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通过“实验型学习”建立数学概念——以椭圆第一定义的教学为例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54次
  • 评分4
  • 73
  • 0

蒋云鹏

(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201103)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合理准确地建立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椭圆第一定义教学的多种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以说明“实验型学习”在数学概念建立的必要性、合理性表达以及数学概念本质的意义揭示等方面的优越性。

一、教学案例

【案例1】

教师打开PPT课件,呈现出一幅天体运行图,同时说道:“大家对椭圆图形都不陌生,比如月球绕地球运行或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那么什么是椭圆呢?”见学生没有什么明确的回应,教师立即开始板书:“椭圆定义:……”然后,教师解释定义中的“定点”“定长”等要素。

【案例2】

课前,教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块KT板。课始,教师开门见山地说:“这节课我们学习椭圆,请大家先看我做一个实验。”然后,教师拿出一根细绳和两颗按钉,将细绳两端分别系上按钉。接着,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这是一根没有弹性、固定长度的绳子,现在我把它两端的钉子分别插在KT板上,然后用笔尖拉紧绳子,此时笔尖所在点到两个钉子所在点的距离之和就是绳子的长度。我随意拉动绳子,笔尖落在另一点,这个点仍保持到两个钉子的距离之和为绳长(不变)。看我再不停地拉动……”随着教师的动作,KT板上出现了椭圆的痕迹。在学生观察椭圆的过程中,教师提问:“你能准确地说出什么叫椭圆吗?”在学生描述定义的过程中,教师一边纠正和简化学生的语言,一边标记两个定点的位置:分别标上字母F1、F2。随后,教师拔下其中一颗按钉,拉紧绳子,再把这颗按钉插在KT板上,同时问道:“你认为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和绳子的长度应该符合什么关系呢?”经过分析后,教师给出椭圆的定义,并再次解释定义中的各要素。

【案例3】

教师用手电筒从不同方向照射实物圆锥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投影。由此,得到椭圆的“形象”。然后,教师通过案例2中的实验给椭圆下定义。

【案例4】

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演示:拖动图1中的点M,显示出平面截圆锥面所得截线的各种情形。当画面静止在图1中的情形时,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中的截线是什么曲线?”学生回答:“椭圆。”教师表示肯定后,用课件出示图

【案例5】

教师打开几何画板课件,呈现出一个圆,如图3所示。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齐答:“圆。”教师在课件中拖动“圆心”,图形发生变化:重叠在一起的两个点(焦点)分离,图形由圆变为椭圆,如图4所示。教师提问:“你发现圆变成了什么图形?”学生齐答:“椭圆。”教师追问:“那么什么是椭圆?如何下定义?”学生纷纷议论:“好像圆变成了椭圆,一个圆心变成了两个圆心。”“圆半径不变,但椭圆好像有两条半径。”“肯定不能叫圆心、半径,两个中心也不对,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连线是变化的。”“不过两条线段总长不变。”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对听到的简单问题当即予以回答。然后,教师在课件中将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距离测量出来,并将它们的和计算出来(界面如图5所示),同时说道:“有些同学认为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不变,我们用计算机来验证一下吧。”接着,教师在课件中不断移动点P,同时说道:“果然不变。你能准确地给椭圆下定义了吗?”学生得出包含定点与定长的初步定义。此后,教师又在课件中拖动定点F1、F2,椭圆变得越来越扁平直到消失,并反复演示。学生很快明确了定长和定点之间距离的关系:F1F2≤PF1+PF2。最后,教师将椭圆的完整定义写在黑板上。

二、案例分类及评价或改进

以上7个案例,形式上都是做数学实验,但反映出执教者对数学概念形成的认知心理的研究水平以及对“实验型学习”的理解和态度是不同的。“实验型学习”所提倡的数学实验类型,主要是案例5、6、7所代表的“模拟实验”和案例2、3代表的“实物实验”两大类。

