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生课堂语用教学模式构建

  • 投稿Chri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546次
  • 评分4
  • 32
  • 0

林芸(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模因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JYB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是指交际者使用语言理解和表达各种功能、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语用能力的缺乏与不足会引起语用失误,导致交际的失败及沟通的不畅。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语用意识及较强的语用能力,以帮助学生成功实现交际。

一 语用能力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语用能力习得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Wildner-Basett(1986)论述了课堂的外语学习和外语语用能力发展的关系。21世纪以来,语用教学及语用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外语界的关注,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语言教学中的语用问题》(Rose&Kasper,2001)《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Kasper&Rose,2002)和《教语用》(Bardovi-Harlig&Mahan-Taylor,2003)。《教语用》标志着国外语用教学研究高潮的兴起。此外,众多语用学者也对语用教学和语用能力习得开展了研究。

何自然(1986)开始关注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明确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近30年来,英语语用能力研究里大幅上升趋势。学者们(戴炜栋,2005;冉永平,2006;刘建达,2006)论证了语用教学的重要性、语用能力测试与评估、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等。

二 模因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模因论(memetics)的核心术语“模因”由Dawkins(1976)提出。模因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复制因子,以模仿和复制为手段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和进化(陈成辉等,2012)。Chesterman(1997)运用模因论发起了翻译理论的新探索。Bhckmore(1999)将模因论研究由思想理论层面转向了实际操作层面。Aunger (2002)和Gauker(2003)发现模因论可以帮助二语学习者达到语言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Kate(2005)认为模因论可以为语言的起源及运用提供新的诠释。近年来,对模因论的实证研究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模因论的研究在我国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桂诗春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将模因论引进中国。何自然(2003)对模因论在语用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尹丕安(2006)等学者阐述了模因论和翻译的关系。谢朝群和何自然(2007)提出模因可在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层面得到体现。陈琳霞(2008)将模因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陈成辉和肖辉(2012)构建并实验了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模式。牟爱鹏和刘美(2009)、刘吉林(2011,2012)等从显性教学、英语原版电影教学等角度探讨了模因论和语用能力的关系,提出模因论指导下的语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三 基于模因论的语用研究发展趋势

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语言模因论是解释语言传播规律的理论,主要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其最核心的成分是语言与模因。在话语交际中,言语行为、方式、策略等在特定语境下通过交际双方的表达而被复制传播后成为了“语用模因”(李萍2009)。语用模因的传播途径及其可复制性、可传播性、可变性、稳定性、独占性等特点为人们重新审视语用教学提供了借鉴。国内学者已将模因论引入到语用教学研究领域。模因论的研究方兴未艾,以下几个方面正成为研究发展趋势。

一是实证研究的问题。由于实证研究不多,部分模因论视阈下的语用教学研究成果的可证性、可操作性及客观性还需进一步考究和论证。因此,在对模因论进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其科学的量化研究是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二是研究对象的问题。目前大多研究以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他层面的学生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对象的丰富也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三是语料库的问题。如何将语用模因论研究与语用语料库相结合,从而凸显成功的语用模因;建立高效新型的搜索、学习及研究平台,进一步探讨成功语言模因的周期和传播方式,是研究的另一发展趋势。

四 基于模因论的课堂语用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题组在前人研究成果“教师干预模式”(刘吉林,2011)的基础上,按照语用习得互相依存的三个条件(一定量的输入、输入被注意及大量的练习机会),构建了模因论框架下的课堂语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本模式分为模因传递、模因复制及语用能力实践三个阶段:

1 模因传递阶段

(1)教师语言输入: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营造真实有趣的模因传播环境,有目的、自然连续地对学生进行地道的语言输入。

(2)语用策略:教师在语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辅以相应的语用策略的指导。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唤起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目的语与母语的共性和异性的意识。帮助学生在以后的语用实践中克服异性造成的语用负迁移,增强共性带来的语用正迁移。

(3)学生模因接收:学生理解及接收以文本、图片、音像等多种方式传递的语用模因。由于只有被注意到的输人才能被吸入达成同化(Skehen,1998),因此课题组精心挑选了原版电影节选(如《暮光之城》《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罗马假日》等)及语用视频、录像等作为语用教学教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接收语用模因。语用教学内容为能体现语用能力指标的五种语言行为:感谢及回答、请求及回答、拒绝及回答、赞美及同答和道歉及回答。

2 模因复制阶段

模因的复制要经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周而复始的阶段,语用模因的复制也同样要经过这样的循环往复过程。

(1)模因同化:是指学生在注意、理解、接收模因后,通过对相关语用模因的表现形式、文化背景及社会背景等进行解读、讨论和分析,加深对相关模因的印象。(2)模因记忆:是指学生通过反复操练,如背诵、模仿等方法,将词汇模因、句子模因和语篇模因等语用模因长久保留并复制存储到自己头脑中的模因库中。(3)模因表达:是指教师或学生自己通过设计不同的情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从自身模因库中提取相应语用模因,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达到在不同的典型交际框架中,合适得体地使用语言的目的。(4)模因传输: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将所得所学的语用模因进行传输,并在传输的过程中不断扩张,形成新的模因复合体,完成模因复制的过程。

3 语用能力实践阶段

在经过模因传递、模因复制后,再通过开展各种语言实践,如经典电影配音、经典电影模演、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活动,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再现性模仿及创造性模仿,并通过对语用模因的头脑风暴、举一反三等练习及实践,更好地记忆及应用所学语用模因,从而提升语用能力。

同时,利用班级群或班级微信群,上传学生优秀作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班上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并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按照小组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整个班级分为数个小组,通过学生自评、组内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及时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对自己语用能力的自豪感,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 基于模因论的课堂语用教学模式的教学准实验

课题组选取本校英语语用能力无显著性差异的两个平行班2013级人力1班和2013级人力2班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于2013年9月到2014年7月在本校实施了为期一学年的基于模因论的语用教学准实验。2013级人力1班为对照组,共51人;2013级人力2班为实验组,共59人。教师为同一老师。实验组每周开展15分钟左右的语用教学,对照组不实施语用知识教学。

对照组及实验组在教学实验前后进行了语言能力前测及后测,测试题部分选自何自然(1986)测试题,部分为自选题,共40道,总分40分。采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分析测试题数据的相关性。教学实验前后的数据显示,实验组前后测试结果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而对照组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由此可见,实验组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证明,基于该模式的语用教学有助于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本课题组在参考各家模因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模因论与语用教学相结合,构建了基于模因论的课堂语用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语用教学干预性准实验研究,形成了可操作性流程,证明了本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对英语语用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但本实验也存在不足。其一,原版电影具有情节性强,易模仿,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等优点,但同时也使得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电影情节上。其二,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材料基本都是由课题组教师组织完成,如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材的选取过程中,相信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三,如何将教学材料整合起来,形成语用教学资料库,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开展和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成辉,肖辉.“听说写一体”写作模式实验研究:模因论视角[J].外语界,2012(6).

[2]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2008(1).

[3]戴伟栋,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5(1).

[4]何自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一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3).

[5]李萍.语用模因复制与话语得体语用能力培养[J].外国语文,2009(3).

[6]刘吉林.模因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7]刘吉林,莫爱屏.网络环境下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4(10).

[8]刘建达.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