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培养会学习、会选择、会生活的学生——访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

  • 投稿Adam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58次
  • 评分4
  • 68
  • 0

【编者按】校长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学校描绘美好的蓝图;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席教师,竭尽全力去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热情;校长是学生成长的铺路者,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时、适性的教育环境。江苏省天一中学师生完成的课改课题“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获得全国首届教学成果评比国家级一等奖,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 课题领衔人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和特等奖、一等奖项目获得者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本期我们带领大家走进江苏省天一中学,与沈茂德校长畅谈教育理想,体验“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董秀敏(江苏教育出版社,210009)

沈茂德,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校长,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与江南大学特聘教授。成功主持了《中学超常儿童群体教育的研究》《中学超常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等省级重点课题,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了100 余篇研究论文。

本刊编辑:贵校“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的课程改革项目刚获得全国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作为课题领衔人,您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您能具体谈谈成立“天一科学院”的初衷和理念吗?

沈校长:天一科学院是我校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一个项目,共有13 各分院,包括电子研究院、智能研究院、信息研究院、创新研究院等,涉及理科、工程、技术等学科。为什么要探索这样一个项目呢?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目前阻碍中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自主学习能力薄弱”,主要表现为:学习情感动机淡漠、学习能力薄弱、学习方式单一等。为此,我们想探索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缺少选择性、学习过程缺少自主能力的问题。

天一科学院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社团组织,其理念是:(1)变行政班级为兴趣导向的学生社团;(2)变传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为跨学科的项目研究;(3)变课堂内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4)变单一的学校教学资源为社会化学习资源;(5)变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6)变层级评价为兴趣评价、团队评价、社会成果评价相结合。我想正是“天一科学院”教学理念的变化, 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本刊编辑:“天一科学院”经过五年多的运作,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

沈校长:我觉得,“天一科学院”作为一种新的自主学习模式目前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组织形式:突破了班级授课制的限制。天一科学院以“科技社团”为主要组织形式,搭建了“e 学习”互动平台,突出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时空已超越了课堂的范畴。以学习组织形式为突破口,为自主学习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实践范式。(2) 课程形态:“跨学科、项目化、开放式”。学校开发了“三类丰富课程”“三高合作社会资源”,创建了12 个创新实验室, 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体现出“跨学科、项目化、开放式”的特征,学习领域科技与人文并重,突出“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3)学习行为:对真实问题积极主动地研究。天一科学院采用“做中学、研中学”的学习方式,形成了六类主题性学习领域,开发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研究项目”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比如, 被美国宾夕法大学录取的徐宇凡,他是天一科学院能源研究分院的学生,他研究的生物能源的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帮助他顺利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能源专业录取; 还有今年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的郑凯文是工程技术分院的学生, 他的研究成果也帮助他顺利通过大学的面试。像这样的学生在我校非常多。(4)评价体系:突破传统的学校考试评价模式。通过社团特长考级认定、科学院学术荣誉晋升、教育行政部门科技比赛、社会权威机构学术评估、国家专利论证等形式,构建了自主、多元的评价体系, 更有利于学生的志向激发与特长发展。

本刊编辑:您刚谈到,贵校为提升科技创新教育品质,专门开发并实施了“三类丰富课程”、“三高合作社会资源”,请您谈谈它们的内涵。

沈校长: 我校为提升科技创新教育品质,借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兰祖利(Joseph.S..Renzulli)“. 丰富教育模式”,以“面向全体、兴趣导向、分层提升”为原则,开发了支持“丰富课程、丰富活动、丰富经历”的“三类丰富课程”。第一类丰富课程是面向不定的群体学生。主要目标是创造各种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到更多的学术领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解决特长发展方向选择的问题,如科技名人课堂、学生研究成果展示、科技社团招募活动、学生选课指导等。第二类丰富课程是面向特定的群体学生。主要目标是培育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研究问题的基础能力,解决自主发展能力的问题。如通用技术课程、科技社团专业选修课程等。第三类丰富课程是面向个体或小组学生。主要目标是培育学生自主发展、综合运用等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如科技社团的深度项目研究、挑战性科技比赛等。“三类丰富课程” 均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一体化的课程服务。有的学生通过第一类丰富课程的学习, 对某一学科领域产生浓厚兴趣, 进入“天一科学院”相应的科技社团,参加一个与社团研究领域有关的必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科技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继续进行第二类、第三类丰富课程的自主学习。也有的学生不完全按照这个轨迹, 直接进入某一类课程自主学习, 学校根据学生需要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三类丰富课程,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适切资源, 还唤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 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我们学校丰富课程建设的课程有很多,如校园课程、名人课堂、国际课程、AP 课程、科技课程等。例如, 我校占地面积很大,约400 亩土地,校园课程也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校园建设首先是“植物园”的定位,目前学校栽种了250 多种树木,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次是“动物园”定位,学校养殖了小兔、野鸭、小山羊等小动物,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再次是“农作物园”定位,种植一些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常见农作物,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情感。最后是“美育”定位,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一门艺术课,每年学校都组织2 次摄影比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高合作社会资源”,是指高中、高校、高新企业合作办学。比如,我校创建的12 个创新实验室,只靠学校或者某一家教育装备企业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们向大学和高新企业寻求帮助,三方共同研究制定出创新实验室的创建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我校的实际困难。

本刊编辑:学校为学生提供如此丰富的课程和资源,那是怎样为学生服务的呢?

沈校长:学生社团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周的选修课、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 学生社团向学校提出申请,我们免费为学生开放实验室, 购买材料,提供教师和后勤保障, 联系社会实践企业,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并经常对学生说:“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学生参加了社团活动之后,社会经历越来越丰富,社会体验越来越深刻,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刊编辑:未来,贵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还将有哪些新举措呢?

沈校长:未来,我校将大力规范“天一科学院”的组织性、制度性、资源性建设,让“天一科学院”科技社团成为天一社团的排头兵。我们将继续优化“三高合作”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机制,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形成更多“项目性研究阵地”,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培养更多“项目性研究”指导老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项目研究等,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系统性思考、预见性思考”等创新思维品质。以项目研究引领、整合学科教学,改变教学方式;以“做中学”架构习得知识与具体生活实践的联系, 让学生在新的教育文化中掌握新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