案例1是比较普遍的“PPT图片展示”。但这种方式不属于“实验型学习”,因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看到椭圆图片与听到椭圆描述没有什么区别,都没有实质性的实验功能,不能说明任何“原理”,不能有效地调动思维活动。实际上,用PPT、flash等非数学教学专业软件演示的“实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实验,反而具有更强的灌输、说教性质。

案例2是多数教材都采用,多数教师都用过而且仍在运用的“实物实验”。但有人认为这种方式过时了,没有必要了,因为用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出那种效果。另外,案例2的引入不自然,可以用案例3的“实物投影”作为铺垫。

案例3是在案例2的“实物演示”之前,先用“实物实验”呈现椭圆的形象。这里暗含了人类发现椭圆的“历史事实”,即人类是从自然的光学现象中发现椭圆的。这种设计有让学生经历初始状态和发现过程的意图。不过,这里可以将用作投影的实物改为圆形硬质纸片(或瓶盖之类的圆形物件),因为这比圆锥体模型更容易获得,产生的现象更明显,而且更符合认识发生的原始状态。

对案例2和案例3的手工画图,要注意用动作展示思维。教师演示时,可先将两颗按钉固定在一起,将细绳两端分别系在按钉上,将笔套入细绳中,拉直画图,一边画,一边让学生描述画图的法则,说出圆的定义。这样可以让椭圆概念出现得更自然、直观,学生体验得更深刻、透彻,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

案例4、5、6、7都是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模拟实验”(不依靠实物,而用计算机处理数学模型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但对几何画板的作用和用法有不同的理解。

案例4的课件制作太难,技术要求和时间投入过高,不具有推广价值。不仅如此,用不同的平面去截圆锥,是已经抽象概括并数学化了的想法,不可能是学生的自然想法;而且教师按这一顺序引出椭圆概念,很难避免概念循环的错误,即用椭圆解释椭圆。

案例5的优点是直观,演示效果好,适合学习能力水平较弱的学生。但这种做法需要事先制作课件,使得两个焦点可以自由移动,而且已经用到了椭圆的性质,只是玄机暗藏在画面背后,学生不知道而已。因此,对资质好、能力强的学生,这种方式就会显得“真实性不够”,看不到现象的源头,不如改进过的案例2,用实物演示圆变为椭圆的过程。

案例6是对圆上一个动点作一个变换(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按一定比例压缩),实验从学生已知的圆开始,过程明白无疑,现象真实可信,而且解析思想表现得简洁深刻。但缺陷是,两个焦点是“构造”出来的,教学过程中若处理不好,会出现因果倒置的逻辑问题。

案例7与案例6-样,初始问题、条件都很明白,定长线段和定点(焦点)都是现场作出来的,因而后面基于此的各种构造都不会有疑义。优点是几何本质突出、探究空间大、开放性强(如由“和为定值”很容易联想“差为定值”“积、商为定值”等等,并很容易做类同的实验),适合资质好、能力强的学生。但同时这也是缺点,若面对的学生能力不够,依赖性较强,采用这种方式就很可能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也可能因部分特别“好事”的学生提出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或进行想当然的操作尝试,使得课堂很难把控(当然,把控课堂是一种“中国特色”)。

案例5、6、7的优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借鉴、改造,即因材施教是基本的原则。由此也说明,“实验型数学学习”是能从实践上打破“一个模子的教育”的有效方式。

三、案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中常谈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往往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因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可以具体地制造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和嗅觉信息,创设出设计者想象中的“真实”情境。但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情境是为建立椭圆的概念服务的,因此,要在学生的视野内,先呈现椭圆的形象,再分析它的特征属性,根据特征属性下定义。案例1并没有在视觉上呈现椭圆,而只是用概念“卫星的椭圆轨道”来描述椭圆,对学生观察、认识椭圆图形的特征属性没有作用;案例4则刻意追求了实验的形式,而忽视了实验的目的,操作复杂,理解困难。其余5个案例都注意了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即首先呈现具象,然后动态观察规律,抽象出本质属性,最后将其形式化、符号化。

