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复原力及其培育

  • 投稿吴寒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61次
  • 评分4
  • 47
  • 0

叶湘虹,丁晶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事实证明以治疗和矫正为目的的心理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幸福问题,这促成了现代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在“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下,通过发掘人的优势与潜能来促进人的幸福,实现生命的意义。研究探讨了复原力的内涵及其两个核心要素:经历重大困境和积极适应。此外还从能力论和结果论视角分析了复原力的心理机制,综合而言复原力是个体的高自我效能感、认知、情绪和行动等诸方面综合作用的过程。进而,探讨了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下复原力培育的思路:训练正确认知评估、激发积极情绪调节、叙事治疗重构生命故事、问题解决定位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复原力;正确认知评估;激发积极情绪;叙事治疗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25-05

[收稿日期] 2014-11-17;[修回日期] 2015-02-06

[基金项目] 201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YBA30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荣格道德整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1YJA190022);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资助证书号:20130375015)

[作者简介] 叶湘虹(1972-),女,湖南望城人,哲学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道德心理学;丁晶(1989-),女,山东青岛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张:预防重于治疗

自从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以降,心理科学就承担着三项使命:治疗心理疾病,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完善,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然而,自二战以来,心理科学一度把视野集中在人类的精神痛苦,心理学家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于心理疾病治疗而忽略了后两项使命,试图解救人类于水深火热的痛苦深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努力,心理学家们研究消极负性心理(如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愤怒等)的文献与研究积极正性心理(如高兴、生活满意度、幸福、爱等)的文献比一度达到21:1,心理学家们创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已逾三百种,然而人们却发现这种“消极心理学”或“受害者心理学”不但没有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反而每况愈下,抑郁症成了发达社会的头号杀手,精神疾病负担已稳居世界医疗负担的前列。1998年,以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里格曼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研究发现:以治疗和矫正为目的的心理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幸福问题。基于此,他们带来了心理学研究思路的一次华丽转身,从“受害者心理学”转向了“积极心理学”。“过去的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从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1]

积极心理学对待心理疾病的基本理念是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它立足于三大研究基石:一是积极情绪,二是积极特质(主要是优势和美德),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相信人类具有一定抵抗压力与障碍的潜能,来凸显人性的积极方面和健康功能,从而实现精神上的复原。“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幸福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我们自身固有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的品质,即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和乐观的潜能。”[2]当个体遭遇危机时,我们通过关注积极心理学两大核心品质:乐观和希望,调动其积极潜能和优势美德应对挫折与伤害,把握未来并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实现心理复原,本文就是基于该视野——“预防重于治疗”来讨论复原力问题。

二、复原力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关注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发现他们发展归宿各不相同,于是开始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原因。一个研究是1970年代中期,Anthony追踪了24个父母是精神病患者的儿童发展,发现其中三分之一出现了精神疾病或相关困扰,三分之二却能健康成长,且成年后依然正常[3]。另一个研究由Werner及其同事对505名出生于1955年的人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同样处于贫穷、父母酗酒、父母离异患有精神疾病的成长环境中,其中三分之二的儿童成年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与社会问题,三分之一的儿童成年后却表现得开朗、有胜任力和同情心[4]。心理学家们对适应良好儿童身上的品质有了浓厚的兴趣,是什么让身处困境中的儿童成长良好呢?学者们普遍认为,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某些保护性因素,保护因素包括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两部分。内在保护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良好特质和社会技能等;外在保护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和社区的影响与支持。在复原力研究初期,学者们认为保护性因素可以预测复原力的发生,即个体只要有保护性因素,他们在压力环境中都能有效适应。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一些个体在某些情境中体现了良好的复原力而在其他情境中又可能表现出适应不良。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深入研究后发现,保护性因素与环境作用的过程,即保护性动态过程才是个体抵抗压力、达到良好适应的关键。它并非单纯避开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而是利用个体的心理力量和环境资源,来打破消极影响,促进其对环境的主动掌控和应对。

