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学术研究论文范文,学术研究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术研究问题以及能力建设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05
  • 阅读量240次
  • 评分0
  • 0
  • 0

  学术研究也是现在很多人都特别重视吧,它是对我们人类和自然社会规律和客观真理的探寻,我们只有端正研究态度,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地辛勤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学术研究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学术研究的态度与文献征引的几个问题


  赵玉龙


  文献征引是撰写学术论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具体操作中要讲求、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不能简单地随意征引“信手拈来”,更不能先入为主地歪曲、篡改原始材料。具体而言,文献征引中应至少遵循四个原则,即树立正确学术思想,严守学术规范;尊重前人成果,标注引文出处;勿囫囵吞枣,宜区分雅俗;斟酌上下文,不可断章取义。


  关键词:学术研究;态度;文献征引;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有其固有的程序和方法,我们从事这项工作、遵守学术规范与合理运用学术方法的前提是必须要端正研究态度,树立正确的学术思想。具体而论,就是要纯净学术动机,不急功近利,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而非稻粱谋的工具。要知道,学术创新不是随意拼凑,更不是猎奇、吸引他人的眼球,真正的学术创新与开拓需要长期下苦功夫、坐冷板凳,肯多方面挖掘、分析、提取材料与数据,这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能为。此外,在具体撰写学术论著时,所征引的学术文献和数据并非简单地“信手拈来”,而是要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与方法。下面本文拟就以上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敬畏学术,端正研究态度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目前我国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绩。学术研究制度建设也日臻完善,学术科研团队不断增多、壮大,诸多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但时至今日,学界仍然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学术腐败与投机依然存在,亟需广大学人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我们共同奋发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风清气正的学术研究环境,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著名学者范文澜先生曾提倡作学问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说研究学问一定要有耐性和恒心,要刻苦专研、厚积薄发,重视知识的积累,不可急于求成;要敬畏学术,端正研究态度,把学术研究看成是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去做,不能将其视作沽名钓誉、获取钱财的手段。刘世南先生《在学术殿堂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专列“勿以学术殉利禄”一节,告诫读者,学术研究绝不可以殉利禄为目的,应该抛开个人的浮名浮利,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吕家乡先生也说:“如果一个有知识的人用他的知识作为追逐名利、巴结权贵的工具,他就很容易失去知识分子应有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了。”[1]可谓肯綮之论。


  在学术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相较自然科学,尤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否则是很难对相关问题做出恰到好处的解决的。唐代文豪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2]宋代范成大在《送别唐卿户曹擢第西归》中也有“学力根深方蒂固”的诗句。因此,学术研究一定要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科研实践的调查和数据的搜集,不可单纯为了创新而偷奸耍猾,篡改科研数据,制造学术垃圾。事实证明,只有具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于思考、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真正有所突破和创新,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从古至今,大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作出突出贡献的学人,无一不是沉淀了深厚的学养,然后专攻于某一领域而获得成功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各种数据库的日益完备,这既给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学术投机和剽窃有了可乘之机。当前,一些学者错误地将学术研究当作稻粱谋的工具,学术动机不纯,利用现代便利的网络条件和信息技术,专搞学术投机,不重质量只拼数量,成批制造学术垃圾,毫无学术良知和责任可言,败坏学术风气,这是应当值得我们警醒的。还有一些学者为了哗众取宠,引起学界的关注,常搞轰动效应,凭借主观想象,毫无根据地提出一些所谓的“新说”“创见”,以盗取学术声誉。其实,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为博取名利作研究的,最后没有不以失败告终的。即使一时轰动,那也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后便无人问津,销声匿迹了。因此,在国家现有学术体制下,广大学人应该增强自律意识,自尊自爱、尊重知识,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和杜绝有违学术规范的不良学术行为。在学术研究中如果不肯下苦功夫,不善于吃苦,一味利用互联网和各种数据库胡乱拼凑、抄袭他人研究成果,那只会自取其辱,贻害学林,毫无意义。


  从事学术研究,我们必须时刻拥有一颗敬畏之心,从低处着手,从点滴做起,一心向学,刻苦用功,积微小以致高大,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荀子·劝学》中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3]王符《潜夫论·释难》中也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4]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众所周知的显著成绩的。在埋头治学的过程中,还需甘于寂寞,不为外界名利虚荣所动的修养和定力,不让社会上争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干扰自己,这也是十分必要的。东汉时期的班彪就是一位自甘寂寞、不慕虚荣的伟大学者,他对司马迁的《史记》既作了《后传》数十篇,又对《史记》中的缺点和错误加以订正,功夫下得很深。范晔在《后汉书·班彪传》中称赞他的一生“守贱薄而无闷客”,班彪这种淡泊名利、一心向学的学术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


  古人讲“美成在久”,说明任何事物的完美无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才能成功。有些学者为了尽早出版专著、发表文章,追求学术成果的数量,对一些学术基本问题的来龙去脉还没有搞清楚,就急急忙忙凑合一些零散资料出著作、发论文,四处出版、投稿,贪求虚荣,这便是急功近利、缺乏学术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既耽误了读书思考的时间,又养成了急于求成的恶习,即便有一点小小的收获,最终也难成大器。古人云“欲速则不达”,说明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不可急躁,要耐得住性子,否则会造成“拔苗助长”的反常现象,带来“苗则槁矣”的恶果。所以,有志于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些,这样既会看到他人看不到的风景,也会取得他人无法获得的成绩,岂不乐哉!


