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形式的思考

  • 投稿ying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35次
  • 评分4
  • 20
  • 0

徐菲菲

自1982年国家决定在五所大学的附属高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以来,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作为一名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20年的老教师,笔者见证了信息技术课程各个阶段的发展与变革,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深深地感到,现有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评价形式越来越不适合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1.学生起点与课程起点不合拍

随着社会上信息技术的普及,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能力大幅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现在面对的高中学生,已经是“95后”了,他们可以说是握着鼠标长大的一代。面对他们,倘若我们仍以落后的、陈旧的、浅显的、非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教学重点,不但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将浪费学生的大好时光。

现有课程体系却没有考虑到“数字原住民”一代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仍然固守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曾经在培训中听一位来自广东的教师这样来做比喻:我们中学的教学内容,就好比在教学生钉钉子前先讲——这个是钉子,它是由×××组成的,它是×××做的,它是×××在×××时候发明的,它的历史……讲到学生昏昏欲睡时还没有讲到怎么钉钉子。其实,学生真的不想、也不需要了解那些东西,如果有必要,学生自己完全可以主动地去查找到相关资料。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这类味同嚼蜡的内容也不在少数,而把这些当作必修内容,从头讲起,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要。

2.常规课时安排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不同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通常围绕专题项目展开,动手实践所需的时间往往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比如,信息技术初学者调试一个小程序,由于需要“学中做、做中学”,可能就得用1~2个小时,以目前的课时量和排课密度(每节课45分钟、每周2课时),学生一节课的进展十分有限,而到下一次上课时,还需要些时间唤醒上节课的记忆,效率很低,常常是事倍功半。因此,目前的课时安排并不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实际需求。

3.评价形式束缚了学科发展

很多省份都将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于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对于侧重能力考核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有“纸上谈兵”之嫌,所以大部分地区都选择了无纸化考试(基于计算机以及网络的某种专用考试系统),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完成指定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但在形式和内容上,信息技术评价总有纠结之处。

以吉林省为例,尽管目前采用了无纸化的考试形式,但从内容上看,操作题是指定Word、Powerpoint、Excel、画图等几个软件,给出具体的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完成。这样一来,操作题只能用来评价学生会不会使用某种软件中的某些特定的功能,考查的仅仅是学生支离破碎的能力,不能够代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究其原因,既有人员的因素,也有设备因素,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机器考试系统本身在智能化与人性化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决定了操作题的设计只能够相对简单,并且只有相对有限的答题途径,并不能有效地对“操作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进行测量。例如,既然有很多种工具可以制作电子报刊,我们就不应该规定学生必须采用哪种软件,而应只关注学生制作作品的结果。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功能,考试系统软件的开发难度就很高,不可能有机构或个人会将开发力量投入到一个应用范围相对狭窄、市场价值与其他考试工具有天壤之别的考试软件上。

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但现行的信息技术考试却让教师又爱又恨:不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得不到重视;但如此考法,不但不能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反而导致有限的课时都浪费在浅层内容的练习上。长此以往,不仅达不到教学相长,还会使学生兴趣消磨殆尽,教师能力慢慢退化,学科教学更是走进了死胡同。

从学习内容与形式上寻求对策

要摆脱这样的困境,我认为必须对症下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内容向专业性、深入化发展

选择几个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特点的、专门的应用领域,作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并以能力训练为主,塑造学生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上的个性能力。例如动漫制作,这是高中学段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动画片、漫画书伴着他们成长,很多学生渴望了解它们的制作过程,甚至有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学习班专门去学习,并以掌握了一定的动画制作技术为荣。如果我们可以在高中学段开设这类课程,哪怕是试水,仍然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对技术的渴望。

再如算法与程序设计,这是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中既体现基础性又不乏专业性的科目。开设这个专题,相当于为学生揭开软件设计的面纱,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神奇功能的秘密,体验算法思想。

2. 以专题研修的形式,集中课时进行项目教学

依据现行的每学期课时量,将修习内容按专题集中安排。例如,每周2课时,一个学期总共有36~40课时,约等于1个教学班1周的总课时。这样安排可以为每个班轮流安排1周的时间进行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集训(像军训、社会实践周一样)。

如果有学校的支持,在这样的安排下,可以给学生留出一块连续的时间,边学边做。届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即安排学生以“完成一个项目”、“设计一个产品”的形式来承载教学内容,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在完成项目教学的同时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体验创作的艰辛与乐趣。

只要项目选择得当,由于时间比较集中,一周下来基本能做出一个具有一定技术深度,且小有模样的作品,便于安排展示、答辩、评价等环节。对学生而言,学习课时数不变,却强化了学生在某个专业方向上的个性能力,效率更高、受益良多。

3. 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多年的不懈努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必修地位逐渐确立了起来。考试的目的不再是“以考促开”,而是“以考促更好地教学”。如果难于突破现有考试系统的技术瓶颈,可将操作题的评价权交给学校和教师。

考评内容可以设计成一项相对完整的任务,以实现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如果采用前文描述的项目教学,则最后的项目展评就可以作为考评)。考评题目应满足以下5个条件:一是大小适宜,在一定程度上能评测出学生的基本能力,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使考试便于组织实施。内容要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并有意识地向多学科渗透,以体现评价的大众信息文化取向。二是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评价的标准。通过评价的标准来相对规范学生的作答,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并进行评价。三是开放性的答题形式,工具软件林林总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允许学生选用任何一种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工具软件来完成任务。四是要求软硬件配置达到一定的要求,以支持学生操作。五是要尽可能地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以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积极关注。

以上是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遇到并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提供的“解药”可能也非常有局限性,甚至可能会引发出我无法预料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尝试,一定会逐渐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技术课程方案。

(作者单位:吉林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