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研究

  • 投稿多墨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74次
  • 评分4
  • 92
  • 0

车言宁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者简介:车言宁,男,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邮编:213001。

美术欣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已有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欣赏能力是人们对美术作品认识、评价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对美术作品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等能力要素。美术欣赏能力主要是在美术作品欣赏与创作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因此,培养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关键是要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开展好基于生活的美术欣赏与创作活动。

美术欣赏能力是美术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是形成美术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学生美术学习的监测与评价,重点是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进行监测评价,希望通过科学的监测评价手段,既客观了解学生美术学习的水平和能力。又反映教师美术教学和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水平。近年来,我们《美术学科关键能力监测研究》课题组在美术课程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区域艺术教育实际,对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分析与反馈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

一、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通过对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实施监测,对学生欣赏能力水平及影响学生欣赏能力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初中美术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监测评价凸显诊断性。一是通过评价有效地判断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客观地了解其发展中的优势、不足及存在问题;二是协助美术教师判断美术欣赏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并发现其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为教师和学生寻求解决的方案并采用合理有效的对策提供依据。

监测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的结果的处理等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服务的。

监测评价具有导向性。评价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价值的判断,因此,学生要获得理想的评价,就必然要了解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并倾向依据标准来调整其发展状态,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监测评价的目标

2011年版课标建议初中学生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绘画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能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初步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了解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方式与特点,分析工艺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能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图片报道,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述。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前后,这期间在身体、心理和社交上的变化使得他们行为更加谨慎,批评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偏好,开始去关心伴随着作品而出现的历史、哲学或者价值观问题。因此,2011年版课标提出,在欣赏中,要对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性和文化性做出认知,同时强调通过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和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从而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以2011年版课标关于初中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从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美术欣赏能力要素进行具体描述。

1感受自然美,多角度感知美术作品的空间、色彩、形状及动态等,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在此基础上,获取作品的基本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内容,具备感知与描述能力。感知与描述美术作品的能力是欣赏能力最基础、最浅层的表现,但却是不可或缺的。

2.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分析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观察、剖析和整合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中的美术语言,对作品的形式与风格、思想内涵形成基本认识,形成分析与整合的能力。分析与整合美术作品的能力是欣赏能力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3.理解与认同美术作品呈现的审美现象,审视与思考美术作品不同的价值观与信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评价作品的内容、思想、观点以及情感,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形成反思与评价能力。反思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条件。

根据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进一步细化,建立一套三级指标体系,即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表1)

(二)监测评价的内容

根据本区域美术教学的现状,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的主要内容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八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由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等内容构成。具体内容为:

七年级上册第1课:抒情与写意—一中国花鸟画,第9课:静止的生命—一外国静物画;

七年级下册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第9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

八年级上册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9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八年级下册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第9课:历史的画卷—一外国历史画、宗教画。

初中学生欣赏能力的评价要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能力,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工艺、动漫等;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感知和描述绘画作品的题材和内容的能力,分析和整合绘画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与风格的能力,对绘画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做出评价,形成审美判断能力。二是具有感知和描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特点的能力,以及分析工艺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能力,并能结合时代、历史及文化等背景进行评价。三是能写出300字以上的美术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形成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一)监测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监测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是指在确定监测评价目标与内容后,以2011年版课标为依据,编制监测框架、选择监测对象后,编制试题和调查问卷等工作。初中美术欣赏能力监测包括试题本和调查问卷两个部分,监测对象为刚升入九年级的学生。试题本主要评价初中学生美术认知方面的能力;问卷调查主要评价学生美术欣赏学习兴趣、欣赏参与度和学习策略,评价美术教师欣赏评述教学的方式和理念,以及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状况。作为监测工具,试题本和问卷调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对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水平的正确判断,因此,试题本和调查问卷的开发必须体现科学的测试理念,紧扣美术欣赏能力的基本要素,围绕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来进行。

1.试题本的编制

(1)试题编制的原则

监测的主要形式是试题本,重点考查九年级学生欣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基于监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试题本编制遵循以下命题原则:

a.必须符合框架的要求,包含监测所需要的因果关系,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b.避免需要花大量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问题文本不宜过长,测试时间为90分钟,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不超过2分钟。

c.选题图文并茂,问题的指向要明确,问题尽可能清晰、直接。

d.符合初中生的审美体验和生活经验,避免九年级学生不熟悉的美术词汇与信息。

e.考虑评分需要,开放式问答题的指向不能太宽泛。

f.命题要考虑试题的难度分布。

(2)试题的整体布局

试题本结构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试题本结构。(表2)

试题本的文本形式分为三种:文字类文本、图片类文本和混合类文本。文字类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连续文本或由列表构成的非连续文本。图片类文本: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的图片类文本。混合类文本:由文字和图像结合的文本。

试题本的文本内容以七、八年级所用美术教材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所涉及的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为辅,构成试题本的内容框架。(表3)

题型分布

监测题型有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封闭式问答题、简答题和开放式问答题。(表4)

