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培养学生读图意识和能力的实践探索——以《奇怪的图形》一课为例

  • 投稿呵呵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69次
  • 评分4
  • 23
  • 0

承岗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

作者简介:承岗,男,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邮编:214408。

当今世界,图像作为信息的载体之一,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占据着我们的视野。置身于图像世界中,我们的视觉神经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刺激与挑战,不可能退而避之,更不可能视而不见。必要时我们还要对某些图像进行一番辨识和解读,因为它们可能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读图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和能力,自然也就成为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可见,“视觉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凸显视觉性”则更强调了基础美术课程及其教育教学活动应以“视觉性”为基础。因而,增强学生的读图意识,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无疑是美术教师实现有效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手段之一。

那么,何谓“读图”?

读图,通常是指通过视觉对图形和影像(注:指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泛指绘制、摄制或印制的形象)等的解读,以辨析、理解图像所蕴含的信息及思想。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读图就是学生通过对教材所呈现的或教师所运用的各类图像进行解读,能获取相关信息,并发展审美感知、形成审美理解、激发审美创造和培养审美情感。读图意识和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美术学习和教师有效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保障之一。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对《奇怪的图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二册第7课)这一课的课堂实践和思考,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并以此坳砖引玉,与同行切磋、探讨。

唤醒直觉——初读图像之象

直觉是意识的一种本能反应,因其产生是未经逻辑推理的,不是思考的结果,因而往往不受个人意志的控制。在美术课堂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我们将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或一个新奇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往往会瞪大眼睛好奇地观望着,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还会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就是直觉被唤醒的外在表现。然而,直觉又会稍纵即逝,因为,直觉能力的高低是建立在人类个体的知识、阅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如“伯乐相马”,伯乐一眼就能识得千里马。较之成人而言,小学生由于知识、阅历和经验不足,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抓住学生直觉的特点,及时引导他们对图像展开解读,以获取有用的信息,为更好地训练和强化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而积累更多的读图经验。课堂上,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如:“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件作品最能吸引你?什么地方吸引了你?”“你喜欢这幅画吗?请你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引导学生围绕图像内容展开有针对性的解读,从而更利于促使学生去主动获取图像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直觉,完成对图像的初步解读。

事实上,这种对图像的直觉感知能力,也在学生后期的创造表现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具有引领创作思路的重要意义,能使学生在创作中思如泉涌、创意迭起。在讲授《奇怪的图形》一课时,笔者首先凭着一把剪刀和一张黑色的纸,快速地折剪出了这样一个图形(图1),并向学生提出了“在这个图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的问题。起初,学生们一脸茫然,似乎找不到合适的答案……“我觉得有点像一只高脚的果盘。”终于,有学生打破了课堂的沉默。“老师,我也看出来了,是一个灯台。”……在相互启发下,学生们的答案也越来越多,思维也越来越活跃。显然,此时学生们的直觉被唤醒了。

为了将学生对图形的直觉感知发展下去,笔者随即又出示了另一幅图画(图2)。在画中图形的启示下,学生们似乎又有了新的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分别隐藏着一张侧面的人脸。“哦,原来是这样啊!”“真是这样呐!我怎么没看出来呢?”“这个图形真奇怪!”……在学生们饶有兴致的感叹声中,笔者告诉学生:“在看一个图形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于图形的本身,比如中国画中的‘留白’,它往往是营造画面意境的重要手法,能使画面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艺术效果。”无疑,直觉的唤醒使学生由最初对图像的单纯兴趣引向了深入解读,这为后续教学活动、也为学生的自由创想并大胆绘制“奇怪的图形”打下了基础。

引导赏析——赏读图像之美

美术作品之“美”,不仅在于图像呈现的造型之美,也在于图像的构成之美。美术作品中,图像的构成离不开美术的造型语言,点、线、形状、色彩及材质、肌理等元素的灵活运用和巧妙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件作品的艺术之美,这好比用相同的食材和烹饪工具,做同一盘菜,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美味佳肴却风味迥异;这都是因为他们的烹调技艺和理念不同。那么,美术作品图像的构成亦是如此,艺术家的创作同样离不开点、线、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电离不开运用这些元素组合、构建形象的基本美学原理。只是他们在利用这些造型元素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构想和尝试,甚至凭借自身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直觉,运用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更为大胆的表现,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风格体系;此即所谓从“有法之法”到“无法之法”,渐入艺术创作的自由境界。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读出美术作品的表层之“象”,还要能够从构成“美”的视角,逐渐去认识和熟悉美术的表现语言及其运用技巧。透过学生们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尽管非常努力地想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图像,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的作品却总也达不到自己预想的画面效果。久而久之,形成了“眼高手低”的普遍现状。加上学习任务依然繁重的客观现实,学生的心境和能力都会阻碍其在课堂上顺利完成美术作业;尤其是需要上色上彩的作业,学生要么不涂色,要么就乱涂一气。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平时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对范例作品中造型元素的赏析学习,一方面也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运用多样的方式进行作业练习。在《奇怪的图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创作思路,笔者分别展示了运用不同媒材和方法绘制的范作,如简练夸张、轻松幽默的线描作品,色调丰富、似真非真的素描作品,色彩绚丽、奇特有趣的装饰画作品,取材多样、肌理美观的剪贴作品,当然,还有形象逼真、操作便捷的电脑绘画作品(图3至图7)。在作业批改时,我发现学生作业的完成率有了明显提高,对美术语言的运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和尝试。他们或根据自己的感觉,用不同色彩的点、线、面来涂绘形象;或运用各种肌理的材料裁剪、重组出富有趣味的造型;还有许多学生对单色绘画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们在黑白世界中找寻着造型的乐趣(图8至图22)。因而在美术课堂上,我们既要让学生读出图像之象,更要让学生去发现作品之美,即艺术家是如何驾驭美术造型元素的,以开拓其艺术感知和创造思维,成为即使不擅表现,却懂得“美”的艺术欣赏者。

