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的五性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35次
  • 评分4
  • 32
  • 0

汪 知

【摘 要】作业设计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还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笔者通过实践与探索,提出了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时,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富有目的性、趣味性、实用性、探究性、层次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作业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5-0088-0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诸如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手段和方法也成为了信息技术课堂的“常客”。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却和人们的预期目标尚有很大差距。我们知道,目标达成度、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以及时间的利用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外显指标,而信息技术的课堂和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其一,信息技术课是在机房上的,在面对充满诱惑的电脑和网络时,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二,信息技术课往往没有课后作业,若学生不能当堂完成作业,这一部分缺失的知识可能就没时间再补上了。而现在很多教师在如何授课上花了大力气准备,但是在备课中却忽视了信息技术课上那通常20分钟的学生上机作业设计,或者说没有对课堂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基于上面两个因素,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作业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作业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新课改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态度,对课堂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周密考虑。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作业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成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信息通道。

下面,笔者就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策略做如下阐述。

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通常要在学习信息技术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单元目标。每一个学习单元的内容再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然后从完成任务着手,通过这些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所以,以任务为核心的课堂作业就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师生课堂活动内容的核心,是教学环节的连接点, 是教学过程的转折点,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兴奋点。因此,作业设计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设计作业时,应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性任务,让学生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去完成。

以《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四单元“加工表达信息”为例,这一章涉及图文、数据、音视频加工处理等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以电子报刊或网站为作业载体。如给学生布置设计制作“我的校园我的同学”或“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为主题的电子作品。强调学生必须以文字、数据、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来丰富主题内容的表达。这样一个作业设计要求涵盖了几乎所有本单元学习的各种信息的加工表达方法,作业的完成保证了“加工表达信息”单元的学习目标的实现。

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当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所以我们在能实现学习目标的作业设计的基础上,添加更加关注学生情感、富有趣味性的元素,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如《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作为高一的起始单元, 担负着知识技能的初高衔接任务。既要巩固办公软件(Word或PPT)的使用,又要让学生了解“ 日新月异的的信息技术”,所以笔者设计作业时,以“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为大主题,分设了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许多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技术项目为子课题,如条形码与二维码、广泛应用的USB、说说手机病毒、说一说WCO(世界网络奥运会)、什么是物联网、说一说 3G 4G 5G、什么是云计算、超级计算机的作用、什么是大数据、说说网络化战争、微博与微信、电子竞技大赛WCG等。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选择不同的子课题,通过上网搜索信息,交流探讨,完成一个电子报刊或演示文稿的制作,并在学校科技宣传栏中展示或在班级向同学们介绍内容。同时教师将优秀作品放到学校网站上。这样的作业题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虽然仅仅是软件Word或PPT的使用,但学生积极性很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务,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展示过程都非常投入,不少学生还进一步向制作者提出各种疑问,作品制作者也感受到同学们的重视,主动对作品精益求精。

所以,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找对适合他们口味的主题或作业形式,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愉悦和成功,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因此,作业设计的趣味化呈现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作业设计要有实用性

作业的设计还应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仅仅是趣味性已经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多的学生开始思考并关注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时候一句“没用”常常成为学生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不愿学的理由。作为教师,则要通过设计别具匠心的有较强实用性的任务,为学生学以致用搭建平台。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不断地通过实践获得真实体验,把学习过程变为时刻伴随着收获喜悦的享受过程。

如收发电子邮件,可以设计任务让每位同学在元旦时给自己的亲人及同学发一封祝福信。再如网络搜索,可以让每位学生设计一份旅行计划等。这些任务的提出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及心理需求,可以让学生充分应用所学技术,创作自己的作品。

所以, 加强作业设计的实用性要注重情境的融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运用问题情境进行作业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加强作业设计的实用性还可以运用课程资源整合的方式——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它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变教与学的效果, 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新元素。不仅其他学科教学可以整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样也可以整合其他学科内容, 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教学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实施, 使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所以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 要注意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学习“ 音频编辑”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是“我为语文老师做课件”。结合高一语文诗歌单元的学习,为《沁园春 · 长沙》《再别康桥》《致橡树》等多首不同风格的诗进行配乐朗诵。这就先给出第一个任务: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或CoolEdit音频编辑软件进行朗诵声音的录制;接着第二个任务是让学生把教师机上的CD古典歌曲录制到自己的计算机中;第三个任务是将朗诵声音与CD古典歌曲相融合并产生淡入淡出的效果。笔者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入语文学科中去,让学生带着疑问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为每首诗设计一个文件夹,存放相关图片、诗文和选择的背景音乐,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大胆地想象、创新,设计课件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无限意味,整合了语文学科的内容。

