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会在信息海洋中搏击风浪的本领

  • 投稿放学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45次
  • 评分4
  • 27
  • 0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医出身,曾从事生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偶然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立志成为一名“思者”。近年来创立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西蒙斯在其关联主义著作中描述了网络时代知识的“去中心化”现象,即网络时代的知识不再是由权威的学者和编辑提供的、高度结构化的完整体系,而是由众多网友提供的、数量庞大的信息与知识的碎片。“知识的去中心化颠覆了由他人(专家、编辑)形成的连通,并允许个人拥有以他们发现的有用的方式连通知识的能力。”

打个比方,网络时代到来之前,知识好比玩具制造商制作的已经装配得很好的玩具,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玩具重新拆解再进行复原,以完成学习的过程;网络时代来临之后,学习者面对的是汹涌而来的各种零部件,其中很多零部件还未最后成型,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才能使用。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头脑中的构想,选择其中对自己有用的零部件,建构自己喜欢的新玩具。商人和学者们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于是微博、微信、微课之类的新事物应运而生。

但把原来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打散后,也带来新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会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一大堆零件和碎片,光拥有一大堆零件和碎片,不能发挥任何效用。于是专家学者们又开始试图将这些零部件在网络中重新装配起来,并提供给在线学习者。今天,我们看到各种专题学习网站、预先定制的教学平台与资源、电子书包、视频公开课、慕课等相继诞生,连微课也被要求高度结构化并形成系列微课或微课程,连慕课也变成像拍电影一样的按照事先精心设计的剧本去专业化制作了。我把这种现象称为知识的“再中心化”,再中心化的结果依然是传统的、由他人(专家、网络编辑)构建的学科知识体系。

还有一些人,如西蒙斯和笔者,则主张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因为这样的知识体系才最有利于创新,也最符合个人的需要。笔者主张的网络时代的学习,是以“我”为主的学习,围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建构蛛网式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结构化的知识本身,而是如何形成自己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方法。正如笔者在新建构主义的论文中指出的那样,教师在网络时代的五项基本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搜索、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教会学生如何交流、教会学生如何写作。与其在知识海洋中为学习者圈出一个专门的游泳池,还不如教会学生在海洋中搏击风浪的本领。

当然,知识的再中心化也并非没有益处,对于经验不足的学习者,那些结构化的网站、课程、资源还是会有所裨益的,就好像初学游泳的人先在游泳池里试试水也是必要的一样,但越快进入真正的海洋,则对学习者的迅速成长越有利。如果再中心化的过程不是对传统的知识结构的简单重现,而是笔者所主张的创造性重构,则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