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 投稿零号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85次
  • 评分4
  • 91
  • 0

李 丽,郑 国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摘 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其教育管理存在一定难度.要做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根据其身心特点和专业特点,在做到按年级分层教育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到六个结合,即:“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精神教育”相结合;“辅导员管理制”与“导师管理制”相结合;“外因填鸭式管理”与“内因自发式管理”相结合;“师生管理”与“生生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和“专业教学”相结合;“人文关怀”与“规章制度”相结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98-03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CJF13058);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专项(13D050)

体育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专业,体育专业的学生是一个富有自身心理、行为特点的群体.从整体上看,体育专业学生思想素质较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优良的道德品质,长期的专业训练使他们养成了不怕吃苦、意志坚强、行为果敢、敢于拼搏的性格和精神.但是,体育专业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素质不高、自控能力不强、作风松散等,易出现违纪行为.这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是个挑战,如何全方位做好体育专业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成了一个摆在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

1 体育专业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1.1 体育专业学生的生理特征

从生理特征来看,一方面,从事体育专业的人在神经类型上多属于兴奋型和活泼型,其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均衡与不均衡各占一半[1].因此,体育专业学生性格外显,易于表现,且活波好动.另一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熟和心理成熟存在不同步的情况,常使人觉得他们“个子高大”,但有时却“孩子脾气”,这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成熟不及生理成熟的表现.

1.2 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从事体育的人,其气质类型多属胆汁质、多血质[1].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是坦率热情,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但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情绪波动大;多血质气质类型的特点是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但是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化,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两种气质类型造就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是热情、真诚、乐观、直率、豁达,兴趣广泛,荣誉感强,有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好胜心过强,自制能力较差,易轻率作出决定等.基于这种气质和性格特点,如果其自身不注意修养,提高道德修养,学校又未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其气质类型中有不好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就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2 体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2.1 突出各年级教育管理重点,做到分层教育管理

作为一种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大学教育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绝不应因专业不同而不同.[2]但应该根据学生思想实际、专业特点等,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把握不同的重点,使之更具实效.

2.1.1 大一时注重适应性教育与纪律性教育,做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新生阶段,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思想上容易产生迷茫与冲突,不能确立目标.因此,在大一阶段,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通过各种交流会、集体活动等,使之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大一学生刚跨进大学校门,其思想比较单纯,学习积极性较高,组织纪律性较强,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兴趣,此时,在教育管理上就要在疏通引导与循循善诱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规范化与制度化教育[3].特别是对初次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一定要严肃处理,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使学生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意识得到强化.

2.1.2 大二时注重日常教育管理与专业思想教育并重,做到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

大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较大一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其思想状态和行为规范较稳定,但因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冲击,一些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倾向,如沉迷网络游戏,生活堕落、不思上进等.因此,必须加强次阶段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尽可能将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多进行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让他们拥有一个坚实的思想堡垒.另外,大二的学生几乎都面临专项的选择,在当前的社会竞争中,不仅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而且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自觉的刻苦训练,勤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结构,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把他们练就成德才兼备的优秀社会人才.

2.1.3 大三时注重完善教育管理细节与搭建锻炼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三的学生比大一大二的学生更活跃,思想起伏性大,自我意识易发生偏差,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此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因此,应完善教育管理工作细节,管理者应多深入学生寝室、课堂,多参加学生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当然,大三的学生普遍认识到了专业的重要性,能够比较主动的进行专业学习,此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搭建好各种锻炼平台,开展各类活动,抓好专业技术训练,例如开展专业内的绘图比赛、专业技能展示大赛、社区专业汇报演出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大四的教育实习与就业做好准备.

2.1.4 大四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感恩教育,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文明离校

经过三年的学习,大四的学生即将面临实习与就业问题,步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可能会担忧会苦恼会迷茫.此时应加强实习与就业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端正就业心态,并做好就业咨询与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大四也是学生最浮躁的时期,不同学生将面对各自不同的问题,容易产生焦虑.因此,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各种契机,开展各种以“感恩同学、老师、学校、社会”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安全、文明、有序地离校.

