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学生嫉妒影响因素浅析

  • 投稿Hunt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81次
  • 评分4
  • 81
  • 0

薛程宇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心理系,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嫉妒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情绪与行为表现,受到着性别和内隐、外显自尊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嫉妒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日后研究做出展望,对大学生嫉妒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嫉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嫉妒;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73-02

1 引言

大学生嫉妒是指学生个体在与和自己年龄相仿、地位相等的他人进行比较时,发现他人在学业、才能等方面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愤怒、复杂的情绪.嫉妒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的存在着,受到着性别和人格的影响,在嫉妒与人格的关系中,自尊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部分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嫉妒与自尊负相关,还有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男大学生的嫉妒与自尊是相关的,当涉及到内隐自尊层面时,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嫉妒与内隐自尊显著相关.

2 嫉妒的概念

对于个人来说,嫉妒通常通过情绪或行为表现出来,但是群体间的嫉妒往往会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Mathes(1981)将嫉妒定义为个体和他人间关系因为第三者受到破坏,当个体看到第三者得到与他人间关系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刘玲玲(2009)认为嫉妒作为一个心理系统,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是个人与年龄、才能、地位相同人进行比较,当别人在这些方面强于自己时所产生的愤怒、羞愧、怨恨的复杂情绪体验.

因此结合中国大学生的背景可以将大学生嫉妒定义为学生个体在与和自己年龄相仿、地位相等的他人进行比较时,发现他人在学业、才能等方面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愤怒、复杂的情绪.

3 嫉妒的相关理论

对嫉妒研究的流派主要有嫉妒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和认知-现象理论(王晓钧,1999;王晓钧,2001;史占彪等,2005).这些理论彼此间存在着互补和启示但也存在着一些分歧.

嫉妒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重点关注本我与自我,该理论认为嫉妒是由意识与潜意识冲突产生的,这一冲突最早可以发生在个体童年时期,童年时期的创伤埋藏在潜意识中,一旦外在条件符合就通过意识表现出来.这一理论局限点在于过于重视潜意识对嫉妒产生的作用而忽视了嫉妒产生的现实原因.嫉妒的社会生物学理论包括嫉妒进化论和性别差异决定论,研究视角是不同的社会形态,重点从人的生物学角度来强调嫉妒.嫉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将嫉妒看作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该理论对着重研究社会文化中的嫉妒,认为社会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标准,当不同的社会文化与人们价值标准相冲突时便产生了嫉妒.嫉妒的行为理论依然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嫉妒,这一理论认为嫉妒与其他行为习惯一样都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由于旧行为可以通过新行为的替换习得,因此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用好的习惯将嫉妒行为代替,该理论提出的治疗嫉妒的方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认知-现象学理论对嫉妒的研究有着一套系统的方法,这一理论结合了综合情境评估和分析现象来评估嫉妒事件.在对嫉妒时间的评估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4 嫉妒的影响因素

在前人的研究中我发现,嫉妒总受到着性别和人格的影响,在人格变量中又以自尊为主.

4.1 嫉妒与性别

国外学者Buunk和Dijkstra(2001,2004, 2005)通过男女对体形特征的关注焦点差异,研究了嫉妒的性别差异,国内学者欧阳文珍(2000)、夏冰丽(2009)、杨丽娴(2008)在嫉妒的内隐层面研究了嫉妒的性别差异,上述研究表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嫉妒的性别差异显著.Culotta和Goldstein(2008)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女大学生嫉妒水平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女大学生与伙伴关系更加亲密造成的,因此在面对失败时,女大学生可能比男大学生表现的更加敏感.

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嫉妒的研究一致表明大学生嫉妒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杨光艳,2007;刘阳,2010;张玉洁,2012).张玉洁(2012)通过心理性别来研究大学生嫉妒情绪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嫉妒水平和爱情嫉妒水平均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社会比较嫉妒和爱情嫉妒行为反应模式均存在性别差异,在嫉妒的内隐层面上男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White习惯性和关系嫉妒量表时,男女大学生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杨光艳,2007;张建育,2006).这与研究中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外显嫉妒间没有显著差异相符合,但是杨丽娴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男大学生的内隐嫉妒水平显著低于女大学生.

