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西部12所高校产出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汤森路透信息检索平台检索数据的聚类分析

  • 投稿杜行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93次
  • 评分4
  • 36
  • 0

蔡文伯 候立杰

摘要:西部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因此明确其自身产出竞争力在西部高校中处于何种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汤森路透信息检索平台以及聚类分析数据处理模型和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将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层次、优秀人才吸引力、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成果、学术影响力6个评价指标作为西部12所高校分类依据,最终结果显示:西部12所高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高校产出竞争力最强,第二类高校最具发展潜力,第三类高校则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关键词:西部高校;产出竞争力;汤森路透数据库;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5-0085-08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于20世纪90年代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先后发表《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及《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1]之后,学界便掀起了探讨核心竞争力的高潮。而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大众化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到来[2],我国高校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亟需各方面高层次人才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西部高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需提高自身竞争力,以期达到为西部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有着与企业截然不同的性质。[3]大学与其他组织一样必须带来社会价值,大学的“产出”就是大学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对大学而言,这里的“产出”即人才培养过程及科研成果累积过程[4]。高校产出竞争力是大学竞争力的根本,包括大学人才培养竞争力与科学研究竞争力两部分内容。就大学人才培养竞争力而言,它包含大学对全球、全国范围内优秀人才的吸引能力和大学对这些人才的培养能力;就大学科学研究竞争力而言,它包含大学对全球、全国范围内重大课题的承担和研究能力、大学的基础研究实力,以及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几方面。[5]82笔者根据本研究需要,将宋东霞博士2005年提出的大学产出竞争力指标体系[5]116进行适当调整(见表1)。下文中所指产出竞争力皆依据于此。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笔者主要从西部12省市及自治区中各选取一所高校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为: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广西大学。这些高校的共同特点为均属于教育部直属或省部/区部共建高校,均为211高校,均为地方重点建设综合性高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汤森路透信息检索平台中的子库引文索引数据库作为研究工具,对所选取西部12所高校分别进行科学检索,检索内容为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简称SCI?E)、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以来各高校论文收录情况及论文被引情况,并通过筛选、计算及相关软件最终整理得出所需数据。除此之外,我们还选用了由中国科研中心编著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的部分数据作为学科评价依据。最后,针对所获得调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模型进行高校产出竞争力比较研究。

二、西部12所高校产出竞争力比较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优秀人才吸引力、人才培养层次以及人才培养能力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产出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虽不能完全代表各高校的人才培养产出竞争力,但也能大致比较出这12所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表现。

(一)人才培养能力比较

人才培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产出要素,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为社会服务能力和成效的重要标志。[6]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全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各高校每年录取人数大幅度提高,在校生数量也随之增长。从所选取的12所高校最新更新数据(见表2)来看,这些高校的在校生规模均超过了1万,其中四川大学的在校生规模为12所高校之最,超过了6万;排名二、三的贵州大学、重庆大学的在校生规模也高达5万;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云南大学的在校生规模也达到3万左右。

(二)优秀人才吸引力比较

由于部分数据获取困难,因此这里的优秀人才吸引主要指海外人才的吸引能力,考核标准即为各高校来自全球的留学生总人数及留学生所占的比例。留学生的到来给接收高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丰富自身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学校全球形象,打造国际知名高校。因此,海外留学生占比可看作高校人才吸引力的一大重要指标。从优秀人才吸引力来看,留学生人数最多的为四川大学,其次为广西大学,紧随其后的是重庆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见表2)。

若通过留学生占全校在校生总数比例来比较(见图1),则西安交通大学上升为第一位,居二、三位的是四川大学和广西大学,第四位是内蒙古大学。由此可见,无论从留学生总人数还是留学生所占比例来看,除排名顺序有些许变化之外,优秀人才吸引力最强的仍为以上几所高校。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这12所高校人才吸引力参差不齐,分层效果明显,且不同层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三)人才培养层次比较