2.2 提升教育理念,转变管理机制,做到六个结合

2.2.1 “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精神教育”相结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同样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严重.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重将“体育精神教育”融入进去.郭平等人的研究认为“体育精神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创造和表达人性化的自由生活理想和价值理想,包含了对道德行为和信念的看中与追求,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祈盼与高扬”[4].它涵盖了勇敢、拼搏、合作、坚毅、进取、公平、自信等精神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这些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育专业学生认为自己作为“体育人”,理所应当应具备这些优秀的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会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做好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将会有更明显的效果.

2.2.2 “辅导员管理制”与“导师管理制”相结合

目前,从全国普通高校来看,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后,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完成,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纷纷开始实行学分制,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二年级以后,就开始自主选课,原来整齐划一的班级逐步被一些小的班级如专选班、辅修班、选修班所取代而淡化,沦为散漫自由的空壳组织[5].学生除了公共基础课还在一起上外,就连同一宿舍的都不经常一起,何况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专职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其作用将会如何?因此,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可以采取“辅导员制”和“导师制”相结合,除了由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外,还可选聘素质过硬、德高望重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在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各种选修课的选择)、专业的态度与认识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分别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方面,北京体育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等少数院校在本科阶段实行了导师制,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加以借鉴.

2.2.3 “外因填鸭式管理”与“内因自发式管理”相结合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行为最终要通过学生主体自身来实现.当代的大学生,看待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对实现自我价值和崇尚个性发展等都有自己的想法,用纯粹的规章制度或强行告诉他“你应该做什么”、“你不能做什么”,这种填鸭式的教育管理模式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在“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主旋律下,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在不同阶段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大学精神、人生理想、自身价值、专业作用等不同主题的教育,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对其进行引导,调动他们积极向上主动学习,创设条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学习、进步、追求等转化为其内在发展需求,以达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目的.

2.2.4 “师生管理”与“生生管理”相结合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方面不可缺少的配合者和直接操作者,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他们来源于学生群体,生活在学生群体,在学生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专业学生干部较一般专业的同学来说,更是特殊学生群体中的群体,体育专业的学生讲究哥们义气,愿为兄弟、朋友两肋插刀,一旦一群高素质的干部群体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影响力比老师的影响力往往大得多.因此,选择并培养一批素质高、影响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来配合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势必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2.5 “日常管理”和“专业教学”相结合

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全员参与.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特殊,一般都采用小班授课或户外教学,师生沟通交流时间较多,教学氛围相对自由、轻松.在宽松的氛围下,一般意义的师生关系往往演变成更亲近、更融洽的师徒关系.学生对知识渊博、专业水平高的教师自然产生钦佩感和顺从感,所以专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把学生的教育管理融入到日常专业教学中,切实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仅要教好学生专业课程,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2.6 “人文关怀”与“规章制度”相结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一词首次在政府报告中被提出.长期以来,教育管理者也将人文关怀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做到人文关怀,就要从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区分层次,把握学生个体差异,挖掘个体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加之体育专业学生重情感、讲义气、对人耿直、为人豪爽,教育管理者应深入学生,经常走访寝室,与学生聊天、谈心,与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服从管理,因此,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但是,另一方面,体育专业学生因专业特点普遍存在一些其他专业较少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引导下还应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细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寝室管理制度、课堂考勤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周末晚点名制度、集体活动管理制度、综合测评制度等,尽量做到在柔性关怀的同时,用刚性制度去约束他们的行为.

3 小结

要做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点,在做到六个结合的同时,还应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注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爱华.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分析与教育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12):154-156.

〔2〕张亚军.体育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33-234

〔3〕姜长林.对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8):125-126.

〔4〕郭平,李梅.浅论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J].河海大学学报,2004,6(1):82-83.

〔5〕李先国,孙庆祝,等.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体育教育专业学习质量监控措施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