  古人云:“聪明睿智,守之以愚。”研究学问切忌耍小聪明、钻空子,必须脚踏实地做些愚拙工夫,锲而不舍,经年累月,才能有所创获。正如宋代学者朱熹所言:“大底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工夫,如何得!”(《朱子语类》卷八)这可谓是当今学者最好的座右铭!


  二、文献征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征引文献是撰写学术论著、从事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文献征引的正确、恰当与否直接关乎学术论著的质量水准,也侧面反映学者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因而,这对于每一位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不可忽视。人们常用“信手拈来”来形容一个人在征引文献上的游刃有余,以及表现出的学识广博和专业功底的扎实。其实,要真正作到“信手拈来”并非易事,既要有渊博的知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则,满足特定的条件,而非任性随意,恃才逞能。我以为,文献征引至少在如下四个方面需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一)树立正确学术思想,严守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有其固有的规范和程序,要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每位研究者都应心怀敬畏之心,树立正确学术思想,严守学术规范,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世俗诱惑的干扰。只有这样,学术研究才能有序合理地开展,学界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这是对当前我国学风建设的最好引领。


  文献征引的恰当与否是辨别学术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媒体和网络屡次披露出许多学者和高校的学位论文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些研究者不能清晰辨别“文献征引”与学术抄袭与剽窃的关系,将抄袭与剽窃误以为是“文献征引”,从而违反了学术规范,造成了不良的学术影响。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学术委员会对研究人员遵守学术规范都有明文规定,但奏效不大,成效微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术研究者个人的学术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没有掌握,从思想上不能严格区分学术文献征引与抄袭、剽窃的界限。当然,也不排除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下故意违反学术规范,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情况。文献征引以论证、说明问题为目的,征引的数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阐明问题为限,不能过度引用。除特殊情况,要避免征引的文字超过自己的文字,否则,很容易造成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的严重后果。正如著名学者彭玉平先生所言:“引他人之论,勿失去自我。盖论虽出他人,却应为自家服务。否则全篇屡见张说李说,不见尔说,是拱手让出自家地盘也。”[5]


  还有一些学者错误地认为凡是印成铅字的都是真理,凡是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论据和理论进行征引,一味盲从,这就没有了怀疑、鉴别的意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缺乏对论据辨伪存真的分析。因而,研究中一定要明白印成铅字的观点不一定都是真理,要看他的观点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在论据客观可靠的情况下,文献征引应尽量以原始第一手材料为主,即使是转引也一定要仔细核对原文,尽可能地查明文献的最初出处,时时刻刻保持严谨审慎的态度,力求引文准确可靠。否则很可能因一字之差而改变前人的观点,使前人无故蒙羞,从而也就失去了文献征引的价值。


  在文献征引中还要主动摒弃因人废言的学术思想。即使不赞同一个人的世界观以及在某些事情上的做法,但只要他的学说在某一领域确实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代表性,我们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不能因人废言,漠视不理,而应该如实、客观地评价,实事求是地加以征引。有的研究者甚至由于个人原因,对有些学者有成见,故而轻易否定其学说,这对于学术研究是极其不利的。一个真正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的研究者,应该胸襟广阔,海纳百川,涓细不漏。


  (二)尊重前人成果,标注引文出处


  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创新是在一代代学人手中完成的,类似接力赛,后来者总是在前人已经达到的地方继续向前推进,从而取得新的成绩。一些学术悬案的解决也必定是在前辈学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我们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充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偷梁换柱,改头换面,换一种说法,故意隐蔽他人观点,使读者误以为是自己的研究思考所得。顾炎武在《日知录·述古》(卷二十)中就说:“凡述古人之言,必当引其立言之人。”[6]可谓警语。