本文认为研究产生的分歧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嫉妒测量工具的不同,有些研究只是采用了发放问卷的方式,有些研究则设计了IAT实验程序,从内隐的角度来研究嫉妒.从外显的角度来看,不同的问卷信效度也是不同的,这也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分歧.此外被试个体差异中的文化环境、嫉妒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也对研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4.2.1 嫉妒与外显自尊

外显自尊通过自陈量表即可测得.根据Baumeister的缓冲器假设(buffer hypothesis),当个体当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外显自尊能够对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起缓冲作用,以此来减少负性事件对个体造成的伤害(Baumeister, 2003).

有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间关系呈负相关(Bringle, 1981;Buunk,1997;杨光艳,2007;胡芸,李文虎,张荣娟,2005),但Buunk在性别差异的分析中发现,男大学生的嫉妒与自尊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这种负向关的关系只是存在于女大学生之中,这与Hansen(1991)的研究结果中只有女大学生的嫉妒与自尊相关的结论相一致.虽然在自尊与嫉妒的关系上,也存在一些分歧,但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嫉妒与自尊不相关(White, 1981; Mathes, 1984),Mikulincer等人(1989)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遭遇威胁时,二者间关系为显著正相关.

在近期对国内大学生嫉妒的研究中,国内学者胡芸,张荣娟,李文虎(2005)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感越低,对嫉妒的体验越强度越高,这在人际关系中同样存在.赵娟娟,司继伟(2009)在嫉妒的社会取向方面发现男大学生外显自尊要显著低于女大学生,因此外显自尊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嫉妒行为.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情境下,嫉妒与外显自尊的关系也会显得不同,可能不同情境对二者间关系产生了影响,因此在日后的研究中应当考虑在多种情境下对嫉妒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得研究显得更加全面.

4.2.2 嫉妒与内隐自尊

内隐自尊(Implicit Self-esteem)最早由Greenwald于1995年提出,是指个体评价与自我相关联的事物时,对自我做出积极的评价倾向.内隐自尊是是对自我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效应,倾向于对他人做出消极评价的同时能够对自我做出积极的评价.国内外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内隐和外显自尊,都发现了二者间关系相对独立.(Greenwald & Farnham,2000;Bosson,2000;蔡华俭,2003).Desteno等(2006)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内隐自尊与嫉妒体验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内隐自尊作为嫉妒体验的主要中介机制,个体的内隐自尊越低那么嫉妒体验强度越高.

赵娟娟,司继伟(2009)的研究表明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嫉妒.夏冰丽(2009)采用IAT实验程序在内隐层面上考察了嫉妒与内隐自尊的关系,发现女大学生嫉妒与内隐自尊显著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杨丽娴(2008)等人采用的IAT实验研究结果相符.但是White(1981)和Maths(1984)的研究表明嫉妒与自尊不存在显著相关,与上述研究结果完全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中西方认知文化差异以及研究者测量方法上的不同所导致的.

虽然人人都有内隐自尊,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人内隐自尊的强度要低于西方,不同内隐自尊效应必然会对实验造成一些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实验结果出现了分歧.

5 对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目前,在发放嫉妒问卷时采用的问卷大都从国外引进.当运用到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时,与这一群体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大学生对问卷中嫉妒的理解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的信效度.在日后的研究中,应当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出更适合中国大学生的问卷,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有效性.问卷的研究范围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社会嫉妒和关系嫉妒之上,应当设计多个嫉妒情境,增加学业嫉妒和爱情嫉妒在问卷中的比例,同时对外显嫉妒和内隐嫉妒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代表广泛的嫉妒情境.不仅在对外显自尊的测量方面要做到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合,在内隐自尊的测量方面也应当考虑到尽量贴近于大学生的生活.

此外,由于不同情境对嫉妒与自尊的关系产生了影响,那么在研究中应当设计出符合中国大学生的多个情境,如受到威胁的情境,来研究嫉妒与自尊的关系,这样研究结果会更加全面.

——————————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Mathes, E. W. (1984). Convergence among 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8(1):77-84.

〔2〕White,G. L.(1981). Amodel of romantic jealusy. Motivation and Emotion,5(4):295-310.

〔3〕杨丽娴.社会比较中的妒忌:基于不同测量方式[J].心理科学,2008,31(3):685-688.

〔4〕夏冰丽,朱利娟,郑航月.西方妒忌研究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7(22):526-528.

〔5〕赵娟娟,司继伟.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嫉妒行为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222-224.

〔6〕胡芸,张荣娟,李文虎..嫉妒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