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延续教学组织形式研究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30次
  • 评分4
  • 90
  • 0

孙晓荣,刘翠玲,孙 冬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摘 要:延续教学的有效组织是学分缩减后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延续教学进入高校起,其组织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正确有效地组织延续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社会实践能力,文章从延续教学组织形式现状出发,分析了延续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延续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延续教学;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35-02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学分数普遍偏高。例如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总学分在130—140学分左右。通过对我国高校调查,多数高校的学分数均在160学分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家。

正确认识当今大学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按照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对高校教育进行深层次的实质性改革。通过这一战略改革,重整并优化了人才生产过程,为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打下基础。21世纪本科教学注重培养创新性人才,因而“缩减学分,压缩总学时”适应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高校本科改革一方面旨在建设本科特色教育,突出各高校的培养特点;一方面致力于接轨国际,使高校教学得到有效改革,并逐步迈向国际化教育前沿。在缩减学分的前提下,逐步加大课后延续比重,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活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多样的课后延续教学形式,保证了除课堂教学外,学生有多种学习渠道。将传统教育的“灌输式”转变为“主动式”,并将教学导向转向研究式导向[1]。

一、延续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及意义

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实行学分缩减制度,精简课程,把有限的师资力量放在刀刃上。并增加课后延续教学比重。笔者通过对几所高校的调查,对延续教学的现有形式进行了整理。延续教学过程不是传统的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上课,延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对课堂、课后作业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2)就某一与学科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汇报;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献阅读;

(4)对某一课题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5)由教师组织开展课外实验;

(6)由教师带领到相关基地参观学习;

(7)进行课外科研训练;

(8)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9)组织学生、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如使用Blackboard;NetworkEducationPlatform等平台。

表1九所大学延续教学开展形式情况

表1详细列举了国内九所大学延续教学的开展形式,其中1、2、4、9四项的开展较为普遍。就网络教学成为延续教学的形式来说,登录各大高校官网,在教学模块中均设有网络教学一块,学校通过搭建不同的教学平台,将书面的知识数字化、网络化,通过集中的通知发布、加设课程信息查询、多媒体视频点播,使移动教育逐渐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网络教学有其特有的便捷性,基于网络便可完成相关的教务、教学活动,如教务的开课、排课等。同样教师的课件自动生成,可以进行网上作业管理、答疑讨论,学生的作业提交、课后辅导、课程讨论等[2]。

而其他形式,例如进行课程答疑或辅导,则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学会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基地进行参观,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信息,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实践出真知,通过学生自己所见,了解更多社会行业知识。

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现有延续教学旨在创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实质性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与学服务平台。因而延续教学逐步开展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有裨益[3]。

二、延续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自古以来,教与学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载体。教育的过程既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与人格的全面培养。

首先是传统观念制约延续教学完善。从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固有思想中,教学重心在课堂讲授,教师是授课主体,学生在被动学习。这种思维模式和教育形式固有化直接导致了课外指导时间不够,缺少对学生课后学习的安排与要求。学生缺乏以能力成果为导向的过程考评。而相应的教师虽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任务,但教学表现在晋级、晋升职称时,未占到足够地位,重科研轻教学的学术评价及学术管理制度导致投放到本科生教育的资源不足。影响到延续教学的有效开展。

其次课后延续教学形式拘泥于答疑和辅导。这无疑限制了学生思维发散和个性发展。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接受的是束缚式教育,这使得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薄弱,自学能力较差。而大多数教师对于课后延续教学没有具体概念,多理解为同课上一样进行答疑和辅导,违背了“学生是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的教育理念[4]。

三、完善延续教学的对策

想要完善延续教学,首先应明确,学生的学习取向与教学者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学校亟待回归并坚守“教(Teaching)与学(Learning)是高校的核心活动”这一价值原则。

(一)学校应做好教学资源配置工作

资源的合理分配能为延续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因而要首先确定延续教学的资源配置。要根据每个专业的学生、班级、课程数量,测算应该配置的教师、教室、实验室、网络、多媒体、图书等教学资源,理清现有的教学资源底数,合理设置班级,科学配置资源。学校的仪器、实验室、图书、资料等部门须向学生全天开放;同时,尽量多安排教师进行相应的讲座,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

(二)根据不同学科需求,选取延续教学

首先,学院要加强新生、特别是试点班新生的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有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未来发展,树立信心,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要采取措施,把学生的注意点引导到学业中来;要在平衡学期学分的基础上,处理好课程的前置后续问题;要保证专业课程的全程教学,保证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质量。

其次,任课教师要思考试点专业和非试点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区别,要思考课后教学形式和内容,课后教学不要拘泥于答疑和辅导,要广泛采取单元测验、晨读、英语角、读书会、专业讲座、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等形式;要思考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和考核问题。同时,任课教师要思考不同学科的需求,例如,对于偏重于理工的学科,延续教学应以实践操作为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仿真课程时间。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训内容,以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学习规律为原则构建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培养[5]。

(三)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改革

学生要把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和有关部门,要把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传达给其他同学,积极配合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6]。

本科教学改革在学校体系中不是孤立的,需要多元改革策略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效果,更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而在大学学分缩减后,正确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延续教学,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发展现状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延续教学[7]。而在组织延续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校必须对现有基础、预期目标、实施步骤、资源配置、效果检测等方面审慎考虑、周密设计。本科教学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改革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这也注定是一条不容松懈的漫长征途,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但通过积极探索、深化认识、大胆创新,相信课后延续会成为大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使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许邦兴.高校生源缩减的原因、影响与应对策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5).

[2]康亚华.高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2,(5).

[3]徐秀芳,韩立毛,唐拥政.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教师的能力与素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4]孙璐璐等.普通高校学分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管理经纬度,2012,(8).

[5]相阳.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教育学院,2009,(6).

[6]潘凌理.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7]刘梅.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