  刘梦溪先生说:“学术规范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前人和他人的成果问题。很多论文和著作吸收了前人或他人的学术成果,而不注明出处,这在学术上是大不德。学术论文写作,即使是从前人或别人那里受到了启发,也应该申明。”[7]面对前贤时修的研究成果,最起码的学术规范是在文献征引时如实标注说明,不自作聪明,随意化用、暗袭他人观点,无端据为己有。前辈学者陈澧在《引书法示端溪书院诸生》一文中就指出:“前人之文,当明引不当暗袭……明引而不暗袭,则足见其心术之笃实,又足征其见闻之渊博。若暗袭以为己有,则不足见其渊博,且有伤于笃实之道。明引则有两善,暗袭则两善皆失之也。”[8]陈先生的话确实是推心置腹之语,值得我们深思。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总结清代考据学的特点时,提出十条原则,其中第六条便是“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剿说认为大不德”。文献征引不仅反映一个学者的知识渊博程度,也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操守与人品。所以,在文献征引时,无论明引、暗引,亦或化用他人观点都应该如实标明出处,或加案语、备注进行澄清说明。这非但不会影响自己文章的质量,以及学术声誉和地位,反而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因为学术创新本身就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符合学术发展进步的固有规律的。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云:“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9]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在征引文献时,必须见原书然后如实加以引用,如此可以确保文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清代学者顾炎武就说:“凡引前人之言,必用原文。”[10]如果原书年代久远或者由于多种原因不易找到,确实需要依其他文献转引时,那也务必要注明转引文献的来源,包括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具体页码等,以便他人查核。这既是对论著作者的尊重,同时以示责任,是极为重要的学术规范。[11]


  (三)文献征引勿囫囵吞枣,宜区分雅俗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学术研究从业人员的增多,国内外各个领域每年产生的文献数量数以万计,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献征引时必须区分雅俗,尽量选择质量高、学术影响力大的文献,不能囫囵吞枣,“拣到篮里便是菜”。


  陈澧先生在《引书法示端溪书院诸生》一文中说:“引书须识雅俗,须识时代先后。书之雅者当引,俗者不可引也。时代古者当先引,时代后者当后引,又或不必引也。在精不在多也。若引浅陋之书,则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矣。”[12]葛兆光先生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前言中也说:“所谓‘视野’,就是开列出中国和国外在本领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论著,使得研究生不至于‘拣到篮里便是菜’,反而漏掉了必读的经典,形成引用参考文献的‘随意’。”[13]这都是告诫我们,在征引文献时应该选择那些学术界公认的权威论著和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的论著,一方面有说服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征引上乘之作本身也体现了征引者本人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功力。反之,不分清浑皂白,不论质量层次,随意拿来他人的论著征引入文,造成的结果轻则贻笑方家,重则非但不能起到征引的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反而制造了新的错误、歧说,误导后进,影响学术的健康发展。


  文献征引的目的是为了佐证、阐明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因此,引用文献时一定要注意文献的权威性和文献来源的可靠性,多引用专业性强、级别层次高,引用率、转载率高的论著。从文献雅俗甄别的角度讲,征引文献的质量亦反映了一个学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四)斟酌上下文,不可断章取义


  文献征引一般是对他人材料或观点的引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清楚著作者的原意和所指,不能在引用时张冠李戴,随意增删,加入自己的内容;更不能将引文掐头去尾,断章取义,违背作者的原意。


  学术文献形成于特定的语境之下,征引时一定要仔细斟酌原始材料的上下文语境,切不可断章取义。一些学者学风不严谨,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追求所谓的“学术创新”,不加思考和分析地截录征引他人观点以支撑己说。殊不知,原文献作者的意思是说明“甲”,征引者没有认真考量分析,用来论证“乙”,这就很容易出错,闹笑话,缺乏最起码的学术责任。更有甚者,任意篡改原始文献,歪曲原意,以求得与自己观点的吻合。如此,既违原文献作者的本意,对其造成误解,又严重损害了原作者的学术声誉,把本非自己的观点由于他人的断章取义、随意增删而扩大化,这对于引用者和被引用者的损害都是巨大的,同时也造成了学术文献的误传,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此外,在征引一些我国古代的元典文献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古人虽不能为自己翻案,但元典文献都是大家熟知的“公共素材”,征引是否歪曲了元典本意,学界同仁一看便明,心存侥幸,弄巧成拙,只是自取其辱。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人写作的书面语是文言文,对一些古文基础薄弱的学者来说,征引时尤需谨慎,不能凭借一些普及性的古籍今译本直接加以征引,必须在查核读懂古籍的基础上加以引用。如确实阅读起来有困难,可参照今人整理编选的一些古籍精校精注本,诸如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等。


  三、结语


  学术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动力,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就指出,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经济的发展,GDP的数量;二是科学技术水平雄厚,具有高度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四是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且在国际竞争中超拔脱俗,占据绝对优势,很显然与其国的整体学术研究水平是密不可分的,而一个国家学术水准的高低又是由本国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决定的。因而,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必须坚定信念,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端正研究态度,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因为这关乎祖国的繁荣强大,民族的复兴,子孙后代的幸福,以及人类的共同命运。


