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电影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电影文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网络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之贡献——以《明朝那些事儿》为例

  • 投稿丁丁
  • 更新时间2017-08-31
  • 阅读量623次
  • 评分4
  • 61
  • 0
李 莉

上个世纪末兴起的网络文学,由初期的“文学”身份论争、认定,到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跃升时间只十余年。网络文学,特别是网络小说,从成长历程看,它延续并发展了二十世纪初通俗小说的基本规范和美学风格,且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创作题材陌生化,叙事话语流行化,文本结构自由化,表现手法个性化,美学风格生活化,这些特征显扬了网络小说的时代风貌。

诸多类网络作品中,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下简称《明朝》)自出炉以来,多次“斩获‘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畅销的史学读本”。《明朝》虽然是一部率先从网络走红的小说,却以一种别样的风采跻身于当代历史小说之林,为广大读者喜爱,为历史学家欣赏,为学院派研究者关注。这部七卷本长篇以大明帝国近三百年兴衰史作为素材,对这一历史时期各种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了记述与品评。文体上,采用述评、图文等方式,融合各种话语,适度运用夸张、想象等修辞解读历史,从不同视角和立场刻画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审美上,以“好看”为创作宗旨,以“轻松”阅读为终极目标。以诙谐、幽默的笔调突显历史的精彩,力图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表现手法上,仍采用现实主义,让史料说话,依据史料做出判断;大胆澄清某些成见和偏见,不虚美不隐恶。由此可见,《明朝》是一部罕见的具有创新思维的述评体历史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要贡献,可谓网络小说,乃至当代小说的精品。

一、述评、图文、注释结合,创新叙事文体

历史有很多种写法。当《万历十五年》以新异的方式出现时,引起了人们惊呼,学术著作居然可以这样写!与之相比,《明朝》显然不属于学术著作,作者自己也不能确定其体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认为是“札记”。事实上,从文本的篇幅、规模、语言、表达方式及体现的思想深度看,远大于“札记”的形制。可是,它又与传统历史小说、甚至当下任何一部小说都不同,独具个性。

1.述评体的自由运用。依据文本各章节的标题看,它不是章回体小说那种严格规整的对偶句,字数长短不一,形式不一。篇幅则根据叙述要求自由取舍,夹叙夹议。文本自头至尾,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苦难出身到末代皇帝崇祯的上吊自杀,对十七位皇帝、数十位杰出名人、数百位有名有姓的大小官僚、饮食男女梳理得清清楚楚。勾勒出清晰的线索后,融通各种话语,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选择性述评。述为基础,评为目标,评价标准为“德、能、勤、绩、廉”。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保持积极的态度,不随意臧否。因此,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常常跳出事件,描写、叙述、议论、说明、评价等方式有机结合。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部述评明朝历史的著作。述评体是《明朝》作为叙事文体创新的显著亮点。又因为文章采用了很多小说的笔法,如人物描写、心理分析、细节交代、环境烘托、伏笔照应、穿插补叙等,所以应该是典型的历史小说。可作者并不满足于这些既成的传统手法,力图在表达语言和表达方式上创新。例如,小说开篇第一章“童年”就是从“一份档案”开始。

一般来说,档案很枯燥,除了解一个人信息外,格式千篇一律。作者却建构了一份颇富趣味的档案作为全书的总起。“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家们在构思作品开头时总是绞尽脑汁。这里,作者似乎信手拈来,采用当下非常流行的了解个人信息的形式——档案,以调侃的语气描述大明开国皇帝的草根身份、文化程度和曲折经历,衬托他所做的巨大功业。叙述史料的同时,作者采用括号的形式加入自己的点评,这就有了创意。事实上,这种表述方式在网络领域司空见惯,可是挪用到小说叙述中,其新异感陡然而生。而且,文本描述的是一个六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权力和地位至高无上。作者一改“学究”们“故作高深”的套路,以认真的态度,诙谐的语气、幽默的语言把历史的严肃面目改写了。

