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教育学原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弘扬

  • 投稿赵勇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90次
  • 评分4
  • 30
  • 0

  【作者简介】王秀阁,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内容提要】 大学精神只有转化为师德才能存在和发展;教师只有将大学精神融入到自身的思想品德之中,才能成为大学精神的承载主体。

  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近期在高校师生和社会上引起热议的大学校长在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被认为是大学精神的回归与展现。教育领域近一阶段出现的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即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弘扬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师德建设对大学精神传承的作用,以期开阔、提升高校师德建设的视野与层次,探索大学精神传承的支点与路径。

  高校师德是大学精神存在和发展的依托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构成的一个文化实体,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的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其中大学精神是核心,大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和高度凝炼。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独特灵魂和内在气质,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关于大学精神的内涵,学界有不同的界定,笔者比较赞同的看法是:大学精神是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并积淀了大学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体现大学整体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定势,并引领大学塑造自身独特的气质和风格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从大学精神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包含着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的内容。普遍性内容是指反映高等教育本质的,在所有大学精神中都体现的,与机关、企业、研究机构等其他行业、部门相区别的精神品质。其主要包括大学的使命意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理性批判精神。其中,使命意识是指大学对自身所担当的社会与民族历史责任的认识,如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是指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发展的思想观念,如平等精神、关爱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等。科学精神是指大学以探寻事物的客观本质与规律,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思想和态度,如务实精神、求真精神、宽容精神、奉献精神等。理性批判精神是指大学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超越,勇于创造的精神状态,如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特殊性内容是指由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等环境因素以及人的因素所导致的,反映不同高校个性特点的精神品质。现实存在的大学精神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比如,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的求实崇真精神;普林斯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的精神;北京大学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思想自由,人格独立,大度包容的精神;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明耻、实干,追求科学的精神;等等,都是大学精神的普遍性与本校精神的特殊性的融合。

  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无形的但不是虚无的,它是以现实的载体作为依托而存在的。大学精神的依托载体是高校的所有成员,其中主要是教师,因为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恒久性”力量,是影响学校水准和声誉的决定性因素。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著名论断所言: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教师作为完整的人,是肉体与思想、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统一体。大学精神是通过教师的精神方面即师德来承载的。因为,大学精神与师德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在范围上,都属于高校范畴;在性质上,都属于精神领域;在作用上,都是高校或教师的灵魂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都起着统领整体发展的作用。大学精神只有转化为教师的师德才得以存在和发展;教师只有将大学精神融入到自身的思想品德之中,才能成为大学精神的承载主体。因此,只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才能实现大学精神对于高校的精神支柱作用。

  当前高校师德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大学精神的弘扬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的普及,国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我国意识形态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明显,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矛盾愈益凸显。上述情况必然影响到高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重点和管理模式,进而影响到高校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致使师德及其建设中出现一些偏离乃至背离大学精神的现象,造成大学精神日渐衰微的态势。其主要体现在:

  1.功利主义思想的增强,弱化了大学的使命意识和人文精神。社会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影响到高校,造成高校个人至上思想抬头。表现在教师中,关注个人的“小私”、“小利”,而忘却国家和民族的“大功”、“大利”;理想信念、育人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事业心降低;关爱学生、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蜡烛”精神减退等。高校教师中存在的只顾小我、不顾大我、丢掉忘我的现象阻碍着大学使命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弘扬。

  2.浮躁风气的增强,弱化了大学的科学精神。社会上诚信缺失,不良竞争趋烈的情况影响到高校,造成高校中学术浮躁风气久煞不止。表现在教师中,“坐冷板凳”精神难以得到认同;教学、科研中浅尝辄止,不求质量,不追真理,视“较真”为现代迂腐;抄袭造假现象屡出难禁。高校教师在做学问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现象阻碍着大学科学精神的弘扬。

  3.官本位意识的增强,弱化了大学的理性批判精神。社会上“权力高于一切”、“有权便有一切”的思想影响到高校,造成高校中行政化倾向加强。表现在教师中,抬高官位地位而降低学术地位;在学问上刚露头角便设法进入仕途;为了升迁顺利在学术上唯上、唯师,不乐于也不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高校教师中存在的重官位轻学问的现象阻碍着大学理性批判精神的弘扬。

