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推出两种模式高考 等十篇

  • 投稿crcr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91次
  • 评分4
  • 30
  • 0

中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推出两种模式高考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2013年有1 4 0 万人通过第一种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这140万学生还有三年毕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找到相当好的工作。”鲁昕说。

鲁昕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对于具体流程,鲁昕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办学体制,首先要对这类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发生变化。“这个体系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鲁昕说。鲁昕同时透露,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我们最近已经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鲁昕说。

(摘编自新华网)

5.78万个教学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2012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旨在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启动至今,除中西部地区部分教学点或因电力保障不足或因教学点布局调整迁移等原因暂未实施外,全国实施项目的5.8万个教学点中已有5.78万个完成设备招标(占99%)、5.17万个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占89%),实现通过卫星或网络接收并应用数字教育资源。

借力信息化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2012年,“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中央财政分两次拨付项目经费共3.6亿元,2 0 个项目省份落实配套资金2 亿元。2013年初,各地陆续开始设备招标与安装调试工作,为教学点配备卫星信号接收设备、计算机、平板电视(或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 部分地区还配备了摄像头,利用网络建立亲子热线,满足教学点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交流需要。

教学点教师能接受远程跟踪服务

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被视为项目应用成效的保障。为保证教学点利用设备与资源开出开好课程,保证每个教学点至少有一名教师掌握设备和资源使用方法,项目采取分级“孵化”的方式开展培训——教育部组织培训骨干培训者,骨干培训者培训教学点教师。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培训为项目省份培训了1000名骨干培训者,各地已组织培训教学点教师17.6万人。

除了对教师培训外,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在教学实际中通过“帮扶带”,提高教学点教师教学应用的能力。

(摘编自教育部门户网站)

清华大学发布《中国高校教师投影使用现状及偏好调查报告》

【本刊讯】近日,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针对北京、上海、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内蒙等9个片区的近3000位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完成《中国高校教师投影使用现状及偏好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对比度、稳定性和亮度是目前全国高校教师选择投影机的三大重要标准。

“ 此次调查的目标是了解教师对投影教学的真正需求,以总结出选购投影机的参考指标,让科技能真正满足教师们的真实需求。”主持调查的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钟晓流教授对记者说,“调查显示,文字文本位列教学投影内容的第一位,高达67.5%的教师使用文字内容占其教学内容的60%以上。为清楚呈现文字内容,对比度跃升为选购教育投影机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该调查还显示,有近75%的教师每周使用2~3次以上的投影机辅助教学,其中有20%的教师每天都在使用;教师们普遍认为稳定性、亮度和对比度是最重要的三大指标,并希望进一步改进功能,使其更为便携智能,不受环境光的影响等。

对此,德州仪器DLP?全球前投产品事业部经理Dave Duncan表示:“来自高校教育用户的心声以及最真实的需求,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他们在教学中,对于投影机对比度,尤其是原始对比度的要求更为迫切。作为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DLP可提供高原始对比度,提供更深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即使在有环境光的室内,也能够满足教师对文字文本清晰投影效果的需求。”

据悉,清华大学面向中小学的相关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公布调查结果。这将为中小学投影机采购提供重要的参考。

(牟艳娜)

“西城教育知讯网”正式发布

【本刊讯】2014年3月20日,西城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在北京外事学校召开了“西城教育知讯网”的发布会,西城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各校资源信息员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庄秀丽老师以及现代教育报、中国知网参加了活动。

首先,西城区负责教师为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西城教育知讯网”的设计理念和网站功能,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老师为全体信息员进行了“如何利用Web2.0平台设计网络活动促进校本资源建设”的专题培训。

接下来的讲座包括“如何将资源转化为知识为教学服务”、“开展有效阅读活动引导师生使用数字资源的策略”、“从专业媒体审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新媒体”以及“鲜活资讯为学校教育带来正能量”等方面的内容,参会人员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了分组互动和交流。

“西城教育知讯网”是西城区在已采购“中国知网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基础上架构一个集资源搜索、下载文章、精选阅读、知识管理、社区交流为一体的综合社交网络平台,并致力于为西城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多元、优质的网络服务,意在满足西城教师知识需要的基础上培养教师的自我知识管理和参与区域知识创建意识。这次发布活动使各校信息员初步了解了“西城教育知讯网”的作用及功能,为今后做好网站的推广、应用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徐靖程)

云计算从概念到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云计算概念最早被提出时,许多人感到“云雾缭绕”,“不知所云”;在云计算、云服务等概念大炒热炒了多年以后,相关的应用开始逐渐落地,现在逐渐迈入了“风起云涌”,“腾云驾雾”的新时代。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收入达到606.8亿元。当前,全球云计算正处于发展的初期,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云计算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技术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力求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