根据现有历史小说表现的共同要素看,《明朝》的特点突出在三个方面:其一,多数小说特别重视的“描写”性文字,如细节、对话、环境、心理和动作描写等,这些在这部作品中都存在,相较于评论,比例却很小。其二,很多小说作者刻意隐藏评论,不愿显露自己的观点,认为应该留下空白让读者思考;该著作却大张旗鼓、堂而皇之声明自己的“评价”,且不乏新意。其三,最为特别的是,作者充分发挥现代汉语的强大张力,大量运用各种话语,尤其是当下流行的网络话语评述历史,语境不同,语用效果不同,趣味自然滋生。“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人们完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好看”是终极目的,“轻松”是美妙读感。当年明月的大胆尝试告诉人们:小说可以这样写!

2.注释体、图文体结合。文本创造性地运用括号(如小说开头)、图表、页下注来解释、说明、补充一些相关的人和事。图文精印版的《明朝》中,插入了很多地图、官职级别图、历史人物间的关系图、重大事件统计图、漫画图等等,生动形象。第三部《祸根》有一副漫画,图中有四个人物头像,配有八个字“想要入宫”“必先自宫”,说明荒唐可怕的太监制度。从整个明朝的发展看,太监对明朝朝政干预非常大,以致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虽然,宦官中也有郑和一类优秀人才,可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坏太监造成的影响更为恶劣。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事业的发展。这幅图虽然只有八个字,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明朝太监制度影响之深远,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此外,图文精印版还在页下以“参考消息”形式补述一些微故事。如第三部《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一章里,有一条“参考消息”说“皇帝是个高危职业”,历史上有八百多人从事过这份工作,“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九岁,除了个别幸运儿外,很多人属于非正常死亡”。皇帝们的短寿和千奇百怪的死亡方式说明他们职业的“高危”性,读来让人唏嘘。原来,贵为“天子”的皇帝在人生归途上也和普通人没有两样,有的甚至更为悲惨。作品用十分新鲜而富有神秘感的方式表达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职业现象。既有统计数据,也有观点评论,短短百十个字蕴藏了丰富的信息。后文中,类似“消息”还有“重量级太监余英”“敲诈专家逮杲”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微故事对正文中的人物事迹做了有力补充。

由此观之,作为述评体、图文体、消息体创造者,《明朝》在小说文体创新上的确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不愧为一部富有创新特点的历史小说。

二、传统、民间、流行融汇,创新话语体系

当下有影响的历史小说《李自成》《张居正》《康熙大帝》《曾国藩》等都是采用传统的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述,呈现端庄、严肃、整饬之风格。《明朝》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话语,融合历史名词、行业术语、政治话语、民间俗语、生活用语、网络流行语等,用“大杂烩”“一锅煮”方式“轻松”表述纷繁复杂的历史,呈现幽默、戏谑、调侃之风格。

1.古名今释,要义轻取。书写历史,自然会涉及很多历史名词和术语,如称谓、官衔、地名、行业、物产等等。对此,作者在理解该词本义的基础上,找出其引申义,再围绕某些相关事件挖掘它对人物命运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个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意义,再加以适当的评点和阐释。于是,一个看似枯燥的术语被他解释得生动、清晰而且透彻,其内在含义也就能轻而易举地了解。

明朝社会,一个人要想接近权力顶峰,有两条路可走,优秀者经过艰难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非优秀者走“太监之路”。为此,文本不惜笔墨描写魏忠贤的太监之路。

“太监,是一份工作,极其热门的工作。”成为太监,就有机会接近皇帝。“皇帝就是老板,就是CEO,就是一言九鼎,总而言之,是说了算的人物。而太监,就在皇帝的身边,所以只要哄好皇帝,太监就能得到权力以及他想得到的一切”。