  4.师德建设被边缘化的状态,障碍了大学精神的传承。社会上“唯GDP”的评价观、政绩观影响到高校,造成高校办学中“物本”、“量本”观念居主导地位。表现在办学思路上,将学校建设的重心放在看得见、摸得着,对学校奔一流、争排名具有直接效用,有助于量化指标完成的方面;对看不见、摸不着,与量化指标完成无直接作用,但关系到学校发展的灵魂、动力源泉和根本任务的思想、精神等方面则置于边缘化地位。高校办学与管理中存在的见物不见魂的情况阻碍着大学精神的弘扬。

  正是由于高校师德及其建设中存在着与大学精神相悖的现象,所以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大学精神的话语渐弱,关于大学精神的践行与追求渐远。

  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大学精神的路径

  高校师德是大学精神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惟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使大学精神薪尽火传,发扬光大。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大学精神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大学精神得以弘扬的前提。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弘扬大学精神必须以提高师德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为前提。大学精神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大学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师德是大学精神的承载体,是大学精神的现实依托。高校在面对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影响,校际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要增强自身的实力,特别是增强保证自身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为此,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必须从认识和实践上克服重视科研、教学、学科及校园环境等有形方面的建设,而轻视师德等无形方面的建设的倾向,使师德建设得到应有的重视,摆在应有的位置。这样,大学精神的弘扬才具有了可能性。

  2.明确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大学精神得以弘扬的基础。原则是行为的指南。要弘扬大学精神,必须确立与大学精神相符合且适应时代特点要求的师德建设基本原则,以提高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大学精神的弘扬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应确立以师为本的原则。师德建设顾名思义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换言之,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建设。为此,师德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克服建设主体错位或见物不见人的倾向,认真落实“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精神,切实将教师作为建设的主体,让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主体的地位,以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其次,应确立以德为先的原则。师德建设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理应以德为先,将思想道德摆在首位。然而,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往往出现借师德需与工作相结合的理由,用学科、科研、教学的建设替代师德建设,将其他方面的成果等同于师德建设的成果。质言之,是名为“德”,实为“能”。为此,师德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克服文件中“德”为首位,落实时“德”被边缘的倾向,摆正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的位置,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关系,在认识和实践中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坚持德为首位、德为统领的原则。再次,应确立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中带有普遍性的工作,但是由于学校的类型、层次、特点不同,师德的具体表现亦不完全相同。为此,师德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克服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形式主义等倾向,认真研究本校的特殊性,制定和建立符合本校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政策与制度,选择适应本校实际的建设方式。在师德建设中,高校只有遵循了上述基本原则,才能取得师德建设的实效。这样,大学精神的弘扬才具有了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基础条件。

  3.突出师德建设重点是大学精神得以弘扬的根本。重点是行为的着力点。要弘扬大学精神,必须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弘扬两者有机结合的问题,以拓展、提升师德建设的内容与层次,把握大学精神得以弘扬的契机。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建设的目标是激励教师做到政治坚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同大学精神的内涵实质如一。师德建设的内容与目标蕴涵、体现了大学精神。为此,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必须克服大学精神与师德相分离的倾向,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精神融入到师德之中,将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师德对大学精神的载承功能。这样,大学精神的弘扬就能够实现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

  4.优化师德建设环境是大学精神得以弘扬的保证。环境是行为的必要条件。要弘扬大学精神,必须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为大学精神的弘扬提供有力的外在条件保证。为此,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克服重物轻人、重智轻德的倾向,全方位地贯彻落实以德为先的精神。在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的确立,各种政策的制定,各项制度的建立,选人用人的标准,资金设备的投入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等方面,都将有利于师德建设的加强,有利于师德水准的提升作为重要的原则和目标,在学校形成加强师德建设的浓厚氛围。这样,大学精神的弘扬就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5.强化师德建设的领导是大学精神得以弘扬的关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弘扬大学精神,必须加强师德建设的领导,因为它是师德建设由软变硬的关键,也是大学精神顺利弘扬的关键。加强师德建设领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的领导应带头践行以德为先的原则,克服说多做少或只说不做的倾向,切实重视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并督查落实到位。二是高校领导应带头做师德的模范,克服利用各种理由严人宽己,言行不一的倾向,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争做大学精神精深把握和努力践行的表率。如是之,大学精神代代相传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责任编辑: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