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学前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幼儿同教师专业伦理缺失的表现及致因

  • 投稿终结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930次
  • 评分4
  • 63
  • 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中心幼儿园 杨水琴

摘 要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对道德理想的要求,而是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伦理素养。幼儿园教师行为的一次次越过人性的底线,不断给幼儿造成终生的遗憾,这背后有幼儿教师职业本身的困惑,然而更多的却是教师专业伦理的没落和缺失。文章首先论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表现,然后从四个角度剖析了伦理缺失背后所隐藏的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专业伦理 缺失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及保教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或行事准则,以及在这些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对道德理想的要求,而是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伦理素养,它关注于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团体,在其工作中发生的神圣而又具有人文本性的伦理秩序和伦理精神。一个园长把火钳指向了毫无反抗能力的幼儿;一位年轻的老师,面对“不乖”的幼儿,她失去了耐心,在用锯条进行恐吓的时候误伤了可怜的孩子……幼儿园教师行为的一次次越过人性的底线,不断给幼儿造成难以泯灭的伤痛,这背后有幼儿园教师职业本身的困惑,然而更多的却是教师园专业伦理的没落和缺失。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表现

诸多资料和数据显示,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并且教师对幼儿教保伦理的缺失现象较为复杂,有轻微的,也有较严重的;有群体的,也有个体的;有教师有意识的,也有教师无意识的;有深层的,也有表层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伤害幼儿事件时有发生。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威胁恐吓、武断夸大、爱算旧帐、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能力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是情节比较轻微的,例如:午睡时,一位小朋友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老师发火:“怎么又是你,你就不能安安分分的躺在床上,老是这样动来动去,难道你有多动症?”还有一些是情节较为严重的,有些老师或者是为了发泄自身生活中积压的不满情绪,或者是为了工作的简便易行,抑或者是在讲求效率与追求教保品质、加之自身经验与能力的有限,着实找不出更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情急之下所采用的一些严重伤害幼儿身心的做法。

2.教师对幼儿有失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

教育的发展、幼儿生命成长的诉求呼唤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幼儿教育过程的公平并不是要求教师以一致的手段、统一的方式去对待所有的幼儿,当然也不是要求教师在固有的思维定势下带着“有色眼镜”去对待不同的幼儿,而是强调差异对待的行为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幼儿教保活动中,教师运用惯性思维,依照旧有经验和印象不公平对待幼儿的现象依稀存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难免会使教师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情感偏向。教师的偏爱导致对待不同幼儿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教育行为,教师眼中的好孩子,会得到与众不同的关爱和机会;而孤僻、退缩、不善交际的幼儿则几乎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是被教师忽视甚至遗忘的群体。

3.对幼儿尊重与了解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那么幼儿也不例外,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幼儿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地位,还包括对幼儿能力、兴趣等的尊重,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就必须首先要真正了解幼儿,包括了解幼儿需求、了解幼儿能力、了解幼儿意愿等等。但是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幼儿尊重与了解的缺失现象还是存在的,表现在:幼儿的兴趣被抹杀,幼儿的情感被忽略,幼儿的人格被伤害,幼儿的见解被漠视,幼儿的权利被剥夺,幼儿的差异被掩盖,教师有时怕麻烦或为了追求效率,习惯对能力较差的幼儿实行包办代替等等。如给吃饭慢的幼儿喂饭,给不会叠被子的幼儿叠被子,给穿衣慢的幼儿穿衣服等等,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吃饭慢的幼儿吃饭依然慢,不会叠被子的幼儿仍然不会叠被子……

4.过度注重自身权威,侵犯幼儿权利。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行为还表现在:教师过度注重自身权威,有意无意侵犯幼儿的权利。传统教育中“教师总是戴着知识权威的面具,而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积极的人际交流的情感体验”。[1]虽然说现实的幼儿教育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权威作用,不夸张地说,“教师行使其权威是理想的幼儿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基石。但是任何权威都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其适宜的范围,滥用权威的作用,应有的理想状态就会被颠覆”。[2]然而,现实中某些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幼儿作为一个学生所需遵守的潜在的规章制度而忽略幼儿的权利。教师相对幼儿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权威主义严重,使得一些教师没有把幼儿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

5.身教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幼儿园教师的身教失范指教师在幼儿面前有意识或无意识所表现出来的不当言行,并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目前的幼儿园中,由于教师素质的良莠不齐,教师身教失范的行为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如活动中随意使用通讯工具,向家长暗示所要财物礼品,佩戴超个性的首饰,言语粗俗,行为夸张怪异等。此外,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但是却经常抢在孩子前面倒掉不愿吃的饭菜;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别人,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却不喜欢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懂得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俗话说,学为人之师、行为世之范,幼儿园教师更是承载着启蒙幼稚、启迪心灵的公众期盼,其身不正,何育他人?

