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合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 投稿旧集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01次
  • 评分4
  • 29
  • 0

李 阳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近年来,高校频繁报出恶性事件,让全社会的目光都聚焦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在纷纷指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同时,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集结家庭、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家庭的力量是其中股肱,如何实现家校联合,让家长参与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合;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85-02

家庭是影响个人心理特征的重要因素,家长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等都对子女的人格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教育理论均推崇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由于学生大都选择离家较远的地方求学,地域因素使得家校联合的模式受到极大制约.初高中时代的家长会、家访等常见联合方式不能照搬于高校,除了因地域因素不便于开展外,大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也要求我们拓展出适合这一特殊群体的新路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家长们也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当问及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很多家长均表现出迷茫,既觉得鞭长莫及,又觉得无从下手.高校则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受到人力、资金等方面限制,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不能够具体深入.

1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1 误区一:成绩看分数,健康看身体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如此,家长也例外.中国家长在与老师对话中,提及子女近况时,经常会问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问“孩子最近快乐吗?”的家长几乎没有.很多家长认为只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各种物质条件,孩子就能快乐,心理就能健康.“健康”对家长们而言仅仅指躯体方面.因此,在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恶性事件中,当事人家长面对媒体采访时均肯定地表示:“我的孩子心理很健康,没有什么异常”.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很多家长对此一无所知.

1.2 误区二:教育是学校的事,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学校的事

很多家长寄希望于学校,希望高校能将子女培养成“才”,但事实情况是,很多家长都没能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顺利将孩子培养成“人”,又何以成“才”呢?家长既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不同,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明显差异.很多心理疾病的诱因都要追溯到6岁以前的生活经历,这也恰恰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不惜斥资替子女择校、选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把教育子女的义务完全托付给外界,殊不知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家庭因素往往是子女心理问题的根源,终身学习的理论也提醒我们,子女需要受教育,家长同样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1.3 误区三:专断压制,不懂沟通疏导

有些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愿意参与到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但由于既不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又缺乏专业指导,往往因为不得法而事倍功半.如未经子女同意查看其日记,网络聊天记录,发现子女存在心理问题时,往往采取批评惩戒的方式来“堵”,不懂得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来“导”.这样做非但无益于维护子女心理健康,反而可能矫枉过正,使问题复杂化、严重化,让家长和子女的关系对立起来,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家庭环境,更加不利于子女心理问题的解决.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已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纷纷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通过新生普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校园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除了专业教师外还包括专职辅导员以及各班选聘的心理委员.从师生比例来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比约为1:200,跟国外高校相比,人力资源显得尤其匮乏,这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浮于表面,难以具体和深入的根本原因.短时期内迅速扩大专业师资队伍显然是不现实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急需获得家庭、社会支持.

3 家校联合优势

从人力上看,家长如果能够参与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可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更高、覆盖面更广;从资源上看,家长对子女的了解及重视程度,能够让学校对学生个体情况把握更加细致准确,方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必要的环境干预时,如果能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治疗效果也能有所提高.同时,学校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矫正错误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习得维护子女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并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家、校、生积极互动,帮助家长与子女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便于在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时,顺利获得家长支持.

4 家校联合模式实施路径

4.1 宣传动员

自新生进校伊始,学校方面就应尝试各种途径吸引并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如安排在新生入学时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可涉及终身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案例分析等.考虑到家长文化程度差异大,在内容安排上应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直观且感染力强的素材(如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恶性时间视频),呼吁家长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此外,考虑到少部分家长不会使用网络工具(QQ、微信、邮箱、浏览网页),可在动员讲座后,安排如何使用网络工具的教学内容.

4.2 建立联系

参照国外部分学校做法,建立家长委员会,方便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也是千差万别,但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既方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也有利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通过这样的平台,在遇到共性问题时,先集思广益再取其精华,多搜集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方法,借鉴运用到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化理论为实践,也能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启发.家长委员会的建立,自然须由学校牵头,先建立沟通平台,如以学院、年级、专业为单位成立QQ群,微信群,论坛等.先由辅导员或心理辅导教师担任组织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观察,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让群内成员民主选举委员会负责人.负责人成了家长和学校的枢纽,负责在群内组织成员参与学校活动,并将家长的诉求反馈给学校,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此外,可建立校讯通平台,用短信方式通联简易快捷.

4.3 学习培训

目前,家长网络学校已经在一些省市悄然兴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仿效网校模式实现家校联合,利用网校这一媒介为家长提供学习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家长可通过网校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养,主动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由于网校运行需要大量人力、资金投入,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适当增减栏目,如将网校缩减为网页,仅开设新闻动态、学习资料(文字、视频)、互动论坛、专家在线等模块,方便家校联合.

4.4 资料搜集

通过心理普查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初步评估,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普遍做法.但普查的目的主要是为筛查出心理健康指标显示不健康的极少数,便于日后预防和诊治,但对大部分心理健康指标正常的学生而言并无作用.因此,普查时除运用量表测量外,还应尽可能地搜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尤其是家庭背景.但不幸、复杂的家庭背景往往是一个人的隐私,甚至是自卑的根源,是很多人不愿意提及的.即便是在心理咨询中,也需咨询师与咨询者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后方能获得.如果让高校心理咨询师或是辅导员一对一通过访谈获得所有新生的家庭资料,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上来看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笔者建议可在新生入学考试时(一般只考查英语计算机两门)加试一门写作,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人生目标等.以考试形式搜集一是避免学生抄袭,二是考场气氛严肃,有利于学生端正态度认真陈述.若以课下作业形式进行搜集,这份资料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所获资料尽可能真实,这门“考试”最好是突击进行,考前无须告诉学生考试科目或内容,需提醒学生此考核仅为考察科目,成绩不计入学分,真实描述即可.尽管如此仍不能保证所获信息百分百真实,还需日后逐步筛查.“阅卷”工作可交由辅导员承担,加深对所带学生的了解,方便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 家校联合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5.1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当代大学生既渴望独立自主,自尊心强,却又敏感脆弱,容易受伤.因此,家校联络既需要公开也需要保密,公开是为了表示尊重,保密则是为了保护尊严和隐私,这个度需家长学校共同把握.

5.2 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平衡辅导员工作

家校联合中辅导员是关键枢纽,但不应是管理者或主力军.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精力有限,专业水平不高,仅能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者.家校联合模式的具体实施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5.3 各级各部门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

家校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动,需要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保障,先统筹规划再具体实施.各部门之间明确职责协调运作,以确保这项工作的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畅.家校互动推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0(1):44-46.

(2)陈国魁.家庭学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校园心理,2011,9(2):133-134.

(3)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简华,胡韬.国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