考核大学人才培养层次竞争力,也可看作是对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认识。评价指标为各高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一般认为研究生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该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越高。从图2来看,在12所高校中云南大学研究生占在校生比例最高,达到48.48%,几乎与本科生规模持平,由此可见云南大学十分重视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除云南大学外,研究生规模与本科生规模大致相当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其研究生所占比例为46.40%;位居最后的是青海大学和西藏大学,研究生所占比例最低,分别为3.87%和5.27%,这两所高校与研究生所占比例最高的云南大学相差悬殊。

(四)12所高校引文索引论文收录总量比较

由于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覆盖了国际上大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少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19]。除此之外,其评价的客观性有效避免了科研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干扰。[20]因此,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数量也成为了我国评价高校科研能力的标准之一。以2007年至2013年为时间段,以不同引文索引、机构扩展、引文索引数据库类别作为筛选依据,依次对各高校发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论文分布情况来看,2007-2013年间,各高校国际论文产出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检索日期截止到11月,故总量有所下降),其中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广西大学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从发表论文数量上来看,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发表的论文篇数最多,七年发表总数分别为21389篇、15926篇、10693篇,共计48008篇,占12所高校发文总量66169篇的72.55%。各高校(按表3所列顺序)2013年发文量依次为2007年发文量的2.85倍、1.95倍、1.39倍、3.38倍、2.26倍、1.98倍、2.76倍、9.00倍、2.04倍、1.40倍、1.81倍、2.33倍、1.73倍。由此可见,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重庆大学和青海大学在科研成果方面有较大进步,可能原因在于这4所高校2007年教师科研水平相比其他高校略显不足,但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从而促使其整体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当然,如果仅从总量上比较12高校高水平论文产出情况,对规模较小的高校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整理计算出各高校教师人均论文产出数据(其中论文数量为七年合计数,教师特指专任教师,并假设教师数七年无变化)进行比较,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人均论文产出量5.78篇,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为兰州大学5.41篇、四川大学4.98篇;其次为人均产出量超过1篇的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排在最后的为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和西藏大学(见图3)。12所高校平均教师人均产出量为2.08篇,这说明在12所高校中达到平均水平的为排在前四位的高校,仅占总数的33.33%。

分别将12所高校2007-2013年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收录量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如图4、图5所示。

综合图3、图4和图5,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无论从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还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量上来看,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均为西部12所高校当中的佼佼者,且与其他高校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第二,12所高校教师科研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直接导致各高校国际论文产出总量的悬殊;第三,通过各高校引文索引论文产出量排名可以看出,各高校侧重点不同,例如兰州大学,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论文产出量中排名第三,但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产出量中却降到了第四,由此可见,虽然12所高校均为综合类高校,但仍然存在“偏科”现象。

(五)学术影响力比较

评价一所高校的学术影响力一般均存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而在定量评价中又偏好于采用论文被引用指标来评价论文的影响力。[22]论文引用中较为权威的指标分别为论文他引频次和论文高被引数量,它们不仅能够反映一所高校发表论文的受关注度,而且能够反映出其他学者对所发表论文的认同度,被引频次越高,说明其认同度也越高。

第一,高被引用情况分析。高被引论文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的科研中质量高、影响力达到精品的论文。它不仅反映了该学校的科研是否具有较强的世界竞争力,而且也体现了该学校的科研是否具有优秀的学术带头人。[23]2337年间,12所高校论文被引频次逐年增长,且增长幅度不断加大。由表4可清晰地比较出各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情况。

