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机制探究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78次
  • 评分4
  • 83
  • 0

马丽丹

(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责任意识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时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的时期。大学生只有具备完善的责任人格,懂得承担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懂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才能真正地成人、成才。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和教育时应注重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能力,培养责任实现的内在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实现的外在机制,使大学生学会负责,在现实生活中将内在责任意识自觉转化为对责任的践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机制;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25—02

本文受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度规划项目《五四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2E007)资助。

收稿日期:2013—11—12

作者简介:马丽丹(1983— ),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教育环节的规范

高校责任意识教育由几个环节构成,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师德感化环节,学校管理、服务影响环节,实践感染环节。要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机制,首先要优化和规范教育环节,将零散的责任意识教育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教学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责任意识教育,规范教育的内容,因材施教地鼓励学生发展责任品格,以避免责任意识教育内容和过程的随意性。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规范全体教师的言行,用教师的责任意识去感染和推动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养成。高校应建立相应规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以此影响、引导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确立。

(三)规范学校管理和服务部门的工作,使管理和服务中渗透责任意识教育。要利用赏罚机制强化负责任的言行,抑制不负责任的言行。同时,应将学校各部门责任意识教育的情况作为对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考核的内容之一,以激发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从而在全校营造责任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规范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团组织、学生会的工作,要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目标和内容之一,并将责任意识教育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其工作表现的重要指标,以保障责任意识教育取得实效。

二、评价系统的引导

责任意识教育的评价系统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途径及奖惩措施。“由于责任教育的主体性强,责任教育的整体成效和自我责任提升的效果如何,责任主体无法正确地给予自我评价,而没有对比和参照就会缺乏有效的反思和改进,也就无法对责任教育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因此,无论从个体的角度而言还是从责任教育的整体效果而言,都需要建立系统的责任教育评估机制,这既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责任主体自我评估的需要”。[1]在高校建立责任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责任观,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

通过完善责任评价系统,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制定统一的责任评价标准。各高校应在充分调研、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责任评价标准,使大学生明确责任目标和要求。当然,根据各高校具体现实条件可作适当调整。第二,组织多元化的责任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集体互相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双重效果,提高学生主动接受责任教育的自觉性。第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途径。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与学生的先、优、模评选、奖贷助学金、推荐就业、研究生保送等相结合,形成公开、公正、民主基础上的弘扬先进、学习先进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得到实际利益的同时,激发责任意识。第四,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以及合理论证,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形成对负责任行为的正强化和对不负责任行为负强化的作用。责任评价系统应与责任意识教育内容、方式有效结合,为责任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三、规章制度的制约

规章制度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校规、班规、图书馆管理条例、教师管理规定、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行为守则等等。学校的规章制度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并具有规范性、长期性和稳固性的特点,应给与必要的重视。

发挥规章制度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制约作用应该做到:首先,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责任品格的培养,为了师生的和谐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依据民主、开放、人本、科学、公正、可操作的原则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校共同体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一员,使学生在尊重和信任中生成自己对于学校共同体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出富有活力和热情的责任感、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其次,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和执行,应接受学生的监督,鼓励学生发现并举报违反规章的行为。

总之,责任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制定、学习和贯彻制度规范的过程,体现着制度规范的约束作用。高校责任意识教育应紧密结合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制定,使教育渗透、贯穿于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以适当的、带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发挥学生在规章制度执行中的监督作用。学校把责任意识教育与规章制度约束有机统一起来,将负责和问责紧密结合,有助于巩固校园的良性责任导向,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社会舆论的监督

社会舆论在这里是指集中许多人的意见而形成的正确的、与高校责任意识教育有关的社会舆论。其形式和途径多样,包括校内外网络媒介,如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学校社团组织等。正确的社会舆论能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为大学生指明思想行为的正确方向。在高校营造“负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校园舆论氛围,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又一有效机制。

高校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效果,需要做到:首先,加强高校的舆论监督。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舆论监督活动,有力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言行,着力宣传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主义、爱他人的表现高尚责任品质的人和事,以引导学生的责任情感、责任选择,形成独特的社会力量,使不负责任的言行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使负责任的言行得到社会舆论的赞赏和鼓励,并对大学生产生熏陶感染作用。

其次,社会舆论监督从实际出发。高校的责任舆论监督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能以高层次的责任品质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尤其是社会舆论方面,应正视责任行为与人们的实际利益的关系,从而正确引导责任行为。在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行为中,利益因素对于其履行责任的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激励他们责任意识的前提是保障个体的合理利益,责任的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利益的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利益观,使其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做出正确的责任选择,产生正确的责任行为。

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机制,切实将教育环节的规范、评价系统的引导、规章制度的约束、社会舆论的监督结合在一起,共同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之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责任意识教育内容的实现,责任教育目的的达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夏春雨.试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

[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王剑.大学生责任观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思考[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2).

[4]蒋红斌.学校对于学生道德责任感培养的责任与出路[J].教育导刊,2008(9).

[5]王继全,黄兆林.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