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在文学阅读中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观视角——以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为例

  • 投稿瘦子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1001次
  • 评分4
  • 55
  • 0

陈月 胡奇军(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拟立项课题“seminar 教学在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014YYB049。

上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克·伦敦,在其小说《野性的呼唤》里面,使用极其形象的描绘手法,塑造了一只有着丰富感情和思维,行动极其敏捷的狗,取名巴克。这只人性化的狗在其生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主人。有自私自利的主人,把巴克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也有通过各种各样残酷暴虐的方式试图驯服它。人们对于巴克的控制以及驯养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恶劣关系。另一方面,巴克所处的狗的社会内部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欺压、凌辱或者厮杀,体现出了同类之间的另外一种不和谐。无论是哪一种生命类别,只有这一生态体系内部完全的和谐、健康才可能实现这一种群的持续发展。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因素在社会中所占地位的强化,人类的功利心逐渐地膨胀,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和动物之间的不和谐相处等各种因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淡,人际关系更加恶化。《野性的呼唤》这本书就很好地诠释了社会生态严重失衡以及自然生态模式的严重失衡的危机化的社会及自然的发展模式。

一批评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思想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地球上所有的无论是动植物还是矿物质,甚至是微生物,人类觉得这些都是自然界因为人的存在而应运而生的,人类对于一切事物的评判标准就是以人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对待事物的标准也是以人的主观判断为基点,无视于除了人类以外的自然界的所有东西。这种完全背离事物发展规律的思考模式是不可能让人类和世界万物和谐相处的,只会让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得更加孤独。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其所著的《野性的呼唤》《雪虎》《杰利》《杂种巴塔特》等涉及动物描写的作品里,通过对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以及动物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描写,很好地说明了各种种群之间的恶劣关系,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所独有的一些见解,值得我们去反思。虽然说作者在作品里没有明确地说明自己对于生态系统的关注,但是我们在其作品的文字之间看到了作者对于动物的同情,很好地印证了作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关注及其一些预测性的建议,表现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应当和谐相处的观点。

《野性的呼唤》这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文字书写了家养狗巴克产生返祖现象变为狼的神奇故事。描写得十分清晰,故事情节设置得十分曲折,将动物的故事、人类的探险、人性的本质和心理的变化以及对一些寓言故事的描写很好地集中在一起,会让人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思考。小说的视角也很独特,即通过巴克这只狗来观察人们的生活世界。我们从小说中首先看到的是巴克这只狗的惨烈遭遇,巴克被多次倒卖,遇到各种各样的主人,被压榨、驯养的种种经历激发出了巴克性格中所蕴含的狡猾和奸诈。它自己也总结出了我们所知道的棍棒法则,即棍棒拥有者就是立法者,就是社会和世界的主宰,而劳苦大众只有服从立法者所制定的生存法则,不服从的结果就是被杀。巴克在经历了种种磨砺和折磨之后,却仍然坚强地燃烧着自己生命的火花,虽然微弱,但不至于熄灭。

小说中自然界的代表就是巴克这只狗,人类对于巴克的控制很好地体现了人类对待自然社会的态度,即万事万物都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进行思考的处世观点。人类对于巴克的非法倒卖、残酷虐待以及各种奴役,都很好地说明了人类对于自然界,对于地球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的任意破坏。人类忘却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人类一直将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主宰,认为世界上所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舒适,动植物的存在只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保障,人类也从此走上了一条自私自大的不归路,开始肆意地破换环境、杀戮动物,试图征服整个自然界。总的来说,人类的思考模式正是这种以自己为中心,一切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服务,使得人类采取了目空一切的生活模式。全新的生态发展模式则要求人们去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模式,对于价值观的取向要做以调整,对于文明的评判标准及尺度都要重新作出考量。因此,只有人类彻底地摒弃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才可能真正实现人类和自然以及整个生态体系的和谐相处。

二环境抉择观

巴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南方的一个法官家里生活的,过着很幸福的生活,生活富裕,受到大家普遍的尊重,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后来巴克被拐卖了,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巴克总是动不动就要受到棍棒猛烈的敲打,经常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到昏死过去的地步。自此以后巴克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它在那手持棍棒的人面前是没有丝毫希望可言的。