通过横向数据比较,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兰州大学的高被引文数显著高于其他几所高校;从纵向数据比较,在SCI?E高被引文中,论文引用频次大于150的共有6所高校,分别为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引用频次大于200次论文的高校降低为5所,并且均不足10篇;将引用频次提高到500后,发现仅有西安交通大学的1篇和四川大学的2篇达到此要求,在SSCI高被引文中也存在同样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除教师水平高低之外,还可能与国际论文总发文量以及高校建校时间等有很大相关性。虽然12所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增加速度很快,但根据分析结果可知12所高校所发论文中高被引论文所占比例非常低,甚至不乏零被引文章。要想改变这种情形,还需要各高校在重视教师发文数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所发论文的质量。

第二,论文他引情况比较。论文他引频次即被引频次总计减去自引频次后所得结果,该数据与被引频次总计相比更加具有说服力。[25]因此,笔者整理计算出7年间各高校篇均他引频次,作为评价各高校发文平均质量的依据,见图6。

观察图6可看出,在12所高校中,西藏大学无疑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无论是科学引文索引还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该校的篇均他引频次都名列前茅。尽管从前文可知,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的他引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几所大学,但就篇均他引频次来看,它们的篇均他引频次仅仅徘徊在平均线附近,有的甚至刚达到平均线水平。这表明尽管近年来高校的国际论文他引频次越来越高,高质量文章也越来越多,但就整体情况而言,篇均他引频次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要提高整体的篇均他引频次,需要杜绝创新成分不多、学术影响不大的论文产生。

(六)学科竞争力比较

学科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是体现大学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根本标志,是大学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平台。[23]233笔者依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26]43针对研究高校作了如下统计:12所高校2010-2013年分学科门类进入全国前10%的学科平均数按前表顺序依次为2.00、1.00、4.67、0.00、3.67、8.00、4.33、0.00、3.00、3.33、0.67、1.67。由此可见,四川大学学科优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兰州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云南大学;西藏大学和青海大学没有学科进入排名,说明这两所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宁夏大学和广西大学在2012年排行榜中取得了零的突破,分别有3个和2个学科进入排行榜,说明其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除此之外,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和贵州大学进入排行榜的学科门类三年未有所增加,说明其应重视没有进入排行榜的学科门类发展,努力健全学科建设;而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进入排行榜的学科门类在减少,因此这两所大学应积极查找减少原因,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重庆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进入排行榜的学科门类在三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三所高校也应总结进步因素,以促使其他未进入排行榜的学科门类的发展。

三、西部12所高校产出竞争力聚类分析

依据前文整理所得数据,运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方法和SPSS统计软件,对12所高校产出竞争力状况进行分类研究。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的总称。[27]首先将所收集原始数据录入SPSS统计软件中,然后进行数据标准化,经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后便可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果如表6、表7。

不难看出,属于第一类大学的四川大学独树一帜,产出竞争力为12所高校之最,该校在人才培养与科研能力方面均高于其他11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竞争力方面,优秀人才吸引力最强,在校生规模和研究生规模最大,研究生占在校生比例较高;在科学研究竞争力方面,科学研究能力、重点学科建设、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数、教师人均论文产出量、论文篇均他引频次均位于首位,产出竞争力最强。

大学产出竞争力较强的为第二类大学,共5所高校,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和兰州大学。这类大学在人才培养竞争力方面,40%高校优秀人才吸引力较强、在校生规模较大,60%高校的研究生规模较大,60%高校的研究生所占比例最高,甚至超过了第一类高校;在科学研究竞争力方面,重点学科建设数、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数、教师人均论文产出量均较多。

相比而言,12所高校中产出竞争力最弱的为第三类高校,共6所,分别为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和贵州大学,这几所高校指标平均值与第一、二类高校有很大差距。就第三类高校内部而言,这6所高校的优秀人才吸引力最弱,学生规模最小、研究生所占比例最低、重点学科门类数与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总数及学术影响力均低于其他两类高校。

