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投稿百花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399次
  • 评分4
  • 35
  • 0

张 铎,王 斌,张 滨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摘 要: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陆续出台各项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历史条件和阶段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很鲜明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意图完善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就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55-02

1 基层就业政策内涵和现有政策探析

1.1 基层就业政策内涵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为大学生创造基层就业条件、扩大基层就业范围,维护大学生和基层单位的合法权益所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为准则[1].

基层就业政策体现两方面内容:首先,对于国家而言,随着每年就业形势的变化,面对每年增加几十万的大学生毕业生,国家急需一些新兴且有效地途径来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基层就业恰好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就业难题.其次,对于毕业大学生来讲,基层就业政策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但丰富了就业渠道,而且优化了就业方式,帮助毕业大学生拓宽的知识视野,积累了基层的工作经验.所以,这些基层就业政策为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1.2 现有基层就业项目探析

1.2.1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印发《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13]26号),“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基层从事为期一年至三年的志愿服务”[2].截至2014年末,通过公开公平招募、自愿申请报名、组织考核选拔、统一培训派遣等方式,全国参与西部计划项目的人数超过30万,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并在服务期满后,鼓励志愿者扎根基层,并可以自主择业.

1.2.2 大学生村官计划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国家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志愿服务.大学生村官计划可追溯于1995年,江苏省的“雏鹰工程”开启了大学生就业到农村基层的新篇章.截止2008年,大学生村官计划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张广秀即是千千万万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她身患白血病仍坚守基层岗位职责,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值得我们向之学习.2013年9月,她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在住院期间她还惦记着工作,挂念着群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受到习总书记的重视.2014年1月,习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她回信中表述,为她康复良好重返工作感到高兴,同时还希望大学生村官能热爱基层、扎根基层,促进当地发展.

1.2.3 “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计划开始于2006年,招募对象主要是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应届毕业生.参与该项目的大学生生活补贴是参照当地失业单位新聘人员工作标准.每年全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2万人,具体由各省市主管部门完成招募工作,主要被安排至各基层从事科、教、文、卫和扶贫等工作.2014年,黑龙江省在“三支一扶”计划中,拟招募633人,实际招募人数为476人.

1.2.4 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项目是针对普及偏远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选拔毕业大学生补充到农村基础教育力量中去,逐步解决农村基础义务教育师资总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水平不高以及教育资源不平等问题.该计划项目不同于上述三个项目,需要额外的优惠条件,即是在职攻读教育硕士,这针对想返回学校继续进修学习的大学生毕业生来说,此项目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就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学毕业生经层层选拔考试到基层工作后,逐渐发现与自己理想中的岗位性质相差甚远,并有较大落差,进而对自己理想和抱负产生怀疑.由于某些基层单位人事以及岗位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其岗位上很难物尽其用,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往往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应用到具体岗位上.长此以往,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创新思维和工作能力,容易导致这部分大学毕业生对基层工作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甚至有放弃工作另谋它职等想法,不利于大学毕业生自身优势的发挥和基层工作长期、稳定的发展.

2.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只注重短期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大学生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项目是非自愿的,不是自己内心的价值观驱动,而是受到基层就业服务期满能够享受到国家一系列安置优惠政策的吸引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国家制定基层就业政策,考虑了要给毕业生更多的便利条件和优惠.而大学毕业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性补偿.国家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时,会充分考虑大学生毕业生的实际要求,希望给他们尽可能多的优惠,这也就恰恰造就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是真心为国家基层单位工作,而是把眼光放在服务期满后的安置条件.二是经济性补偿.政策给予参与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相应的经济补偿,例如补偿代偿学费、保留户籍等等,而这些往往是毕业大学生看重的.

大学毕业生对选择去基层就业缺乏理性地思考和认识.目前选择去基层就业多是基于上述两种想法,但基层就业不是短期行为,所以政府在制定基层就业政策时,不仅要通过现有的优惠条件吸引留住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更需要认真思考把更多优秀的大学生毕业生留在基层的长效机制.

2.3 基层就业政策落实难

目前,国家出台的一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在落实到基层和相关单位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难兑现甚至是不能兑现的状况.在诸多的基层就业项目中,大学生预征入伍一项因为是以现金形式兑现,所以完成得比较好.这样的功力心态,使得大学毕业生很难扎根基层,基层就业政策的真正意义也将被忽略.同时,一些基层就业政策牵扯到政策涉及的相关部门很难协调,造成政策在推行中屡遭困难,较难落实.

3 完善基层就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3.1 继续出台开拓大学生基层就业新渠道政策

现有的国家出台的基层就业项目,包括“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和“大学生村官”等.这些基层就业项目平台的搭建,为毕业大学生投身支持国家基层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但也应看到基层就业每年招募和参与的人数十分有限,导致很多优秀大学毕业生与国家的基层就业项目失之交臂.以2014年为例,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699万,西部计划招募68979人,将近7万人和700万比起来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其它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参与状况和西部计划参与情况基本相仿,现有的基层就业项目每年十几万的招募人数相较700万的毕业生总数,所占的比例仍是较少,为大学生实实在在解决的岗位很是有限,不但不利于缓解目前大学生毕业的压力,也限制了毕业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更多、更为具体且贴近实际的基层就业政策,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方式,引导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思想,帮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把着眼点从“铁饭碗”转向非公有制企业,从追求稳定转向挑战自我能力,为那些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3.2 提升基层就业的配套措施

大学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望而生畏的最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基层单位的条件太过贫乏,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因素.要想留住更多的人才在基层工作,各级政府应把眼光放在基层地区发展上,帮助基层地区软硬件设施建设更上新台阶,逐步改变基层的工作条件,为工作在基层的毕业大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岗位环境.

我国目前推行的几项基层就业项目,给予了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生活待遇.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的工资待遇水平,尽量提高补贴标准,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基层单位要尽力解决大学生在当地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问题,关心他们的住宿问题,保障工资、补贴足额按月发放到毕业生手中,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

3.3 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3],从基层就业的含义很容易就捕捉到自主创业也是基层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通知》除了要各地方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力度,还要求高校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允许有创业想法的在校生休学创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国家层面,加强制度创新,强化行政职能,不断优化各项优惠政策,号召更多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在高校层面,应竭尽所能为大学生提供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场地,建设一批创业示范园区,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基本知识的普及,并定期开展创新交流活动,组织各种主题的创业大赛,以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形成互动交流长效机制.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但要充分利用国家、地方和高校给予各项优惠政策,而且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优势,不断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争取开辟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

4 结语

归根结底,以上对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的一点点想法都是基于目前基层就业政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诚然,这些想法和建议都只是短期行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状况,使他们能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工作,建功立业,还需从国家大环境层面得以全面改善.要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对偏远地区实施照顾,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乃至实现同步发展,大学毕业生在择业选择上就不会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考虑到更有展示自我空间的基层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就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万飞燕.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西部计划2013年大事记.中国青年网[EB/OL].http://xibu.youth.cn/xgxz/201401/t20140121_4562097.htm.

〔3〕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中国教育报,[EB/OL].http://www.jyb.cn/job/jyzc/200904/t20090429 _26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