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学术研究论文范文,学术研究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马克思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投稿李成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573次
  • 评分4
  • 82
  • 0

周 经1,李勇刚2

(1.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2.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马克思虽然没有一部关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著作,但他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国际价值、对外贸易政策等重要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马克思;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

中图分类号:A811;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4-0032-03

收稿日期:2015-02-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非股权安排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及政策研究”(12BGJ03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08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经(1982-),安徽舒城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投资研究;李勇刚(1980-),广西桂林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散见在他的多部著作中,他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对外开放, 特别是对国际价值、对外贸易政策等重要思想深刻、全面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体系,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非常重视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研究,他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散见于他的多部著作当中,主要由国际价值理论,对外贸易政策等理论构成。

(一)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价值理论

1.国际贸易。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首先,国际贸易是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丰富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海外市场。“世界贸易则是大机器工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1](P448)当然,国际贸易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结果。其次,国际贸易使对外贸易交换国能够获取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比较利益。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会高于该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从而取得自己的比较利益。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劳动生产率低和生产技术落后,但如果进口自己资源匮乏和生产成本高的产品,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一定优势的产品,也可以取得自己的比较利益。第三,国际贸易可以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协调起来。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趋向不断进入新的阶段,各国的资源通过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世界各国都可以通过商品及服务的对外贸易来调节本国国内市场的商品及服务的供求,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求,改善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2.国际分工。马克思对国际分工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马克思认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自然条件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产生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国际分工的原因,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正是从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分工形成的原因。国际分工能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给参加的双方都带来好处,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在旧的国际分工模式下,商品流向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等商品,发展中国家则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产品和服务,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使自己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取得更多的利益。

3.世界市场。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本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国内市场已无法满足其扩张的需要,迫切要求突破国界,加强与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与交往,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集结在一起,先进的交换工具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包括的范围很广,不只是单一的商品市场,也已经形成了货币资本、服务市场。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具有巨大的作用,世界市场加强了各国之间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将世界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因而推动了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4.国际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商品的个别价值成为国别价值,该国商品的社会价值成为国际价值。国际价值是各国是在世界市场的商品交换中形成的,不是由某个国家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而是如马克思所说,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2](P614)决定的。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劳动生产率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因而各个国家生产同种单位商品具有不同的国别价值量。国际价值实质上就是世界市场内商品进行交换的市场价值。在世界市场中,商品交换同样遵循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的实现同样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任何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时,表面上看来是公平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得到的利益更多一些。

(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与国际经济贸易政策

1.对外开放与利用外资。国家之间必须积极对外开放,才可能充分利用全球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享有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利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必然会推动各国之间的科学文化交流。正如邓小平所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在实行对外开放中,要注意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要对投资方向加强引导,使外商的投资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2.国际经济贸易政策。马克思的国际经济贸易政策包括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理论。在世界市场中,每个国家只有采取符合国情的国际经济贸易政策,才能迅速推进该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19世纪初的德国,通过实行适时的保护贸易政策,迅速赶上了英、法等发达国家。后起的新加坡等国都是通过用符合国情的国际经济贸易政策,使国家走上了富强之路。贸易保护政策在给一国带来经济社会利益的同时,也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一国的贸易政策必须同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以后,以保护贸易政策为主就应适时的转向以自由贸易政策为主。自由贸易政策在本质上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能发挥出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功能,如马克思所说,“自由贸易扩大了生产力”。[3](P451-452)马克思指出一国实行哪一种贸易政策,不能脱离本国的国情,必须以自己国家的情况作为客观依据,要根据形势及时调整和改变对外贸易政策。

二、马克思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现实意义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仅要学会管理国内经济的本领,也要学会对外经济贸易的本领。掌握马克思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科学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际分工理论。马克思关于国际分工的理论,启示我们要利用国际分工大发展的契机,加快企业改制和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加快对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引进力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交换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特别是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对中国的产业分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中国的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来统筹产品内不同工序间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从根本上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竞争中的分工地位。

2.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国际价值理论显示着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国际价值理论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武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商品(包括服务)交换关系,国际经济秩序也就是世界市场的交换秩序。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发挥着调节、刺激、分配和分化等诸多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世界市场没有国界的限制,价值规律起作用也没有国界的限制,世界市场上交换双方要按照国际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我们现在要建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就是在国际价值规律基础上的正常的国际商品等价交换秩序。[4]其次,国际价值理论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指路明灯。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仍然不是贸易强国。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关键是基于科技之上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迅速提高。第三,国际价值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重要指针,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创新。目前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应为:(1)区域价值问题。世界市场中的区域集团化可能使国际价值形成区域价值。(2)价值的国际间转移问题。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际间的价值转移上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3)高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二战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劳动形式不断涌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值得重新研究的重要问题。

3.对外开放与外资利用。马克思关于对外开放与利用外资的思想,启发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状况和中国的国情,在新形势下发展了马克思的对外开放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明确提出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核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成为深化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当然利用外资的思路也要及时转变,要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应对,既要吸引外资又要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集聚新形势下对外开放新能量。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5]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认为,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必须利用好外国资金,处理好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利用外资可以扩大我国同各国之间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重点是农业综合开发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4.国际经济贸易理论。马克思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是一个科学、开放的体系,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因为它对于现实的深刻揭示和对未来道路的明确启示。马克思认为,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可通过自身俱有的比较优势在对外贸易中获取利益。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是充分利用本国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力图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这种对外贸易战略,使我国避免了单纯实行进口代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恶果,外汇收入增加,促进了劳动力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种对外贸易模式很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的出口使我们对外打开了国际市场,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导致外贸结构畸形、贸易条件恶化。我们必须改变对外贸易战略,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在对外贸易中,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价格、技术和服务等方面获取竞争优势。具备充分竞争力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由此可以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竞争优势”既可能依赖于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也可以凭借科技水平来创造,即使整体生产能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完全可以凭借技术创新在某些方面获取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5]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 胡静.江苏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

[5] 郑宝银,王伟利.指导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998,(4).

[责任编校:周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