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将“高职梦”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职业人培养

  • 投稿Leay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250次
  • 评分4
  • 68
  • 0

王志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2014 年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重点课题“‘高职梦’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职业人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SGZXA201406。

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大门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发展职业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作为办学目标,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努力奋斗。“高职梦”是中国梦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具体化,高职院校以实现“高职梦”为己任,不断增强高职教育发展的自信心和内驱力,提升高职教育的自身优势和内涵建设。加强对“高职梦”的宣传力度,让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明确“高职梦”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明确在实现“高职梦”的过程中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贯彻教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积极性,为实现“高职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同时,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摒弃因接受高职教育产生的自卑感和迷茫感,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学校发展与个人的成长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才能凝聚起为之不懈奋斗的力量。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有职业素质的养成。不同于传统大学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面对行业企业需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生源层次多样化,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技能不过硬,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另外,教学体系与生产体系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工程技术运用能力较差,这些都是困扰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更是实现“高职梦”的主导力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不断提升适合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定期派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同时,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和科研氛围。与此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推动实训条件的提高和优化,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深化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不要进行理论的单向灌输和单纯记忆。项目的实施过程要根据课程的要求展开,必须体现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绝不是简单的项目布置,必须精心设计,要善于引导学生逐步行动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和行动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总书记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高职院校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坚定不移、攻坚克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大学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要以中国梦为引领,以“高职梦”为目标,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高职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从生产一线做起,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锤炼自我,在实践中创造社会价值,进而不断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职高专类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升温趋势。但是,一面是用人单位求才若渴,另外一面是高职毕业生求职无门。企业除了看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外,对于其职业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现在高职院校培养的部分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不能达到企业的标准,工作过程中自由散漫、眼高手低,没有团队协作和踏实肯干的精神,缺少归属感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盲目跳槽,这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具有“现代职业意识、现代职业道德、现代职业能力、现代职业礼仪和现代职业精神”的现代职业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现代职业人是一种理念,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要专业还要敬业,并要求员工是职业选手,他应该具有如下要素,第一,现代职业意识:与时俱进,思路清晰,定位正确,自强自立。第二,现代职业能力:合作互助,自控自律,敏锐豁达,科学高效。第三,现代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顾全大局。第四,现代职业礼仪:尊重他人,优雅大方,举止文明,谈吐得体。第五,现代职业精神:乐观向上、谦虚自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现代职业人的培养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要实现这一培养过程需依托文化这一载体,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和艰苦卓绝的精神追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厚重基石,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我们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蕴含的力量和价值,以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精神和品质正是高职学生需要提升的素养和气质。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价值,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高职梦”的逐步实现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个载体。同时,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行为规范和个人素养的完善也有重要的影响力,积极向上、浓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在高职院校内为传统文化争取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时代的发展也要求我们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去提升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网络工具,例如微博、微信、QQ 等,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方式。另外,主题班会、文艺活动、文化社团等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诵读《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字,更多地是以浓厚的氛围影响学生,以具体的行动要求学生,以此不断指导和提醒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比如上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要有良好的着装和礼仪规范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教育我们要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即“仁”,可理解为道德品质、自身修养。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慎独的思想,“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即立足自身且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让人时刻保持正直规范、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职业人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其本质是就业教育,学生在学校内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素养,进入企业才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企业文化,才能将个人素养迅速转化为企业看重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实质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不同领域、不同环境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不但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同时,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也要校企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例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宿舍和实训场室推行“5S”、班级或宿舍内部讲求团队精神等。教学环节虽然是在学校内开展,但是相关要求可以参照企业的员工手册,工作安排、质量评估、安全操作、工具摆放、奖惩措施等环节,都可以在学校的实训场室内有所体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坚持梦想和信念,将“高职梦”与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培养过程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更多信念坚定、职业素养高尚、专业技术过硬的现代职业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鲁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中国梦”[N].中国教育报,2013-04-03(8).

[2]叶玲.高职院校“中国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01):33-36.

[3]王成荣.只要有梦想人人是胜者[N].中国教育报,2013-04-30(6).

[4]管建福,夏晋祥“. 中国梦”与职业教育创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66-70.

[5]霍彧.培养现代职业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个案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