2.调查问卷的编制

(1)问卷框架

调查问卷的框架主要根据学习机会模型来设计。学习机会模型源自1991年进行的数学和科学学习机会调查( Schmidt et ai.,1996)。它区分了预期课程(教育系统层面)、实施课程(课堂层面)和达成课程(学生层面)三个层面。它用三个方面的概念来强调教师的作用:一是系统层面的教师教育,,二是学校层面的专业发展和组织,三是课堂层面的教师特点和行为。这个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说明学习机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通过三个问题来回答:期望学生学什么?教学怎样组织?学生学到了什么?重点调查后两个问题。因此,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指向美术教师“欣赏·评述”教学的方式及理念,包括教师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感知作品内容,分析作品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等美术语言诸方面的教学情况,以及初中生欣赏参与度、欣赏主要途径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情况。问卷的目的是考查教师欣赏教学方法与监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及初中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和解释监测结果反映出的教师欣赏与评述教学的问题和学生美术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并评价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状况。(表5)

(2)问卷题曰

问卷题目由命题小组成员开发制定,置于试题本之后,由学生完成试题本后填写。问卷填写时间为30分钟。问卷开发要考虑的基本要求为:问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测量想要测量的内容;概念的广度和覆盖面;学生容易理解;具有表面效度。

问卷要求学生对一系列具体事实或行为做出描述或评价,.而不是笼统地作答。采用的方法有:事实描述法、利克特量表法(通过判断一些具体事实的发生频率、同意程度,来评价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点匹配法(如给出一个问题的4个观点,要求学生只能选一个与自己观点最匹配或最接近的)。

3.监测工具的试测与修订

第一阶段命题完成后,选择区域内两所学校各30名学生进行试测,为筛选试题提供依据,使命题更为严谨。通过试测,检验试题本与问卷等监测工具是否有效,同时检验评分等级与标准的客观性,为评价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试测后进行试题的筛选。筛选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试题的难度、试题的效度、试题的信度、试题功能性差异分析、试题能否引起初中生兴趣、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试题的时效性。筛选后修订试题本与问卷调查,尽可能从技术上保证考查对每位学生的公平性,并制定客观的、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评分标准和评分等级结构表。

(二)监测的组织与实施

初中学生美术学科欣赏能力监测采用分区随机抽样的方式,基于学校办学规模这一分类特征,对刚入学的九年级学生进行定期测试。由市教育局和教科院统一部署和组织开展美术学科欣赏能力监测的相关考务工作,编制考生花名册,制定详细的考点考务手册和巡考专员手册。于监测当天抽取监测班级,当场拆封和发放考查试题本和调查问卷,完成监测,并严格按规定程序完成试卷批阅和成绩登录。

三、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分析与反馈

(一)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分析与评价

从欣赏能力基本要素角度分析

监测后通过试题本得出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表现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时从美术欣赏能力基本要素角度构建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分量表(表6),统计学生分量表的得分情况,分别比较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对照评价目标,分析与评价该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水平。比较三个能力水平上的学生分布,得出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水平上的平均水平和学生个体差异,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特征。

从欣赏内容角度分析

对试题本进行数据统计时从美术欣赏内容角度构建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三个分量表(表7),统计学生分量表的得分情况,分别比较三个分量表学生得分情况,从欣赏内容角度分析评价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比较三个能力水平上学生的分布,得出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在欣赏内容上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找出学生美术欣赏内容方面的发展特征。

2.学生美术学习状况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了解初中学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欣赏参与度、主要途径、美术学习策略等情况。在一定层面上分析与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再结合对试题本分析与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学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为例:对表8学生美术学习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其中“A”反映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总体兴趣;“c”是美术教材上的内容,旨在调查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不同内容的兴趣,二者是相互联系的;“B”则是要调查学生课外自觉的美术欣赏态度,是对课堂学习兴趣的延伸。

(二)教师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对教师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旨在加强教学诊断、反馈,促进发展,发挥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效率,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的质量既能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实绩,因而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监测试题本数据,评价其与美术教师教学的相关程度、信度和效果。首先,横向比较监测试题本平均分值,总体了解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绩。在此基础上,比较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分析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水平差异,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能力要素培养中的教学策略倾向和优劣。再次,比较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三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分析学生在欣赏内容上的能力水平差异,评价教师在教材掌握能力、教学内容组织、重难点把握等方面的水平差异。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评价美术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关系等方面对教学水平的影响。结合试题本与问卷,最后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美术教学状况。

(三)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分析与评价

对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分析与评价,旨在改善学校与区域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调整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更趋于公平合理。

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分析与评价着重从美术教学常规管理和美术教学资源等方面去考虑。对监测试题本数据分析,从中了解学校和区域美术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现状及学生生源基础。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学校和区域美术教学常规管理和美术教学资源的状况。美术教学常规管理包括教师美术教学常规隋况,美术教师教科研管理等相关内容。美术教学资源包括美术教师资源状况,用于美术的经费,硬件资源以及投入美术学习的时间资源等。美术教学资源主要分析美术教师资源状况和美术学习的时间资源对学生美术学习的影响。美术学习时间首先是学生美术课堂学习时间,学校是否开齐开足美术课,其次学校是否开设美术课外兴趣活动或美术方面校本课程等,满足部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结合课题本与问卷,最后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优势与存在问题,评价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状况。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梳理了初中生美术欣赏能力评价目标和内容,开发了初中美术欣赏能力监测工具,并制定了相应的能力监测评价与反馈方式。但仍有一些不足。如,初中美术欣赏能力监测工具试题本和调查问卷是否能有效监测美术能力素养?又如,在初中美术欣赏能力表现指标的量化分析中,三个能力水平分量表的分析是否能客观监测学生的能力等级?美术关键能力监测评价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仍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3-197.

[3]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39-261.

[4]陆璟.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77.

[5]周欣.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工具开发[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40-5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