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类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相较于第二、三类大学均略胜一筹,毫无疑问成为西部12所高校中最具竞争力的大学。而第二类大学人才培养层次为三类大学之最,相比之下在这点上更加趋于国际化,在倡导和重视科学研究的今天,这无疑使这类大学更加具有发展潜力。第三类大学的在产出竞争力评价指标中无任何优势,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竞争力都亟待提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跨越式发展的新疆向西开发体系建设研究”[28]经研究得出的西部12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名分类结果基本与本文分类大致吻合,由此可见西部12所高校之所以形成此种分类,与各自省市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同样说明各省市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积极发展本省市高等教育,提高其竞争能力。

四、结果与讨论

经过对西部12所高校产出竞争力指标的分析,笔者将12所高校分为了三类,其排序没有高低之分,且最终结果仅为以上几组数据的统计分析,因此所得结论并不能代表这12所高校的整体情况,仅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西部高校优秀人才吸引力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总体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或组织强调用国际视野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当然高校也不例外。如今,留学生规模已然成为反映国家或高校国际化水平高低的标杆,更多的人将其作为评价高校国际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指标之一。很多国家已经从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美国外国留学生就为美国经济贡献了110亿美元。英国79所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仅1999年一年就为英国增收7亿英镑。[29]可见,留学生规模对一所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从图1可以看到,在这12所高校中,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最高的仅为3.33%,最少的只有0.25%。面对这种事实,西部高校应强化优秀人才吸引力,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提高自身国际知名度,从而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应“按需调整”

就我国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西部急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以及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带来推动作用的各类人才。当然,研究生规模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为最佳并不是恒定的,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因地制宜”,有些地方需要人才数目庞大,而有些地方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又过剩。例如西藏、青海、新疆等地每年都会引进大批高层次人才,但从以上分析数据可知,西藏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等的研究生占在校生比例非常小,这说明他们有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因此这些地方高校应根据各自所在地方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比之下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的研究生规模基本与本科生持平,且根据“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这类高校2013年研究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30]。所以第三类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等原则积极主动的学习第一、二类高校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共同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缺乏地方特色优势学科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立校之本,也间接反映着高校办学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所高校若想提升国内影响力,甚至是国际知名度,那么拥有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西部高校应强化重点学科建设的紧迫性,大力发展优势学科,提升自身竞争力。然而,在这12所高校中,进入“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前10%的学科门类数近三年内超过5门的只有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和重庆大学,其中西藏大学和青海大学甚至没有一门学科进入排行榜,这与中东部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平均10门[26]50的数量相比显得非常单薄。因此,学科建设较为落后的几所西部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弥补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不足,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在区域的有利条件,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针对性学科建设,创建特色学科服务平台,为学科建设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从而“以点带面”,带动高校学科建设的活跃性,提高大学学科竞争力。

(四)各高校产出竞争力内部指标发展不平衡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发现,除了西部高校整体发展不平衡外,高校自身内部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以四川大学为例,全国已有多所高校研究生规模超过本科生规模,但四川大学的研究生占在校生比例仅为32.36%。虽然研究生规模并不能说明一所高校的发展好坏,但本科生小班化、高校科研职能越来越受重视无疑是中国一部分高校发展的新趋势。另外四川大学的SCI?E和SSCI收录论文总量虽然非常高,但这些论文的篇均他引频次仅仅刚过西部高校的平均线。当然,这不仅是四川大学面临的问题,西部其他高校同样面临着自身发展不平衡问题。各高校应正确面对自身发展薄弱之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各校的顺利、健康发展。

(五)西部12所高校学术影响力偏低

尽管7年来调查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以及被引频次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就整体情况而言,大部分所发文章仍存在被引用频次低,甚至有些文章发表后一直无人问津,这一情况向西部乃至全国的高校敲了个警钟。是高校的教师考核标准出了问题,教师个人研究态度问题,还是整个科研风气有待改善?又或者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无论原因是什么,各高校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目前,已有部分高校针对论文质量偏低的情况调整原来以数量为主的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创新。相信强化质量、弱化数量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科研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为高校科研创建更加严谨、宽松的氛围。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K. & G.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 79-93.