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解决这种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对比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探究性要求更进了一步——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单元“获取网络信息”。学生需要通过作业完成来实现网络信息获取方法的梳理和训练,那么作业设计可以利用网络搜索解决问题来进行“如何快速有效获取信息”课题的探究,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所以笔者设计作业如下。

1. 通过网络搜索回答问题,并将答案网址记录在问题下方。汉字“ ”“ ”“ ”读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身毒”是古代对什么地方的称呼?

“两袖清风”原是指谁的“两袖”?

最古老的医院设在哪里?

(给出一段音乐曲谱),判断这个旋律是什么民歌?

(给出一幅画),判断这幅画的作者和绘画内容是什么?

血红素(血红蛋白)是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查找血红素的分子结构式。

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

过去的一年,世界搜索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排行第一的是什么?

在Word中如何插入flash动画,请自行验证一下。

2. 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梳理并总结如何有效使用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信息。将内容用Word文档保存,并以封面、目录、内容为结构, 设计自己的研究报告。

这种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去查找、讨论、梳理、归纳,产生自己的探究报告,比教师讲授技术、学生验证训练的方法更具挑战性,更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去探究。一旦学生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体验到自主探究的快乐,就会对这种作业越来越感兴趣,而且乐此不疲。比如,研究性作业所涉及的一些题型就可以让学生探究完成,如果确实难度较大或较复杂,还可以通过合作完成。那么学生之间就必须组成合作小组,在小组中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协作。如果小组成员没有合作意识或合作意识不强,就不会很好地完成作业。而一个人一旦加入到某个集体中,他就会希望自己所在的集体比别的集体好,学生更是如此。所以他们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各自的能耐,团结协作,尽力做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高中学生原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尽相同,个性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大,信息技术基础的差距也就不可避免。如果设计的作业不分层次,作业容易一点,有基础的同学觉得没有可学性和挑战性,不想参与;作业难一点,没有基础的同学又觉得难以掌握和实现,没有可行性。所以在设计作业和进行作业评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此,作为教师就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任务——基础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基础任务是一些最基本的任务, 包含了所学的新知识、新方法,学生一般按照老师的要求就能做出来。提高任务则是让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的。而拓展任务就是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达到较高层次、发挥潜能准备的。各任务之间应紧密联系,形成阶梯,以利于知识技能由低层向高层过渡。对学生的差异要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例如, 在讲授《数据图表分析》时,笔者给学生一份电子表格数据,设计若干个小题,前面几个难度低一点,后面几个适当加大难度。基础差一点的同学要求做前面的小题——进行格式上的设置,简单的函数公式计算,用不同的图表反映不同的问题,重点巩固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操作要点。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则提高要求——所有小题都做,用较复杂的函数进行计算,并按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和汇总。如果学生还学有余力,那么就可以尝试拓展任务——根据现有的数据进一步自主分析计算,是否还能发现其他数据规律,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基础差的同学不会因为题目太难而无从下手,基础好的同学也不会因为太过简单而觉得没意思。

综上所述,作业毕竟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所以作业设计考虑其目的性是首要的。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其年龄,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最容易为学生接受。而作业设计要有实用性则进一步提高了要求,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进一步,要求作业设计有探究性,则是让学生通过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其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而这些作业设计的特点要求,也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参差不齐的信息技术基础,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现状,在作业设计的要求中分出层次,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和收获的体验。

通过笔者的三年实践, 这样的作业设计获得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不仅提高了每次作业的完成度, 而且作业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良好基础。上表是笔者2011-2014三学年来任教的高一两个班的作业完成情况的数据统计。

可见, 作业设计的目的性、趣味性、实用性、探究性和层次性要求在教学实践检验中是较为成功的。所以,只有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关注学生兴趣和个体差异,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作业,才能使学生的作业不仅形式多样、难易适中,而且使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术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 思维在作业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