  第2篇: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严冰


  [编者按]为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于2017年5月20日举办了“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播”专题研讨会,研讨中涉及的主要论题包括:如何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品质和学术影响力;如何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助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建立多领域、多主体间的新型互动关系;如何以更宏阔的视野观照远程开放教育及终身学习领域学术研究的新进展、新趋势,引领学术创新,等等。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有(以下按发言顺序排序):陈丽,陈庚,乔恩·巴格利,郭文革,蒋国珍,肖俊洪,吴峰,王陆,余胜泉,王迎,张伟远,李青,严冰。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匡贵秋在会议发言中提出,出版传媒集团将促使学术出版形成合力,为学术传播开辟更广阔的空间。研讨会由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赵伟主持,她表示,杂志社将一如既往地聚焦远程教育现实发展,推动远程教育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


  【摘要】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以“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播”为主题召开研讨会,邀请远程教育学者对所涉及的问题望闻问切,对于刊物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当前可能有些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国远程教育》要想办成远程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优秀学术刊物,应该认真思考并通过持续的创新探索,在实践中回答几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办这本学术刊物,如何打好质量和特色两张牌,刊物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怎样提升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学术研究;学术刊物;质量;特色;机制;评价指标;学术传播能力;学术影响力


  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有必要“研究研究”,意思是对学术研究本身要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其中当然包括学术刊物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播”是个很大的题目,《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以此为题召开座谈会,邀请远程教育学者对所涉及的问题望闻问切,对于刊物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当前可能有些特殊重要的意义。大致归纳与会学者发表的意见,《中国远程教育》要想办成远程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优秀学术刊物,应该认真思考并通过持续的创新探索,在实践中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办这本学术刊物?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和很多学术刊物一样,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还可以再进一步追问,要把《中国远程教育》办成一本什么样的学术刊物,什么样的学术刊物才是好的学术刊物?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都早已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我认为实际上还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包括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高等学校,从学校发展战略层面以及实际发展进程看,为什么要主办这样一本学术刊物,要把它办成什么样的学术刊物,在组建中的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的学术出版板块中,《中国远程教育》又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恐怕都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具体研究的问题。学术刊物的基本功能,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发表研究成果而成为学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中国远程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增强学术使命感,其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还是比较充分而适当地呈现并影响我国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推动学术创新。《中国远程教育》要想办成所期待的优秀学术刊物,刊物的宗旨及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还有它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立场,学术担当和学术定力,以及学术勇气和学术理性等等,都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必须形成足够的共识。不可避免地,当然还存在各种学术或非学术的“掣肘”因素,比如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及学术刊物评价指标带来的困惑。我坚持认为,学术刊物没有理由不重视现行评价指标,但若惟其中某些未必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指标“马首是瞻”,就只能说是本末倒置或者缘木求鱼了。


  第二,如何打好质量和特色两张牌?大约十八年前,我在谈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工作时提出一要抓质量二要抓特色,而重点和难点都在于,我们所说的刊物质量主要包括哪些评价指标,特色主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刊物质量和逐步形成刊物的特色?质量和特色显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远程教育》应该根据其办刊宗旨和发展目标,按照办成远程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优秀学术刊物的要求,注入新的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并付诸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努力。学术刊物的质量和特色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可能比较集中地体现于刊物的内容维度和方法维度,许多学者谈到的都是内容维度和方法维度方面的问题。在内容维度方面,学术刊物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远程教育发展进程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趋势,及时地呈现远程教育学术研究的新思想、新探索和新成果,这对刊物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方面的学术判断力是个考验。在方法维度方面,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研究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研究者从事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研究中的方法。研究方法的不足及方法论的缺失,可能仍然是我国远程教育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也不太注重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有些研究者似乎还很热衷于创造新的研究范式。刊物应该更加重视研究方法及方法论,这里引述几句我以前说过的话:学术创新包括研究方法的更新及研究范式的转换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是创新,对现有研究方法的创造性应用也是创新,后者目前或许更为重要。学术刊物自然不能超越学术研究水平,不能脱离所处的学术环境,但学术刊物对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营造学术环境或学术生态,其能动作用似也不可小觑。作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创办最早的学术刊物,《中国远程教育》改刊以来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更多的恐怕还是难以尽言的遗憾。我认为,当前在刊物编辑工作中,可能仍然有必要特别强调思想支撑和问题意识。


  第三,刊物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在相关各方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远程教育》经过十七八年的努力,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刊物这些年走过的道路也是曲折的,不得不被动地应对各种不利因素,有自身的,有外在的,而且有些不利因素并没有自然消失,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应该集中精力,尽可能排除干扰,许多工作还是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出成效的,比如刊物自身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中国远程教育》杂志要想办成远程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优秀学术刊物,不能没有机制层面的保证,包括内部的工作机制、评价机制等等。机制涉及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流程,刊物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必须做、可以做。还有队伍,包括编辑团队和作者队伍,还有专家委员会的职责及其运作等问题,似乎都是当务之急。大家都很关注学术共同体建设问题,学术刊物理应成为学术共同体的有机部分,同时,学术刊物对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提升和发展将会起到特别的作用,有不少文章可以做。说到作者队伍,我向来强调要特别关注一线和基层的研究者。我在担任主编期间创设并主持开展多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中国远程教育青年论坛”,从作者队伍建设的角度说,就是为了给一线教师和青年学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另外就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播,包括学术刊物提高质量、形成特色和增强影响力,学术共同体乃至新的学术环境和学术生态的形成,都提供了很多新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中国远程教育》这样的学术刊物没有任何理由不走在前列,包括在通常所说的数字出版领域也应该成为先行者和引领者。


