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国内高校女生群体研究综述

  • 投稿小猪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880次
  • 评分4
  • 36
  • 0

张秋萍(钦州学院商学院)

一研究背景

从教育现状看,女大学生数量在不断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中国,据《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报告,1995~2004 年, 全国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由35.4% 升至45.7%,提高了10.3 个百分点,女硕士、女博士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比1995 年分别提高了13.6%和15.9%[1]。进入2014 年,全国各地高校女生增多甚至超过半数的形态已非常明朗。如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13 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3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提高,高校女生比例连续4 年超过男生[2]。对此,学术研究又相应呈现怎样的态势呢?

二研究现状及局限

笔者在知网CNKI 数据库上,以“高校”“女生”为主题,不限年份对核心期刊进行搜索,一共有146 篇论文。其中,2000年以前(包括2000 年)34 篇,2000 年后直至2014 年11 月共112 篇。

若对这些论文按照研究内容进行划分,具体为:教学(以体育为主)88 篇;卫生知识21 篇;生育与婚恋7 篇;外形6 篇;就业5 篇;健康4 篇;心理4 篇;性别4 篇;其他7 篇(其中阅读2 篇、女大学生增多1 篇、宿舍管理1 篇、专业取向1 篇、人格1 篇、教育管理1 篇、女生贫困群体研究1 篇)。

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对高校女生的研究,教学方面(主要是体育教学)的研究居多,占总额的60.27%;其次为对高校女生所需具备的卫生知识的探讨,占已有研究论文的14.38%。

其余占比较小。

从具体内容看,体育教学方面的论文虽多,但均是具体技术层面、操作的探讨,未能提出具有规律性、宏观性的认识或观点,在此不一一阐述。对高校女生卫生知识的研究,也多为高校女生健康教育细节的探讨,系统性的阐述不多,仅张艳提出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应有目的地为未婚高校女生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建立妊娠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教育体系[3]。

国内高校女生生育和婚恋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

前者视角较创新,如刘兵等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女生生育观念总体趋于理性,其“二孩生育观”倾向明显,生育孩子的性别偏好差异不明显,理想生育年龄多数倾向在25~29 岁之间,生育动机中满足自我情感需要等因素比重增大,也发现学校在生育知识教育方面力度不够等问题[4]。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影响的一面。后者则在观点、认识上一针见血且较贴合实际、全面。如苗翠环提出针对高校中道德责任逐渐弱化、功利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应对高校女生采取相应的德育措施,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社会性别教育,爱情观、价值观教育[5]。邓云则认为目前在校大学女生普遍存在着为恋爱而恋爱的非理性心态,要从人文视角来关注,也有赖于整个社会意识的人文化和现代化[6]。

高校女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在性别观的背景下因与文化传统及“弱势”这个字眼联系而显得日益敏感。吴琼通过分析高校女生就业困境,进一步对女生就业困境进行归因,最后从培养健康就业心理等七个方面提出解决高校女生就业困境的对策[7]。童路明则从女性主义和性别视角来观照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认为可以从社会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及推进女性创业等方面入手改进[8]。李海波关注到了以部分高校女生、贫困生、农村学生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上体现出“优势效应”,认为通过加大宣传这一现象,是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各类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的理性选择[9]。

在对高校女生性别的相关探讨上,李敏智的成果比较系统化和集中。他不仅分析了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开展过程中公共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等有争议之处作出回应和分析[10];同时立足社会性别和参与式发展等理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剖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有效策略,以期促进性别平等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达到强化女性主体地位的目的[11]。李菲,李保强则认为,应当通过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系列课程,鼓励女大学生对性别行为进行自我纠偏,调适不平衡性别氛围对自身的不良影响等解决女大学生“中性化”问题[12]。