图像之象,欣赏其图像之美,还让我们能进一步品味到图像创作者的思想和情趣。如动漫作品的幽默诙谐之趣,山水画作品的借景抒情之趣,民间艺术作品的质朴稚拙之趣……由于个人认知经验、情感态度及创作习惯的不同,艺术家创作的图像自然会打上其独特的个性烙印,传递其鲜明的风格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情感。同样,由于欣赏者生活经历和审美情趣的差异,面对相同的图像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结果。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所创作的肖像画作品《蒙娜丽莎》,画中人物的“神秘微笑”就曾一度引发艺术爱好者们的猜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笑容?对于艺术作品中图像的解读,我们可以求同存异;然而对于知识、阅历和经验尚在不断累积中的小学生来说,我们也可以求异存同。

“新课标”指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允许学生对图像进行多样的解读,使其读出各自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读出自己的思考、情感和趣味。遵循这一思路,笔者在借助图形唤醒学生直觉、引导学生认识图像之美的基础上,又出示了荷兰画家埃舍尔的作品《图形》(图23)。这件作品曾被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用作他的学术性书籍《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的封面图案(图24)。通过对这件作品图像的解读,学生们感受到了图像的严谨和繁复中所透露出来的奇巧精妙之趣,这也恰恰与物理学中所体现的秩序性和规律性不谋而合,真可谓“异曲同工”。难怪杨振宁先生会选择这幅图作为该书的封面图案。更重要的是,这个图形也使学生学习到了画家独具匠心的设计手法——互衬。同样,在埃舍尔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找到了一系列创造“奇怪的图形”的艺术手法,如矛盾、夸张、通感、重组、错觉、荒诞……(图25至图32)归纳、罗列这些表现方法,在与学生分享读图趣味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与升华了他们的思维,并为他们的奇思妙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触动体验——深读图像之意

通过初读图像之象、再读图像之美和品读图像之趣,使学生学会了辨识图像的外在形象和关注图像的表现方法;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图像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它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也随即生成。的确,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不只是生活的再现,其图像创作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有趣的故事或难忘的经历。也许,只有感同身受才能拉近读图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产生审美情感上的共鸣。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也许是为了再现现实世界中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景色(如西方风景画),也许是为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创作者某种独特的情感或心境(如中国山水画),抑或是为了表现自己心中所向往的风景(如抽象风景画)。

艺术是自由的,对同样的艺术图像会有不同层面的解读,而要读出图像的深意,这有赖于读图者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是否丰富深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说看不懂教材所选用的美国当代设计师巴卢科娃的作品《砍伐》(图33),我便引导学生从图像的象(一个裸露着上身的壮汉正用一把斧子奋力砍着自己的身体)和美(全图以深蓝色的大块面和简练的线条进行刻画)分别进行了解读。随后,我问学生:“整体感受一下,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呢?”“醒目有力。”“简洁夸张。”“恐惧害怕。”……我又问:“仔细观察一下图像的下半部分,你有什么发现?”“壮汉的身体又像一棵粗壮的老树,上面还有线条画出的年轮呢!”我再追问:“图形中的壮汉既在砍着自己,也在砍伐老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其中,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这个人非常残忍,连自己也要砍!”“老树一定很痛!”“快放下斧子吧!我很害怕!”……至此,学生似乎已经读出了这幅作品的某些含义。于是,我循着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如下小结:这是一幅招贴画,它将人与树的形象进行了巧妙重组,借助简练夸张的造型语言,表现了人类滥砍滥伐的行为与自然的不和谐,也告诫了人们这种行为就像是在残害自己,因此,这是多么愚蠢、多么幼稚的行为啊中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从图中领悟其内涵:艺术家正是以此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大自然。

结语

综上所述,读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美术课堂在“凸显视觉性”的同时,也更有效地实践了美术课堂“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的课程性质,使基础美术教育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精神。未来,当学生真正踏上社会的时候,就不会为身边形形色色的图像所困扰,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读图艺术并拥有一定的图像解读能力。虽然,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并不会去从事专业的美术工作,但这种意识和能力必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生活、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通顺,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师教学用书·第12册[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