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难忘的课例——有感于2014年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

  • 投稿刺猬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92次
  • 评分4
  • 41
  • 0

侯令

作者简介:侯令,男,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评选”小学组评委。

“2014年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第七届全国赛课)已落下帏幕。大家一致认为,本届赛课的整体水平高于往届,是课程改革十几年来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过去一些“不起眼”的省份正在异军突起,虽说发达地区的优势仍在,但差距已不明显;特别是教师们在“欣赏·评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有了新的探索与突破,令人耳目一新。这种你追我赶的局面,预示着美术课程改革,在中央关于“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精神指引下,将有更加丰硕的成果。笔者就本次活动的几个优秀课例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这些课例对广大美术教师今后的日常教学,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素养,产生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课例一:《我们即将毕业——看画展》(图1至图4)

这堂课是六年级的课,执教者是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小的于宏老师。于老师通过为学生创设几个虚拟的“展厅”(设置一、二、三号展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美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即看展览应当“看什么”和“怎么看”。

课前,于老师就把美术作品陈列在画架上,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教室不一样的“文化情境”。在让学生走近“一号展厅”作品前,她让学生着重感受画面的气氛。例如,学生发现,在表现重建家园的不同作品中,色彩完全不同,一个“火热”,一个“沉闷”。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欣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渐渐认识到色彩与作品内容的密切关系。于是,教师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得出怎样看画展的第一个要点——看“色彩”,色彩是烘托主题的。

对于“二号展厅”的作品,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除了色彩之外,还应从哪些方面感受作品气氛的不同?学生们面对作品纷纷说道:“疯狂的感觉”“都在运动”“喜悦”等。而这些感受都是他们从画面中物体的形状体验到的。于是,教师向学生讲解了另一个美术表现语言——“造型”。“三号展厅”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构图,其中又分为“单个主体物的构图”“多个主体物的构图”和“密集主体物的构图”。通过以上3个展厅作品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和构图在作品主题表现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于老师边讲边画提示图,归纳学生的观点。在看了“一号展厅”后,她板书的是“色彩”,看了“二号展厅”“三号展厅”后板书的是“造型”和“构图”。总结了这几点时,她又问学生:除了这几点之外,你们还从画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回答:还看到了当时的历史、人们的生活等。于是,她把它们概括为“生活经历”“民风民俗”“画种风格”。这几个概念的归纳,为她下一步引入“文化”打下基础。于老师出示的最后一张提示图正是她当天要引导学生观看展览时应注意的要点,也是对这节课的归纳与总结—一色彩、构图、造型、主题、文化。

这节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再加上教师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受到了全场的好评。特别是于老师的板书,简明扼要,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概括性,和一些花花绿绿的板书相比,它的平淡无奇更加“出彩”,对“怎样看展览”这一教学重点的提示、归纳和总结更加明确有效。

课例二:《着衣母婴卧像》(图5至图7)

让五年级学生学习欣赏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全国大赛的课上,如果教师采用讲授法,看起来既有条理,又很“保险”,但这并不符合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汪秀华老师一向的追求。因为自课程改革以来,汪老师就一直在探索怎样让学生在欣赏课上通过主动的发现和探索,以提高评述水平。 这节课,汪老师为学生设计了许多独特的学习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前的“前测”中,她请学生对这件艺术品提出不解之处。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问题:“作品为什么如此奇怪?”课—开始,教师出示作品的后半段轮廓,然后呈现完整的雕像全貌,引导学生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亨利-摩尔的雕塑。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石头、贝壳等物品,进行小组的观察和分析活动,探究这些自然物对亨利·摩尔雕塑创作的影响。接着,她又请学生对比欣赏其他艺术家在“母与子”同类雕塑和绘画创作中,与亨利·摩尔的处理有什么不同。学生在下课前写出了自己对作品的新认识。课的最后,教师还不忘问一问是否有不喜欢这件艺术品的学生,关注了个别学生的另类感受。下课后,教师又“节外生枝”,向学生推荐了几本介绍亨利·摩尔的课外书。