那棍棒对于巴克就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让巴克意识到原始本性,让巴克学会了原始统治的法则,就是弱者就要受到强者的欺凌,弱者就要被强者吞食。就在这个时候,巴克体内潜伏的原始野性在慢慢复苏。紧接着巴克又难逃被买卖的命运,这次巴克加入到一只拉雪橇的队伍当中去,慢慢地它从同伴那里寻找到了很多关于生存的门道。比利教会它在雪地里如何凿开冰吸水来解渴,派克教会它怎样通过偷取食物来解决饥饿等一系列生存技巧。还有就是从斯匹茨的身上巴克也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让原本还处在朦胧阶段的巴克记起了原始的杀戮。巴克与斯匹茨的明争暗斗,从最初的忍让到最后的反抗,由人类世界跨度到自然世界,由一个原本饱食终日无忧无虑的宠物狗,到最后成为野生狼群的狼王。巴克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人类却也失去了巴克。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两个含义,把巴克归到自然界这一类,启迪人类一定要好好善待自然,如若不然最终定会失去自然;把巴克归类到人类,告诉人类回归自然才是真谛,因为在本质上我们人类本来就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回归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失衡的哀啼生态

在作品当中,巴克的某些主人狭隘地认为动物是愚蠢的、低微的,它们受到人类的占有和控制是理所当然的,只有人类在他们眼中才是最尊贵的、充满智慧的。米勒法官是巴克的第一位主人,他给予巴克的生活环境是非常优渥的。它只需要做好主人家的宠物就足够了,完全过着饱食终日惬意的生活。尽管它生活舒适,但是在米勒法官家人的眼中巴克并非是以真正自由、平等的个体存在,它只是他们眼中的一个附属品,仅此而已。可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巴克喜欢的,它更向往的是那种大自然对它的神秘呼唤,那种可以激发它智慧以及潜力的野性召唤。然而,主人却只是让它陪孩子们一起玩耍、安安静静待在老人身旁陪他们一起沐浴阳光,或者是陪家人们一起散步,完全将它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人类就这样理所当然地将自己放在统治者的位置上,运用各种手段去驯服动物,动物对自由的期望和动物自身拥有的本性被完全忽视了。

红衣男子是巴克的第二位主人,他经常用棍子残忍地抽打可怜的巴克,对它冷酷残忍。巴克强壮的体魄和无比锋利的牙齿在棍棒面前显得那么的微乎其微,起不到任何作用。它不是没有试图抵抗过,反抗的结果只是一次又一次被打倒。那根在红衣男子手中的棍棒是武力的标志。人类为了证明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总是通过武力手段来让动物臣服,在这个时候人类却没有意识到当他们以棍棒法则来约束动物的时候,人类已经破坏了和动物之间的和谐,丧失了和动物之间的友情,整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已被狠狠地动摇了。

在巴克成长的岁月里,在它的周围也是有很多的同伴。这些同伴之间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合作,但是也有激烈地斗争。科莉在狗队中是一只性情特别温顺的母狗。它对自己的同伴都特别友善。然而,它的这种温顺性格却被看作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当善良纯粹的科莉试图与另一只狗交朋友向它表示友好的时候,却遭受了来自那只狗的突然袭击。在经过几个回合之后,丝毫没有防备意识的科莉渐渐招架不住,慢慢地败下阵来,倒了下去。就在科莉倒下地瞬间,围观的数十条狗蜂拥而上。片刻之间科莉就死去了,被锋利的犬牙撕扯得粉碎。科莉的死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脆弱和善良并不适合这个丛林的生存法则,最终只会落得被淘汰的凄惨下场。巴克的狗队之中的斗争,充分说明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是异常残酷的,它的狗队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用“科莉式”的慈爱和友善去感动他人的行为是显得那样的可笑天真。以慈爱与软弱、友好来感动他人的行为显得那么幼稚可笑。而摒弃软弱和仁慈,推崇充满冒险精神的“巴克式”,却日渐浸透到人们原本饱含美好和纯洁的情感当中去了,慢慢地人类变得烦躁而困惑,心灵深处的纯正与宁静消失不见了。

总体来看,我们以生态批评视角作为出发点,对杰克·伦敦动物小说进行合理的解读。在动物身上,作家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性之间的差异化与道德丧失给予批判以及沉思,这些对当今整个世界仍旧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更应该关注自然的本体,不能单单只关注其价值,科学地发展已是迫在眉睫。还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生活里,也要学会将脚步放慢,用心聆听自然的呼唤和人类内心的低吟。我们要学会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视角,从而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当前的生态问题,使其具有一定的生态忧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他们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处中,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使学生在文学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激起他们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热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玉红. 杰克·伦敦的思想撞击及悲剧性命运结局———从《野性的呼唤》谈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2).

[2]金天杰.从生态批评视角分析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李书影.生态批评视野中的一匹回归自然的“狼”———《荒野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解读[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03).

[4]尚晓进,诸逢佳.从《荒野的呼唤》探析杰克·伦敦的生态主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