这样,读者一下子能明白“太监”“皇帝”是什么人,承担什么职能,享有什么社会地位。为了接近皇帝,社会流氓地痞魏忠贤抛妻弃子,自行阉割,费尽心机当了太监,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祸国殃民的太监。为了揭示其“成功”之路,作者又诠释了与之相关的系列术语“典膳”“对食”等。这些专用名词既刻画了人物性格,又提供了许多历史知识、历史经验,也告诉读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明白一些历史道理。

相对于历史名词而言,很多带有定论性的抽象名词并不好阐释,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以概念说概念的圈套。当年明月展示了极强的阐释能力,下面两个概念可以充分说明。

作者在第壹部专门开设一小节谈论“气节”,认为“气节就是真正的勇气”。面对燕王朱棣的“靖难”,建文帝朱允炆时代的很多名臣为保持气节或自尽,或被凌迟。“读书种子”方孝孺宁可被凌迟被灭十族,也决不向朱棣的屠刀屈服。他的死反映了朱棣的暴行,也展示了读书人的气节,并成为读书人的楷模,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赞赏。方孝孺的气节实质上是一种士大夫精神的彰显,明朝近三百历史,许多读书人如张居正、杨涟、左光斗等的行为均折射出了这种高贵品质。

著作对“封建士大夫”及其精神予以深刻诠释,既看到了他们不足的一面,又赞美了他们那种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接着,作者用四个“坚信”排比句,进一步阐释士大夫精神。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士大夫们或劝谏昏庸的皇帝勤政廉政,或与邪恶势力斗智斗勇,或为惠民政策而推行新法。总之,他们愿为国家安危、民生疾苦流血,愿为捍卫信仰、公理、正义而牺牲。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绵延不衰,中华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作者运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解读气节、士大夫精神等抽象概念,同时辅以大量人物和事件来说明,读者就容易理解背后蕴含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这是作品的深度所在,也是作者的叙述智慧所在。

2.雅俗交融,古今互译。处于中世纪的明朝,虽然也有白话流行,但各种文字记载的历史大多使用文言。要把晦涩的文言读懂,把复杂的历史文献、历史观点融通,再用通俗的语言富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这需要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当年明月的才华在这部作品中得以充分发挥。

首先,著作积极进行话语转换。《明朝》运用了大量民间俗语、修辞书写历史,使作品通俗易读。“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说明毁灭一个王朝很容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明朝初年军事大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没有遗传父亲的军事天赋,是一个“军事白痴”,为朱棣篡位提供了条件。恰当的修辞最能突显人物性格。作品描绘明朝官僚张经等人瞧不起职务较低的赵文华,用一种揶揄的语气写出他与严嵩的“父子”关系。文中运用了反讽、粘连、仿词等修辞,把明朝官场上的黑暗揭露出来,从侧面看出严嵩的奸诈,以及他是如何培植自己的党羽,也为后文严嵩和赵文华的勾结埋下伏笔。

其次,著作交替使用古今语言,让事件的原貌和作者的意思能够清晰表达。如第陆部十七章殉道中写顾大章为了给杨涟等人报仇,忍辱负重,利用对手要他招供的机会向世人揭示了杨涟、左光斗等维护道统的东林党人的真正死因,是魏忠贤、许显纯等人故意造成的谋杀。他屈辱地活着,对前来营救他的人说道,“我要把凶手的姓名传播于天下(播之天下),等到来日世道清明,他们一个都跑不掉!(断无遗种)”。“一天之后,他用残废的手(三个指头已被打掉)写下了自己的遗书,并于当晚自缢而死” 。这两段引文中的括号作用不同,前两个是作者引用史料中的原文,通过文白对比说明顾大章的真实意图,以及作者对事件的理解。后一个是补充说明情况的。赞美顾大章的隐忍“不为偷生,只为永存”。类似写法,文本中比比皆是。

