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科学教学如何实现以“探究”为核心

  • 投稿Sear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79次
  • 评分4
  • 68
  • 0

湖北省谷城县赵湾乡中心学校(441714)刘艳国

1前言

新课改下“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教师只负责把知识讲完,学生把知识听完,而必须把“教”与“学”统一结合起来。“教”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学”的过程中要让教师更好地改变教的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达到和谐发展。

现在的《科学》教材提出了一个一个的问题,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结果如何呢?课文不再明说,而激励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去操作,亲眼去观察,亲身去体验来解决问题,如此一来,课本的作用就不再只是汇报前人的经验,而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课本还制定了一些记录表格,让学生去填写,督促学生坚持观察,训练他们的耐性,同时培养他们分析、归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学应该朝着“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方向进行。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科学教学如何实现以探究为核心呢?

2科学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

因此教师应在以下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在开展探究学习中,学生往往随机生成具有闪光点的设想(即使是一些错误的想法);有的学生观察到的科学现象与已有的感知矛盾冲突;有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现象有着不同看法。教师都要善于挖掘和捕捉这些信息,把握好每一个深入的契机,做好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研究活动更加深入,更接近科学。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教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

如在教学《唐山大地震》一课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5·12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图片,然后提问:通过刚才的图片,你观察到地震发生时有哪些现象?

学生甲:大地剧烈摇晃。

学生乙:地面升降。

学生丙:铁轨扭曲。

学生丁:房塌路断。

……

接着问:“观察了地震现象,你有什么感受?既然地震这么可怕,危害这么大,那么关于地震现象,你想弄清哪些问题?”学生提出很多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如:地震时大地剧烈摇晃,这么大的力是从哪里来的,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预防地震,等等。

3科学教学要正确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如在教学《唐山大地震》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面对着跃跃欲试的“小科学家”,怎么办?笔者先将问题全部都在黑板上记录下来,按照学生的提问,将问题分成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两部分,然后将在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这样师生既共同确立了研究课题,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问:地震时大地剧烈摇晃,这么大的力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大胆猜测。

生: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

问:你推想一下地球内部的哪一部分在运动?

生:可能是岩石层在运动。

问:你估计岩石层怎样运动?

生:岩石挤压、拉伸、旋扭。

问题的设计坡度层层递进,同时要求在学生回答时,说说猜想的依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很自然地过渡到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猜想。

问: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生:地壳运动,岩石层被挤压弯曲,直至破裂而形成。

问:要检查猜测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生:做实验验证。

问:如何设计实验呢?(提示:用什么代替岩石,用什么代替地球内部的力。)

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才拿出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学生经历了地震的过程后,很容易就归纳出: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层互相挤压而弯曲,当岩石层承受不住压力时,地面破裂而产生的。至此,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科学教学要师生共同合作形成探究合力

由于《小学科学》课本的改革,一个问题提出后,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并认真地尝试。如此一来,对于小学科学教师也是一个考验。特别是第一次执教这一学科的教师,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搜集资料,做实验才能获得信息。小学生的思维之活跃,常常能给我们惊喜。他们丰富的想象、好问的态度也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因此,老师与学生互动也是一次共同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做实验、开展活动时,可以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讨,而不是教师在台上说,学生在台下做。例如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在课外设一个实验小区,种下种子后,让学生坚持做好浇水、记录等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促进师生的感情。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课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景,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我国科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并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这种探究性学习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和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能力素质培养的另一种重要教学模式。由于网络环境中的海量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平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多,教师再也不能只依赖《教师参考书》来进行教学了,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一代人才的重要责任,也使我们自己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收稿日期:2014-06-30