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正式发布等八篇

  • 投稿敖御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43次
  • 评分4
  • 35
  • 0

《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正式发布

2014年5月20日,《2014年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正式发布。为了更好地调查我国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与生活方式特征,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在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市学生网络生活调查的基础上,于2013年底联合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渤海大学,选择北京市、重庆市、广东省、江西省、甘肃省和辽宁省六个省市的中小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发现,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与养成出现以下特点:

在学习方式方面,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喜欢的课堂学习方式有较大差异,小学低段学生更喜欢听讲,小学高段和初中学生更偏好小组讨论,高中学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互联网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网络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但需关注它的两大不利影响——“视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

在网络应用方面, 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特点。学生上网场所呈现多元化和自主性的特点,移动上网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学生对网络信息具有较强的防备意识与质疑能力。学生用网程度存在差异,1.9%的学生处于“过度用网”状态,超过10%的学生曾有网上受骗经历。在网络素养方面,“过度用网”学生的综合表现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在家校联系方面, 仍以学校引导、家长参与为主,网络在其中正发挥积极的作用。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网站及相关网络环境在支持家校联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课外补习班的喜好呈现多样化,但总体倾向于不喜欢。

在休闲生活方面,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学生超过四成的休闲时间用于互联网活动。学生的休闲活动呈现多样性,户外休闲活动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网络音视频及网络社交活动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网站)

注:具体内容详见本期P31“特别关注”。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发布

近日,上海教育杂志社与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和科技处的指导下,推出《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蓝皮书描述了未来五年内可能对全球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在上海中小学学校的实际应用,呈现扎根于上海学校与课堂中的智慧创造和本土实践。

1~2年内:无处不在的学习场

蓝皮书报告显示,在1 ~ 2 年内,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环境的优化,云服务质量的提升,学习的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正在逐渐意识到可以在任何时候,和学习同伴保持连接,可以通过网络与更多教师进行交流,更可以获得全世界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3~4年内:游戏化学习将成趋势

未来3~4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游戏和学习游戏出现,“游戏化”将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趋势,由此,教育者需要正确看待电子游戏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价值。

在教育系统中, 对游戏的认识也需改变。游戏会教学生一些课堂上无法传授的、参与社群生活的技能。蓝皮书同时指出,在未来的3~4年间,学习分析技术将与学科紧密相连,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未来5年后:进入“创客”式学习新时代

根据蓝皮书预测,在未来5年后, 技术的发展会直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 从而引起“ 核变” 。一个已经被预见到的趋势是,今后的孩子将要进入“创客”式学习的新时代。蓝皮书认为,学生将以“创客”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并不断地在设计中创造。另外,蓝皮书认为人机相互学习将在今后5年崛起。

(摘编自上海教育门户网站)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行将颁布

【本刊讯】2014年5月21~22日,主题为“创新?合作?发展”的2014年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现场交流研讨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专家对行将颁布施行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行了解读。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闫寒冰介绍,专家组从“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两个方面,从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和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来描述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优化课堂教学描述的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属于基本要求; 转变学习方式描述的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属于发展性要求。

“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新一轮提升培训。闫寒冰称,《标准》具有聚焦专项能力、关注差异发展、面向教学应用三大特点,明确地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应该具备的教师专业能力”,清晰地将其认定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子集;针对教师应用能力从区域、校际到个体广泛存在的差异,让教师可以对照“标准”从课程库中“淘宝”,“缺哪补哪”;基于教师群体中存在学、用两张皮的顽症,《标准》从一线教研员和学科教师的视角出发,确保“标准能力”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闫寒冰说: “ 《标准》有助于教师通过培训在边学边用中养成使用习惯,最终实现优化其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谢文颂)

“双板”齐下开启数字化学习新体验

【本刊讯】2014年5月26~30日,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在安徽合肥召开。近两千名领导、专家、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企业代表参与了本届活动,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等现代化交互技术给教育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经验交流。

本次活动, 首次将重点由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平板电脑迁移。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指出,“创新IT技术和产品的涌现在为数字化教学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机会;而随着教育变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内容将得到更为深入的融合”。“我们的课堂早已从传统课堂过渡到了网络课堂,如今,正在向移动课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鸣和教授提出,“虽然信息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的身份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不会改变的;相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个性、自主的学习机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学习空间也可以不再局限在教室”。

作为全球领先的IT企业, 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自2007年起在我国开始部署。目前,全国约有1000余所中小学已经体会到了互动式课堂教学带来的新体验。英特尔企业解决方案部教育行业中国大区经理贾晓明表示:“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在坚持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软件和服务的同时,也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学习终端。目前,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商用平板已经在诸多中小学课堂中应用,定制化终端既有英特尔研发的软硬件一体化参考设计方案,也预装了英特尔教育软件套装的整合方案。”

