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澳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比较研究——以台湾、香港、大陆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为视角

  • 投稿健身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222次
  • 评分4
  • 82
  • 0

祝向阳

(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澳门 999078)  

  摘要:30余年来,澳门的高等教育一直奉行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办学机制。小小的澳门现存着10间高等学校,其中有6间为私立高校,2009-2010年度注册学生总数达到了32 312名,而这些学生大多来自中国内地。澳门高校目前这种情况是不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如何发展澳门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抛开博彩业,高等教育可否成为澳门的新兴支柱产业?本文将着重解决以上问题。澳门由于自身之特殊地位和地缘结构,要想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产业,就必须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博取众长、后发制人,才能在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之间谋求一个最契合自己发展特色的高等教育产业之路。因此研究澳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就有必要对内地、香港以及国外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一了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澳门;高等教育;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68-02

  一、高等教育产业理论概述

  高等教育产业的理论最初始于西方。在西方国家,教育性投资自始被视为生产性投资。产业化理论产生后,就把教育事业视为“产业”,纳入到第三产业中。在论及教育产业时,欧美的“人力资本”理论亦涉及到教育的“消费性”与“生产性”。20世纪50年代,欧美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教育市场化的理论。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 Milton),其作为教育市场化理论的先行者,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ducation)指出,公共教育制度缺乏必要的竞争约束,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学校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均不负责。要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以前的改革措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走市场化道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海耶克(F. A. Hayek)指出,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是市场,应将市场的竞争原则应用于教育领域。其在《社会中知识的利用》(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一文中阐述如何利用有用的个人知识进行成功的决定,开启知识管理的先河;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A.Peacock and J. Wiseman)也提出,不必由国家投资教育,而应通过给家长凭券、资助或代款的方式在自由市场状态下进行自由选择。在以上观点的作用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英等国高等教育事业先后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尤以美国发展强劲,截至2014年,其共有4180所高等学校,而私立院校就达2080所,占总数量的59.33%。

  二、立足本土,辐射境外,台湾高等教育产业促进经济腾飞

  台湾高等教育发展自50年代起步,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鼓励私人财团大力兴办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政策下,台湾私立高等院校得到迅速发展。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台湾经济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转向优先发展本土“高技术、高资本、高质量”的工业,台湾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台湾高等院校的发展注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和办学层次,不断充实办学条件,调整专业结构,完善教育体系。到8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台湾制造业逐渐转向大陆,教育改革也由原先以地区需求为主,转向强调弹性化及多元化,所培养的人才也由专深向广博发展。台湾为发展高科技产业,首先成立新竹科学园区,结合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的科研与工研院的研发,创造出亮丽的成绩,这些都是产业知识化的实例。台湾学者认为,教育产业化主要包含两个构念,一是指利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各项措施的教育产业化、以及将教育机构的知识和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产业知识化。台湾地区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下,教育制度现已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自由化(liberalization)、市场化(marketization)、私营化(privatization)、全球化(globalization)。

  三、特色鲜明,鼓励办学,香港高等教育产业立足社会需求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教育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已建立起一个适应本港社会生产发展需要、门类众多、层次齐全的教育体系,高教模式体现出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及制度化的特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鼓励私人、社会团体办学,同时对部分办学规模较大、治学条件较好、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私立教育机构进行大量资助、并购、公立化,逐步纳入政府资助计划,因此香港的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经过发展又被纳入政策资助的范畴,最终形成政府公立教育为主、私人基金会为辅的总体格局。截止目前,香港有中文大学等八所由政府牵头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管理的高等院校。教学型教育主要由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等院校举办,并获取UGC资助,跟随香港经济层级变化和产业结构换代升级调整教学目标,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技术型人才,特色鲜明、旗帜明确,如香港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研究型专业人才的后续储备,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则已培养出具有高级技术资格的人才和各类全球认证的工程师为主。香港特区私立院校有2所,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树仁学院。并且教学质量也颇具影响力,公开大学具有自行授予学位资格和评审权利,而树仁大学只有部分学科具有学位评审资格权利。此外还有诸如香港珠海学院等超过20所的私立高专学校。

  四、百花争放,长足发展,大陆高等教育产业的非牟利性质存在争议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产业的理念在中国内地开始出现,从那时起“教育产业”这个新鲜的概念进入了大众视野。然而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颇具争议,直至今日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看法也没有统一。持正面意见的学者认为教育应该发展产业化,因为其具有产业的性质和一般特征,自由经济要求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是理所应当的,其所产生的效益,对社会经济和其自身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而持反面意见的认为,教育是门公益性事业,不应以经济为前提,作为产业的成本产出收益作为衡量标准,即其在价值的内涵层面对教育产业化提出了质疑。总体而言,内地学者近年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解有很多进步也有不少误区,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并不是简单的运用市场手段将学校当作企业,并以企业的模式运作,而是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尊重教育规律遵循教育法规,采取恰当的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最终提高教育的总体效益。内地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教育事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科教水平、办学规模上已有很大进步,但目前内地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仍不成熟,甚至提及产业化,还是在论文发表的探讨阶段,而实际中很多地区又盲目的吸收、合并、扩大规模,没有物尽其用因地制宜,产业结构不甚合理,有得有失。而且高等教育领域内存在供需失衡、机制老化、体制官僚化、运行模式化、制度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办学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

  五、改革创新,大胆进取,澳门高等教育产业要发挥区位优势扬长避短

  由于澳门长期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特区政府部门对教育的不干预,又因为经济发展是以经营低档次的餐饮业和博彩业为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动力的匮乏,因而导致特区教育滞后发展,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基本就处于一个空白状态。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逐渐发展开来,当进入到80年代的时候,政府当局开始着手于教育改革工作,制定相关的教育法规,各类教育才迅速地发展起来。澳门高等教育经历了私营时期传教士办欧式大学、中国知识分子办学、港商办东亚大学的初步发展阶段。在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并公布以后,澳门政府于1988年收购东亚大学,澳门进入高等教育公营化及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阶段。之后,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私立澳门科技大学成立,随着澳门本地生源数量逐年增长,澳门的大学为培养澳门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也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澳门有高等院校10所,其中公立院校有澳门大学等4所,私立院校有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6所。

  澳门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就要由现代产业发展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以澳门自身特点出发,为高等教育由主观性、消费性、封闭性、福利性向产业发展、教育开放、效益至上转变,使高等教育成为富有社会责任又关注群众需求,具有一定投资效益和较高办学水平的社会主体。即大约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二是实现办学方向社会化;三是实现办学投入产出效益化。

  澳门特区的高等教育事务是由澳门社会文化司下属的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主管,特区政府原则上不提供对私立院校的资助,对其办学政策也较为宽松。也正由于私立高校没有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进而私立院校也较少受到政府的管制,于是几大私立院校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利,这样有利于提高各私立高校的办学治学积极性,并努力发展其办学特色。私立大学为获取社会任何和生源并保证教学质量,自主的提升教学质量科学行政管理。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发展澳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先天条件,就目前情况,澳门高等教育产业一定要解决澳门以至大陆民众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规模较小的矛盾,迅速引入科学管理,组建国际性教学模式,提出柔性教育模块,这就是对澳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和及时有效性性质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并且针对澳门高等教育产业化存在的诸如不完全市场化、缺乏有效地立法约束和保障、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私立和公立教育法律地位权益的平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从管理的突出特色上、多元化的招生上、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上、积极开展两岸三地及国际合作交流上解决好高等教育产业的经费问题、教育需求问题、盈利性和公益性的冲突问题,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办学效益,使得澳门高校及社会获得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