2005年,美国心理学会(APA)给复原力下了定义: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个体历经困境或压力情境能迅速恢复到原来、甚至较原来还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复原力具有两个核心要素:经历重大困境和积极适应。Rutter认为复原力具有四种作用:第一,通过改变个体认知和减少接触危险因素来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第二,减少负性事件的消极连锁反应;第三,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第四,为个体提供获取资源和希望的机会[5]。目前,学界主要从能力论(又称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方面对心理复原力进行界定[6]。能力论(又称特质论)认为复原力是一种能力或特质,是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过程中保持健康功能的能力。结果论从结果角度来理解复原力,认为尽管面临着严重困境,个体仍能表现出适应或发展的结果。过程论认为复原力体现在个体的人格特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是一个流动的、具有动力性的复杂过程。

三、复原力的心理机制分析

从上述三种心理复原力理论来看,无论是能力论还是结果论,其最终心理复原结果状况的出现必然都要经历一个心理复原的动态过程,所以论文将从能力论和结果论两个视角来分析心理复原的内在机制。

(一)基于能力论的复原力心理机制分析

关于心理复原力的能力论研究,学者们根据个体心理复原力的高低而划分了高特质性复原力和低特质性复原力两类,他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应对生活困境时个体在情绪感受性、情绪反应和情绪恢复方面的能力高低差异。当生活压力事件导致个体产生了较强负性情绪反应,能否从消极情绪中快速恢复决定着个体能否顺利实现心理复原。所以心理复原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维持积极情绪和迅速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两个方面[7]。基于以往研究,Tugade等提出了特质性复原力的双重加工理论,而Waugh等则提出了特质性复原力的情绪灵活性理论。

双重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复原的机制是情绪调节和积极情绪性的相互作用;其心理复原涉及两个层面的加工:一类是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加工,另一类是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因此叫做双重加工理论。其加工机制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高复原力个体具有积极情绪特征,积极情绪是复原力的核心特征,他们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常能体验积极情绪,并依此来应对困境。第二,高复原力个体有更强的从负性情绪中恢复的能力,这种恢复能力根据所遭受到应激情境类型不同而表现不同,当遭遇短期的、急性应激事件时,个体常常依靠自己所建构的自动情绪调节方式应对;当遭遇长期性应激事件时,个体常常会使用有意情绪调节方式来应对,从而从负性情绪中恢复到积极情绪状态。第三,高复原力个体具有良好的积极情绪间隔尺度,从而保障他能灵活地选择应对策略从应激事件中恢复过来。积极情绪间隔尺度是指个体表征情绪体验在准确性和具体性上的倾向,主要体现在用词语表征情绪体验上的个体差异[8]。高情绪间隔尺度的个体既能准确觉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绪体验,又能准确命名自己的情绪,还能分清各项情绪之间的差异,从而能灵活选用恰当的情绪调控策略来应对各种情绪,实现从负性情绪向积极情绪的恢复。

情绪灵活性理论:该理论认为遭遇应激后的调节过程并不能决定个体复原状况如何,个体只有根据环境现状能灵活调节情绪者才能更好地适应困境并复原,也就是说情绪表达的灵活性才是心理复原力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也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具有情绪灵活性,能根据应激事件的实际需要调整情绪反应。第二,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有能力在应激状态下做出既灵活又准确的情绪反应,这样可保证他在对一类刺激做出反应时不会泛化到另外类别的刺激上,从而减少了负性情绪的泛化和心理能量的无谓消耗。第三,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能根据应激实况进行灵活而相应的生理响应与生理抑制,他能在消耗较少生理资源的前提下应对慢性的、不可控的或重复出现的困境,从而长时间地面对困境却不被击垮,并且获得成长。

(二)基于结果论的复原力心理机制分析

关于心理复原力的结果论研究,学者们强调从发展结果的角度——即个体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的积极适应状态来解释心理复原力。持结果论的复原力理论十分强调心理复原与认知、情绪恢复状态的关系。持结果论观点的学者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设:创伤记忆的表征转变理论假设、认知情绪调节理论假设和积极情绪理论假设。