3.正话反说,反意正用。第四部东南奇才一章中谈胡宗宪时,通过“背黑锅”事件来叙述他的机智和英勇无畏。军中发生哗变,“是个超级黑锅”,为防止麻烦扩大,需要有人去背“黑锅”(制止哗变), 可是“谁也不愿去背”。面对这种万分棘手的事情,胡宗宪站出来愿意独自去解决。对他的举动,参将等官员集体“感谢他牺牲小我、成全大家的背锅精神”。胡宗宪凭借他的胆识和谋略,只用几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圆满完成了他在边关的“毕业考试”。从黑锅引申到“背锅精神”,看似调侃,实质上反映了胡宗宪“准确的人心洞察力、惊人的局势判断力,这就是胡宗宪的卓越才能”。之后,胡宗宪顺利从边关前线调往相对富庶的浙江,为后来建功东南打下基础。

反意正用是作者常用的手段。“在我看来,魏忠贤固然是个文盲,却是一个有天赋的文盲,他的这种天赋,叫做伪装。……他骗人的态度,是极其真诚的。”不随意夸张,也不故意缩小,通过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以如此辩证的态度评述历史,让读者明白作者的历史观,通过作者的态度影响读者的是非观念、历史观念,还原历史,澄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4.繁事简说,深意浅谈。叙述一个朝代的历史,必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思想等方方面面。通过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把历史表述清楚,并非易事。特别是那些深奥的哲学思想和观念,很难把它作为小说素材表述得富有情趣。当年明月巧妙地运用“箭靶”式方法围绕对象进行全方位阐释。例如,玄奥的“道”,作者从哲学、理学、佛者、武者等角度予以分析。层层论证后,他用流行语作总结:

上面大致解释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话,也不用去照翻译了,概括起来,只要你懂得三点就够了:

一、道是个稀罕玩意儿,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二、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三、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这样了,能看明白就行。

这就是典型的深入浅出。作者理解深刻,再用很“牛”的流行语解释博大精深的玄而又玄的道。即使是年轻读者,也容易懂得。正是这样的俗说,为后文的“守仁格竹”、守仁悟道并创立心学思想打开了通道,读者能以轻松的姿态站在哲学之大门,领悟其中的奥妙,遥远的历史也因此贴近现实。类似的分析和阐释,《明朝》中不胜枚举。其精彩和简约体现了作者的睿智与敏思。

三、突显、链接、并置交织,创新叙事结构

1.突显观点,叙事独辟蹊径。传统历史小说注重人物形象、心理活动、事件细节、场景环境等方面的描写;《明朝》则通过对史料的概括性介绍,侧重于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与议论。如第伍部第十章《敌人》中,关于张居正“夺情”和“廷杖”四位官员的陈述,文本没有细述“廷杖”过程,而是用“关于打屁股问题的技术分析报告”说明廷杖的形式、执行、后果等问题,并分析这一酷刑的价值,行刑人手中的奥秘以及廷杖给受刑者带来的后果,揭示出张居正的矛盾和苦楚。准确地说这是一篇评论文章。比较熊召政的《张居正》“午门廷杖血飞似雨 微臣忤旨气贯如虹”这部分,著作不厌其详地描写行刑前受刑者的表情、准备工作,单是此段就让读者心慌气闷。不止如此,作者又花笔墨淋漓尽致地描写廷杖过程中监官数数的过程,受刑后皮开肉绽的惨烈场景以及家属们撕心裂肺的嚎哭,各位观刑者的不同心理,郎中们施救的技巧等等。这段精细描写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让读者想象场景的酷烈和手段的残忍,政府机构的腐败;也见证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场面描写的叙述能力。当年明月的论述文字则让人更多地思考:为何如此呢?为何有此情况产生呢?能制止、能废除吗?描述性文字产生美感,评述性文字则倾向于思考。

基于作者观点不同,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产生的阅读效果也不同。关于李太后要废万历皇帝的事情,《万历十五年》只有四个自然段几百字交代,《明朝》描述了千余字,《张居正》则运用了三章篇幅细描。或许是史料掌握的差异,或许是作者选取历史资料的视角不同,作者关注的重心各有千秋。可见,对于历史的评判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各自理解的历史。一旦产生共鸣,达成的共识才是对历史的真正理解与把握。