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一直处在与教师和同学积极的互动中:时而面对作品图片观察、分析,时而在小组里面对实物讨论,时而写下自己的感言……课堂教学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的“解惑”的探究气氛。

汪老师的教学体现了教师的立足点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教师的教,加上她深厚的艺术功底,赢得了观摩教师们的理解和称赞。

课例三:《小小食品店》(图8至图10)

美术课上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在云南省沾益县望海小学范朝飞老师的课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节一年级的课上,范老师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介绍云南地方饮食文化,二是“订餐”。

在第一个情境中,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了云南地方美食“拼盘”的魅力。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引来了孩子们的阵阵惊叹。教师的一句话立刻又使孩子们产生了新的兴趣:“是我做的,相信吗?”他的厨师装扮和极度放松的样子不仅吸引了孩子,就连台下的观摩教师们也难辨真假,这为孩子们的良好学习打下了一个基础。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对橡皮泥的揉、压等活动中。接着,教师又传授了“拼盘的关键”:什么是放射状的、什么是条状的、什么是色彩搭配,等等。课堂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这时真正的学习才刚开始。

第二个情境是,正当孩子们忘情于美食制作时,课堂上的电话响了,只见教师拿起电话一听,原来是一个订餐电话,然后他告诉学生,是客人打电话到美食馆订餐。孩子们听到这个好消息,情绪更加高涨,教师适时地提出了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更高……

此时,台下的观摩教师们也异常活跃、掌声不断。有的教师说:“我这下明白了什么叫创设情境!”有的说:“男老师和女老师对课的处理就是不一样,瞧,这多大气!”还有的说:“这样上课太适合低年级学生了!”

课的最后是作品展示和教师讲评。学生也没忘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他们对小伙伴们的作品给予的评价是:色彩鲜艳、价格便宜、饱满,等等。教师带领学生在“过家家”“吃饭”的游戏和欢乐的舞蹈中结束了全课。

课例四:《敦煌壁画》(图11至图13)

在各地的教学观摩活动中,五年级的“欣赏·评述”课《敦煌壁画》较为常见。有的教师在上这堂课时,让学生欣赏一些敦煌壁画后临摹飞天,体验飞天的线条美,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学生评述能力的提高;也有的教师把敦煌壁画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如兴盛期、衰落期等,通过大量图片的观摩、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再引导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的教师不敢从宏观上加以分析,深怕自己驾驭不了教材,只欣赏了飞天的线条和色彩而已。

但是,南昌市文教路小学的熊亚琼老师在上这堂课时有两个独到的处理:

一个是熊老师在引导学生探讨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时,并不是像有些教师那样把敦煌壁画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通过图片观摩、小组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而是把应当讨论的几个问题,同时分给各个小组,每个组重点研究—个问题。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让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

另一个是熊老师在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修复壁画”的环节。她向学生展示了壁画因为年代久远而剥落的图片后,让学生到准备好的4块模拟的“壁画”前进行修复。学生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他们纷纷走下座位,很快地找到了各组的位置,用相应的色彩,把剥落的部分涂好,亲身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修复”工作。这个独到的处理,让学生从保护文物的高度,体验修复工作的程序,增强了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意识,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升华。一线教师能有这样的创新处理,是值得称赞的。

以上这四则课例值得我们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借鉴。这些教师“教”的真正意义,都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他们在备课时做足“预设”,课上关注“生成”,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与学生积极互动,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

但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节课之后,教师都会感到一些不足,以上这些课也都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于老师的课,“文化”二字出现后,选的作品应更典型;汪老师的课,有的环节要压缩时间;范老师如果把评价和“送餐”联系起来,效果会更好;熊老师对修补壁画的意义应做进一步强调……希望这些教师能精益求精,不以赛课为终点,继续对教学做进一步的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