  第四,怎样提升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前面说到,《中国远程教育》这本学术刊物最重要的作用,是比较充分而适当地呈现并影响我国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推动学术创新。要想发挥这样的作用,显然必须具备相应的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而且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的形成与提升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国远程教育》的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和它所处的位置,它希望实现的目标,以及各方面对它的期望,现在总体上恐怕是不太匹配的,甚至可以说有相当大的落差。说到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人们通常首先关注的是对于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包括对于研究者学术成长的作用和影响,这对于学术刊物当然是极其重要的。


  同时应该关注研究者和决策者、实践者的关系,探索刊物能否和如何为建立教育研究、政策制定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有效联系发挥所谓“桥梁”作用。学术刊物在这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可能是比较有限的,但学术刊物能否有意识地去研究和探索如何发挥作用并且取得实际成效,应该成为衡量刊物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提升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还要求刊物策划和运作能够体现其学术立场及学术判断力的话题,尤其应该聚焦远程教育发展进程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而如何处理那些比较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可能又是对刊物的学术担当所要求的勇气和智慧的检验。不管怎么说,学术刊物如果不能聚焦问题甚或由于各种原因刻意回避问题,要想提升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事。还有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貌似许多学术刊物都很有些纠结,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争鸣也很难开展起来。我以为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相当程度上的“阙如”,已经严重影响远程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科建设的进程。原因可能是非常复杂的,但学术刊物恐怕也有不能推卸的责任。如果不能体现出比较强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刊物的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空间显然是有限的,即使将来通过某种评价机制成了优秀学术刊物,我以为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第3篇:试论加强孔子学院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建设*


  吴成年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全球孔子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在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建设。孔子学院之所以要加强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建设,是因为孔子学院自身稳定长远发展的需要,提升办学质量与影响力的需要。孔子学院加强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建设的战略规划包括:孔子学院总部逐步建成孔子学院学术研究“四个一工程”,即打造1个专业学术研究期刊、1个学术研究资源网站、1个研究智库、1套激励学术研究的机制(年度考核、成果奖励、科研立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发挥全球各地孔子学院三大独特研究优势,即人员优势、资源优势、一线实践的优势;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可在孔子学院发展、文化传播、“三教”、影响研究等四大重要领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学术研究,当前研究需要注重实证研究与理论积累。全球孔子学院学术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将有助于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实现孔子学院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孔子学院;学术研究能力;转型升级


  据孔子学院总部官网介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孔子学院总部已在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历经10余年的发展,正由数量规模的快速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变。在2017年12月12日西安召开的第十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的刘延东女士作了大会主旨演讲,她在会上针对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指出:要优化布局,提高办学水平,深化教师、教材和教学法改革,加强本土师资力量培养,为各国多样化本土化需求提供服务。要完善体制机制,发挥中外双方力量,打造包容共享、和谐共生的人文交流品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1)在2017年12月13日第十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常务理事田学军在专题报告中强调:孔子学院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中外教育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希望孔子学院广大师生坚持不忘初心,凝聚最大共识,制定长远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力量建设,提高质量水平,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转型升级。(2)刘延东和田学军的大会报告都指明了孔子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强调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甚至田学军副部长提出了“实现转型升级”。孔子学院这些未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相关问题的学术探讨,离不开加强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建设。


  目前,海内外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孔子学院进行研究(3),但缺乏对孔子学院自身应加强学术研究能力建设的探讨。孔子学院作为新生的事物,在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诸领域成就斐然,但在反思过去孔子学院发展之不足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术研究能力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来自国内大学的在一线孔子学院工作的中方院长、中方教师感受尤为明显。笔者在美国一家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的3年期间,该孔院连续三任的中方教师在离任总结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孔子学院要加强学术研究的建议,他们都对在孔子学院未能进一步展开学术研究感到很遗憾。在笔者参加的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和地区孔子学院联席会议期间,汉办召集中方院长内部交流会上,很多中方院长提出要加强学术研究、增加科研立项等建议。笔者还曾向全球不同国家地区的50多家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征询过孔子学院是否应该加强学术研究,接受访谈的对象都表示孔子学院应加强学术研究,目前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整体上较薄弱。可以说,加强学术研究已逐渐成为孔子学院一线中方院长与中方教师的共识。为何学术研究在孔子学院的实际发展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目前孔子学院学术研究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当前有关孔子学院研究的一个认识误区在于一些人认为学术研究只属于少数研究型的孔子学院,其他类型的孔子学院并不需要进行或加强学术研究。研究型的孔子学院主要的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其他类型的孔子学院也应加强学术研究,因为研究型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并不能覆盖其他类型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其他类型孔子学院需要研究所面临的独特问题与共性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具体孔子学院自身的良性发展、从而共同推进全球孔子学院的整体发展。


