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民间剪纸艺术仿象美与意象美的活态化传承

  • 投稿家慧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30次
  • 评分4
  • 37
  • 0

文/ 曲向梅

【摘要】民间剪纸的仿象,以自然形象为摹本,其形态,或变形,或夸张,是完全发自童心般的本真创造。民间剪纸中形象的率真语境,表现出儿童般“童言无忌”的可爱,在创作中体现出求“真”的愉悦,是有感于劳动生活境遇的身心言说;在创作中出于“善”的动机,表明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创作中追求“美”的愿望,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信心。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和其中孕育的哲学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其中仿象与意象表现形式与民谣民歌形式结合的活态化传承,诠释了民间剪纸艺术独特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民间剪纸;传承;仿象美;意象美;形式美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网络及影视等媒体形式的文化传播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文明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辐射也带动了我国农村乡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快节奏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和科技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关系,而根植于其中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独特语境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同化的当代图形语境的冲撞下,是否会被都市化的文明符号所蚕食和淡化。为此,国家将民间剪纸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中。

有学者认为,社会文化载体的第三次转型就是语言向图像的转型。在信息传播多渠道、多元化辐射效应影响的今天,民间剪纸艺术的仿象及意象的纯真语境得以传承与保留显得弥足珍贵。

一、追求客观真实的仿象美

民间原始的、原生态的剪纸艺术形式是基于自然万物的客观实体仿象的精神祈盼,主要以手工劳作的女性群体为创作主体居多,她们从未受到过专业程式化的美术专业训练,大自然就是她们的老师,正所谓“外师造化”,大自然中或景、或物、或人是她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生活劳作过程中“观物取象”,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对自然“中得心源”的真情流露。靳之林先生在研究中国陕北地区的剪纸中认为,中国民间剪纸的创作思想源于诸子百家哲学体系之前的“本原文化”和“本原哲学”。这种哲学思想充分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民间剪纸的率真语境表现在对生命繁衍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

在以辛勤耕作的、以农为本的古人眼里,大自然是充满无限生机的客观实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立命之本和生命最高价值的依靠。充满生机的客观真实成为人们共生共存的呼吸体,人们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剪纸在表现形式上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祈盼和希冀,真诚的敬畏大自然,进而对生命有着毫无矫饰的真挚讴歌。民间剪纸的自然客观实体的“观物取象”,追求形态的直觉美与借形写意的完美结合,是民间剪纸内容在审美情感层面的价值取向,即自然乃立命之本。这种始于原生态的情感内容的表现与宣泄显现了其独特的风范与魅力,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命和灵魂。

二、追求意象主观的形式美

意象的形式美是指剪纸创作中心里空间的营造和构成,是以创作主体的臆想心理意志为出发点,用有意味的装饰替代客观形态,对客观形态或增减、或夸张,它可以不受二维平面、三维空间、四维时空连续的造型规律和法则的约束,完全强调心理空间语境的超越,体现了以主观审美理念代替客观视觉形式的理念。

民间剪纸中体现了善的动机,其中不乏祈福驱邪的题材。在东北的某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习俗,如果邻里乡亲有谁家的小孩闹了“夜哭郎”的毛病,那么就会请邻里手巧的媳妇剪上一头“小毛驴”,晚上放在小孩睡觉的脚下,就会赶跑“夜哭郎”,据说这种方法很灵。这种剪毛驴的乡俗是民间最简单的驱凶辟邪的方法。民间剪纸中出于“善”的动机的创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其中隐含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包容。民间剪纸中不乏这种意象的表达,在陕西民间剪纸题材中,老虎经常以憨态可爱的样子出现,成为陪伴和保护孩童的玩伴,民间剪纸中的老虎在我国许多地区是用于辟邪和护生的形象而不是人类的天敌,这样的创作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包容态度,对立的同时也是并存的。

民间用于装饰岁时节令的吉祥内涵的剪纸承载着人们美好愿望与向往,同时也带有驱凶辟邪的意象表达。民谚“二十三扫房屋,二十八贴花花”中的“贴花花”即指农历二十八这天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将门笺贴到门楣上,而门楣上的挂笺就是用来祈福纳祥、驱鬼辟邪求得户户平安的符号语境。民间剪纸艺术关于驱凶祈福的意象情感的表达,是基于原始的原生态的艺术形态语意的个性表达,使人无论身处何种自然生存环境,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蕴藏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独特题材的形式。

三、独特的图文互注语境是剪纸艺术的活态化传承

亦图亦歌、图文互注,是民间剪纸艺术的又一独特的形式体现。如山东胶东地区流传着的一种风俗,七夕之时,女孩在一起互相击掌欢快地唱着拍手歌:“拍得巧,对的巧,两把剪子对起来铰。铰对燕子满天飞,铰对兔儿满山跑。铰对老牛啃青草,铰对鸳鸯铰对鹅。铰对孩子笑呵呵。”这种边唱边跳的欢乐场景是由民间剪纸艺术自然派生出来的民间儿歌游戏,是民间剪纸图文互注的自然生发,是民间艺术以活性化的形式继承和传承,进而使民间剪纸艺术的传统样式得以代代相传。

由此可见,图文互注是民谣、歌谣与剪纸艺术的升华,是民间剪纸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图文互注式的情感宣泄。在过去能说会唱的民间剪纸艺人不在少数,如安徽省阜阳剪纸艺人程建礼会唱400 多首歌谣,歌词中涵盖了民间故事、历史典故、风土人情、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山水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唱词幽默诙谐、曲调清新婉转。其作品构思精巧、诙谐有趣、神秘古朴,剪纸的意象之美与歌谣唱词融为一体,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的库淑兰,她的剪纸时也是经常伴着高昂的信天游,时而激昂悲亢、时而凄婉秀美的旋律和歌词,除了唱“剪花娘子”的剪花内容以外,更多的唱词是对生活坚强不屈、乐观豁达的精神层面的表达。这种集剪纸与说唱于一体,歌伴画、画伴歌的听觉和视觉艺术的结合形式是其他绘画载体形式所不具备的。取心中理想的臆想之意象,唱心中之理想,意象与歌谣唱词之美的结合体,使民间剪纸艺术以活态的、活性化的形式独具魅力。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历经十年考察,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现状做出这样的评价:“死去的”“濒危的”和“活态的”,他认为现存的文化遗产唯蔚县剪纸是活态的。正是剪纸艺术的单纯真挚、质朴稚雅的仿象及健康理想神秘的意象创作语境,是剪纸艺术所独有的艺术创作魅力,是民间剪纸艺术创造的灵魂,而蕴藏于其中的民歌、民谣的说唱的、活态化的形式更值得我们保留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朱鹰.剪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白庚胜,宫楚涵.剪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3]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刘贲.守望纸魂[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

【曲向梅,大连艺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