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主题式教学设计在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投稿mond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44次
  • 评分4
  • 72
  • 0

涂佳

摘要:从主题式教学设计的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问题化、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生活境脉问题化、问题焦点互动解决化、知识运演结构化、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七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的构建。实际的教学效果证明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应更加注重主题式教学设计,二者结合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设计;女子防身术课程;课程改革;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00

在强调注重人身安全的现代社会,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高校不容忽视的责任。高校女子防身术因其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由于女子防身术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它不同于专门的竞技体育,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发设计该课程,使其更好地实现提高女生自卫防身能力的教学目的,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78名普通高校选修女子防身术的女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女子防身术课程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国内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开展现状。

1.2.2访谈法

对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教师和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问题的访谈。

1.2.3调查法

对部分开设女子防身术的高校进行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1.2.4比较分析法

传统以技术动作学习为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与以主题式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度

教师分别采用传统教学设计和主题式教学设计各上4次课,并随堂考察学生技术学习的准确度。

表1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度(n=78)

传统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

准确的击点70%72%

从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度上,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差距不大,学生均能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2.2技术动作掌握的持久性

为了检验两种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技术动作掌握持久性的效果,分别取授课后的一周、三周、八周三个时间段来检验学生对该次课程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同样以击点的准确个数来计算百分比。

表2技术动作掌握的持久性(n=78)

传统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

一周60%65%

三周50%62%

八周15%52%

从表2的统计数据来看,相隔一周的短时间内,两种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相差不大,但到相隔八周后,受传统教学设计教学的学生出现了大面积的遗忘,只有15%的击点准确度,而受主题式教学设计教学的学生仍然能在教师的情境提示下,达到52%的击点准确度。

2.3能力的迁移和知识的活化

根据量表评分(无反应0分——预警意识强、动作迅速、时机恰当、击点准确5分)和问卷评分考察学生在不同教学设计授课下对遇险情境的有效反应和危机处理思维的差别。

表3能力的迁移和知识活化(n=78)

传统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

遇险情境下的有效反应1.23.8

危机处理的思维2.84.2

从表3的统计数据来看,二者的教学效果差别显著。传统教学教授的学生尽管对技术动作掌握得不错,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则相当多数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而受主题式教学授课的学生则显得思路更加清晰,反应更加迅速和有效。

2.4学习的兴趣

按传统体育教学设计上课,学生基本上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完、练完,下课就完,学生表现茫然,提不出问题,少有与教师交流互动的行为。用主题式教学设计上课,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活跃程度和学习兴趣均有明显提高:在课中,除了学习教师演示的在某种危险情境下的应对方式,还会主动预设其他危险,提出疑问,也会对所学的招式能不能化解危机进行思考;每次课后都有不少同学继续向教师讨教问题。

3.结论与建议

3.1主题式教学与女子防身术课程相结合的优越性

本研究是对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改革的一次尝试,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证明主题式教学设计非常适用于女子防身术这门课程。由于女子防身术是以教学生怎样识别、防避、解脱不法侵害为教学目的的课程,那它的课程设计必然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社会生活包罗万象,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继续以固定的课程内容、封闭的授课形式来教授学生,必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主题式教学设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课程与实际脱节,教师授课与学生理解掌握脱节等问题。通过学习情景设计,综合社会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和格斗技术技巧,针对性地教授学生面对特定情境下,不同侵害方式的解脱方法。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授课主题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有清晰的目标性,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主思考,利于合作交流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统一,抽象的防暴主题形式成为具体化的应对思维和方式,更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牢记掌握。另一方面,授课教师的课程设计思路会更加清晰有条理,不论是讲授式教学、范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提问式教学,都可以归于主题式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预定的教学主题,极大地开发自身知识储备和潜能,而不拘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更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魅力。

3.2主题式教学设计在女子防身术课程中的应用

3.2.1课程内容主题化

教师备课时,要明确每次课的课程主题,引入多元化视角,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如在教授“转身插眼”、“跺脚击肋”、“折手腕”等技术动作时,我们可以统归于“应对抓臂抱腰锁喉的能力”,并尽可能地考虑进有可能发生的场合;教师授课时,要根据不同主题教学的需要,用真实的情境去反映教学主题,通过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实现刺激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的需求。

3.2.2主题内容问题化

在主题式教学中,教师要把“主题式教学”的内容通过需要探究的挑战性问题体现出来,让学生在交际合作与对话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自主学习,加深理解,掌握技能。以“应对抓臂抱腰锁喉的能力”这一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预设上抓臂、下抓臂、后抓双腕、后抓单臂、前抓发、后抓发等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2.3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

“境脉”是“情境”与“脉络”的合成,有整体把握事物的全部情境的意思。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就是要把学习的问题,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如性侵害,可能发生在狭小空间的房子里,也可能发生在空旷的荒地上;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人等等,情境不一。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各种危险情境。

3.2.4生活境脉问题化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各种危险情境的时,要善于提出和总结其中蕴含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下,面临的危险有何不同,同时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问。

3.2.5问题焦点互动解决化

主题式教学设计根源于“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作用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的现代教学观。因此,主题式教学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师从专业者的角度,向学生展示和教授各种危险情境及应对技巧,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他们理解和掌握;学生则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理解程度向教师提出问题,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2.6知识运演结构化

女子防身术是一门以解脱不法侵害为目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式的教学都是很危险的。总的课程应包括理论、技术、战术三大部分,每一个主题也应贯穿这三个内容。从防身意识与警觉,到识别危险情况,到临危处理原则,到解脱防卫技巧,到遇害或脱险后的处理方式,每一个主题都是一个结构化的运演过程。

3.2.7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知识必须透彻理解才能实现能力迁移和知识活化。在女子防身术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格斗防卫技术的训练、剖析,鼓励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只有格斗的基础技能扎实了,格斗的基本理念牢固了,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才能灵活使用,而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大脑一片空白”等致命错误。

3.3建议

在本研究的调查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女子防身术课程实施的现状有一定进步,但尚有很大提升空间:课程设置均没有较为统一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均由任课教师决定,不同高校的学生学习的课程有较大差别;教学思维和方式普遍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的“三基”之上,但也有部分教师想有所创新,在女子防身术的教学内容、课程构建、教学模式方面有一定研究成果;女子防身术作为一门课程,在开设的高校中几乎都作为任选课,教师之间缺少交流、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培训。

另外,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实施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防身术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老师讲动作,学生学动作,没有明确的课程主题,学生对课程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效果不明显;课程中没有强化学生应付复杂情况的思维意识,学生不能做到能力转移,学生学过、练过的各种防身动作和方法不能够顺利地运用到自卫中;授课教师也存有不少困惑,不知道怎样设计课程以达到在有限的选修课学时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基于以上的现状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研者有以下建议:

(1)加强高校女子防身术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将研究结果和经验相结合,充实学科理论基础,拓宽学科应用领域。

(2)进一步改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封闭式体育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对体育的热爱。

(3)加快培养师资力量,加强教材建设,在高校普及女子防身术课程,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防卫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76.

[2]孙永武.关于构建女子防身术课程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5).

[3]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4]任晓剑.浅析女子防身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3.

[5]张 琳.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400065)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