  孔子学院为了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注重推广“看得见功效”的文化活动,而学术研究更像是“润物细无声”的细工慢活,一时难以像文化推广活动产生立竿见影的外在影响与效果。因此孔子学院处于初创期与布局期,不太重视学术研究自然不难理解。


  孔子学院学术研究比较薄弱也与外方院长的态度有一定关系。由于孔子学院总部无法直接任免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外方院长的素质与背景差异很大。如果外方院长是专家学者,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背景,一般比较支持中方人员开展学术研究。丹麦奥尔堡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杜翔云教授很注重教学实验与教学研究,笔者的一名研究生在该孔院实习期间,很受启发和熏陶,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目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像杜翔云教授那样具有专家背景与重视学术研究意识的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孔子学院研究能力的发展。


  中方人员任期过短、变动太频繁也限制了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以笔者任职的美国孔子学院为例,开始的前几年中方院长与中方教师的任期都只有一年,刚刚熟悉了基本工作就回国了,客观上难以开展学术研究。目前中方教师的任期一般是2年,中方院长的任期是2~4年,比早期过短的任期更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


  二、孔子学院需要加强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一)孔子学院在海外大学拥有一定地位的需要


  全球孔子学院绝大部分是通过中外大学合作举办。大学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孔子学院处于国外的大学中,自然要体现大学的这三大功能。目前在这三个功能中,孔子学院做得较好的是社会服务与教学方面。根据孔子学院总部的数据,目前,已有15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课堂,各类学员累计达916万人。此外,每年有50多万名各国青少年踊跃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学生中文比赛。10年来,全球孔子学院和课堂累计举办文化活动22万场,受众达1亿人(4)。但目前孔子学院的研究功能发挥得最为薄弱。全球很多孔子学院是建立在海外著名大学或研究型大学中,在这些大学的孔子学院如果要赢得一席之地,被大学同行所尊重,就必须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与研究成果。


  (二)孔子学院长远发展的需要


  全球548家孔子学院要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离不开学术研究与学术探讨,孔子学院常规项目的顺利开展既需要经验的积累与探索,更需要理论的指导与升华,这样才会使孔子学院的活动开展有理可循,实现具体孔子学院的平稳发展。如笔者所在的美国孔子学院曾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按要求,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生要朗诵一首孔院指定提供的经典诗词,另一首自选。赛后,我们对参赛的学生与家长进行调查,反馈的意见有:小学低年级组的古诗选了《明日歌》,立意很好,但动作表演性不强,建议今后选动作表演性强的诗歌;中学组指定的李白词《菩萨蛮》,尽管词的内容与菩萨、佛教无关,但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家庭看了这首词的题目后,就不主张孩子参加这次诗歌朗诵比赛。这些家长反馈的不同意见,为孔院将来挑选更适合的古典诗词提供了参考。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成长的烦恼”,也需要通过学术研究加以合理解决。如出现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停办风波、近期美国国会会员提出孔子学院是否影响所在大学学术自由的审查等类似事件后,需要以学术的方式进行反驳,为孔子学院赢得更合理、积极的舆论空间与国际环境,这些无法通过行政手段或沉默的方式进行有效化解。如美国专家用客观的数据证明了孔子学院所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5);国内专家对海外媒体带有偏见报道孔子学院的话语分析(6)、对海外少数学者提出的孔子学院影响学术自由的偏见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驳(7)等,这些研究都有着很好的说服力。


  (三)全球孔子学院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需要


  孔子学院作为语言与文化传播机构,当前语言教学方面的成就超过文化传播的成就(8);而在文化传播方面,目前孔子学院传播的基础文化较丰富(9),但高端的文化传播显得不足。(10)孔子学院今后要发展成为高端的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品牌,需要加强孔子学院的科研能力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为孔子学院的实践活动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加强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孔子学院总部近年推出旨在培养海外青年汉学领袖的“新汉学计划”,包括:中外合作培养博士、来华攻读博士学位、“理解中国”访问学者、青年领袖、国际会议、出版资助等6大类项目。“应充分发挥汉学家、外籍孔子学院教师、中方孔子学院教师的力量来改善孔子学院的国际形象。……但目前孔子学院更重视外方汉学家的培育,对中方教师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11)孔子学院要想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需要加强自身的学术能力的积累与建设,这不是朝夕之功,应及早布局与从长计议。


  三、孔子学院加强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建设的战略规划


  (一)孔子学院总部逐步建成孔子学院学术研究“四个一工程”