其余研究,如女生对形体的关注、生理和心理健康、宿舍管理、专业取向、女生管理等,均有一个共性:在视野和认识上均能由点及面,而非就“点”而论“点”。但它们或缺乏可代表之作,或作品总数太少,成果单一而分散。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学者对国内高校女生群体的探讨呈现相对集中、局部分散的态势,已有的成果与当前这一群体不断扩大的形势不相吻合、无法匹配,无论从研究成果数量看,抑或探讨层次、程度、创新上,都仍有太大的空间可挖。众所周知,认识的缺失、不到位将直接作用于行为及选择的失当及理性的缺乏,这对高校女生群体自身如何更好完善自我以及高校如何培养好这一群体以实现持久良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反观之,这也正是学术的意义所在。但目前围绕高校女生群体的这种学术困境的形成,要归咎于何处、问责于何方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未能客观看待高校女生群体数量剧增的这一事实、对女性群体乃至高校女生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等。但究其根本,乃是源于研究者性别观的偏差。对高校女生这个群体的研究者,多为高校教师。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学术困境又主要缘于一部分教师仍旧在性别认识上复制着传统观念,如贤惠、勤俭、温柔仍是其判断女性的重要标准;女生“读书无用”,应更多侧重家庭等。这种复制可通过时下一些现象进行反观。如一说到网购消费,人们直觉便认为女生花费应会多于男生,因女生在妆扮仪表上更为侧重,但数据调查显示,高校男生的网购消费却要大于女生。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性别观念的延续和惯性会直接造成研究者对女生群体重要性的认识偏颇,从而不能客观地、与时俱进地看待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及其相关现象,进而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术研究的局限。

要知道,教源性的性别平等是女生教育工作的关键。教育既可能是减少或消除社会不平等的途径,也可能反而会成为增加或放大社会不平等的因素,或者是可能是在减少与消除某些社会不平等的同时,又造成新的社会不平等[13]。教源性的平等与否就首先决定了女大学生教育是否健康并持续地良性发展。我们一些国内大学就存在有教源性不平等的现象。如一些高校团委通过对女生活动的审批和经费控制以及对女生部成员每学期末的评价等消极影响女生部的性别观[14]。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女生群体研究相比日益增加的数量上的“侏儒”局面,就要从根本上纠正研究者的性别观,真正顺应社会性别观与高校教育的日益容纳、融合,以新的开放姿态对待这一群体,从更高更广的视野投入到高校女生群体的研究中来。

三研究趋向及超越

据妇女绿皮书《2008~2012 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校女生研究者必须顺应这一形势及走向,认识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高校女生群体研究上的超越。

首先,研究者的性别观要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从历史发展态势来看,社会性别观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呈现出的是一种相互渗透以至慢慢容纳、融合的关系。承载高等教育的大学便是性别新思想、新学说传播、反思、拓展的重要据点。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高校原有的阻隔功能逐渐减弱,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不断交叉重叠,高校受社会性别观的影响将日益明显。而社会性别观念经由高校吸收、融合后,通过学校形象、改革举措以及个体言行等,将会转换吐纳出更新、更成熟的理念并为社会所接受,从而对社会性别观产生反发酵影响。随着价值观逐渐多元,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性别观与传统性别观的对垒日益分明,传统观念的延续和惯性、新观念的冲击,无疑会史无前例地冲击着人们的头脑,但这种复杂性和综合性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研究者们还是可以在开放兼容的基础上选取一个中立点。

其次,要对教源性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教源性的性别平等,是开展高校女生群体研究的基础。教师在对待性别问题上是否平等而公正、对人类性别观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是否有深刻了解及预测、在对女大学生持续教育的重要性是否认可等,就决定了其研究立场是否公正、是否能如实接触到客观的女大学生现状、视角和观点是否正确。只有做到客观认识、平等对待,才能认识到性别教育中的“同”与“不同”,重视女大学生个性化的利益诉求与角色期待并赋予其话语权,进而形成相关问题上一些正确的规律性认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发表[N].人民日报,2005-08-25(10).

[2]马汉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广东高校女生比例连续4年超男生[N].羊城晚报,2014-11-28.

[3]张艳.某市3196 名未婚高校女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109-110.

[4]刘兵.新时期高校女生生育观多维视角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66-67.

[5]苗翠环.高校女生婚恋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8):189-190.

[6]邓云.在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人文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6-59.

[7]吴琼.高校女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2(2):172-174.

[8]童路明.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10(6):131-133.

[9]李海波.加强宣传“弱势群体”的就业“优势”效应———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视角[J].中国报业,2012(12):47-48.

[10]李敏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79-80.

[11]李敏智.寻求平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8-51.

[12]李菲,李保强.高校女大学生“中性化”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05-107.

[13]周宗伟.高贵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高靓,等.塑造“贤妻良母”还是培养“自立自强”?———当代中国高校女生组织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