秉着“历史真实”的原则,《明朝》塑造并评价了许多英雄形象,如郑和、于谦、戚继光等;许多政治人物,如张居正、徐阶、申时行等;以及富有思想和高格的人物,如王守仁、海瑞、李时珍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刻画正面形象时,不是一味唱赞歌,而是将他们和强大的对手,如强敌、奸臣、坏人进行对比描写,通过对手的凶残、卑鄙、暴戾来反衬正面人物的光辉。即使描写正面人物,作者也不忽视其缺点,尤其关注那些被史学界忽略的史实,或是梳理一些流传的谬误,然后揭示他们的不足与缺憾,力图再现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人。如“奇怪的人”(海瑞)“张居正的缺陷”“绝顶的官僚”(申时行)“小人物的奋斗”(杨涟),让人们看到时势是怎么造就名人的。“致命的正义”(徐阶扳倒严嵩父子)“毁灭之路”(魏忠贤)则让读者看到坏人、奸臣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历史上各色人物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悲喜剧,他们在特定时刻影响着历史发展,也演绎了一幕幕社会悲喜剧。历史很生动,历史也很残酷,有人为了欲望,不惜一切手段;也有人为了黎民百姓、为了正义和道统,甘愿付出鲜血乃至生命。

2.链接事件,逐层论证。为了说明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重要性,当年明月往往会对其职务、出身、来历或者名分进行详细追溯,让读者明白他所要阐述的对象是一个什么角色。如第陆部“一个监狱看守”中谈到孙承宗的“伟大”、布衣汪文言对东林党的巨大影响便是如此。这种“来龙去脉” 的阐述法,交代了人物和事件,再通过作者的考证、分析,水到渠成的推理之后便得出了应有的结论。他谈汪文言的厉害,是先说东林党的厉害,这么一个庞大的厉害组织最后因一个出身平民的普通百姓汪文言改变了。为了说明汪文言出身的卑微,作者详细追溯了明朝县吏制度中官与吏的联系和区别。如此卑微的小人物,竟成为权倾一时的太监魏忠贤的头号对手。文章先抑后扬,通过梳理各种人事关系、历史关系、社会关系揭示人物的性格命运。

谈及东林党,《明朝》提到很多人都在坚守“道统”,杨涟是其中之一。文本用心理对话、自我拷问的方式评价其坚定信念及其所达到的思想境界。“为了公理与正义”,杨涟遭受了魏忠贤黑手党的极端折磨:铜锤砸胸,布袋压身、铁钉穿耳,长钉入脑等极刑。面对惨烈酷刑,杨涟毫不畏惧,用生命殉道,保全了道统。为后人树立了不屈服于黑暗与邪恶的硬汉形象。为了证明杨涟的清白,受尽折磨的汪文言也保持了高尚的气节,始终没有屈服魏忠贤们的百般折磨。他虽然有不光彩的过去,关键时刻却保持了气节。为正义献身,为道统坚守的人终究会赢得历史的尊重。

在第七部第九章“阴谋”中,作者照应第六卷关于袁崇焕坚持的经历和坚守的精神,对他的死写得很简略,对他的评价却长篇大论。先把历史人物归类为三种,关键人物、重要人物、鸡肋人物。认为袁崇焕属于第二种,面对前人的争议和史料的模糊,作者又细心梳理崇祯皇帝、袁崇焕和大清之间的关系。原来期间隐藏着一个阴谋,即利用袁崇焕换取崇祯皇帝的声誉。为了保全大明帝国和崇祯皇帝的声誉,一位优秀的将领终因皇帝听信谗言而蒙冤致死。要还原这位英雄的真实面目,作者不惜链接大量史料进行考证和推理,得出“绝非谬误”的结论:“无论是前世的纷争,还是后代的阴谋,对袁崇焕本人而言,都毫无意义,他竭尽全力,立下战功,成为了英雄,却背负着叛徒的罪名死去。”对于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作者摆出各种观点,耐心地梳理各种史料,层层解套,排除偏见,澄清误解,将这个历史人物的双重性呈现出来。袁崇焕并非天才人物,有许多缺点,但他忠于职守,捍卫疆土,最终却惨遭凌迟。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思考。

