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重视油画审美意识美术教育效果提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1-26
  • 阅读量1135次
  • 评分0

摘要:在我国传统绘画类别中,油画并不是本土化的美术形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油画在融合我国传统绘画中某些发展特色、发展理念之后,要拥有更广泛的社会教育意义。提升油画的教育效果,应该通过对审美意识的重新构建完成。


关键词:油画;审美意识;美术教育;途径


一、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难以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如对艺术的需求。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人们首先需要通过正确的审美形式获得心灵上的启发;其次,在审美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和理念,从而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而上述目标都需要基于审美意识和美术教育工作的全面实现得以完成。油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视觉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探讨基于审美意识提升美术教育效果的相关内容。


二、油画审美教育作用体现


1.提高文化品位及思想品位油画和其他众多学科一样,都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学习一种艺术形式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该艺术形式蕴含的文化内涵等内容的过程。所谓审美,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并不具备任何功利性,但是拥有较强的形象感、情感性[1]。它是人们在对世界进行理性和感性解读的过程中,在物化统一的基础上追求的一种精神享受。通过油画审美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油画作品,解读其中的深刻含义,了解油画作品创作的实际方法和价值,体味作品的文化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提升学生油画审美意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文化品位的过程。


2.拓展艺术视野和专业共进的理念相比于其他教育方式,油画审美意识本身具有的教育并不是通过言传身教完成的,而是通过人们欣赏油画这一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2]。因此,油画本身属于一种默会知识。油画审美教育是一种隐性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体验的学习方式。通过油画的审美教育,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出现显著的变化,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与简单的说教相比,油画审美教育的价值、作用会发挥得更深远[3]。


3.促进艺术情感性与教育性并行发展如果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而忽视对其艺术情感性的培养,那么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将变得形而上并且脱离人本身[4]。艺术情感性的培养是对人的情商进行培养和增强的过程,能够让人们在欣赏油画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剖析作品,针对油画作品本身的问题加以判断并解决。审美意识的提升可以潜移默化地开阔人的视野,使其创作思路更广,思维更加活跃。在欣赏和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会得到显著提高,艺术情感性和创新能力会得以增强。


三、油画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


1.基于心理发展特征开展审美教育可接受性原则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一项主要原则,该原则指开展实际教育工作需要符合人的心理意识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油画审美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心理发展特征开展相应的审美教育。一般来说,人在0~3岁属于前审美阶段,在3~7岁属于审美心理逐渐萌发的阶段,在6~12岁属于艺术审美阶段,在12~18岁属于艺术性审美发展阶段。各阶段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这一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最后演变成抽象逻辑思维。在诸多思维中,形象思维本身所处的地位是非常牢固的,并且在主要思维形式中占据比重也是最大的。依据形象思维,人们在认知和理解油画作品时,常常是以形象感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评价,并且以自己的形象感觉为评价的标准[5]。这种基于人本身心理发展特征和水平开展的审美教育,主要倾向于接受照相式的油画作品。在油画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特征开展多样化、趣味性的审美教育,增加一些优化教学的内容,如讲解油画作品的故事情节、色彩构成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油画的欣赏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进行油画创作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使其审美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2.基于油画作品知觉发展特征开展审美教育油画作品的画面构成往往较为精致,在色彩构成上比较鲜艳和丰富,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图1、2)。油画作品往往拥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包容能力,这种亲近感和包容能力往往是人们从直觉层面上获得的。这种基于人们直觉感受的美,可以使他们顺利地开展油画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活动,在审美的过程中学会分析事物,同时掌握综合思辨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正确认知事物。从人们的认知水平发展情况看,当他们能够正确认知油画作品时,其本身的思维就已经得到发展,而且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在情感方面和意志力方面的把控能力更强。在赏析油画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知觉能力是在快速发展的,人们的思维也以此为基础得以发展。在油画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油画作品的认知更加有目的性和意义,相比于之前,其本身的知觉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油画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知觉发展特征,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


3.基于油画审美内涵特征开展审美教育如今,油画作品已经从以往的人们印象中的有距离感的艺术形式转变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物品,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油画作品是创作者将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或情感通过油画这种艺术形式传递给其他人,这体现了油画作品本身的利他性。在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往往通过利他性的体现,维护当前社会的文化伦理关系或社会秩序,这正是与当下美术教育工作体现的教育意义、目的相同的出发点。因此,在油画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油画本身的审美内涵开展相应的工作,使油画审美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价值。如果教师未能正确地理解油画的审美内涵就贸然进行审美教育或者毫无章法地进行审美教育,那么油画审美教育工作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违背油画审美教育工作的实际初衷。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油画审美教育工作之前,正确地解读油画的审美内涵,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相应的审美教育工作,发挥油画作品本身的教育意义。


4.基于想象力发展的油画审美教育美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选择的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往往并不是基于当下社会发生的问题,或是实际见到的事物,更多的是通过想象力创造新生的事物,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手法、创作形式表达情感。因此,在油画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视觉刺激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认知、理解事物时能从多种角度加以剖析。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本身的思维变得更具有创新性、灵活性,而且能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在油画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联想和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创作和诠释作品。


结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具有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观赏,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教育作用。要想发挥油画作品的教育意义,人们需要正确地理解油画作品,提升油画审美意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体会美术教育的作用,从而推动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宇.重视油画审美意识,提升美术教育效果[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75.


[2]陶依洋.审美视角下的油画审美意识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4):91.


[3]刘虹.重视油画的审美意识以提升美术教育效果[J].艺术品鉴,2014(11):72.


[4]张艺枫.论油画审美教育的发展途径与方法[J].新商务周刊,2017(14):199.


[5]邢峰宇.美术专业油画教育对审美意识的训练[J].美术教育研究,2015(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