创伤记忆的表征转变理论假设[9]:Lanius研究发现,个体在创伤记忆提取时,心理复原个体更多使用语言性质的信息来提取创伤记忆,而非心理复原个体更多使用非言语性质的信息来提取;在回忆创伤事件时,心理复原个体多使用言语性编码特征的信息表达方式,而非心理复原个体多使用非言语的视觉信息或创伤情绪体验信息表达方式。这说明,在经历同样的创伤应激后,心理复原个体较之非心理复原个体表现强的地方是,他们的创伤记忆已经从情境记忆系统表征转变成了言语记忆系统表征,言语是思维的中介和物质外壳,这说明他们对创伤记忆已经经过了认知评价和理性分析过程,大大减轻了创伤感,从而实现了心理的复原。

认知情绪调节理论假设:众多学者(Mcnally, Amir, Leiner, Bomyea等)研究发现无论是对创伤刺激的内隐记忆还是外显记忆,非心理复原个体都比心理复原个体表现得要明显。此外,创伤刺激对心理复原个体的认知干扰也较少。然而,Blair等[10]研究者发现,非复原力个体的认知并非异常,而是对创伤事件的情绪加工过程出现了异常。那么,创伤性情绪与心理复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Ehlers等研究发现,在遭遇困境时,非复原力个体唤起的并不是回忆创伤事件本身,而是重新体验到了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生理感觉与情绪状态。可见,当个体遭遇创伤事件后,深远影响个体的并不是对创伤事件的记忆与认知,而是由创伤事件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体验。这也说明非复原力个体其认知并不会出现异常,而是其情绪加工过程出了问题。综上所述,创伤后的心理复原并非由创伤记忆的消失所带来,而是通过创伤性事件相关联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减弱以及持续时间缩短来表现。

积极情绪的理论假设:众所周知,积极情绪是心理复原的核心因素。在Davidson看来,心理复原过程包含积极情绪体验和从消极事件中恢复情绪两个方面。积极情绪性体验与高特质性复原力人群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密切相关,情绪调节与高特质性复原力人群从负性情绪中快速的情绪恢复有关[11]。另有研究发现,积极应对方式、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等不但可以增加积极情绪,还可以减轻消极情绪。因为,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的螺旋式上升,通过扩展——建构效应和消除效应实现了个体在遭遇困境后的心理复原[12]。积极情绪的解除效应: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的消极情绪导致人们的思维范围狭隘,行为模式固定刻板而考虑有失周全。而积极情绪促使心理复原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它使创伤后的个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功能。一方面,积极情绪可以降低消极情绪体验;另一方面,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取消负性情绪反应准备状态,来有效撤销消极情绪体验及其所带来的自主性生理唤醒,从而达到解除负性情绪反应和生理体验的作用。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效应认为积极情绪通过如下两方面机制来工作:第一,积极情绪可以在个体遭遇创伤后迅速反应打开其心扉,通过创造性、灵活的思维与认知来应对压力事件。第二,积极情绪不但能扩展个体的瞬时思维——行动系统,还能有效建构个体的智力资源、心理资源、社会资源和体力资源等应对困境,复原心理。

基于以上分析,复原力既与个体的积极情绪程度有关,也与个体对压力困境的正确认知评估有关;既与其负性情绪的调节能力有关,也与其创伤性情绪记忆表征的转变程度有关;既与其负性情绪减弱及其持续时间的缩短有关,又与其灵活运用有效资源的积极行动力有关。综合前文,我们在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指导下,将从训练正确认知评估、促进积极情绪调节、叙事治疗重构生命故事、问题解决定位等四个方面探讨个体心理复原力的培育。

四、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下的复原力培育

关于人的创伤经历,一直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人要尽力避免经历创伤,因为创伤对个体不利,会给个体带来伤害。殊不知,亲身经历和参与处理自己的创伤经验并非坏事,处理得当反而可以让个体获得心灵成长。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来进行心理复原力培育,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围绕人的乐观与希望品质开发个体的积极潜能,培育个体的心理复原力。