3.结构长短并置,注重上下文起承转合。相较于传统小说,《明朝》的叙事结构并不“均衡”。如第贰部“信念”这一章共七个小节,“废物利用”这节长达四个页面,有上千言,而“决战的信念”却只有四行不足一百字。这种失衡的结构通常会受到诟病。但纵观整部作品,长短交织的结构恰好显示出错落有致的特点,与整部作品的叙事风格一致。因为,作者要突出的是“信念”,强调于谦作战有方,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的大智慧和大胸怀,属于精神上的准备,所以,不必啰嗦。类似的结构,书中并不少见。如前一章“土木堡”中,结构上十分类似,其他小节叙述详细,尾声部分只有六行。真是简单明了,要言不烦。更为出彩的是,此章内有一节为“战争是怎样炼成的”,基本上远离了明朝,花费很长篇幅大谈特谈“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的缘由和利弊,以及对战争构想的一些程式。初看文章游离了主旨,似乎多余,可是紧接后面的一节为“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司礼监王振,也就是个奴才”,这场战役的“后果可想而知,也不堪设想”来批判王振干预皇权,导致“土木堡”大败。作者跳出文本,用打比方和说案例的方式解释复杂的历史战争,比专业的军事术语分析更通俗更生动。

对一些影响极大的特别的人物,作者则不吝笔墨浓墨重彩地描写。描写中注重各种修辞和话语的综合运用。如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领袖,周谷城的《中国通史》引用了《明史》中的两段文字作为介绍。而对他们召开的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用小标题注明为“大会于荥阳”,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件,当年明月的叙述方法很时尚、富生趣。先在前一章交代农民军起义原因,然后用“开会”标志这一节的内容。根据会议发言情况,引出主要人物,插叙张献忠、李自成的出身经历,对他们的性格做简要评价。最后又回到这次大会上,叙述张、李各自的态度和表现。面对明军的强势打压,许多人主张逃跑,张献忠“有种”,不愿意逃跑,可是他又“没辙”,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突围。李自成“有辙”,“以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无畏的勇气,指出那条唯一的道路”(攻打凤阳),义军得以继续前进。

比较后发现:两段史料都运用了人物对比的手法,历史观基本一致。都批评了明朝社会的黑暗,指出了民生的艰难疾苦,肯定了起义领袖的才干,尤其突出了李自成的勇猛与智慧。不同在于:周谷城先生用文白夹杂的话语、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叙述历史,且叙述态度十分端庄,注重史料的引证。当年明月的叙述态度是严肃的,叙述风格是诙谐的。为了产生更好的叙述效果,他对史料进行了重组和加工,采用了倒叙、顺叙、补叙、插叙等叙述方法。叙述语言十分时尚,运用纯粹的当代白话(口语、俗语、流行语、网络语)叙述历史,用简明的语言揭示社会变动的深刻问题。

注释:

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礼拜六派小说,所呈现的各种文体为通俗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铺垫和规范,被认为是现代通俗文学的发端而载入史册。作为正统文学的重要补充,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网络文学则是现代通俗小说的延展。

网络小说的题材主要有六大类:一是玄幻小说,以无边的想象和奇谈怪论引人入胜,如江南的《知音漫客》《龙族》系列小说。二是侦破小说,如法医秦明的《尸语者》《第十一根手指》《无声的证词》等。三是具有民间巫术色彩的鬼怪小说,如血红的《巫颂》、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等。四是通过新颖、神秘、特殊职业的特殊生活来吸引眼球的恐怖小说,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系列小说。五是现实题材小说,反映当代社会种种人生 ,如六六的《蜗居》等。六是历史小说,通过穿越历史建构名人故事、宫廷斗争、帝王权术的小说,如流潋紫的《甄嬛传》、蒋胜男的《芈月传》、海晏的《琅琊榜》等小说。如果细分,还可以列举很多类。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壹部到第柒部,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若无特别说明,下文提到的引文均使用该版本,只注明卷数和页码,不再重复说明作者和出版社。插图版使用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年版。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封套。