  孔子学院学术研究“四个一工程”建设,即打造1个专业学术研究期刊、1个学术研究资源网站、1个研究智库、1套激励学术研究的机制(年度考核、成果奖励、科研立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孔子学院学术研究需要一家专业学术研究期刊,以及时刊发相关的研究成果。当前孔子学院的研究成果分散到不同的学术期刊,未能体现出集中呈现研究成果的优势。而目前孔子学院总部发行的双月刊《孔子学院》主要发表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发展的资讯类文章,学术性不太强。孔子学院总部可以将《孔子学院》逐渐升级为专业学术研究期刊;或者在保留《孔子学院》刊物现有风格的同时,另外创办新刊物《孔子学院研究》。在目前孔子学院面临提升办学质量、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孔子学院总部的新闻中心有大量介绍各地孔子学院资讯的新闻稿,但缺少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以刊发孔子学院研究的学术论文。总部牵头创办专业学术期刊《孔子学院研究》,将对全球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加上全球孔子学院能从事研究的专家众多,这样会拥有充足的稿源;全球孔子学院的专家们也就有了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良好平台。


  孔子学院总部在建立学术期刊《孔子学院研究》的同时,应建立孔子学院研究网站。该研究网站的功能包括:收集并免费提供下载全球孔子学院研究论文文献;收集并提供孔子学院研究方面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资讯;收集并提供孔子学院研究的学术著作与论文集资讯;收集并发布全球孔子学院学术会议资讯;收集并发布孔子学院总部及全球各地孔子学院的年度总结报告,各孔子学院可公开的资讯等。这样的网站会成为全球孔子学院研究专家的好帮手,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及时地汇聚到网站,而网站提供的各种研究资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形成良性循环与互动。同时,也为广大硕士生、博士生开展相关的学位论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由于孔子学院分布全球,孔子学院的研究资源不仅能及时收集到中文世界的研究成果与资讯,还能及时汇集到其他语种的相关研究成果,使孔子学院研究具有广泛的国际性与互动性,促进孔子学院研究质量的提升和研究成果的及时流通。


  根据现有孔子学院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孔子学院总部逐渐打造并形成一个孔子学院研究专家智库,这个智库主要吸纳愿意进行孔子学院研究并已取得一定孔子学院研究成果的全球专家。根据马春雨对2005~2015年孔子学院的研究文献统计,发表论文在3篇和3篇以上的核心作者有82人,占作者总数3006人的2.73%,发表论文328篇,占论文总数9.31%。(12)孔子学院总部的专家智库优先从已发表有孔子学院研究成果的专家中选择与吸纳,重点培育有孔子学院一线经历的中青年学者,定期不定期的召开智库研讨会,对智库专家优先提供科研资助,并根据孔子学院发展需要,总部委托研究能力突出的专家开展急需的研究。有了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发挥孔子学院研究团队的作用,在海内外学术界必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孔子学院总部应推出1套完整的激励学术研究的机制,如在年度考核、成果奖励、科研立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与奖励等方面列出相关的规定,鼓励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因地制宜开展学术研究。孔子学院总部每年推出科研资助项目和资助基金,优先向在孔子学院工作(过)的申请者倾斜。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有一套成熟的学术研究奖励机制,孔子学院总部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借鉴,对作出孔子学院研究成果的全球各地孔子学院集体或个人予以相应的奖励,对达到评审专家组要求的孔子学院研究著作予以资助出版等。


  (二)发挥全球各地孔子学院三大独特研究优势


  这三大独特研究优势就是各地孔子学院的人员优势、资源优势、实践优势。


  孔子学院具有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优势。仅2015年,孔子学院总部培训派出中方院长、教师及志愿者16100人。(13)中方院长、中方教师主要来自国内大学的教师,他们当中很多具有博士学位,是国内大学的人文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有着良好的专业训练与研究能力。志愿者教师当中有不少是国内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他们第一年完成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年在国外进行教学实习、完成毕业论文资料的收集与准备,第三年回国完成毕业论文,这些都离不开学术研究。孔子学院的一些外方院长、工作人员也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一些国家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由本校的语言教学专家、汉语教学专家、汉学家来兼任,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刘乐宁教授、爱荷华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柯传仁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韩方院长孟柱亿教授等,都是国际汉语教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他们雄厚的专业背景与研究能力都能促进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


  孔子学院具备学术研究的资源优势。每所孔子学院在揭牌成立与正式运营后,都能定期获得孔子学院总部赠送的大量汉语教材、汉语文化学术著作。孔子学院除了积累丰富的图书资源,还积累了开展学术研究的丰富人脉资源,一般与当地的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汉语教学专家、政府官员、大中小学汉语教师及学习者、媒体、当地普通民众、国内大学都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为开展相关研究具备巨大的人脉资源优势,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