教师与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建立概念的基础方式也不同。学生在没学过椭圆之前,对椭圆确切的几何特征是不清楚的,根本不会想到“距离和为定长”之类,简单的印象就是“压扁的圆”。案例5、6就是出于对学生经验背景和认知心理的思考,由圆说起,过渡到椭圆。案例5不仅是话题过渡,而且通过拖动圆心,使圆变为椭圆的过程自然地表现出圆与椭圆的关系;案例6还同时表现出了代数变换与几何现象之间的关系。这种顺应学生心理的做法,能促进学生新认识的有效建构。而案例4用平面截圆锥面得到椭圆的形象,则是在对椭圆的本质属性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为了此后与其他圆锥曲线的定义形式保持一致,运用“思维返溯”去构造椭圆和其焦点,然后再解释这样构造出来的图形符合椭圆的定义。这样是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弄不好就只能硬灌,而且是“反灌”。

课件的优劣是相对于具体上课的需要和用法而言的,概念课应特别重视概念从直观到抽象的形成过程的表现。因此,课件应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变抽象为直观上下功夫,千万不可“怎样巧妙怎样做”,甚至“怎么困难怎么做”。有不少教师的潜意识中存在求难、求巧的倾向,觉得问题太简单、太直接了,就没有价值,不够刺激了。其实,按一般审美心理分析,“难”导致的心理反应首先是“烦”,其次是“玄”;只有当主体真切感受到“明白无疑,简洁而深刻”时,心理反应才能是“美”“妙”。案例4的设计者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想把一个做得很成功的课件(平面动态截圆锥面)用到课堂上。这个课件所要求的制作技术的确很高,用于解释圆锥曲线的统一性很好,但却不适合用于椭圆概念的教学。

四、通过“实验型学习”建立数学概念的意义探讨

造成数学概念教学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应试的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师生对解题教学的重视远远超过概念教学,用于解题训练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多于用于剖析概念形成的过程。其次,生存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大量无序的信息蜂拥而至,学生已经习惯于用眼睛而不是用头脑处理信息,追求数量大和速度快,不求理性,也无暇思索。因此,数学概念几乎成为了“差不多”“有印象”的同义词,而追根溯源、求本究理的心理机制的淡化,则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最主要障碍。事实上,数学概念涉及数学的本质,理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对于建立数学概念是否需要运用实验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1.数学概念离不开抽象思维以及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而抽象与严谨正是学生疏远数学的原因。实验能将复杂、抽象的原理和计算结果,通过信息技术表达得生动、直观,甚至借助实物调动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

2.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数学实验,只能表现“描述式”的数学内容,而对于表现需要深层思考的数学概念,恐怕是无能为力的。

3.概念是事物本身属性的规定,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说,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需要尝试、猜想、探究的东西,所以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无需做实验。

4.把一些需要用抽象形式表达的数学对象表达得太形象,本身就破坏了数学的严谨性,这种形象化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尤其是“学优生”)学会真正的数学。

以上第2、3、4种观点比较普遍,但其不赞成运用实验的方法学习数学概念的主要原因,是对具体实验技术或教学软件不够了解,误以为是运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或运用演示文稿一幕幕播放的方法。其实,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表面现象是可以通过口述或手绘示意图表示的,但几何关系的不变性却是人力所不能及的;而新概念的形成,最关键的因素是它的本质属性以及它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区别的揭示,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课件把它表现得自然、简洁、生动而又深刻。

例如,在上述案例7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进程,将动点M移到线段AB的延长线上,这就造成了|AM—BM| =AB的关系,画面会立即出现双曲线,从而使椭圆与双曲线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瞬间造成强烈视觉刺激,引发丰富联想的效果,也是人力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