(一)训练正确认知评估

前文中“创伤记忆的表征转变理论假设”认为:高复原力个体的创伤记忆多用语音记忆系统表征而非多用情绪记忆系统表征,他们更常采用积极认知评估来调控情绪与行动。所以复原力的培育需要从增强保护性因素——即训练正确的认知评估着手。Tebes认为,危机后的认知变革就意味着增强了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这是复原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个体对压力事件常见的评价:伤害/损失评价、威胁性评价和挑战性评价。伤害/损失评价发生在压力事件消退之后;威胁性和挑战性评价发生在压力事件之前或存在于对压力事件的预期之中[13]。其中,威胁性评价是指对事件可能存在损伤的评价;挑战性评价是对事件是否可以给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机遇与利益的评价,他常常是更为积极的评价。研究发现,当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威胁性评价时,常常引发的是敌意性反应,更倾向于使用对抗性应对、逃避应对、自我约束应对等应对策略。当个体在认知上视压力事件为挑战时,可以激起个体在压力困境下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和能力,能对情境与他人客观判断,能对内外资源进行可行的把握和利用,促进个体的合理决策以调控行为。挑战性评价有助于个体从消极情境中复原,而威胁性评价则不太利于个体的心理复原[14]。所以,我们的认知评估训练的重点在于,让个体把压力困境理解为是一种对生命的挑战而不是威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认知评估训练能让个体发现“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有积极意义”,“生活中的一切痛苦经历都将增益其生命智慧”,从而获得复原力的可持续发展认知资源。

(二)激发积极情绪

心理复原力的重要特征表现为:A.维持积极情绪,B.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C.高情绪间隔尺度,D.情绪反应灵活性,E.负性情绪的耐受性。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后,个体能自动化地、自觉地使用积极情绪来应对困境,个体的心理复原周期会大大缩短,复原效果会大大提高。

Davidson,R.J.也认为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常常表征为积极情绪特征[15]。因为积极情绪具有扩展——建构功能与撤销功能。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时,我们需要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来拓展其瞬间思维活动,扩大其注意范围,使认知由僵化变为灵活,充分调动和运用应对困境的资源,让生理应激水平尽快回复到基准线。通过积极情绪的激发与维持,可以使个体通过有意或自动加工过程来抑制消极情绪,使其有意调节情绪来处理困境的能力得以提升。如此一来,他们具有更强的从消极事件中快速恢复的能力,从而大大缩短了情绪恢复的时间,并且在应对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时所消耗的能量更少,可以有效保存其心理资源和身体能量。

促进个体积极情绪,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A.培养积极品质和优势美德:心理复原力的能力论或特质论认为,心理复原力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特质,拥有优势美德和积极信念,可以促进个体从负性情绪中恢复。B.培育情绪认知能力:通过体察个体在压力困境下的生理反应,来觉察自己的负性情绪反应,善于识别情绪线索,为有针对性地调控情绪打好基础。C.训练情绪控制能力:使用多样化的手段与方式调控情绪,转化心情,并让个体在其中体会到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情绪调控中的能动性与自信心。D.提升情绪恢复能力:认可和接纳压力,认识到负性情绪在人的生存过程中有其适应性和保护性意义,而后通过积极调控来快速地摆脱负性情绪。E.建构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让心理复原的外在保护因子起到积极作用,实现心理复原。

(三)叙事心理治疗解构和重构生命故事

叙事疗法持这样的基本观点:人本身并不等于问题,问题怎样影响人们才是重要的议题;文化具有多元性,因此要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相信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力量,都有属于他的独特知识,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解决的专家。换句话说,从积极心理学理念来看,就是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积极潜能,能处理和应对自己的生命困境。

