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数字校园环境下小学字源识字教学实践研究

  • 投稿梁千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13次
  • 评分4
  • 16
  • 0

霍仲英 张朝红 李冬青 李东升

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北京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校成立于1949年,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一支由市、区、校骨干组成的精英教师团队。学校以“办现代化学校、培养现代化人才”为办学目标,确立了“三化育人”的办学思想:人本化育人、学习化育人和信息化育人。成立65年来,在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学校、教师、学生内涵发展为龙头,实施“一体化推进”策略,即规范化建设、特色建设、数字校园建设一体化;人本化、学习化、信息化“三化”一体。聚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精品学校,实现教师自主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学生。

在学校办学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策略,探索“信息化育人”的途径与模式,让信息技术走进教师,走进课堂,走进课程,走进学生,先后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小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资源促进自主学习》《数字校园背景下字源识字教学》等课题研究,成果分别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成果评比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出版了成果专著。同时完善了信息化建设三大工程:一是建设了网络畅通的信息化平台;二是构建了校本课程资源体系;三是建设了一支观念新、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化教师队伍。三大工程的有效实施使我校得以领跑区域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推动了学校自主、内涵、特色发展。

数字校园核心需求

学校在规划数字校园时,对学校现有的数字环境和教育教学业务进行了充分调研。在数字校园建设实践中,学校紧紧围绕“三化育人”办学思想,以方便应用为根本,积极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特色发展,为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教师治学修身、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与支持。

首先,确定以促进教师修身治学为核心诉求。即通过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备课、教师的教学研究等入手,进行数字校园的规划。其次,学校确定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等自主发展为重点。即给学生创造信息化环境,通过家园、学园、乐园,让学生在数字化应用环境中学习、娱乐和互动交流,从小就建立起信息化应用技能,为将来学习、就业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再次,构建现代化教育管理环境,提升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对教师、学生和社会的服务能力。

通过分析研究,学校数字校园以“教师研修乐园”和“学生成长乐园”为建设重点,突出整合、应用、发展的建设理念,发挥学校在汉字教学方面的特色,以课题为引领,将汉字教学成果以信息化方式呈现。让教师能使用教学平台进行课堂教学和展示,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在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应用主线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本阶段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需求,即整合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加强校本研究、课题研究、校本培训,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建设、应用和整合,促进学校教学、学习、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为教学改革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实践。

数字校园优秀成果

针对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缺少实效、学生识字兴趣不浓、识字信息化资源缺乏等问题,我们依托数字校园,开展了《数字校园背景下字源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旨在依托学校数字校园,抓住汉字表意为中心、形义结合的本质特点,引领教师将学生生活经验、汉字知识与小学识字教学有机整合,开发识字平台和数字化识字资源,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科学、高效识字。

研究目标如下:一是规划和建设学生网络识字学习平台、学生博客平台;规划和建设教师备课平台、睿课堂互动教学平台、教师资源平台。二是师生开发数字化识字资源。三是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识字教学实践研究。我们依托高校资源,通过专业学习、同伴互助、外出考察、总结成果、实践验证等形式,从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开发教师研究平台、开发字例课件资源、开发数字化校本课程、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字源识字教学模式五个阶段展开行动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1. 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字源识字教学的实施原则互动性原则: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人机之间的互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注重对识字的立体构建。

自主性原则: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字源识字教学,学生是识字的主体,注重的是学生识字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科学性原则:通过数字平台和数字资源的开发,科学解读汉字,彰显其文化内涵,更注重识字方法的灵活性。

2. 创建了教师数字化研究平台

教师备课平台:教师备课平台是教师开展识字电子备课的支撑平台。

教师资源平台:优秀识字资源共享,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睿课堂互动平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教与学创新

3. 创建了学生数字化识字平台

学生博客平台:学生将识字资源在博客内互相传递、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自主识字平台:以“乐”为导向,创设趣味、形象的情境,把抽象的识字变得具体、直观、形象,为学生上传各类学校原创识字资源,实现了学生自主识字。

4. 创建了网络环境下的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依托教师数字化研究平台和学生数字化识字平台,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情趣、自主、高效的课堂识字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初始识字、再现识字、拓展识字三个阶段;通过识字课程平台,以引导学习、提供路径、合作探究、评价提升为序设计了实施流程的四个环节。

5. 研发了数字化汉字学习资源

研发了数字化“汉字字例”课件:将每一个汉字,从字形演变、字义阐释、由字及词、由词及句、由字及篇制作成flash课件,供学生自主学习。

开发了数字化《汉字天地》校本课程,进行汉字的巩固与拓展。

6. 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字源识字学习成果学生在博客和自主识字平台中识字;课前、课中、课后在网络上自主识字;出版了《我用彩笔画汉字》《汉字魅力展展展》两本数字化集子。

本项研究创新点在于,将数字化与识字教学有机整合,密切注意识字教学六个要素(教师、学生、识字、汉字文化、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实现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的全面整合,形成了网络环境下学习汉字的独特方式。

7. 促进了师生发展 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1)促进了教师发展。丰富了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表是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的数据统计。

(2)促进了学生发展。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识字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掌握了网络环境下科学学习汉字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识字、用字能力。通过对一二年级字形、字音的对比调研统计,学生的识字效率明显提高。

(3)研究的社会影响。教师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案例、论文发表,并在市、区级获奖多篇,学校7名教师承担了市、区级识字教学研究课。识字校本课程平台建设还得到顺义区教委的支持,建成后全区使用。首都师范大学崔增亮教授将学校的识字教学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在北京市骨干教师研修班识字教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向全市推广。中国教育学会郭永福副会长认为,学校的识字校本研究走出了一条充分调动教师自主发展动力,推进其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研究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数字校园背景下的字源识字教学研究,数字化平台与资源的搭建是前提,师生实际应用是关键,科学、兴趣、高效识字是目的。

建设和应用数字校园的后续思考

在数字校园建设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思考,有选择,有改编,有整合,有补充,更有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四种机制,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问题拉动机制:指教师带着问题去应用,以组为单位形成本组使用的建设意见,学校汇总建议,改进完善平台,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使用与教学反思。

模块滚动机制:随着各模块的运行,学校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情况,采取模块滚动应用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活动互动机制:通过开展推门课、集体备课、学生展示活动等,教师学生互动交流,思维碰撞,提高数字校园应用的实效性。

项目推动机制:以课题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先后开展了《数字校园背景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字源识字教学的研究》的课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种机制的跟进,促进了教师主动学习、仔细研究、积极反思,在求实中一步步实践、探索。数字校园资源丰富,使用便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因此教师爱用,学生爱学。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建设,不断完善。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激发教师学生自觉自愿应用的意识。二是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应用。三是发挥数字校园优势,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效率。

例如,针对教师备课缺少实效性、教师兴趣不高的问题,我们开展了教师应用备课平台的活动。一是教师所教学科教案在平台上备课,并在常态教学中运用。二是开展了备课教案检查评比活动。三是开展了网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四是开展了运用备课平台教学的课例展示活动。五是针对备课平台教学的使用召开了用前座谈会和用后总结会。几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再如,针对识字教学自主学习意识欠缺、信息化手段不足以及识字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我们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搭建识字课程平台,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用,有兴趣地用,有思想地用,自主地去用,是数字校园最终要达到的境界。

(作者单位:北京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