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女大学生创业路径研究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362次
  • 评分4
  • 12
  • 0

孙道明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积极展开了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然而,现行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多以学校、社会为主体,缺乏以女大学生自身为视角的考察。本文根据女性自身的特点,按照准创业期不同时段的侧重点,为女大学生的自我开发提供一条的连贯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女大学生;自我开发;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80-02

一、创业教育须关注女大学生的自我开发

21世纪是“创业时代”,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一项全球女性创业观察项目报告显示:从事创业活动的人群当中,女性超过三分之一。在这种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女性创业的研究。我国各大高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创业教育活动,但存在许多不足,往往会忽略男女两性的差异,“一视同仁”地开展教育活动,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还比较少,仅见妇联或学校进行的短期培训或者讲座,难以满足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女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迎接创业的大潮,达成自己的目标,就成了高校、社会以及女大学生自身需要思索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现行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多以学校、社会为主体,笼统的要求他们提供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而缺乏以女大学生自身为视角的考察,女生有了创业的愿望却难以对实际操作过程有个完整的思路。

二、创教初期——运用SWOT分析提升对自身和环境的感性认知

创业准备要趁早,不能到了快毕业时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匆忙开始创业。创业教育最好从大二上半学期开始,重点是唤起女大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她们自觉自发地从自身和外部环境的角度认清自己创业的优劣势,以及开发相关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对创业有一个系统的感性认知。在此,推荐运用SWOT方法去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把握外在条件,制定良好的战略。在发达国家,许多学校都采用这种方法分析研究,他们的学生也非常了解创业环境和条件,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规范。

SWOT法在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里的自我开发方面,可以做如下的运用:第一,将涉及女大学生创业的内外部要素进行分解。包括外部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自身内在的创业期望与需要,现有的创业知识与创业经验,与创业相关的一些能力等。引导女大学生运用内部资源探索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规律,即使女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所处环境的前提下,理智的将“环境允许做的”、“能做的”和“想做的”综合起来考虑。将“环境允许做的”和“能做的”做到最好,对于“想做的”则可以通过改造环境变成“能做的”或“环境允许做的”。避开某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补充一定有利的因素,把不协调不适应变成协调适应,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内、外部因素,把两方面思想综合起来,达到准确的定位,对策得当。

通过对女大学生创业的SWOT方法分析,能够把目前的创业情况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O>T,S>W型,即内部长处明显,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这样的情形可以称之为创业培养的“发展”状态,应当继续保持。第二种:0>T,S<W型,即内部不足明显,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在这种情形下,应当采用创业培养的“补充”方案。第三种:O<T,S>W型,即内部长处明显,但在外部环境方面威胁大于优势。这种情况下,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创业培养的“增长”方案了。第四种:O<T,S<W型,即内部不足明显,在外部环境方面不足也比较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运用创业培养的“抑制”方案了。通过这一感性的方式让女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培养女大学生重视信息资源,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能力。在界定自身,特别是环境的优劣势时,必然要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为前提。在信息时代,女大学生能不能准确而充分的占有、选择和利用信息,对其初期创业十分关键。二是教育须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不是从类出发,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在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开发时,每一个女大学生都要真真切切的从自身以及所处的具体环境出发,而不是笼统的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之始就清楚地了解自己,准确把握环境特点,找到差异性和创新点,迎接创业的挑战。

三、创教中期——在真实体验中培养智性行动力

一个人潜能的开发,归根结底要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完成。经过创教初期,对自我开发有了一个较明晰的定位之后,女大学生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较长时期地修炼创业的内功——行动力。让自己实实在在的为创业行动起来,而不仅是纸上谈兵,在各种体验与活动中提升素质、增长智慧。

(一)长期、直接型。最佳的选择自然是去相应的公司实习,实际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积累创业所需的技能和人脉。当然,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女大学生都可以争取到的,所以,创业实践要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出发,如在有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生自主经营部分条件较成熟的小型项目,直接进入市场,或由女大学生自主经营学校的服务项目,提高她们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二)长期、间接型。以上比较长期和直接的创业自我开发是创教中期的重点,而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要通过长期而间接的方式来培养。首先,可以旁听或选修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了创业课程,积累一定的“知识资本”。其次,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第三,申请加入“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些都是门槛较低的自我开发方式,女大学生们大可以把握机会,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改变自己,付出总有回报。

(三)短期、直接型。这里主要指的是围绕“创业”这一主题的赛事、考察和讲座等。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培养创业意识的感性方式。不少学校都有组织女大学生到相关的企业部门参观考察的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更容易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另外,学校也要把一些女性创业成功者请进校门来,让她们把自己创业的经历及创业的成就感传递给女学生们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女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作品设计”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创教中期阶段的关键在于,让女大学生们将自我开发变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培养可以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女大学生们在这一时期要不断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创业习惯。

四、创教后期——通过模拟创业激发必要的野性

创业教育最后一个阶段中的自我开发,主要通过模拟创业、获取风险投资来实现。这是准创业期的冲刺阶段,对于女大学生能否真正跨入创业之门至关重要。

(一)视野上,向前看一步。在知识经济时代,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一项对全球创业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女性和其他国家相比,虽然创业的人数位居前列,但大多停留在“生存型”的低层次的创业上,在这些人群中,真正具有高文化层次的女性仍然不多。这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总体来说,创业发展的舞台还是相当广阔的,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也是有着非常光明前景的。这就提示我们的女大学生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全局观、全球观,有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的意识。善于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善于与专业的、非专业的,同性的、异性的,亲密的、陌生的人合作,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大展拳脚。

(二)途径上,向前迈一步。(1)政府途径。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分已陆续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涉及开业、融资、税收、指导、培训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门槛,激励着女大学生放开手脚,勇敢跨出创业的第一步。(2)社会途径。除了学院式创业教育外,在我国,提供创业教育的其它机构主要有: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办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这是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全国工商联合办的;由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主办的“赢在中国”、“我能创未来”等大众类与创业相关的竞赛项目等。女大学生们应该主动这些资源,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拓展自己的创业之路。(3)企业途径。努力与各式各样的公司保持有效的联系,争取更多的风险投资和创业场所,以此来解决女大学生启动资金不足、创业不足等问题。

(三)魅力上,更上一步。女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自身定位有着严重的偏差,因而影响了她们创业的勇气。为此,女大学生还要在准创业期慢慢培养出并非男性专有的野性气质,让自己由内而外的散发出自信、自立、自强的魅力。女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意志力的不强。即将步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会面临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负担,同时在创业的过程中又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没有坚定的意志,就很难取得成功。另一点比较突出的便是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质。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冒险,就有可能失败。女大学生们尤其要注重培养自己不惧失败、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性格和精神,敢于面对失败和风险。此外,创新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表现形式。女大学生们应当勇于并善于思考,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不迷信权威,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敢于去挑战自我、传统和现实,努力依靠自己的奋斗来达到自我的人生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錞,陶勇.从感性、知性到理性的创业教育: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1,(3):90-91.

〔2〕胡井军,曹茜茜,徐亚萍.在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1,(17):129-130.

〔3〕施德宝.试论女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4):87-92.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