2006年3月,当年明月开始在天涯写作《明朝那些事儿》,此后点击率不断飙升并刷新。2016年3月22日,第十届作家榜主榜发布,当年明月以475万元年度版税收入列第25位。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v199065.htm?fromTitle=%E5%BD%93%E5%B9%B4%E6%98%8E%E6%9C%88

当代文坛上历史小说的比例并不大。主流文学中,被公认的有影响的历史小说家和作品有姚雪垠的《李自成》、熊召政的《张居正》、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等“帝王”系列小说,唐浩明的《曾国藩》等系列小说。这些作品的出现,掀起了一股研究历史、阅读历史的热潮,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历史剧的热播。《明朝那些事儿》出现后与上述作品共同享有历史小说名作之美誉。

《明朝那些事儿》已有很多版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版本中,目录前均有历史学家毛佩琦写的《历史原来很精彩》一文,封底引用了他的一段评语。认为这部书“的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图文精印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年)的则由毛佩琦审订。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引子》第壹部,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版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可见,这是一部进行历史专题研究的学术著作,而且每章结尾都列举了大量注释,说明资料的详细出处。《明朝》也引用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但出于表述的顺畅,很多资料出处被省略掉,而且对于历史叙述所用的语言进行了全新转换。更倾向于小说。

作者评论:于谦是“德才兼备”的“英雄”;王守仁是“不出世之奇才”“圣贤” (第叁部第7页);杨涟是“伟大的殉道者”,“千年之下,终究不朽”(第陆部第253页);魏忠贤“是死太监,是无恶不作、无耻至极的死太监”(第柒部第23页);真正的崇祯“敏感、镇定、冷静、聪明绝顶”( 第柒部第35页)。这类评价在七部小说中比比皆是,中肯而深刻。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性:?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主要经历:1328年-1344年放牛……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与开头照应的结尾是:第二十一章“结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精炼精辟!

如姚雪垠的《李自成》、熊召政的《张居正》、唐浩明的《曾国藩》、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等。

政治话语、网络话语不一定是文学语言,但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特定的意义和美感就成为文学语言。

文体创新上,当代很多作家都在不断寻找突破。如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词典体,阎连科《受活》的注释体,孙惠芬《上塘书》的块状体,莫言《蛙》小说中采用的书信体、戏剧体和叙事体大融合。这些作家在小说文体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8页。

明宣宗时期,有一个特例是把各地教育部门中表现不好的官员调入京城当官,工作是“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王振渴望出人头地,又因犯错误不甘受罚,自愿干起了这一行当,结果成为太子朱祁镇的老师。太监与后来当上皇帝的朱祁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取得了信任,不顾大臣反对,煽动皇帝出征攻打瓦剌,结果导致土木堡战役大败,致使明朝元气大伤。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年版。这几条消息分别见第三部第12页、第175页、第234页。

例如:“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第壹部第52页)这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对朱元璋的命运转折有重大意义。 “吕公车是一种举行攻城车,但由于拆卸复杂、不易活动,所以在激烈的战斗中很少使用。” (第壹部第57页)这种看似笨重的车在关键时刻会产生令人惊喜的作用。“在明代,总督不是地方官员,而是中央派驻地方工作的领导,工资、户口都挂在中央。”(第肆部第167页)一句话交代了总督的级别、职责和地位,也为后文的人事关系埋下伏笔。当然,有些名词不但内涵复杂,还牵涉许多人物故事,作者需要细致解释,且注意前后照应,把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再围绕该名词建构一个故事链。