[2]杨德广,张瑞田.6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27-32.

[3]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新审视——非营利性组织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10(Z1):1-4.

[4]韩习祥,等.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与绩效管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49.

[5]宋东霞.中国大学竞争力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92.

[7]内蒙古大学.学校简介[EB/OL].内大概况.内蒙古大学官方网.(2012-09-01)[2014-04-12]. http://www.imu.edu.cn/ndgk/xxjj/index.htm.

[8]宁夏大学. 宁大简介[EB/OL].学校概况.宁夏大学官方网. (2013-07-01)[2014-04-12]. http://www.nxu.edu.cn/xxgk/sub_gk.asp.

[9]兰州大学. 兰大简介[EB/OL].兰大概况.兰州大学官方网. (2013-04-18)[2014-04-12]. http://www.lzu.edu.cn/V2013/ldgk/ldjj/.

[10]西藏大学. 藏大简介[EB/OL].学校概况.西藏大学官方网. (2013-04-01)[2014-04-12]. http://www.utibet.edu.cn/news/article_33_43_0.html.

[11]西安交通大学. 交大简介[EB/OL].交大概况.西安交通大学官方网. (2013-06-05)[2014-04-12]. http://www.xjtu.edu.cn/jdgk/1.html.

[12]四川大学. 学校简介[EB/OL].学校概况.四川大学官方网址. (2013-12-31)[2014-04-12]. http://www.scu.edu.cn/portal2013/gk/about/I080601index_1.htm.

[13]重庆大学. 学校简介[EB/OL].重大概况.重庆大学官方网. (2013-03-01)[2014-04-12]. http://www.cqu.edu.cn/Channel/000-002-001-001/1/index.html.

[14]青海大学. 学校简介[EB/OL].学校概览.青海大学官方网. (2012-06-01)[2014-04-12]. http://www.qhu.edu.cn/xxgl/xxjj.htm.

[15]贵州大学. 学校简介[EB/OL].学校概况.贵州大学官方网. (2013-12-10)[2014-04-12]. http://www.gzu.edu.cn/s/2/t/1139/p/1/c/8434/list.htm.

[16]云南大学. 学校简介[EB/OL].云大概况.云南大学官方网. (2011-12-01)[2014-04-12]. http://www.ynu.edu.cn/xxgk/xxjj/index.html.

[17]广西大学. 学校简介[EB/OL].学校概况.广西大学官方网. (2013-06-01)[2014-04-12]. http://www.gxu.edu.cn/2003/2003xxgk/001.htm.

[18]新疆大学. 学校简介[EB/OL].学校概况.新疆大学官方网. (2013-06-03)[2014-04-12]. http://www.xju.edu.cn/xxgk/index.htm.

[19]蒋悟生.研究成果评价的重要工具:科学引文索引[J].情报杂志,2003(7):82-84.

[20]张志转,等.关于建立刊物科学评价体系的思考 [J].评价与管理,2013(6):28-32.

[21]Thomson Scientific.西部12所高校SCI?E、SSCI收录论文量[DB/OL].web of science 数据库. (2014-01-01)[2014-03-23].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Search.do?product.

[22]杨颖.高校教师网络发表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

[23]赵俊芳.中外部分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24]Thomson Scientific. 西部12所高校论文高被引论文数[DB/OL].web of science 数据库. (2014-01-01)[2014-03-23].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

[25]王楚鸿,陈妙玲.试析影响学术论文他引频次的十大因素[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8):44-46.

[26]邱均平,等. 2009-201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7]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7-141.

[28]孙慧,戴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12省市对外开放竞争力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3(1):20-25.

[29]于亭亭.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亟待强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2(9):81-82.

[30]教育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教育频道.人民网.(2012-04-03)[2014-05-20]. http://edu.people.com.cn/n/2014/0403/c1053-24819483.html.

(责任编辑庞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