专项规划》明确提出, 到“十二五”末期,在云计算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若干重点区域、行业中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实现云计算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化,积极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引领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使我国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随着国家的扶持以及企业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中国云计算从概念到大规模应用将指日可待。

而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也显示:近年来,企业在不断增加其云服务资产,现在已经准备好开始集成工作。云集成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过去一年中,几乎每一个季度都有集成厂商发布他们新闻,将其业务增长归因于云项目的不断发展。

调查中发现,超过74%的企业客户计划用服务提供商来实现系统集成。云专业服务的收益将有望实现12%的复合增长率,在四年内达到300亿美元。这些结果在云采用程度上告诉我们,云计算变得更加复杂了,企业要做的事情更多,绝非连接互联网和一张信用卡就能够全部解决。

(摘编自比特网)

我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指数发布

近日,我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指数今日发布,该指数首次提出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的概念,为全面转变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质量评价观提供了新思路。

该指数评价为全国首套完全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基于以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多家协同单位力量共同研发,服务于基础教育质量改进与提升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指数不仅涵盖了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等《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要求的5个方面,同时将影响学生发展的学生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纳入评价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育部教育装备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

2014年3月18日,教育部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在京召开教育部教育装备专家指导委员会暨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机构成立大会。

教育部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教育部成立教育装备专家指导委员会,设立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机构和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完善教育装备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公共教育装备服务水平,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选择。

刘利民要求,各位专家委员要深入基层,积极建言献策,当好教育装备领域政策研究者、改革推动者。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机构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围绕已经确定的研究方向,集聚创新团队,切实推进科研工作。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敢于先行先试,冲破陈旧观念和体制的束缚,探索符合教育装备工作实际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中创新经验。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全国投入逾360亿元改善农村教学装备

自2010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以来,中央财政对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村薄弱学校已投入教学装备类项目专项资金219.27亿元,其中96%已完成招标采购,地方配套达145.23亿元。

这一专项资金惠及16.52万所中西部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其中11.91万所学校添置了教学实验仪器设备、7.59万所学校添置了图书、7.51万所学校添置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

通过项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学装备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新建或改造完成小学科学实验室约11万间、中学理化生地实验室约10.94万间,并按照国家关于实验室的基本配备要求,为新建或改造完成的实验室添置实验仪器设备,再加上新添置的432.35万套音体美设备,总共为农村薄弱学校配置了168.93亿元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比2009年增长41%,使山区的孩子可以像县城孩子一样享受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了。二是新添置了图书20.88亿册,比2009年增长61%。三是新添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63.19万套,为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新华网)

北大、复旦开讲混合式“慕课” 在线直播火爆

近日,国内混合式“慕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讲“大学人生”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开讲。来自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地的近5000名大学生在各教学点收看了在线视频直播。

在线互动教学相比过去教学方式而言,最大的优势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投入进去。此次与众不同的混合式教学,给出了不同老师的不同观点,也可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提供的角度越多,学生思考的角度也越多,一些矛盾的观点也会对学生思考带来挑战,这是这一教学方式最有价值的地方。

本次开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由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组织,复旦大学牵头,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近10所高校、23名教师参与跨校联合共建。据该共享课程负责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高国希介绍,全国共有24个高校近5000名学生通过共享课程平台选修了这次推出的思修课,其中上海各高校的选课人数就有近2600人。

(摘编自人民网)

【微言说】

@郑立新( 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舆论有一个误导,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这都是瞎掰。德国小学以前不允许进行知识教育,而且小学不允许有书面作业,主要培养读书和学习的兴趣。德裔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占所有获奖者人数的1/3。

@焦建利:对于慕课的赞誉和质疑都是基于对传统课堂教育和传统课堂学习环境的理解,以及基于对教育的传统假设。但慕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注册用户多样化,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个性化,课程材料和工具使用的异步性、无约束性等。

@朱永新:知识有两种: 我们自己知道这个东西,或者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个东西的消息。——(英)约翰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要想成为文艺复兴时百科全书式的巨匠那样的人,已经非常困难。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什么都知道的知识书橱,但应该具备知道在哪里寻找知识的信息搜索与整合能力。

@罗崇敏:教育方针要求使每一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功利性的教育在排斥了一部分所谓升学无希望的学生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破坏。在追求升学率、重视智育的旗帜下,人的德、体首先被抛弃,而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也在标准答案和题海战术中被彻底扼杀。

(摘编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