下是给老师的一些建议:参观画廊、博物馆或任何能展示艺术品的公共场所;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广告或媒体制作公司;通过本地或来访的艺术家,举办讲座、示范或工作坊。

(二)小学1-6年级的学习方式

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讨论的学习方式得到加强的。

1.美术创作

美术创作,包括二维.三维和数字媒介等。学生在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创作手段的探索和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也可通过探索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美术创作,也可证明其对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的理解。

2.美术讨论

美术讨论,包括让学生对他们身处的环境和艺术品进行观察、思考和谈论。通过美术讨论,学生学习描述、分析、阐释和评价的欣赏方法。在美术讨论时,有一些方面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美术作品的题材;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的使用;材料和创作过程;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艺术品的背景和文化情境。

3.美术创作与美术讨论之间的关系

美术创作与美术讨论,对于学生深化美术学习来说,两者相得益彰。学生可以通过美术讨论来探讨美术创作问题,并形成各种想法。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他们的作品,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例如,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以及材料和创作过程的运用等。教师和学生对完成的艺术品进行评价,学生根据给予的评论和反馈来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与同学和教师的美术讨论,可以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并能改进他们美术创作的技能,完善创作意图。

所有的艺术品都能反映文化和信仰。学习和研究由学生自己创作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所提供的丰富创作手段,能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和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解能力。

美术创作与美术讨论之间的结合很重要,因为美术创作方式和由不同人观看的艺术品,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美术创作与美术讨论对于学生的视觉素养和美术鉴赏的全面发展非常必要。

(三)评估

有目的的评估,对学生美术学习取得的进步或成就,起到了监测、评价和肯定的作用。评估应与学习结果相联系,并最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评估是一个持续的,互动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和教师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在美术学习中,评估可以提高学生对自己长处和弱点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确定下一步所需要做的事情。

以下是在设计评估时的指导原则:

1.适切陛

根据所教内容,在测试中要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

2.一致性

在评估过程中要确保客观性,不能随时间推移而有不同的评估标准

3.及时陛

要及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提供持续的反馈意见,以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所呈现出来的美术形式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估模式来监测和评价学生,包括:演示、项目研究、艺术品、学习档案袋、问卷或测验等。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美术创作:个人回应;媒介和材料的运用;审美品质等。评估标准的细则。(表2)

三、初中美术课程纲要

(一)初中1-2年级的教学手段

《课程纲要》指出,初中1—2年级的教学手段是建立在小学1-6年级基础之上。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各种可能}生来调整学习过程和经历。

1.主题式的学习

初中阶段可围绕学生所关注的主题进行学习,使学生形成各种美术观念和掌握各种美术技能。主题式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辨别和表达各种想法。也可引导学生关注人们在历史上所关心的一些想法和问题。当学生确定了主题时,他们会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主题式的学习可用来支撑课程,设计学生的学习项目或任务,讨论艺术品和艺术家以及发展评估的任务。

建议性的主题,如透过心灵的眼睛,或是有关社区、文化和身份等方面。

2.美术形式与媒介的研究

初中阶段必须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去探索一系列的媒介。学生在运用媒介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学会辨别各种视觉特征,形成自己的各种想法。美术形式的研究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彩色玻璃、陶瓷、装置、多媒体和动漫等。

3.艺术品与艺术家的研究

利用艺术品和艺术家策划美术活动方案,着重研究有关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艺术家对世界的各种看法。当学生在研究艺术家的技法和风格时,有机会接触到由艺术家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了解美术创作中视觉元素和原则是作为视觉交流的工具,体会各种媒介和技法。通过了解艺术家创作中的灵感来源,作品的情境以及潜在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深入研究自己的美术创作过程。这种认识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并发展了他们自己所有可能的表达本领。

4.学习环境的营造

学习环境也应在美术教学的规划中考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增强和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

(1)学生艺术品的展示

当学生看到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在学校和公共场所展示时,加深了他们对美的理解。学生作品的展示不仅仅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获得成就感。通过经常更换展示学生作品,使学生能经常欣赏同伴们创作的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当学生参与展示艺术品的过程中,学会组织展示工作,并认识到艺术品是如何传递不同含义的,以及考虑怎样和在何处展示艺术品的问题。

(2)课堂外的学习经历

不同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感官体验。为了使美术学习更充实和有意义,要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相联系,以此影响学生艺术品的创作。除了小学1-6年级的建议外,教师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广告公司、电影制片厂、文化遗址等;到户外写生,也可去摄影或摄像;在线互动,如博客、播客、网上论坛等;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街道里的文化活动、公共时装秀、戏剧等。

(未完待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