第陆部第210页、第211页、第212页。

“所谓典膳,就是后宫管伙食的,听起来似乎并不怎么样,除了混吃混喝,没啥油水。管伙食固然没什么,可关键在于管谁的伙食。”(第陆部第215页)就这样,貌似不起眼的平常职位,却给社会混混魏忠贤以接近宫廷事务的机会。之后,他又转岗到宫里的“仓库保管员”,进而了解到更多的宫廷斗争和人物关系。然而,魏忠贤并不满足,他还大胆地搞起了宫廷“对食”。为了说明“对食”的特殊功能和潜在风险,作者多次铺垫后阐释道:“说穿了,对食就是谈恋爱,谈恋爱是讲规则的”( 第陆部第221页)。魏忠贤吃对食不讲规则,不仅不讲规则还把讲规则的人除掉了。可见其蛇蝎心肠。

第壹部三十一章开篇就解释道:“所谓气节这样东西,平日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也经常被当做大棒来打别人,但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机关头表现出来的。而在这种时候,坚持气节的下场往往不会是鲜花和掌声。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对屠刀时体现出自己的气节(第壹部第292页)。

“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第陆部第267页)。

这两处引文分别见第壹部第11页、第203页。

“老子是二品正部级、两省总督,你小子不过是个三品副部级侍郎,竟敢在老子面前耍威风,你算哪根葱?……然而事实证明,赵文华确实算根葱,还是根大葱,你们敢欺负我,我就让我爹来收拾你们!他爹就是严嵩,虽然他姓赵,严嵩姓严,但所谓有奶就是娘,有权就是爹,不必奇怪。”(第肆部第167页)

第陆部第258页。类似写法有: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信使张子明报告他洪都情况,希望他派兵援助朱文正。“陈友谅来了很多人,但死伤已经十分惨重,而且出师时间过长,粮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他(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第壹部第61页)。括号外是作者的理解与翻译,括号内是引用的文言。

这两处引文见第肆部第170页、第171页。下文关于魏忠贤的引文见第陆部第215页。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又说,“对于不同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碣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此即所谓佛者之道。”“而关于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武艺高强的人用剑越用越短,最后达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之境界。第叁部第113-114页。

第陆部第236页中解释道统,“所谓道统,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是这个国家几千年来历经苦难挫折依旧前行的动力。”

作者评说:“追逐权位、利益至上的老油条汪文言,经历几十年官场的沉浮、尔虞我诈之后,拒绝了诱惑,选择了理想,并最终成为了一个正直无私的人。”(第陆部第248页)

很多大臣看来,若把袁崇焕说成英雄,皇帝处死他就不应该;把他说成是卖国贼,他的死就罪有应得。

第柒部第121页。

“据史料记载,这个人言语温和,面目慈祥,是个亲切的胖老头。现在,让我们隆重介绍:明代太监中的极品,宦官制度的终极产物,让刘瑾、王振等先辈汗颜的后来者,比万岁只差一千岁的杰出坏人、恶棍、流氓地痞的综合体——魏忠贤”(第陆部第208页)。这里既有讽刺、揶揄,也有鉴定等级极高的语词来推出魏忠贤。是上一节的结尾,也为下文“混混的幸福”开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悬念。

《中国通史》评价为:“李闯等的部众大会于荥阳,议决进取。这一次的会集,关系极大:决定进取的宗旨,一也;配备各方的军事,二也;突出西北的范围,三也。《明史》云:……”接着史书引用了一大段话。周谷城:《中国通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9页。

“在中国历史上,造反这类活,从来都是被动式,闲着没事干,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门槛也高。”可是饥饿的农民还是起义了:“没有训练,没有武器,没有兵法,没有指挥,就没有胜利”(第柒部第168页)。遭到政府正规军的有力反击,起义军陷入了“节节败退”的境地。关键时刻的一次关键会议挽救了民军命运。于是,文本单独开辟“开会”一节,开头叙述为:“开会的地点,在河南荥阳,故史称‘荥阳大会’。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一次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会议。”然后用不到一百字简要介绍评述参会者的情况,再总结:“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空前的大会,人多的大会”(第柒部第201页)。然后大幅补述张献忠、李自成的起义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