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方综合性大学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 投稿穆刀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844次
  • 评分4
  • 42
  • 0

孙 超,高 伟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文章从外语专业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意义与现状出发,提出了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外语;培养模式;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84-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迈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高等教育质量观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外语教育与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舞台上作用的不断加强,时代需要尖端的外语专业人才。很多高校都对培养外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显然,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本科生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外语专业具备科研能力的本科生,是指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即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外语专业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意义

科研的内容,对于本科生来说,首先是问题意识,能看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科研的第一步;其次还应包括本科生具有获取本专业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逻辑分析论证能力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收集信息,整理、归纳、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可以感受到科研文化,通过在科研过程中反复思索、实践增强了其对课题的理解,并掌握了科研的方法,完善了知识结构,为其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准备。另外与他人的合作,培养了其合作精神,磨炼了意志力,为树立健康的科研理念打下基础。通过科研活动,促进了学校传统教育理念的创新,促进了学校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模式的改革,形成了本科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研究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拥有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等庞大的科研力量,良好的本科生、研究生生源以及较好的科研氛围都形成了高校丰富的内在资源,同时高校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先进的科研设备、仪器和固定的科研场所,这些都为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内外部保障,也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外语专业人才作为沟通的必备桥梁,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外语专业的应用性要求逐渐提升,要求本科生具备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研究素质,以应对个人发展的需要。如果从本科阶段就开始科研训练,科研工作就会深入得多,从而增加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机会。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外语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就职空间,同时也为国家积累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教师引领指导不够。随着高校扩招,导致大部分教师忙于日常的教书备课,没有时间从事科研。而本科生往往是某领域的初探者,在知识架构、分析问题等方面还很欠缺,由此本科生从事科研必须由专业教师引领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有效指导学生科研,教师如缺失对学生指导与监督,学生科研势必会流于形式。

部分学生科研意识淡薄。本科生中普遍存在不重视科研的现象,认为本科生没有必要参与科研,科研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开始。大一阶段因刚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时光过于虚度,大二、三阶段又忙于本科阶段的学业,大四忙于毕业论文及就业,所以做科研对于学生来说遥不可及。同时由于外语专业特殊的实用性要求,一些学生更认为参与科研与提高外语水平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高校本身重视不够。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整体发展水平、自身学校地位、外部环境支持等方面受到限制,这是相对于研究性大学而言。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依然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培养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对于外语专业的本科生来讲,当一些非外语专业本科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与其相当甚至超过其时,那么外语最终仅仅只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加大,本科生科研还存在很多不足。

三、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形成浓厚的科研兴趣

决定科学研究过程的,不是某些具体的方法,而是我们的研究观念。现在,各高校外语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象已经凸显,部分学生有了科研的意识,但学生参与的目的并不十分知晓,以至于参与过程并不十分顺利,忙于应付发文章、结题,实质性的研究与提升很少。而学校也着重于学生外语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不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可以通过科研讲座、研讨会,广播、校园网、校报等方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科研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合理安排好科研与学习的时间。使学生明确科研既是对学习的深化与提升,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树立了正确的科研观,才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意识。

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如广泛的学术报告和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使本科生置身于学术氛围中,开阔了视野,强化了信息意识,使学生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敏锐的信息触觉和感知力,进而形成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

(二)帮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养成科研习惯

科学研究是发现问题,构建理论,形成经验现象进入一个有意义的框架。科研方法则是促使科学研究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意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科研实践锻炼而形成的。

从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进行数据统计,撰写论文等问题的整个实践过程中,掌握科研方法。这个过程中建议学生看一些理论方面的书籍,还可增加一定的研究性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科研的意义、类型、原则、方法、问题的提出,数据的处理,资料的争论和分析,成果的表述和评价。当然科研方法的训练还包括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收集材料,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得出结论,什么叫合理借鉴与引用,什么叫技术不当构成剽窃等,这些都应是学生遵循的学术规范。

教学中,采用传授知识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生学会转向引导学生会学,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将课本知识与实践发展有机结合。布置学生做一个研究性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外语基础及兴趣点,自拟课题,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方式查阅相关文献,还可设计调查问卷、回收数据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相关材料做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进而形成研究性论文。在完整的做课题的过程中,学生熟悉了科研全部过程,并掌握了科研方法,逐渐养成了科研的意识。

(三)完善教师指导体系,确立导师责任制

系统的理论框架的作用涉及研究课题的价值。这主要取决于对所要研究问题的专业知识,它保证开展的研究在特定的领域中有继续、有发展、有一定科学价值。理论框架的形成有待于导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挑选一些科研能力强的外语专业教师作为科研型导师,负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为本科生多数没有科研基础,并不具备科研能力和知识储备,因而导师的作用尤为关键。

从选题的设立,到材料的搜集,导师要参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导师给本科生的科研问题必须明确、具体,一般是导师已有初步的解决思路,提前了解该领域的前沿进展,并进行详细的文献调研,帮助学生解决科研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导师必须为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能成功地完成一个科研题目,就能从中找到成就感,并对科研产生兴趣。

对于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教师,学校在经费、工作评定上予以倾斜。鼓励科研型教师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科研课题部分交给学生,或把科研的某个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科研中自主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科研中掌握基本方法,锤炼技能,积累经验。教师在思想意识中必须有一种责任意识,把指导本科生科研当作是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相长,在指导学生科研时,本科生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都会激发教师的灵感,为科研带来新鲜血液。

(四)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科研服务

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紧密联系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单位,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为本科生搭建科研基地,为本科生顺利开展科研提供服务。地方综合性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时,在兼顾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同时,要重点突出本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拳头专业,帮助学生在这些传统学科研究领域中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保障本科生的科研经费。一是学校可提供一部分科研经费,一是教师从自己科研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助本科生。学校的科研鼓励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从学校内部的经费构成看,学校提供的经费是有限的,而且本科生科研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大学优先投入的项目,但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收支预算情况制定系统和详细的科研规范,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设立学校内部各种本科生科研计划及奖学金。

本科生科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有了翻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更为关注,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彻底转变。

学生科研能力培训计划的实施,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等及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了锻炼。在能力提高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意志力也得到了磨炼,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科研实践中,本科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导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接触,本科生会被他们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感染,使自己的个性品质得到了锤炼。

参考文献

[1]安琦.美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与我国英语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2]刘海珠,孙丹,朴鲜花等.外语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4,(1).

[3]王西文,秦兴丽.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讨[J].学术纵横,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