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应用型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 投稿Cycl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10次
  • 评分4
  • 50
  • 0

王明英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451150)

摘 要:以需求为导向,从我国保险行业对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分析目前应用型高校在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尝试性的探讨优化应用型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保险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00-02

保险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应用型高校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教学、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诸环节构成包括诸多模块。实验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和模拟训练,通过实验室保险专业模拟软件完成,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操作保险公司投保、承保、赔等经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课程实习环节是组织学生到指定实习单位现场参观、听专家讲座及进行具体操作等,主要是促进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对知识结构的领会。社会实践环节主要是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围绕一些专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由此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科研训练环节主要是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毕业实习环节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前的准备环节,组织学生到相关实习单位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去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快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期。

 一、应用型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开展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主要是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重在培养适应保险市场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能力,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大学生这些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

2.开展实践教学是解决保险行业人才供需失衡矛盾的关键措施

目前在保险市场上,随着人们保险意识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市场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拓展,导致保险企业对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的保险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然而与此同时,许多保险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却异常困难,在保险行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铺天盖地的保险公司的招聘信息中,大学毕业生无所适从。保险产品设计研发、保险精算、再保险岗位等一些岗位市场需求有限,要求极高;保险查勘验损、理赔、核保人员等均要求有工作经验,希望的是来之稍加培训即可上岗的人员。而保险销售人员、客户服务人员,保险本科毕业生受偏见的影响,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屑于做。很多保险本科毕业生多从事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一些工作,造成保险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浪费。

应用型高校的学历教育是全面、系统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意义。出现保险市场人才供需矛盾的根源在于,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甚至很多应用型高校,在保险教学中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轻课外实践的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实践教学是破除这种尴尬局面,解决保险业供需失衡问题的关键措施。

二、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应用型高校对自身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社会对于保险营销人员有较深的误解,不少应用型高校迫于生源压力,在招生时为了吸引学生报考保险专业,一再强调我们培养的是高精尖的保险人才,不是“卖保险的”。开设的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切合实际地拔高培养规格,导致保险专业学生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而不精,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在保险市场上,保险行业的营销岗位数占全部岗位数的80%,保险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缺乏。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保险营销人员,而不是保险管理人员。

2.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一系列践教学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首先,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只强调实验教学而忽略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且实验教学内容流于形式,虽然不少的保险专业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环节,甚至设置了独立的实验课程,但是实验内容有较强的随意性,设计目的不明确,实践项目不连贯,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不足。其次,保险专业技能实习主要靠学生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实习基地,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很少进行实地调研,文章质量不高。再次,实践教学方式单一,主要靠案例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保险精算、核保、理赔等环节缺乏场景训练,仅靠案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3.保险实践课专业教师极其匮乏

不少高校保险专业的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资格,但并非保险专业出身,而是从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转型过来的,他们对保险专业的学习起步较晚,边教边学,理论知识尚没吃透,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开展,教学质量欠佳。在目前保险专业师资结构中,保险专业出身的教师尚且不多,具有保险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就更加少了。因此,目前很多保险专业教师难以胜任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的任务。保险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的缺乏是导致目前保险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直接原因。那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意进入高校工作的保险行业的实战精英,往往其学历又达不到高校的用人要求,难以进入高校工作。

4.缺乏完善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环境

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目前由于国家财政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对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使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实训、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由于目前保险学界与保险业界之间缺乏有效、适当的合作方式和交流渠道,普通高校保险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也不尽如人意,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保险业界的保险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5.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之前的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次检验,包括对学生的检验和对教师的检验。保险实践教师在缺乏足够的保险实践经验的情况下,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客观与准确的量化,多数教师都放弃将学生平时的实验结果放进到教学评价当中,最终回到对书本理论的考核中去,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失去对实践的主动性。虽然不少高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进行了学分、学时、实习长短等方面的规定,但缺乏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和提交实习报告,使得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效果不佳。

三、完善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措施

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充分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从符合当前保险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此目标上确立实践教学的目标,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教学获得何种能力和达到何种水平,然后对目标进行细分,在现有的实践教学环境下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和实践场所。最后通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来评估每个项目的实践教学成果,并根据结果对不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变更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故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优化、动态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将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高校应该成立独立的实践教学指导机构,并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在保险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着理论重复教学的现象,比如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开头部分的内容均为保险基本理论,而保险学原理中亦包含了关于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基本种类和基本特点等内容,因此只在保险学原理中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即可,而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门课可以有更多的课时进行实践教学。

2.健全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专业能力培养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必须改变原来以学科设置课程的做法,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和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整合,实现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的高度融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整合优化课程,以执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的专业核心课体系,以技能标准为依据的基础技能课程体系,以专业应用技能为特点的专业实验课体系,构建保险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3.创建和完善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

高校必须加大对保险专业的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1)建立健全校内保险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是学生进行专业模拟实践的平台,可为学生提供情景模拟,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工作情景。(2)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应当建成教师及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很多保险公司均有完善的新人培养机制,不妨和一些保险公司、代理公司及经纪公司建成长期的稳定的关系,让学生和老师利用寒暑假去参与他们的培训和学习,去实地的跟着校外指导教师去做保险业务。(3)加大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资助力度。西亚斯学院很鼓励大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社会调查,资助学生完成保险创新型实验项目。

4.加强保险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鉴于保险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保险专业的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即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目前师资队伍普遍重学术科研轻实践训练的情况下,理应加大对教师保险实践经验与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可以选派一些年轻的教师到保险公司中挂职锻炼,让他们熟悉整个保险业务流程的各细节。另外,在保险专业教师应聘机制上可以适当加大应聘者保险实践经验的比重,对于那些有意进入高校任教并且已在保险业界取得较高成就的保险精英,可以适当降低对其学历和科研能力的要求。

5.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应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必须从过去单纯依靠理论教学,以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为主来评价教学质量,转为以学生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为主来评价教学质量。要确立以能力为本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变以往只重视学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人才标准。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为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应特别关注过程控制,修订、出台一系列有关实践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要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体、结合结果评价的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许飞琼.中国保险业人才战略:现状、目标与关键措施[J].经济

研究,2011,(12).

[2]胡云良,侯旭华.浅谈保险实训教学与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2009,(6).

[3]罗万红.地方高校应用型保险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学术论

坛,2010,(5).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