(徐靖程)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举行

【本刊讯】2014年6月15日,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行了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著名学者组成了一支国际化专家团队。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特尔公司、新媒体联盟、智慧学习环境协会等国际组织和协会以及合作伙伴的广泛交流与协作,经过一年多的协同合作,项目组收集和分析了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近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撰写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遴选和分析了12个国际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撰写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2013-2014》;按区域和专题邀请国际上知名专家撰写相应的发展动态,编写了《全球视野下的教育信息化:新趋势报告(2013-2014)》(英文版)。该项目是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一次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也是与英特尔公司多年来良好合作的延续。两部中文著作将于今年9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英文著作将于今年10月份由Springer出版集团出版。

发布会上,黄荣怀教授还发布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大趋势:1.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2.数字鸿沟和技术环境将加剧全球学习危机;3.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4.不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其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趋明显;5.“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将成为全球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强化的研究主题;6.全球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呈多极化;7.“教育公平”在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8.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9.信息产业的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10.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缩短全球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差距。

(卢秋红)

北京与湖南、云南、贵阳三省市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作

2014年起,湖南、云南、贵阳三省市的中小学生就能够通过网络享受到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了。近日,北京市与以上三省市开展了优质资源共享合作签约。

作为跨省市教育资源共享合作的主体,北京教科院分别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开放大学、贵阳市教育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将基于北京数字学校,在数字化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名师网络研修活动、教育专家指导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签约仪式上,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代表北京市向三省市赠送了6000多个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试用账号。今后,北京市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将通过网络向三个省市辐射,当地中小学生能够学习北京实验二小、史家小学、人大附中、四中等学校的名师课程。

2012年9月1日,北京数字学校正式上线。北京数字学校目前已经汇聚全市4000多位名师,开发的小学课程为师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教学、教研、社会实践等多种服务。

(摘编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

“移动新教学”让学习无处不在——北京门头沟区“智慧教育应用项目”启动

【本刊讯】云教育时代的到来,“泛教育”与“泛学习”成为显著的教育特征与价值取向。作为“智慧门头沟”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头沟教委与北京联通公司和北京盛学成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智慧教育”项目。2014年5月30日,门头沟区教委召开“智慧门头沟移动新教学——智慧教育应用项目启动会”。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北京联通副总经理王利、北京市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田鹏、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卫东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启动活动。

会上,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就区域教育布局特点、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以及移动教研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项目背景介绍。随后,门头沟区教委与中国联通、北京盛学成长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现场签约。开启“智慧门头沟,移动新教学”新篇章。

与会领导向北京市名师代表和部分教师代表发放了移动智能学习终端。北京八中斋堂分校的周俊、赵子琴老师,教师进修学校王淑菊研修员,龙泉小学王洁新老师分别就学校移动管理新理念、学科移动研修新实践、教师移动学习新探索进行了交流分享。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第一个试行“移动新教育”模式的区域。门头沟区教委探索以“智慧门头沟,移动新教学”为核心的移动管理、移动教研、移动教学、移动学习与移动评价等五位一体“移动新教育”发展模式,推动学校管理方式、校本研修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综合改革,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区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目前,门头沟区教委已发放移动智能学习终端3700余部,实现每人一机全覆盖。移动新教学的应用,为教师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对门头沟区山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祁靖一 王晓波)

【微言说】

@罗崇敏:教育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价值流失;二是教育创造力丧失。教育价值流失是世界教育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教育创造力丧失的根本原因还是教育价值流失。面对教育功利化、工具化、庸俗化不断膨胀导致人的异化,我们提出重新审视和构建人类教育价值的命题,既有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赵忠心家庭教育: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种不同的教育形态,缺少任何一个教育形态都不是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把青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必须充分发挥三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家长是很丰厚的教育资源,谁来发掘?主要是靠学校。学校既有必要、也有能力。

@唐晓勇: “ 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共存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了复杂性和挑战性,要求他们在多样的价值观中与他人进行协商。”“随着21世纪的滚滚洪流,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标志。”——读《创造力和教育的未来——数字时代的学习》

@教育信息化思见行:MIT和edX对什么样的MOOC课程受欢迎的分析,有几个特征:6分钟、语速快、教师头像、标注、一对一的感觉。其中,语速快我不大认同,讲《秦始皇》的吕世浩老师语速就慢,但却是最受欢迎的华语MOOC课程;教师头像除了有亲和力外,还有“视线牵引”的效果。

(摘编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