叙事疗法把当事人遭遇的所有危机和问题都当作故事,经过咨询师与当事人一起外化故事、解构故事和重构故事,使处于压力困境中的当事人,从故事中了解危机了解伤害,借用内在和外在资源来重建自己的生命意义。叙事疗法一般经历这样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外化、解构和重写。第一阶段,外化。把问题与当事人分开,让当事人看到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把问题和人分离开来,我遭遇了某些负性生活事件,但我不等于这些问题。第二阶段,解构。要建构复原力叙事,首先要通过找寻坚强的故事来解构那些痛苦的旧故事。该阶段重点放在当事人生命历程中曾成功应对困境的经验上,为重构新的叙事奠定基础。第三阶段,重构。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要让来访者接受新定义的叙事,来分享一个新的替代性话题,从而达到讲述一个新的生命故事或一个更新过的旧故事的目的,实现心理复原。该阶段可以做如下工作:鼓励当事人用发散思维、尤其是与以往不同的方式来探索生活;在对自己与众不同的欣赏和探索中,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心理复原。

(四)问题解决定位

压力产生于人——环境配合不佳。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对个体的影响通过人——环境交互过程来实现。内部复原力因子所起到的作用如何,将决定个体的复原性质与复原程度:复原重组、适应或适应不良。定位于问题解决思路培育复原力,其重点并不放在处理当事人的情绪和病因上,而是通过加强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有效解除困境,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复原力。该方法由三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暂停:当个体遭遇压力情境时,常常倾向于选择逃避、否认等方式来防御,使自己产生暂时安全的错觉而求得短暂的心理平衡。然而,对困境的逃避与否认对于问题解决和心理复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需要训练当事人在逃避思路上暂停、稳住,激发其面对问题的勇气,使其敢于承担责任。第二步,推理:当事人有了直面问题的勇气,敢于承担责任后,就需要留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的困难、采取的步骤、可供利用的内外资源、如何利用资源并如何行动等。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善于寻求他人帮助、善于进行思维变通、主动寻求困境解除者往往具有更高的复原力。第三步,复原:当事人确立好自己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后,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把所有的应对计划付诸行动。积极心理学家奇克森哈利(Mihaly Csikszentmihalyi)说,改善生活品质的简单方法,就是掌握自己的行动。在意志力训练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让当事人自己确定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尤其注意这个目标不应当由他人来确定,而应当由当事人自己来确定,并且该目标一定要可行;其次,坚定解决问题的毅力,强化当事人的问题解决意识,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不论问题解决成败如何,都有勇气承担责任;再次,就是下达命令,执行近期、中期和长期计划,以实现心理复原。在行动过程中,个体与环境互动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保护性的环境与心理氛围,促进个体从危机中复原,若出现适应不良时,个体还应训练一个心理复原反省与补救机制,通过自省、求援和专业心理帮助等方式审查失败的应对方式重建新的应对方式,以保障个体的心理复原。

鲁迅先生说:“有希望就有光明。”积极心理学对人的个体潜能和优势品德的关注,推动着复原力研究更加深入。我们除了要关注个体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的心理复原,更要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与优势潜能的开发,立足于“预防重于治疗”,达到“治于未病”的理想境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洪兰 译,辽宁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前言)5.

[2] 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

[3] Anthony E J. The syndrome of the 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M].The child in his family:Children at psychiatric risk.Chichester,England;John,1974:524-544.

[4] Werner E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1955(4):81-85.

[5] Rutter M.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ehopsychiatrics,1987, 57:316-331.

[6] 阳毅,欧阳娜.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39-541.

[7] Davidson R J.Affective style,Psychopathology and resilienee:Brain mechanisms and Plastieit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1),1196-1214.

[8]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11.

[9] lanius R A,Williamson P C.Densmore M,etc.The nature of traumatic memoties:A 4-T FMRI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natry,2004,161(1): 36-44.

[10] Blair K S,Riehell R A,Mitehell D.G.V,Leonard A, Morton J, Blair R J R.They know the words,but not the music:Affective and semantic Priming in individuals with Psyehopathy[J].Biological sychology,2006,73(2),114-123.

[11] 雷鸣,戴艳.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74-882.

[12] Fredrickson B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8-226.

[13] 毛淑芳.复原力对自我复原的影响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8.

[14] Fredrickson B L, Tugade M M, Waugh C E, Larkin G R.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risi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365-376.

[15] Davidson R J. Affective neuroscience and Psychophysiology: Toward a synthesis[J]. Psychophysiology,2003,40(5):655- 665.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