  孔子学院具备学术研究的实践优势。针对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必将有效改进孔子学院的工作,促进孔子学院的发展。如全球孔子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孔子学院日、大型文化巡演等文化活动,如果对参加活动的当地民众及时展开调查研究,定能提高活动的质量。而这些研究,举办活动的孔子学院都很容易就地开展。孔子学院的研究应该注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这些实践活动与案例,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基础与资源,有待于深入挖掘其研究价值。作为孔子学院亲身经历的学者,应该责无旁贷地与海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共同努力进行研究,使孔子学院的各项实践活动更有成效、更能切合当地民众的需求。孔院丰富的工作实践给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如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建院院长刘美如教授,发展了30多个孔子课堂,在对中方教师与中方志愿者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有意收集各种教学案例与跨文化交际案例,出版了相关著作,给中方人员融入当地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三)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可在四大重要领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学术研究


  各地孔子学院根据自身的实力与研究专长,逐渐将人员、资源与实践优势学术成果化。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14),孔子学院的发展研究、文化传播研究、“三教”研究、影响研究等已成为重要研究领域,这四大研究领域还有很多空白点和有待加强研究之处,各地孔子学院在这四大重要领域还可以继续大有作为,开展各具特色的学术研究。


  1.孔子学院发展研究


  现有的中文文献中多数是对孔子学院发展战略、模式、类型、布局以及与国际其他语言文化传播机构的比较研究等宏观问题的研究(15),对具体孔子学院的一些发展问题等较缺乏深入研究。孔子学院融入当地问题、制度建设问题、中外方院长权限与职责问题、管理问题、筹资问题等可以展开研究,这些问题也是当前众多孔子学院面临的现实问题。


  2.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研究


  现有的文化传播研究呈两极分化的趋势,即进行宏观的理论探讨与针对具体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微观实例研究。(16)这两类研究缺乏对海外传播受众的定量分析研究。目前全球孔子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近10年来,全球孔子学院和课堂累计举办文化活动22万场,受众达1亿人(17);仅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18)但对这些文化活动的成效缺乏客观标准评判,现有的文化推广活动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有待改进之处?年复一年的文化活动如何推陈出新?这些现有文化活动与未来拟开展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对海外受众的调查与访谈。孔子学院应基于海外受众的定量分析,夯实与拓展现有文化传播研究。


  3.孔子学院“三教”(教法、教师、教材)研究


  教法研究方面。现有的论文多是宏观总结性或具体描述性的研究(19),较缺乏客观评估分析与理论研究。根据孔子学院的教学对象,今后可以侧重于两类研究:一是对孔子学院的成人学分、非学分汉语课程教学研究;二是对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教学点青少年汉语课程教学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成人非学分班、青少年汉语教学的研究,是海外大学中文部、国内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未开展或涉及甚少的研究领域,可以发展成为孔子学院的特色研究领域。


  教师研究方面。现有的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师适应海外教学环境的研究(20),侧重于个案分析研究,缺乏教师适应阶段性研究与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今后可以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领域:一是根据具体教学类型对奔赴海外的中国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针对性培训研究;二是对海外汉语教师的在岗培训跟踪研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在职汉语教师及时充电;三是对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进行教学实践,系统地培养专业的汉语教师,解决海外汉语教师短缺的矛盾。现有的教师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个方面,对第二、三个方面涉及甚少。


  教材研究方面。教材是提高孔子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孔子学院教材研究论文偏少,且大多是宏观方面的研究(21),缺乏具体教材使用效果的客观评判研究。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围绕两方面来进行:一是对已有教材的分析及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二是开发新汉语教材的研究。研发新教材,应做好教材编写理论研究、现有教材分析研究、现有教学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这样才有可能编写出适合当地教学需求、突破已有教材局限的新教材。


  4.孔子学院的影响研究


  现有的海内外孔子学院影响研究主要从政治、外交、公共外交、文化、教育、国家软实力等角度谈论孔子学院的国际影响(22),已有文献对孔子学院影响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比较缺少实证调查分析研究,特别是缺少基于大样本的调查分析研究。今后可以多加强孔子学院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影响的定量、细分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孔子学院的发展、文化传播、“三教”、影响等的研究已成为重要领域,这些也是孔子学院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自身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可谓是“近水楼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需要加强实证研究与理论积累。


  四、结语


  全球孔子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正由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内涵式发展转变,加强孔子学院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建设,对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加强学术研究的孔子学院,会不断发掘自身实践的价值,会在持续的研究中由经验走向理性与成熟,不断提升发展的档次与目标。


  2017~2018年孔子学院总部下辖的汉考国际已向全球学术界公开招标资助汉考科研项目,产生很好的影响与效果。孔子学院总部在2017年年初向全球孔子学院、学术机构公开征集科研选题,2018年公开招标资助项目,可见孔子学院总部也在开始着手推动学术研究。


  全球孔子学院的学术研究能力若能得以激发与不断提升,将有助于解决孔子学院发展中的问题,使得后续的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推陈出新,孔子学院将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高端文化品牌与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将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