二、专业伦理缺失产生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保障措施不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养成,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不力,专业伦理的养成就失去了后劲,但由于社会的传统偏见及相关部门对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重要性的漠视,目前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保障措施还不是很有力。比如,幼儿园教师较低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统一的专业伦理规范缺位以及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中对专业伦理关注的缺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本身缺乏或不完善就无法有效的规范人的行为。没有完善统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教师的专业行为就失去了相应的依据,因而就无法有效地规范和指导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由此致使专业伦理缺失行为的发生。教师入职前的选拨标准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教师在职时对职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表现的参照。如果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考察,缺乏对教师个体伦理修养的关照,就可能导致教师入职后对专业伦理生成的消极对待,同时也为个别伦理素养低下的社会人员涉足幼教工作留下生存的空间。

2.专业伦理的养成缺乏适当关注。

教师的伦理行为最终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选择,即自律得以实现的,但这种自律境界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他必须受到社会的经常性伦理教育。然而在我国教育领域,由于教育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侧重于应试教育,专业伦理教育没有受到社会和教育机构应有的重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亦是如此。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堪称人师的教育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此,对师范生的道德要求就更高。但是当前为数不少的幼儿师范院校出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将更多的焦点放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上,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幼儿师范生专业伦理的培育。致使所培养的一些毕业生对从教的艰辛和责任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进入教学一线后出现了有违从业规范的行为。然而在职后幼儿园教师教育与培训的课程体系中,专门针对或有关专业伦理开设的课程依然很少。

3.园所文化制度中的不足。

教师的情感生活与人格修养离不开充满人文关怀的职业环境。而当前幼儿园管理出现了许多偏差,其中最大的偏差在于过分推崇以物为基础的理性管理范式,将理性管理形式化,而淡化了以人为基石的人文管理范式,表现在幼儿园管理中过分科层化( 重机构、重权力) 、标准化、数量化、制度化。[3]如此环境之下,幼儿园教师的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专业成长的需要不仅得不到合理的满足,甚至在重重压力下职业情感、专业认同出现异化,致使情感冷漠从而失去了对教育事业应有的忠诚,由此导致专业伦理缺失的行为。再者,多数幼儿园的评价体系都存在重绩效,轻师德的现象。

园所内激励和评价机制标准的制定更倾向于注重功利追求,刻板而弹性差,伦理素养的关注或者形同虚设,或者忽略不计,致使幼儿园教师的压力增大。此外,园所文化制度中的不足还表现在幼儿园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据调查,目前虽然有些幼儿园已经试图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监督机制依然比较薄弱,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缺乏实效。

4.教师自身的原因。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缺失行为的发生,不仅有其客观的外部原因,如社会保障体系、专业伦理养成、园所文化制度中所存在的弊端以外,更有其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是造成教育失误,出现有悖于为人师表言行的最根本的内部原因。其主要表现在:自我专业认同低、专业伦理意识淡薄、压力过大,职业倦怠使教师丧失耐心和爱心、个人特质中的不良因素。“研究者一致认为,近几十年来,社会变迁及其所导致的教育改革不断对教师职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固然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这些要求和期望也给教师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4] 职业倦怠使得不少教师把工作中的压力转移到幼儿身上,对幼儿失去了耐心、宽容和爱,面对幼儿的一丁点儿过错,就严厉训斥、恐吓,态度粗暴、生硬,给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此外,一个人天生的脾气秉性和生活经历共同造就了一个人的独特个性,个性则影响着人类思考、行动与感受问题的方式,从而也就影响着自己工作的态度和人际交往。

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家长同事交往中会无时无刻的表示出他们的个性,因而幼儿的身心发展无不受到教师个性品质的影响。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青年教师比有个性缺陷的教师更易成功,更易塑造有教养的、个性丰满的新一代,反之亦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1997:127-129.

[2]刘晶波.谈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权威及其限度——兼作对《升旗手的诞生》一文的回应[J].学前教育研究,2005(1):54.

[3]李克勤.伦理幼儿园管理的新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6.

[4]Roland Vandenberghe&A Michael Hubennan: Understandingand preventing Teacher Burnout:A Sourcebook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css. 1999(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