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

  • 投稿布衣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761次
  • 评分4
  • 52
  • 0

张燕飞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新疆就业形势也逐渐日益严峻。而当前各高校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授课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教学形式、突显个性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措施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现状;改进措施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TDSKZD1204)。

作者简介:张燕飞(1979—),女,硕士,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

0 引言

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万,较去年增加22万,将再创历史新高,可见,新疆就业形势也将面临较大压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意识,建立灵活的就业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当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当前,新疆各高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开设时间滞后、内容有局限,缺乏全程性和系统性

当前,新疆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安排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开设的时间较晚,此时学生面临就业,对学生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局限于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其中涉及择业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测试和创业教育等方面内容所占课时比例较少,对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的培育明显不足,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呈现出缺乏全程性和系统性。

1.2 教学形式较为简单,重理论、轻实践,效果不理想

目前新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采取讲座、授课、会议等,时间短而内容分散,多采用大班授课,授课互动少、灵活性较差。教学过于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加之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使课堂内容与就业实际情况脱节,效果大打折扣[1]。

对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不少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受到人际交往能力、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就业指导课仍显得系统性不足。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仍难以形成个性化的择业理念,实现良好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形成较好的就业、创业素质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不规范,就业指导课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指导效果也不理想。最终使得高校就业指导中普遍形成的“三多”和“三少”情况:即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多样化、信息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形成[2]。

1.3 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当前就业形势要求大学毕业生能够结合个人的性格、兴趣,有效形成适合自己的就业、择业能力。作为大学毕业生,往往在就业过程中会因为遭遇不同人生的境遇和多重选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或不适。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和政府的依赖心理加强,竞争意识减弱,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缺少创业理念[3]。他们对毕业和就业的理解较为片面,这种心理落差和不适,往往比汉族学生表现得更加强烈。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就业指导课除了就业理论和面试技巧学习外,关键还在于对其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态调整,建议可逐步开展个体职业咨询辅导。但对于新疆各高校的现有条件,虽然建立起了就业咨询室,但由于专职授课教师较少,往往难以针对每个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而在课堂外的辅导次数不足,使得职业指导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4 教学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疆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授课任务主要由学生工作主管领导或辅导员担任,他们多数没有取得专门的国家职业指导师职格认证,普遍情况下仅凭自己的就业工作经验开展教学活动,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4]。

2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的改进措施

为解决当前新疆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教学形式、突显个性化和全程化的指导原则,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1 教学形式多样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互动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

2.1.1 案例教学

重视收集及典型案例资料库,充分挖掘优秀校友资源,积极引用校友在择业、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的鲜活实例,将一些成功的社会人士请进校园,开设专题讲座,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5]。

2.1.2 模拟应聘

将学生适当分组,让其提前准备应聘材料,同时邀请任课教师或校友充当单位招聘人员,模拟实际招聘人才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挑战性的模拟招聘,使学生亲身体会应聘感受,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讲授内容映像,同时能总结自身不足,增加今后的就业机会。

2.1.3 现场调研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场调研的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和人才招聘现场参观调研、感受现场气氛,增强学生直观认识。

2.1.4 信息化教育

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网络就业指导平台等,快捷有效地发布各类就业指导相关信息,同时,通过各类交流平台,便于了解学生动向,为教师开展教学测评、心理评测打下基础,进而有效避免了授课学时有限,互动环节不足的缺点,使学生能够持续获得就业信息资源,帮助大学生更充分的认识自我[6]。

2.2 突出个性化、全程化指导,确保就业指导效果最大化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家庭环境等情况,应以职业生涯指导为核心,进行教学全程化改革,在不同的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逐步设置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方案,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身特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确保就业效果最大化。可以分四个阶段开展工作,预科及一年级时,强调专业认知,以职业生涯规划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内容为核心,帮助学生能明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合理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二年级时,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远期职业技能目标。三年级时,注重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四年级时,对学生进行求职训练,培养其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帮助其尽快完成身份转变,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

为有效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注重培养一支稳定的、专职与兼职有机结合的师资队伍。首先,可以创造学习进修机会,有针对性派出现有授课教师进行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并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认证;其次,可以利用校友资源,聘请企业家、校友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即促进了校企交流,又为开设各类题讲座作为课程建设的提供有力补充。

总之,在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新疆就业形势随之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完善现有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突出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和形式多样化,促进就业指导课的发展和创新,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对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柳秋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2):17-20.

[2]马飙.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刍议[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1):43-46.

[3]孙嫱,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2(04):05-18.

[4]杨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05-106.

[5]文锦枢.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1570-171.

[6]夏海珊.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26,87.

[责任编辑: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